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金星 编辑
戴金星,1935年3月19日出生于浙江瑞安,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
戴金星于1961年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工作;1962年被分配至江汉油田勘探处的生产一线;1972年进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 ;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戴金星致力于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提出“煤系是良好的工业性烃源岩”理论,开拓了中国煤成气开发研究工作;提出了煤成烃模式、各类天然气藏鉴别方法、天然气藏模式及大中型气田富集规律 。
中文名:戴金星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出生日期:1935年3月19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戴金星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论文集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戴金星
1935年3月19日,戴金星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白门乡霞川村。
1944年9月—1948年8月,小学就读于瑞安县白门乡霞川村小学。
1948年9月—1950年8月,小学就读于温州第九小学(现瓦市小学)。
1950年9月—1956年8月,中学就读于温州第二中学(现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
1956年9月—1961年7月,大学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
196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
1962年,被分配至江汉油田勘探处(今江汉油田)的生产一线。经过在江汉油田十年的对比调查,他决定将天然气地质专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主攻方向 。
1972年6月,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12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戴金星在中国首先从事和倡导煤成气研究,开辟了中国煤成气勘探新领域。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天然气的碳、氢、氦同位素特征,建立鉴别各类天然气理论及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完善和发展煤成气(烃)模式、煤成气的富集规律、气藏类型、天然气聚集带和聚集域、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从而为中国第一大气田——长庆气田的发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预测,在研究中国东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三水盆地等)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特别是无机成因CO2气藏及烷烃气藏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5月,戴金星出版专著28部,在中国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85篇 。代表作有《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和《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等 。
承担项目
1981年底,戴金星主笔的《煤成气概况报告》,于1982年1月2日获国家领导人批示,由此,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决定1983年“煤成气的开发研究”为“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戴金星成为该项目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由戴金星主笔的《科学勘探开发高硫化氢天然气田的建议》,在2004年1月8日得到了国务院肯定,对硫化氢天然气的研究和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六五”至“九五”期间,戴金星四次领导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天然气项目 。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87年 | 中国煤层气的开发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7年 | 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勘探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0年 | 中国天然气成因与鉴别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
2018年05月30日 | 煤成气及鉴别理论 | 陈嘉庚科学奖(地球科学奖) |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2019年6月11日,戴金星参加由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十三场陈嘉庚科学奖报告会,做了《勤勤奋奋争当学术精学风仁的人》为主题的报告。他从理想是动力为国立业、读书调查选主攻学科、开科学门之锁是勤奋、争当学术精学风仁者四个方面展开报告,分享了自己勤于读书、不懈奋斗的人生履历。“勤作、勤读、勤思、勤创”是他给予学子们的人生经验,只有做到勤奋,方可打开科学进步的大门 。
教育谏言
戴金星认为要实现中国天然气基础研究的不断突破,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和完备的科研队伍建设。他指出,必须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国际化的培养以及能够确保“俊才”能分配对口工作。首先应让业内知名的天然气专家,去对口院校选拨好苗子。以实现定向培养,保证毕业时优秀的学生能择优分配。其次,要组织相关企业的研究院与世界著名油气专业的专家展开对口合作。同时,要真正加强中国科学院、高校与油气企业间的结合,让优秀人才能在三个单位间互相贯穿培养。科研人员应当多参加国际会议,这样才能在会议上了解国际知名专家的最新观点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86年、1991年和1996年 | 国家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奖 | |
1995年10月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01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 | 何梁何利基金 |
2012年12月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国际欧亚科学院 |
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
作者名称 戴金星
作品时间1995-01
戴金星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论文集(卷四)
作者名称 戴金星
作品时间2005-7
戴金星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八、第九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和石油大学兼职教授 ,《天然气地球科学》《地质科学》《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China Oil and Gas》《天然气工业》等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戴金星作为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先驱和奠基人,对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发展作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贡献,从而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 。(《中国科学报》评)
戴金星院士是中国著名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地球化学家,论著丰富,有着突出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南大学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