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 编辑

中国评书女演员

刘兰芳刘兰芳

刘兰芳,原名刘书琴,1944年1月11日出生于辽宁辽阳,评书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的传承人 。

刘兰芳5岁开始学习东北大鼓,14岁拜杨丽环为师,后加入鞍山曲艺团,成为专业鼓书演员 。1979年,刘兰芳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在中国百余家电台里播出 。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评书《评书贯口》 。1995年,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刘兰芳当选中国曲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 。2008年,刘兰芳代表文化艺术界入当选并担任第十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4,参加中共中央文艺座谈会,刘兰芳受到习近平同志接见 。2016年,参加央视《中国文艺》节目 。2020年,刘兰芳与王印权、望钧合作完成了抗疫评书《钟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 。2024年6月,担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总顾问 。

她的评书,特点鲜明,声音洪亮、神完气足、干练豪迈 。从艺60余年以来,刘兰芳参与编写并录制播讲了60余篇中长篇评书,代表作包括《白牡丹行动》《杨家将》《红楼梦》等,多篇中长篇评书作品入选《中国评书精华》讲史卷和新作卷,其中《岳飞传》和《杨家将》被选入《中国传统十大评书经典》 。

基本信息

编辑

艺名:刘兰芳

本名:刘书琴

性别:女

民族:满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辽阳市

出生日期:1944年1月11日

星座:摩羯座

代表作品: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

职业:评书演员

主要成就:当选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戏剧中国”终身成就艺术家

别名:刘书琴、刘季红

职称:国家一级演员

曾任职务:鞍山曲艺团党支部书记、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五、六届代表大会主席

人物经历

编辑

刘兰芳原名刘书琴,1944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的一个贫困家庭。刘兰芳的母亲、姨母都是东北大鼓演员。在刘兰芳小时候,母亲由于深知从艺之路的艰苦,从未向女儿教授任何与东北大鼓相关的技巧。1948年2月6日辽阳解放,艺人摆脱了“下九流”的称号,成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当时刘兰芳5岁,她的母亲开始教授刘兰芳唱东北大鼓 。后来因家里孩子太多,经济困难,14岁时刘兰芳只能辍学 。

1957年,13岁的刘兰芳拜入艺人杨丽环门下,学习西河大鼓,与师父在各地演出期间,使刘兰芳对大鼓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年后,由于演出市场萧条,师傅只能让刘兰芳回家,回家后刘兰芳每天跟二姨学习东北大鼓,有空就去茶社、书场里听书 。

刘兰芳16岁时,鞍山说书人杨呈田来到刘兰芳家乡,刘兰芳被其西河大鼓《精忠说岳》深深吸引。一次散场后,杨呈田与刘兰芳交流,得知她学过艺、拜过师,就让她唱了两段,杨呈田听后鼓励其去鞍山曲艺团学艺。之后后刘兰芳成功加入鞍山曲艺团,受到了杨呈田、赵玉峰、阎春田等一众曲艺人的点拨与教导。团里老师们现女孩子把“书”说得太硬,便邀请孙慧文老师深入辅导。此间,原名为刘书琴的她被孙慧文老师正式赐名为刘兰芳,这个名字从此一直伴随着她的艺术生涯 。

刘兰芳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刘兰芳出师,变成了有工资的正式演员。刘兰芳先后表演了《战斗的青春》《小城春秋》。到了1965年,刘兰芳已经在鞍山当地小有名气。20世纪70年代初期,刘兰芳表演的东北大鼓《千里送婴儿》《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刑场婚礼》《红枣情》在辽宁省内陆续获奖 。1972年,刘兰芳在鞍山电台陆续播讲了《岛女民兵》《闪闪红星》等6部评书 。 

1978年,刘兰芳在辽宁省曲艺汇演,作品《刑场婚礼》获优秀表演奖。1979年,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开始合作整理编写评书《岳飞传》,同年9月1日,夫妻二人翻新创作的《岳飞传》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全书累计117回,共计60多万字,《岳飞传》在播出一年内被全国66家电台复录播出。随后《岳飞传》陆续在全国百余家电台播出,并获得全国广播评书一等奖,同名图书刊印达100多万册,一度被改编成京剧、连环画 。

1980年,刘兰芳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文艺创作奖,并应邀到北京参加《评书岳飞传座谈会》。1981年,刘兰芳加入中国共产党,评书《岳飞大战金兀术》获全国曲艺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与时任曲协主席陶钝第一次到宝丰“马街书会” 。

1983年,刘兰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鞍山市特等劳模、辽宁省劳模。1984年,陈云同志邀请曲艺界知名人士到中南海欢度春节,刘兰芳任职鞍山曲艺团党支部书记、团长。1986年,刘兰芳率领鞍山市春节拥军慰问团到广西云南前线慰问,并且在鞍山举办首届千山书荟,得到中国曲协大力支持 。

1987年,刘兰芳荣获“全国拥军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称号,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一枚 。1988年,刘兰芳以主席团成员身份出席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并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评书《评书贯口》 。1989年,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成果奖。1990年,刘兰芳率领鞍山市曲艺团助力马街书会 。

1991年,荣获首届全国电台《小说连播》节目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1992年,刘兰芳带领鞍山市曲艺团奔赴土耳其参加第三十一届民间艺术节。1993年,刘兰芳荣获《全国十大评书家》称号;作品东北大鼓《红枣情》获辽宁省曲艺汇演一等奖;作品满族单鼓《义犬救主》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表演一等奖。1995年,刘兰芳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刘兰芳调到北京,担任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并出席了第六次全国文代会,任职期间,刘兰芳先后组织举办了两届全国曲艺节、五次相声小品大赛、两次鼓曲大赛。1998年,刘兰芳当选第八届全国妇代会执行委员。1999年,刘兰芳成为东南大学特聘客座教授 。

2001年,刘兰芳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同年在北京电视台录制演播新编评书《白牡丹行动》60集,并建立河南新乡驻军总部曲艺创作基地 。2002年,刘兰芳当选中国曲协主席 。2004年,刘兰芳当选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地区的人大代表 。

2005年,刘兰芳先后率代表团赴美国文化交流访问和澳大利亚演出访问,并录制播讲新编评书《一代儒将陈毅》。2006年,刘兰芳在中央电视台录制播讲新编系列评书《古今荣耻谈》,并率领中国曲协“送欢笑小分队”前往广西宁化、平果、百色等地演出慰问。2007年,刘兰芳录制播讲百集系列评书《中国母亲风采》,次年,录制播讲新编百集系列评书《中华好人颂》和播讲评书《猎贼英雄传》 。

2009年,刘兰芳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的“刘兰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和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鞍山市文化局举办“书归正传——刘兰芳艺术生涯五十年故乡展”,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评书《虞大传》;录制评书《话说泰山》,还荣获中国曲协“突出贡献艺术家”,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

2013年,刘兰芳参加“全国道德模范”巡演和“送欢笑”演出,友情参演电视剧《精忠岳飞》,在剧中饰演说书人 。同年,刘兰芳荣获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2014,参加中共中央文艺座谈会,刘兰芳受到习近平同志接见。2015年,刘兰芳开始从事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活动,并形成“传统文化进校园—刘兰芳大讲堂”的独特品牌,还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推动评书教育进校园的提案》。同年,刘兰芳参加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出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完成录制播出新编历史评书《琼崖女子特务连》 。

2017年,刘兰芳在文化部开展专题讲座《扎根沃土 服务人民》,并在北京电视台录制《北京评书大会》。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宝丰县政府修建“刘兰芳艺术馆”开馆仪式与刘兰芳从艺60周年仪式同时举行。在刘兰芳的推动和倡导下,马街书会被国务院侨办确定为“中国十大民俗”,国务院批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宝丰县也被文化部批准为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月24日,刘兰芳参加湘潭县委人民政府举行的“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大礼堂开播发布了长篇评书《彭大将军》 。

2019年7月18日,由刘兰芳亲自授课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东北大鼓艺术人才培养》在沈阳音乐学院开班。9月5日,其长篇历史评书《大汉刘邦》开播 。同年10月31日,刘兰芳获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 ;12月29日,刘兰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为2019“中国年度非遗人物” 。

2020年9月25日,刘兰芳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称号 。同年,刘兰芳与王印权、望钧合作完成了抗疫评书《钟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 。2021年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授予刘兰芳“戏剧中国”终身成就艺术家等荣誉 。2022年6月,刘兰芳在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评比中获评优秀 。2024年6月,担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总顾问 。同年8月16日晚,马街书会常态化演出启动仪式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举行,刘兰芳现场助阵 。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生活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刘兰芳夫妇在一起研究创作《岳飞传》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刘兰芳夫妇在一起研究创作《岳飞传》

刘兰芳的爱人是快板书表演艺术家王印权,两人都出身于曲艺家庭,从小学习曲艺 。刘兰芳的两个儿子都是演员,大儿子叫王岩,快板书演员,二儿子叫王玉,相声演员 。

广收门徒

作为北京评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兰芳有40个说书人徒弟以及12个唱东北大鼓的徒弟 。其中有苏州评弹团副团长王池良、武警文工团演员刘朝,二人都是一级演员 。2024年2月21日,在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举办收徒仪式,将鲁俊美、丁翠花、孙丽丽、王青、王雷、王怀伟、望钧七人收入门下 。

主要作品

编辑

评书作品

刘兰芳评书作品

序号

书名

格式

回数

录制场所

1

《海岛女民兵》

音频

20

鞍山电台

2

《闪闪的红星》

音频

20

鞍山电台

3

《战地红缨》

音频

20

鞍山电台

4

《盐民游击队》

音频

30

鞍山电台

5

《矿山风云》

音频

20

鞍山电台

6

《沸腾的群山》

音频

鞍山电台

7

《岳飞传》

音频

117

鞍山电台

8

《杨家将》

音频

109

鞍山电台

9

赵匡胤演义》

音频

100

鞍山电台

10

《呼家将》

音频

93

鞍山电台

11

《挺进苏北》

音频

32

鞍山电台

12

《五凤朝阳刀》

音频

110

鞍山电台

13

《努尔哈赤》

音频

50

鞍山电台

14

《五女七贞》

音频

50

鞍山电台

15

《大辽太后》

音频

70

鞍山电台

16

《矿山风云》

音频

20

鞍山电台

17

《喋血魔窟》

音频

30

鞍山电台

18

《三打乌镇》

音频

25

鞍山电台

19

朱元璋演义》

音频

185

鞍山电台

20

《包公上疏》

音频

14

安徽电台

21

《包公巧断螃蟹三》

音频

6

鞍山电台

22

《血项链》

音频

12

云南电台

23

《鸳鸯扇坠》

音频

12

山东电台

24

《小将岳云》

视频

30

中央教育台

25

《小将呼延庆》

视频

30

中央教育台

26

《小将杨排风》

视频

30

中央教育台

27

《李元霸》

视频

中央唱片台

28

《西游记》

视频

中央电视台

29

《岳飞传》

视频

200

30

《三打乌龙镇》

视频

中央电视台

31

丹萧太后》

视频

辽宁电视台

32

《赵匡胤演义》

视频

辽宁电视台

33

《大唐侠女》

视频

唐山电视台

34

《喋血魔窟》

视频

辽宁电视台

35

《朱元璋演义》

视频

辽宁北方电视台

36

《白牡丹行动》

视频

60

兰芳阁

37

《西唐演义》

视频

200

北京电视台

38

《梁山小将》

视频

240

四平电视台

39

《大唐侠女》

音频

62

中央广播电台

40

《风尘侠义图》

音频

97

中央广播电台

41

《程咬金》

音频

100

河北电台

42

《洪武大帝》

音频

172

中央广播电台

43

《红楼梦》

音频

108

中央广播电台

44

《关东才子王尔烈》

音频

40

沈阳东方公司

45

《一代儒将陈毅》

音频

80

中央广播电台

46

《积德泉》

音频

78

吉林电台

47

《轩辕黄帝

音频

60

中央广播电台

48

《古今荣耻谈》

音频

93

中央广播电台

49

《中国母亲风采》

音频

40

中央广播电台

50

《中化好人颂》

音频

65

中央广播电台

51

《猎贼英雄传》

音频

200

北京电台

52

《虞舜大传》

音频

100

中央广播电台

53

《话说泰山》

音频

103

中央广播电台

54

《父子奇缘(东北大鼓)》

音频

40

辽宁电视台

55

《燕泉香传奇》

音频

200

中央广播电台

56

《红顶清风》

音频

100

中央广播电台

57

《永昌与古罗马军团》

音频

28

中央广播电台

(以上参考资料 )

参演电视剧

社会活动

编辑

任职时间

任职职位

1984年

鞍山曲艺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1995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1996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8年

第八届全国妇代会执行委员

1999年

东南大学特聘客座教授

2001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当选)

2002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

2004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2006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当选)

2007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

(以上参考资料 )

获奖记录

编辑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20-10-17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 获奖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13-2-20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获奖

艺术特色

编辑

结构严谨,线索清晰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每一条线索,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刘兰芳把它们安排得环环相扣,井井有条,线索清晰,前后照应,层次分明而又节奏紧凑 。

叙评得体,入情入理

刘兰芳的“评”简练、巧妙、得体,不让人听来有生硬之感,不破坏故事情节,不打断听众的注意力,附带在故事当中并且紫扣主题,顺理成章,浑然一体,和故事一样真切感人,一样荡气回肠 。

情节真实,不没虚扣

刘兰芳每回书结尾的扣子必与下回书的开头紧密相连,时刻用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吸引着听众。语言生动,干净利索:刘兰芳说的是“实口”,完全按自己创作的本子去说,没有多余重复的语言,没有累赘的字句,语法、逻辑、层次都很讲究,且刘兰芳的“书”语言节奏快,情节进展快 。

声音洪亮,口齿清晰

刘兰芳嗓音嘹亮,吐字清晰,发音脆响,可用“澈、亮、脆、厚、象”五个字来概括 。

“澈”,她的声音清澈,响彻云霄而且饱满、充盈,传得远、起得高、落得稳,撞到墙上都能弹得回来。发音用的是丹田之气,声震八方、气贯长虹 。

“亮”,口齿清晰、喷吐有力、发音清亮,一字一词既连贯又真切,字与字之间没有一点拖香粘连之感,声声玲珑、字字珠玑,每个字词都可分得消消楚楚、听得消清楚楚。就像说书人常说的“一字一词送到听众的耳朵里,十年后拿出来晒晒还是新鲜的” 。

“脆”,她的声音洪亮、饱满,但不失清脆、甘甜之美,女性嗓音的特点非常突出,有穿透力、浸透力,有吸引力,穿云裂石之声,真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

“厚”,是指功力深厚,刘兰芳说书,几分钟也好,几个小时也好,从头至尾发音力度不减,神不减,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

“象”,是指象声词的运用,评书的象声词不是口技,不是原始声音的翻版,是艺术的再创造,刘兰芳的象声词不仅丰富,而且形象,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仿,兵器相撞,战马奔腾,呼喊咆哮等等,不求真相,但求传神 。

人物鲜活,生动形象

刘兰芳刻画人物除利用外貌、事件、细节外,还突出了人物语言、声音性格化,例如狄雷、牛通、岳云等,同为英小将,晓勇善战,刘兰芳用了不同的语音、语气来刻画、表现他们,一说话就能把这人的貌相、性格,甚至是做派体现出来,达到了让听众闻其声、知其人、见其行的效果 。

人物评价

编辑

刘兰芳以其精湛的北京评书表演艺术,极大地拓展了北京评书的传播空间,空前地提升了北京评书的艺术影响。同时,刘兰芳以其对北京评书乃至整个曲艺事业和文艺事业的综合贡献,有力地丰富和推进了当代曲艺乃至整个文艺的发展境界。(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文科评)

曲艺界出这样一个好演员,大家都很高兴。(侯宝林 评)

刘兰芳先生身上有两个非常闪光的特质,一个是她的做人,第二个是作艺。从做人来讲,先生一直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奉献最好的作品,最优秀,鲜活的作品,一直是她的一种信念。做艺上来说,《岳飞传》红了后,她兢兢业业,谦谦虚虚地,学习各行各业的艺术,不断壮大丰富评书的元素,这一点,真的值得好好学习。( 刘朝 评 )

刘兰芳长期从事评书创作表演,艺术功底深厚,大胆实践探索。(央广网 评)

人物影响

编辑

建立艺术档案

由于刘兰芳在中国的影响力较大,艺术实践众多,鞍山市曲艺团指定人员负责收集与保管其艺术档案。截至1988年,先后归档145卷,130个档案盒,并有手稿200万字,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文章750篇,群众来信5000封,活动记录3本,照片1200幅,录像带15盒,幻灯片1个,录音带400盘,唱片20面 。

相关活动

2009年,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刘兰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 。2018,河南宝丰县政府修建“刘兰芳艺术馆”,刘兰芳参加开馆仪式,并举行“说唱文化传承中心”授牌仪式;同年,辽宁鞍山师范学院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落成。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刘兰芳从艺60周年暨《岳飞传》播出40周年座谈会” 。

相关展演

2009年,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鞍山市文化局举办“书归正传——刘兰芳艺术生涯五十年故乡展” 。

下一篇 刘厚生

上一篇 刘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