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弌 编辑
李华弌的山水画具有中国的气质,在画面构图、细节表现以及光线处理上,是中国前所未见的一种全新创造。作品中的树木和岩石的建构也十分具体,特征鲜明,显然是经由传统要素的重新构造而来。这些表面上十分自然主义的细节被置于现实中难以存在的危岩之上。它们无疑是出自想象,但又似乎具有那么强烈的说服力,以至于带给人们在大白天遇见梦中的景象时那种难以置信的震撼效果。
个展展览
年份 | 展览名称及地点 | 地理区域 |
---|---|---|
2007年 | 李华弌的山景画,Eskenazi画廊 | 伦敦,美国 |
2004年 | 李华弌的纪念碑山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旧金山,美国 |
1997年 | 李华弌的山水,Kaikudo画廊 | 纽约,美国 |
群体展览
年份 | 展览名称及地点 | 地理区域 |
---|---|---|
2008年 | 得意忘形,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 北京,中国 |
2007年 | 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 | 成都,中国 |
光影无限,芝加哥艺术学院 | 芝加哥,美国 | |
2006年 | 20世纪山水画展 ,上海美术馆 | 上海,中国 |
新中国风景,哈佛大学美术馆 | 剑桥,美国 | |
2004年 | 风景,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 上海,中国 |
作品名 | 作品图 | 作品信息 |
雪霁曦照Snow View at Daw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2009年作/69×129cm |
暮霭岩松Rock Pine in the Evening Mis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2009年作/72×132cm |
松壑飞流Waterfall in the Pine Valley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2004年作/68×130cm |
重岭氤氲Misty Mountains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2007年作/70×134cm |
云山雾霭Mountains Hidden in Clouds and Mis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2008年作/120×240cm |
云水一章Episode of Clouds and Water 180' Ink and color on paper Seven paper |
| 195×470cm |
此山中 |
| 369×145cm 96×189cm |
奇峰 |
| 2010年作/177×89.5cm |
顽石 |
| 2010年作/176×91.6cm |
北宋山水Landscape in the Northern Song Style 152.5*83.8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2009年作/152.5×83.8cm |
年份 | 出版物 | 出版社 |
2018年 | 著名当代水墨画家李华弌专论书:李华弌-心宽山水远 | - |
2011年 | 李华弌 | 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出版社 |
- | ESKENAZI Mountain landscapes by Li Huayi | - |
ESKENAZI Trees,Rocks,Mist and Mountains by Li Huayi | ||
THE MONUMENTAL LANDSCAPES OF LI HUAYI | ||
李华弌 | ||
李华弌山水作品集 |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李华弌擅长水墨又通晓西画,因此从表面上画家以中国式的作品形制为规范,如依据传统的纨扇、手卷或者立轴加以构图,然而譬如其中的纨扇,亦不类似于古人所绘的那些纨扇,对应于画家别有用心的截取和刻意的放大,造成了犹如“门镜”式的窥视,譬如其中的一些横构图的作品,类似的则是宽银幕或者平板电视机的观看效果,这些无疑都是李华弌对应于日常视觉经验所展开的实验结论。可视化还导致了李华弌在作品空间结构和语言技法上的从容嬗变。在空间结构上,李华弌从未刻意去制造出多层次的空间转换以满足于空间的深度递进,而是有限度地展现作品的景深,以表达相对平面化的结构关系。而在语言技法上,李华弌突出的则是水墨的渲染魅力,借着墨色的多样变化、不同层次的块面皴擦以及淡墨和留白,让部份景致隐入飘渺烟云之中,增添了更多的诗意想象和视觉意涵。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