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路生 编辑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路生黄路生

黄路生,1965年1月(一说1964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动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1984年,黄路生从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从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生化遗传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从莫斯科大学及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毕业,获前苏联及俄联邦生物学专业科学博士学位。1996年—2000年,分别赴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或工作。2008年8月,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3月,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黄路生长期从事家猪的遗传育种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路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

出生日期:1965年1月(一说1964年12月)

毕业院校: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编辑

1965年(一说1964年),黄路生出生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紫阳乡店背村。

黄路生

1984年,从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从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生化遗传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期间: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88年,赴意大利留学,就读于意大利都灵大学。

1995年,从莫斯科大学及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毕业,获前苏联及俄联邦生物学专业科学博士(Dr. Sc.,正博士)学位,后回到江西农业大学工作(期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6年、1999年、2000年,分别赴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1999年3月,被批准为德国哥廷根大学农学院动物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2000年,被批准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

2002年2月—2004年2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病理学系PI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任研究员(期间:2003年,被批准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6年5月—2007年10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做洪堡学者。

2008年8月,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2017年3月,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科研成就

编辑

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黄路生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及其分子育种的基础研究、技术创制、产品创造中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全面研究了欧美商业猪种及中国地方猪种生长、繁殖、体型、毛色、抗病和肉质性状的种质遗传特性,并阐明了家猪脊椎数量、肉的品质、胴体长度、抗病能力、毛色、骨骼长短等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创建大体格、多排骨、雪花肉、抗病力强基因育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在基础研究上,组装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分相、无盲区家猪基因组。在技术创制上,研发的家猪育种基因芯片“中芯1号” 国际领先,并在全国所有24个生猪主产省份推广应用,成为国家生猪种业“破卡”的主流技术技术保障。在产品创造上,培育的中系大体格山下长黑猪综合生产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白色系五指山猪群体性恢复,南省科学技术厅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在海南设立院士工作站。借助黄路生院士团队的力量,团队获取白色系五指山猪高质量活细胞后,通过细胞解离复活技术,结合核移植克隆技术,成功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猪16头。这一成就标志着白色系五指山猪这一濒危的“医学模型猪”种群开始得到群体性重现。

发表论文

截至2022年10月,黄路生以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biome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

成果获奖

截至2022年10月,黄路生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以及省部级奖励10项。

时间

项目

荣誉

1997年

遗传标记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别和应用研究

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

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别和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3年

山下长黑猪新品种培育及推广

江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为了给年轻人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黄路生不仅主动把申报的机会让给年轻人,还主动帮他们修改、完善申报材料,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为了保证大家的身体健康,实验室作出一条硬性规定:每晚11点30分之后,所有人员都必须离开实验室。在曾经工作和学习过的国外大学,他成为了一块牌子。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往往还没毕业就收到了读博士学位的邀请函。

学生成绩

为了组建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黄路生主动放了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在他的示范和带领下,实验室聚集了一批在中国国内外有影响的青年人才。团队固定研究人员中,有多人从德国、美国、法国、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国际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归来。丁能水、麻骏武等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成长为在国际舞台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专家。 同时,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国家杰青在内的大量人才,构建了一支团结协作精神强、能够承担重大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

学科建设

2003年,以黄路生为学科带头人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单位的突破。2006年,该学科获批为江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2008年,批准为江西省首批“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10年,以动物遗传育种为主要支撑的畜牧学科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畜牧学科获批为江西省“双一流”建设优势学科。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

授予方

1995年

江西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

1995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务院

1996年

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代表

国家教委、人事部等

1997年

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

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青联

1997年

江西省十大教师标兵

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等

1998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全国总工会

1998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998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人事部

1998年

江西省“十大科技明星”

江西省人民政府

2001年

江西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江西省科技厅、农业厅等

2004年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5年

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

2006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中组部、中宣部等

2006年

江西省十佳青年教师

江西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西省委

2006年

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

江西省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江西省教育厅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1年

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江西省委、江西省政府

201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17年

叶剑英奖

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

2018年

中华农业英才奖

农业农村部

2018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20年

全国创新争先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

2020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22年

首届种业科学家

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

2022年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科学院

2023年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职务

1998年—2002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1999年—2001年

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养猪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2年8月—2017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4年7月—2016年7月

第34届国际动物遗传学大会主席

2016年11月—2021年12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6年11月—2021年11月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2018年2月—2023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1年11月—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

2021年12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2022年6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青、创新群体项目评审专家

2022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22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22年12月—

第四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

—2024年5月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

个人生活

编辑

早年经历

黄路生的父母都是农民,为了供6个孩子读书,他的父母每年都会养几头猪增加收入。他从小数学就特别好,本来想深入研究数学领域,没想到高考时,意外进入畜牧专业就读。 1980年,年仅15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农业大学。

学成归国

黄路生刚回到母校江西农大从事科研工作时,一家三口挤在二间简陋的大学生宿舍里,与当年的大学生们住在一起两年,没有厨房、卫生间,连床都是从学校后勤处租借的。

人物评价

编辑

黄路生耐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的精神显得尤为可贵。 (《中国教育报》评)

黄路生植根江西这块红土地,和他的创新团队胸怀天下,情系民生,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实现着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改善百姓生活保障国家肉食安全的人生梦想。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

黄路生培养造就了一支在种猪遗传育种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系统、深入和创新性的重大成果,相关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种猪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工作通讯》评)

多年来,黄路生扎根江西,专注生猪种业创新研究,先后在高水平团队建设、高水平平台建设、高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就,在服务“创新江西”建设中“作示范、勇争先”。 (江西省教育厅评)

正是黄路生血液中流动着的红色情怀,脑海中铭刻着的报国初心,才激发着他不断走向科技前沿,以创新创造成就自己及团队的科研人生与中国梦想。 (中共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江西省监察委员会评)

黄路生长期扎根江西老区从事家猪遗传育种研究,为中国生猪产业和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评)

下一篇 王泽山

上一篇 陈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