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波德一世 编辑

比利时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开国国王

利奥波德一世利奥波德一世

利奥波德一世(荷兰语、德语:Leopold I,法语:Léopold I;1790年12月16日-1865年12月10日),全名利奥波德·格奥尔格·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 德意志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安东的幼子。比利时王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开国国王(1831年7月21日-1865年12月10日)。

利奥波德自少在军中服役,12岁时成为俄罗斯陆军将军,25岁时晋升为元帅,参与了拿破仑战争中的库尔姆战役。1816年迎娶英国王储夏洛特公主为妻,一年半后夏洛特因难产逝世,利奥波德鳏居英国。1830年拒绝出任希腊国王。1831年在英、俄、法的支持下由比利时国民议会选任比利时独立后的首任国王,称利奥波德一世。1831年7月21日登基。在位期间,对外维护比利时独立主权。1839年同荷兰签订《伦敦条约》,以比利时承担大部分荷兰的国债为条件,取得比利时保留部分卢森堡大公国和林堡省的领土权;调和欧洲列强矛盾,在欧洲政界享有一定威信。对内维护君主立宪制,1848年支持自由党政府平息比利时共和主义者的起义,也进行政治迫害活动;同时支持自由党政府进行的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减少粮食税、工业产品进口税、铁路运输费和邮资费、救济失业者等改革,展自由资本主义。1865年,利奥波德病逝,享年74岁。

利奥波德利用自己与欧洲许多王室,尤其是英国密切的姻亲关系,成功地维持了比利时的独立和稳定,也奠定了比利时经济繁荣的基础。

(概述图来源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利奥波德一世

外文名:Leopold I

国籍:比利时

出生日期:1790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1865年12月10日

职业:政治家,国王

主要成就:选任比利时独立后的首任国王维护比利时的独立和中立,支持自由党政府进行的改革

信仰:新教-路德宗

全名:利奥波德·乔治·克里斯蒂·弗雷德里克

出生地: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国-科堡

人物生平

编辑

少年、青年时期的利奥波德

利奥波德一世是德意志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安东的幼子。作为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王子,他1795年5岁时升为上校,从军不久,即于1802年12岁时成为俄罗斯帝国陆军的将军。

1806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占领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领地,利奥波德前往巴黎。拿破仑向他提供作为自己的助手的地位,但利奥波德拒绝。他代替他的哥哥接受了公爵地位而成为拿破仑的反对者。

1815年,利奥波德晋升为元帅。

1816年5月2日他与当时英国的王储夏洛特公主结婚。1817年11月5日,夏洛特公主在难产后逝世,他们的孩子也在出生当天夭折。夏洛特逝世后,英国的王位继承人就空缺,随后利奥波德促成了他的孀居姐姐维多利亚公主与爱德华王子的婚姻,维多利亚与爱德华的女儿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即后来的维多利亚女王

1829年利奥波德与一个酷似夏洛特公主的演员结婚,出于社会上的反对这个婚姻既没有进行宗教的,又没有进行公开的婚礼仪式。据文献这个婚姻于1831年结束。

中年利奥波德一世中年利奥波德一世

1830年,宣布独立的希腊人推选利奥波德为国王,但利奥波德认为该国政治上不大稳定,于是没有接受这个王位。 同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鼓舞下,比利时人发动了反对荷兰统治的起义。新选出的国民议会于11月18日宣布比利时独立,并制定了一部宪法,决定在这个新独立的国家采取君主立宪政体。比利时人最初把王位献给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儿子,后因英国反对,于是国民议会选择了曾在俄国军中服役,并且娶英国王储夏洛特为妻,又将与法国国王女儿结婚的德意志王子利奥波德为国王。与此同时,伦敦的列强会议已经推敲出一个具有18项条款的条约,规定荷兰同这个新国家分立的基础。利奥波德提出,只有比利时国民议会同意批准这个条约,他才接受王位。

1831年7月17日利奥波德在比利时登陆,7月21日他向比利时宪法宣誓,这一天从此成为比利时的国庆节。

利奥波德登基一周半后,荷兰军队入侵比利时,并很快击败了比利时人。利奥波德不得不请进法国军队来保持国家安全。列强伦敦会议为安抚荷兰,制订了一个对比利时不利的新协定。按照这个条约,比利时需把林堡省在马斯河以东的土地割让给荷兰,又把半个卢森堡省割让给卢森堡大公国。荷兰人到1838年才接受这个条约,又过了一年才予以批准(参见词条“伦敦条约”)。同时,作为交换条件,这个条约对比利时给予国际保护。条约第七条承认它为一个独立的和永久中立国,它的疆界由列强保证。这样比利时终于得到了,独立存在的机会。

利奥波德一世赞成和帮助建立了欧洲大陆上的第一条铁路(从布鲁塞尔到梅赫伦)。1835年5月5日他参加了这条铁路的通车典礼。1840年他促成了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王子的婚姻。1842年他试图发表一个控制妇女和儿童劳工的法律,但被议会驳倒。由于他的外交和内政上的妥善处置,欧洲1848年革命没有波及比利时。

1865年12月10日,利奥波德去世,享年74岁。

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维护国家稳定

老年利奥波德一世老年利奥波德一世

利奥波德在担任比利时国王后,利用自己的家庭关系,为这个新生的国家在物质上提供适当的保护,又在心理上给予安全之感。当利奥波德的姐姐维多利亚公主与英国的肯特和斯特拉森公爵爱德华王子成婚后,他在英国宫廷的地位大为提高。利奥波德和他们的女儿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即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特别密切,维多利亚女王一直称利奥波德为“父亲”。他极力促成了维多利亚女王与自己的侄子阿尔伯特王子的婚姻。他每年都要去探望这个“女儿”和侄子,直到去世为止。此外,为了使自己和英国宫廷的密切关系在外交上得到平衡,利奥波德还和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长女路易丝·玛丽·泰蕾兹·夏洛特·伊莎贝尔·德·奥尔良结婚,以此作为处理比利时王室问题的一个办法。

君主国体给比利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父亲形象”,而且至少在它独立初期使它在国际上具有体面的外表,从而满足了某种心理上的需要。它提供了一个人为的团结,给人们提供了一位可以共同效忠的对象,从而使这个“民族国家“得以继续存在。作为一个国王,利奥波德成功地做到了这点。他有着18世纪贵族关怀臣民的观念,即对臣民进行有条有理的统治。1851年,他曾用忧郁而带有正义感的笔调,写信给一个英国朋友说:“我对政治常从心底里感到厌倦,但不能否认,在维护社会的秩序方面,在维护王国的感情方面,也出了点力;我承认这也是令人感到满意之处。”他为比利时王国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他建立的王朝度过了1848年欧洲革命。在这次革命中,比利时基本没有发生骚乱。而比利时各省一直由君主统治,这个传统对它独立后的政局稳定是有帮助的。

扩大王权

比利时宪法于1831年2月7日颁布。这部宪法既不是一个统一国家的产物,也不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的产物。比利时当初选择君主立宪这种政府形式.甚至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因为它必须找出一种能为列强所接受的制度。这部宪法给予议会以根本的权力,国王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宪法第60条规定:比利时是一个世袭的君主国。行政权赋予国王。国王有权解散议会或命令议会休会,有权任命大臣和法官,有权宣战和媾和,有权发行货币和授衔授勋。国王又是军队的统帅。但是,国王的权力受到宪法中其他条款的制约。特别是第64条规定,国王的命令如果没有一位大臣的副署,则不发生效力;第78条规定,国王除了宪法明文规定的权力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权力。这样就确定了比利时责任内阁制的原则。但宪法条文和政治现实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比利时的国王拥有一些超出宪法精神,甚至是宪法条文所不允许的权力。

利奥波德开创了一个坚强和仁慈的君治传统,该传统在许多方面一直保持到现代。在荷兰入侵比利时时,利奥波德是比利时当时有名望、有门路的人物,能够成功地与列强谈判以争取外援。这样,他在外交和军事的决策方面就赢得了相当大的权势。不但如此,他还经常插手干预内政。他竭力想改变宪法的精神而恪守其文字,目的在于使议会授权给君主,可以对那些未经国民议会立法的部门行使巨大的权力。特别是在省、区组织上,国王没法取得任命权或解散权,以便省、区议会昕其指挥,并得以随意任免省、区行政人员。甚至到了1859年11月,利奥波德在写给他的司法大臣的信中,还用他那庄严的、贵族式的口吻讲道:“吾创建此国,继又于1831年救国于急难之中。吾临此国,原有某些条件,其中之一,即不得完全剥夺吾参加自己政府工作之权利。就吾之年岁、阅历及在欧洲之地位而言,吾有权要求得到优厚之待遇,并间或申述自己之意见,而吾之意见抑或与尔等之意见不尽相同。”

此外,利奥波德开创了国王主持内阁会议的传统。他的儿子利奥波德二世亦如法炮制。后来的国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在不同程度不上积极干预国事。

外交

比利时领土狭小,边界无可防卫,其周围尽是些野心勃勃的强国。因此,比利时的独立和安全便成为了利奥波德极为关心的问题。在整个统治时期内,他奉行中立和独立的外交政策,并重视从荷兰方面取得最后独立的问题,同时对普鲁士和法国并吞比利时的企图加以抵制。利奥波德利用他的出身和个人关系,在欧洲强国之间成功地推行了一种均衡政策,激励了比利时人独立自强的国家意识,为新生的比利时维持中立和独立,并推行一条坚强独立的外交路线奠定了基础。

与法国

法国支持1830年的比利时革命,但对独立的比利时采取敌对态度。利奥波德曾请法军入境把荷兰侵略者赶走,但后来又经过极大的周折才说服法国把军队撤走;巴黎方面多次企图吞并比利时,并把奥斯坦德和安特卫普开放为自由港,以取悦英国人。从1838年到1843年,法国人提出大量建议,意图建议法比经济联盟,但因英国的反对而失败。1845年,比利时和法国订立通商条约。

与英国

利奥波德能使比利时成功地在欧洲列强的夹缝中保持了独立和中立,主要是依靠英国的帮助。1831年的24条款的条约一经各国接受,英国就给比利时人以坚强的、一贯的支持。1848年,一小股法国共和党军队侵入比利时,英国立即提出警告;1852年,在法兰西第二帝国重新建立以后,维多利亚女王向利奥波德保证,一旦法国前来袭击就会引起战争。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仍以条约形式解除了普法入侵比利时的可能。这一成功鼓舞了比利时人采取更为独立的路线。

英比之间的特殊关系,首先是出于两国利益上的一致。它们在经济利益上有时是彼此一致,而且早在比利时成为一个国家之前,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总想防止尼德兰地区被一个大陆强国所控制。另外,英比两国王朝之间和王室个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起了很大作用。1838年,利奥波德一世把他的科堡同乡施托克马尔男爵派到英国,充任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的顾问。维多利亚女王与利奥波德维持了终身的亲近。

与荷兰

19世纪60年代,比利时自由党人曾建议和荷兰订立关税同盟,但在比荷两国都没有得到很大的支持。

与普鲁士

普鲁士王国在最初时反对比利时的独立,因为荷比的联合曾为普鲁士提供了防御法国的一道比较坚强的屏障。再者,因奥地利、俄国在1830年分别忙于应付意大利、波兰事务,导致神圣同盟无法采取强硬、有效的行动应对比利时的独立,这导致普鲁士对比利时独立的承认是较为勉强的。后来,普鲁士企图将比利时吸纳进德意志关税同盟,作为德意志人的利奥波德赞成和普鲁士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不过后来当卢森堡加入了德意志各邦的关税同盟,普鲁士向比利时提出的建议却没有下文。到1844年和1852年,普比两国签订了正常的通商条约。

轶事典故

编辑

版画中的利奥波德与夏洛特的婚礼版画中的利奥波德与夏洛特的婚礼

利奥波德与英国夏洛特公主的短暂婚姻,被公认为是爱情的结合。夏洛特因难产而死时,利奥波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为之伤心欲绝 。当上比利时国王并再婚后,他在王宫的会客厅的显著位置上,仍然挂着一幅描绘夏洛特的寓言体油画,画上夏洛特抱着婴孩,在一群天使的簇拥之中升向天堂。

人际关系

编辑
人际关系

关系

肖像

名字

生卒年

简介

第一任

妻子

威尔士的夏洛特公主 威尔士的夏洛特公主

威尔士的

夏洛特公主

1796年1月7日-

1817年11月6日

夏洛特是英国国王乔治四世与妻子卡罗琳·阿米莉亚·伊丽莎白的女儿,她于1816年5月2日与利奥波德结婚,1817年11月6日死于产后内出血,年仅21岁。

两人所生孩子也没有幸存

子女

——

死胎男婴

1817年11月5日

生、卒

——

第二任

妻子

路易丝·玛丽·泰蕾兹·夏洛特·伊莎贝尔·德·奥尔良路易丝·玛丽·泰蕾兹·夏洛特·伊莎贝尔·德·奥尔良

路易丝·玛丽·泰蕾兹·夏洛特·伊莎贝尔·德·奥尔良

1812年4月3日-

1850年10月11日

1832年8月9日他与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长女路易丝·玛丽·泰蕾兹·夏洛特·伊莎贝尔·德·奥尔良结婚, 两人有三男一女:

子女

——

路易·菲利普王子

(路易·菲利普·利奥波德·维克托·恩斯特;Louis Philippe Léopold Victor Ernest)

1833年7月24日-

1834年5月16日

布拉班特公爵。

早夭

利奥波德二世 利奥波德二世

利奥波德二世

(利奥波德·路易·菲利普·马里·维克托;Léopold Louis Philippe Marie Victor)

1835年4月9日-

1909年12月17日

比利时国王。

1853年8月22日与奥地利的玛丽·亨利埃特女大公结婚,有后代;

1909年12月12日与布朗什·泽利耶·约瑟菲娜·德拉克鲁瓦结婚,有后代

菲利普王子菲利普王子

菲利普王子

(菲利普·欧仁·费迪南·马里·克莱芒特·博杜安·利奥波德·乔治;Philippe Eugène Ferdinand Marie Clément Baudouin Léopold Georges)

1837年3月24日-

1905年11月17日

佛兰德伯爵。

1867年4月25日与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的玛丽·路易丝·亚历山德里娜·卡罗利妮公主结婚,有后代,他也是阿尔贝一世之父

夏洛特公主 夏洛特公主

夏洛特公主

(玛丽·夏洛特·阿梅莉·奥古斯特·维克图瓦·克莱芒蒂娜·莱奥波尔迪娜;Marie Charlotte Amélie Auguste Victiore Clémentine Léopoldine)

1840年6月7日-

1927年1月19日

1857年7月27日与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结婚,无后代

利奥波德一世还与他的情人有两个儿子。

后世纪念

编辑

1849年7月1日,比利时发行了首套无国家铭记邮票(共2种),图案都是利奥波德一世肖像。

2007年3月29日,比利时军在泽布吕赫海军基地为刚从荷兰海军接收升级的卡雷尔·多尔曼号护卫舰举行命名仪式,前国王博杜安一世的王后法比奥拉·德·莫拉-阿拉贡为该舰取名为利奥波德一世,称“利奥波德一世级多功能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