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国团 编辑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容国团容国团

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1968年6月20日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原运动员、国家女队主教练,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 。

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于中国香港 。4岁时练习乒乓球,13岁被迫辍学 。1957年,代表公民队参加香港埠际乒乓球锦标赛,夺得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和男子单打三项冠军,打破香港乒坛纪录 ;同年4月,击败世界冠军狄村 ;11月,应贺邀请回到国内,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 。1958年3月,获得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冠军,入选国家集训队;同年10月,获得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成为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体育运动在世界比赛中“零”的突破 。1961年4月,率国乒男队击败日本,首次夺得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1965年4月,率领国乒女队获得第28届世乒赛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并首次夺得女子团体冠军 。1968年6月20日,容国团选择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个人尊严 。1978年6月23日,国家体委召开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恢复名誉 。

1958年,容国团获“中国体育运动健将”称号 。1961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荣誉勋章”和特等功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容国团

外文名:Jung Kuo Tuan(罗马音);Rong Guotuan (现代汉语拼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7年8月10日

逝世日期:1968年6月20日

毕业院校:广州体育学院

运动项目:乒乓球

所属运动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

专业特点:快、准、狠、变

主要奖项: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

重要事件: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率队夺得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个人称号:最美奋斗者

祖籍:广东省中山县南屏镇(今广东省珠市香洲区南屏镇)

性别:男

早年经历

编辑

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于中国香港 。容国团4岁开始接受其舅父文恩的乒乓球启蒙 。1941年,香港沦陷,容家迁往中山县南屏镇(今属珠海市),容国团入读甄贤学校,开始用床板当球台练习乒乓球 。容国团在8岁时回到香港 ,11岁时转读天主教慈幼学校,由于父亲失业,容国团13岁时被迫辍学,赴广州投奔舅父文恩,但最终未能留在广州读书 。回港后,容国团和当时人称香港“乒坛十杰”之一的戴树荣练球,短时间内能与戴树荣并驾齐驱。容国团与戴树荣、陈场球等组成一支街道乒乓球队,比赛时常常独得三分。不久后一支澳门的冠军队到港,在筲箕湾鱼市场,容国团击败对手,一战成名,赢得“东区小霸王”的称号 。容国团15岁时成了香港东区一家渔行的童工,因为其父是香港工人进步组织工联会属下的海员工会会员,容国团得到了去工联会俱乐部康乐馆练球的机会。容国团天资聪颖,经过系统训练,球技飞速提高,成为香港顶尖球员 。

容国团与父母

职业生涯

编辑

运动生涯

年少成名

1953年,16岁的容国团获得参加全港乒乓球单项比赛的资格。1954年,容国团代表东区乒乓球队参加全港乒乓球初级组比赛,获得团体亚军。1955年,容国团获全港校际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第三名 。

作为工人体育团体运动员,容国团多次回内地访问比赛 。容国团频繁代表工会和工联会参赛,引起鱼市场老板和鱼商会的不满,并令其写悔过书,容国团拒绝屈服,就此失去工作。之后应工会和工联会邀请,容国团成为业余教练 。1956年,19岁的容国团获得全港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第五名 ;同年年底,容国团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一封申请书,请求报效祖国 。

回国效力

1957年,容国团代表公民队参加香港埠际乒乓球锦标赛,夺得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和男子单打三项冠军,打破香港乒坛纪录 。同年4月,日本乒乓球队访问香港,容国团以21-19、21-13连胜两局,爆冷击败世界冠军狄村 。6月,容国团患肺结核,被迫停止训练 。在港澳爱国进步人士何贤和陈兆禄组织下,容国团所加入的港澳联队获得与内地球队进行友谊赛的机会 。9月,容国团作为港澳乒乓球队队员到北京、上海、杭州访问 。在北京访问期间,港澳乒乓球队与中国国家队打表演赛,容国团尚未完全康复,仍凭借高超球技击败当时中国乒乓球队主力队员王传耀、傅其芳和胡炳权,最终因体力不支放与中国首个男子乒乓球全国冠军姜永宁的比赛 。容国团因其出色表现,被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相中 。11月,应贺龙邀请,容国团在工联会工作人员陪同下,经深圳罗湖桥回到国内,之后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 。

1958年3月,容国团代表广州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冠军,被选为国家集训队成员 。4月,容国团在广东全省体育工作大会上立下“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 。同年,容国团两次击败来广州访问的欧洲冠军、匈牙利运动员别尔切克,以2-1击败世锦赛男单季军、东德运动员席乃德尔,随国青队赴朝鲜访问比赛期间九战九捷,获“中国体育运动健将”称号 。10月,容国团获得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

容国团夺得世界冠军容国团夺得世界冠军

容国团载誉归来容国团载誉归来

容国团载誉归来容国团载誉归来

新中国首位世界冠军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容国团率领国乒男队获得男子团体第三名,这是中国队首次在世乒赛团体项目闯入四强 。单打项目中,容国团成为中国男单唯一晋级四强的选手,六战全胜闯入决赛,对阵曾经9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 。决赛中,容国团利用球长短兼施,配合拉侧上旋,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直落三局,最终战胜西多,成为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体育运动在世界比赛中“零”的突破 。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日两队角逐男团冠军。容国团先失两局,后由徐寅生、庄则栋将比分追平。决赛局中,容国团和日本队的星野展弥前两局打成1-1平,决胜局中,容国团一路领先,打到20-18时,星野拼命侧身连续拉弧圈球,容国团一板挡回,六七个回合后,因星野一板用力过猛,将球拉出界外,容国团最终力挫星野,中国队以5-3击败日本,首次荣获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终结了日本队在男团项目上的五连冠,容国团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荣誉勋章”和特等功 。

容国团与队友夺得男团世界冠军容国团与队友夺得男团世界冠军

容国团与队友夺得男团世界冠军容国团与队友夺得男团世界冠军

容国团与队友夺得男团世界冠军容国团与队友夺得男团世界冠军

执教生涯

1963年,容国团出任国家乒乓球男子二队教练,培养出周兰荪、于贻泽等一批乒坛新秀 。

1964年,27岁的容国团率领中国乒乓球男女队赴莫斯科参加国际乒乓球邀请赛,获得五项冠军 。当时国乒女队遭遇严重危机,在世乒赛男队屡获殊荣的情况下,女队却未获一冠,还在北京国际邀请赛上被日本队的深津尚子一人连胜12场,全队士气降到了谷底 。同年年底,距离第28届世乒赛仅有4个月,容国团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女队主教练 。任务重时间紧,容国团推迟婚期,全力备战,带领全队练技术、练意志 。

容国团带领女队夺得冠军

1965年4月,南斯拉夫举行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梁丽珍、李赫男、林慧卿郑敏之在容国团的率领和指挥下,获得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在女子团体项目中,国乒女队在容国团的指导下七战七捷,昂首进入决赛。决赛对阵日本女团,容国团派出奇兵,以两位横拍女将(林慧卿、郑敏之)替下了之前七战全胜的直拍女将(梁丽珍、李赫男),日本队没有料到中国队居然敢这样“冒险”,阵脚大乱。容国团率领国乒女队以3-0击败日本女队,首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终结了对手的团体冠军四连冠 。同年,容国团随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南斯拉夫等国家,率领中国女队参加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并夺得团体冠军 。

1966年,容国团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在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我们将永远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前进》 。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容国团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容国团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容国团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容国团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容国团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容国团

球星陨落

编辑

文革期间,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 。1968年6月20日,容国团选择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个人尊严 。

1978年6月23日,容国团去世十年后,国家体委召开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恢复名誉 。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生活

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是日本归侨,15岁就开始做工。日本投降后,容国团一家回到香港,容勉之进入“民生轮船公司”工作,后因严重胃病被辞退。容勉之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因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团结,给自己的独生子取名“国团” 。母亲文淑莲是家庭妇女,容国团幼年时由四姨文金好照看 。容国团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无所不谈。生活中爱好广泛,喜欢音乐,尤其喜爱猫王的歌曲 。

婚姻生活

容国团的妻子黄秀珍是广东人,中国国家田径队原运动员。在容国团成为世界冠军之前,黄秀珍就已经与其相识。1957年,当时小有名气的容国团要代表香港回广州打一场表演赛,黄秀珍与田径队里的几个队友一起去看容国团的比赛,赛后她也跟着队友去“追星”。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25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贺龙特意为乒乓健儿们举行了一场招待舞会。由于乒乓球队的人数太少,领导就让训练局的各个队都派代表去参加舞会,黄秀珍也是其中之一;同年5月,黄秀珍随中国田径队到天津,与容国团和中国乒乓球队相遇。容国团通过黄秀珍的教练递一张小纸条给黄秀珍,邀请她晚上一起去参加赛后的晚会,两人自此确立恋爱关系。身为国家队员,两人都要集训,能在一起的时间不多,约会基本上就是看看电影。

容国团夫妇容国团夫妇

生涯数据

编辑
运动生涯

赛事

项目

名次

时间

第26届世乒赛

男子团体

1

1961

第25届世乒赛

男子团体

3

1959

男子单打

1

1959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单打

1

1958

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团体

1

1958

男子单打

1

1958

香港埠际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团体

1

1957

男子双打

1

1957

男子单打

1

1957

全港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单打

5

1956

全港校际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单打

3

1955

全港乒乓球初级组比赛

男子团体

2

1954

执教生涯

赛事

项目

名次

时间

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

女子团体

1

1965

第28届世乒赛

女子团体

1

1965

女子双打

1

1965

混合双打

1

1965

荣誉奖项

编辑

荣誉

时间

最美奋斗者

2019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1984

国家体委体育荣誉勋章

1961

特等功

1961

中国体育运动健将

1958

社会影响

编辑

容国团夺得世界冠军回国后,受到“民族英雄”般的礼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亲自到机场接机、献花,周恩来总理甚至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并称,并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 。全国各地写给他的信像雪片般飞来,以至于要成立专门的“拆信小组” 。乒乓球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

1961年,北京世乒赛男团决赛,容国团在上阵前喊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誓言。中国队最终夺冠,“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名言流传开来,成为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传颂的时代强音 。

人物故事

编辑

报效祖国

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虽然身在香港,但经历了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他却有一颗爱国的心。再次回到香港期间,容国团不断接触学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知行学校教务主任黎子云的宣传下学习革命思想。耳濡目染中,回到内地、报效祖国的种子逐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豪言成真

容国团当年回到祖国大陆后,队友们曾说他只会“吹牛”,因为容国团在1958年的时候就宣称:“第2年夺全国冠军,3年后夺世界冠军。”庄则栋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容国团当年就赢得了全国冠军,1959年就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榜样的力量

1960年,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前身)举全国之力,选调了全国的108位乒乓球运动员到北京,集中备战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分配宿舍时,李富荣被安排跟比他大五岁的容国团住一间。李富荣很崇拜容国团,立志也要做世界冠军,并且以实际行动向偶像致敬,每一天都在刻苦训练,夏天训练时不仅衣服湿透,鞋子也湿透。因为崇拜容国团,连他“穿剩下”的皮鞋李富荣也欢喜地买下了,“他三块钱处理了,卖给我,我就喜滋滋买了。穿了他的鞋,心里挺美的。”与容国团同住的三年时间里,李富荣成长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绝对主力。1961年,第26届世乒赛,19岁的李富荣赢得了男团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亚军和男双季军。

容国团与队员

人物纪念

编辑

1985年起,中国举办“三英杯”乒乓球赛,以纪念容国团对中国乒乓球的影响和贡献 。

1987年11月,容国团诞辰50周年之际,珠海市人民政府在珠海市体委大院内竖立“容国团铜像”,并邀请国家体委领导和容国团生前的队友、学生、好友等举行纪念活动 。

2000年春,中国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乒乓球冠军丘钟惠在珠海市创办“容国团乒乓球学校” 。

2020年9月,珠海香洲区容国团小学投入使用 。

容国团铜像容国团铜像

人物评价

编辑

技术特点

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成功地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入选国家队后,苦心练就了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并很快形成了“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

外界评价

容国团夺冠为中国乒乓球队树立了榜样。此前,争夺世界冠军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容国团给中国乒乓球带来了技术的巨大变化。他来了之后,我们才看到了乒乓球的转与不转,看清楚对方的球路,因此算是过了欧洲这一关。(国乒名宿庄则栋 评 )

他是中国体育的“报春人”,是中国乒乓球运动乃至中国体育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 (国乒名宿徐寅生 评)

容国团的这一搏,至少提前十年圆了中国人民获取世界冠军之梦,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摘了下来。 (国乒名宿李富荣 评)

容国团给中国乒乓球带来了生命力,乒乓球在中国生根发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国人受惠颇深;同时,他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 。(《光明日报》评)

60年来,容国团给我们中国乒乓球队整个团体注入的精神与灵魂生生不息,传承至今,半个多世纪来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更是成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刘国梁 评)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体育事业。为人耿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加速提高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年轻一代乒乓球运动员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国家体委 评 )

小时候曾听教练给我们讲容国团夺得新中国首个世界冠军的故事,听得我们心潮澎湃,虽然那时候对于“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话的意义还是懵懵懂懂,但是我记住了在赛场上要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国乒男队队长马龙 评 )

下一篇 李晓霞

上一篇 李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