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岚 编辑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双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

胡海岚胡海岚

岚,女,197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东阳 ,九三学社社员 、新基石研究员(首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明协会会士 ,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任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王宽诚讲席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常委,浙江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1996年胡海岚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200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3年至200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 Zhu博士的实验室工作;2004年至2008年在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2008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2015年5月加入浙江大学 ;2019年7月15日获得“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 ;2024年,胡海岚领衔的“负性情绪和社会竞争导致抑郁症的脑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胡海岚主要从事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胡海岚

国籍:中国

籍贯:浙江东阳

出生日期:1973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

主要成就: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领衔的“负性情绪和社会竞争导致抑郁症的脑机制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出生地:浙江杭州

性别:女

学位:博士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职务: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双脑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编辑

胡海岚

1991年,胡海岚毕业于杭州第二中学。

1996年,胡海岚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获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学士。

2002年,胡海岚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3年至2004年,胡海岚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 Zhu博士的实验室工作。

2004年至2008年,胡海岚在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

2008年12月,胡海岚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

2009年,胡海岚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15年5月,胡海岚加入浙江大学。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胡海岚位列其中 。

2022年1月3日,任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

2022年12月,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政协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胡海岚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并作为骨干参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研究工作。

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

胡海岚团队首次揭示了导致抑郁的大脑机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12月,胡海岚在《科学》,《细胞》和《神经元》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论文

王继华,胡海岚.神经元活动依赖工具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49(03):202-219.

周亭亭,胡海岚.胜利经历重塑丘脑–前额叶皮层神经通路以稳固社会等级.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7,39(11):1379-1382.

胡海岚. 情绪来了不妨先等一等. 健康时报,2016-01-14(007).

修建波,张琪,周涛,周亭亭,陈阳,胡海岚.前脑边缘系统中的情感效价可视化研究.中国科学基金,2015,29(02):127-128.

崔一卉,胡海岚.外侧缰核:抑郁症的异度空间.生命科学,2015,27(03):289-293.

李坤,胡海岚.多巴胺的负调控中枢——缰核在抑郁症中的作用.生命的化学,2014,34(02):172-175.

李坤,周涛,胡海岚.外侧缰核中的βCaMKII介导核心抑郁症状的发生.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35(12):1701-1704.

人才培养

截至2019年8月,胡海岚共培养培养5名博士毕业生 ,获得国家级最高奖学金10人次 。

胡海岚已培养博士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年度

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强度能够双向地调控小鼠的社会等级

汪菲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2

喜好和厌恶情绪刺激的神经编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修建波

探索外侧缰核介导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李坤

2013

外侧缰核中β钙离子/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Ⅱ介导抑郁行为的研究

周涛

前脑边缘系统情绪效价图谱及其神经环路的研究

张琪

2016

参考资料: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2010年

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重点项目

2010年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2012年、2014年、2019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2012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3年

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

2013年

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5年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6年

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9年07月

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

2019年11月

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9年12月

2019年度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2020年5月

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

被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21年

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22年

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22年

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2022年

2022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

2022年6月2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2023年1月13日

新基石研究员

参考资料:

胡海岚胡海岚

社会任职

编辑

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

职务

《科学》杂志

特邀审稿人

《神经元》杂志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6月,胡海岚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23年1月,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背景

胡海岚父亲是歌山西宅人、母亲是画水黄田畈人,家中有一个弟弟。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就是“学霸”,曾在东阳读了半年小学。

人物评价

编辑

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她对系统神经科学中尖端前沿技术的驾驭,而她本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IBRO-Kemali国际奖评奖委员会 评)

亚洲第一人!实力与颜值双爆表 。(《人民日报》评)

胡海岚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发表在2018年2月同一期《自然》杂志上,引起学术界轰动。《自然》中国区科学总监印格致评价说:“能够在同一期杂志上连发两篇长文的研究非常少见。这项研究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最新研究

编辑

阐明抑郁症新机制

浙江大学胡海岚研究团队发现了大脑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全新的交互方式及其在调节抑郁症中的作用,提出基于大脑“反奖赏中心”的抑郁症新机制,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研究人员首先发现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中的Kir4.1以包绕神经元胞体的方式表达,并调控神经元的膜电位和放电模式,进而调控抑郁表型。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中Kir4.1的功能增强或下调,双向调控神经元簇状放电和抑郁表型。

胡海岚团队发现新的抑郁模型胡海岚团队发现新的抑郁模型

此后,相关实验进一步阐明了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通过阻断外侧缰核中NMDAR和T-VSCC依赖的簇状放电,进而释放对下游单胺类奖赏脑区的过度抑制,最终产生快速抗抑郁效果。

研究阐明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全新脑机制,发现了多个全新的药物靶点,为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下一篇 刘道玉

上一篇 温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