施履吉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

施履吉施履吉

施履吉(1917年10月26日—2010年12月14日),江苏仪征人 ,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

施履吉于1940年从浙江大学园艺系毕业;1946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副研究员、生物化学系研究员;1955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室主任;1959年—196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实验中心负责人、研究员;1973年—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2月14日逝世,享年94岁 。

施履吉早期从事化学胚胎学、细胞化学研究,回国后在高等动物遗传转化和染色体人工合成方面进行研究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施履吉

外文名:Lv-Ji Sh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仪征

出生日期:1917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2010年12月14日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定量组织学实验技术》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编辑

施履吉

1917年10月26日,施履吉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

1940年,从浙江大学园艺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41年—1942年,在贵州乡政学院园艺系读研究生。

1944年,从浙江省大学理产研究院毕业。

1946年—194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植物系读研究生。

1948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读研究生兼助教,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1年—1952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副研究员。

1953年—1954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员。

1955年6月,回国。

1955年9月—1955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5年10月—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室主任。

1959年—196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实验中心负责人、研究员。

1973年—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

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2010年12月14日12时06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施履吉用高精度、高灵敏度定量定位法证实胚胎育双梯度的理论,是国际上最早发现细胞质内DNA的科学家之一;首先用受精卵作DNA受体细胞探讨DNA的作用,为高等动物遗传转化打下基础,并首先发现分离染色质可以形成细胞核。1985年提出以动物个体尤其是哺乳类的乳腺作为生物工程发酵罐,并与其合作者获得了转基因动物;与合作者对染色体鞘,及着丝粒进行系列研究获得并克隆了着丝粒DNA 。

学术论著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59.11

《核酸与遗传》

施履吉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61.5

《发育的能学》

(英)巴斯L.G.,巴斯L.J.著;施履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4.11

《定量组织学实验技术》

施履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施履吉的研究成果于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得"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8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教授

杭州大学教授

浙江大学教授、室主任

人物评价

编辑

施履吉是中国转基因动物和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与奠基者。他掌握的多种核心技术,为建国初期改变生物技术条件落后局面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单元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人正直,敢于追求真理,并坚韧斗争。他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主张做科学必须“标新立异、吹毛求疵”,创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严谨治学,逐步接近科学的绝对真理。他淡泊名利,远见卓识,铮铮铁骨,将祖国需求置于个人利益及兴趣之上,是后辈科学家做人治学的楷模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评)

施履吉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热爱祖国,淡泊名利,学识渊博,远见卓识,耕耘不息,是中国细胞生物学事业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力推科学前沿,提携青年才俊,辉煌的一生为科学事业,尤其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时报》评)

下一篇 崔尔杰

上一篇 邱式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