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家济 编辑
朱家济(1902年~1969年),著名书画鉴定家、书法家、文物研究及保护专家。浙江萧山人。字馀清,又字豫卿、虞卿、予卿,晚号馀翁。1902年生于北京,高祖朱凤标,清朝大学士,人称“萧山相国”。父亲朱文钧,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是著名书画鉴定家。先生自幼在父母指导下读书习字,16岁考入北京大学附中,26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而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随故物南迁,辗转上海、南京、武汉、四川等地。1953年受聘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兼研究组组长。1963年应潘天寿先生之邀受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主讲书法和古典文学。遗墨出版有《朱家济行楷六种》、《朱家济行草四种》、《朱家济法书集》等。
朱家济先生独具慧眼,早年鉴定出“绢本”的《小草千字文》是伪作,不是怀素真迹。直到2017年学者黄锦祥发现了“纸本”的怀素小草真迹,见证了朱家济先生超前和高超的鉴赏能力。
中文名:朱家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2年
逝世日期:1969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朱家济法书集》
朱家济出生于萧山朱家,高祖朱凤标是道光年间大学士,人称“萧山相国”。朱家济的父亲朱文钧是近代著名的藏家、鉴定家,家中颇有精品。比如他收藏的706种碑帖,就是公认当时最系统的一套。故宫博物院的马衡院长曾想用10万银元收购,朱文钧以自己还在研究拒绝,并承诺未来捐赠给故宫正因为这个承诺,1953年,朱家济四兄弟把这套碑帖免费捐赠。
朱家济书法题跋
1953年,朱家济应当时“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郦承铨邀请,进浙江省文管会工作。负责地面文物的保护维修。也是当时浙江省一位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
1963年,中国美院开设中国第一个书法本科专业,朱家济被请做书法和古典文学两门课的老师。
朱家济先生长于书法,擅真、行、草三体,作品俊丽清健、笔跃气振,自成风格。同时,对于书道,尤其是“运腕”二字,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影响甚深。
潘天寿:“朱家济先生才是真正的书法家,学问也不得了,鉴定能力很强。”
高世名:“朱家济先生是博通经史的一代学人,中国杰出的文物研究及鉴定专家,他是诗书兼善的书法大家,更是中国高等 书法教育的一位开创者,中国美院历史上的重要先师。”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