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燮林 编辑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燮林张燮林

张燮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7月出生于上,江苏镇江人,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燮林早年曾在上海汽轮机厂技工学校学习,1959年被调入上海集训队,并代表上海队赢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 1960年,正式进入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时代曾代表中国队获得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子双打、混合双打世界冠军。 1971年,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1975年,出任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在执教中国女队期间,张燮林率领队伍夺得十届世乒赛团体冠军、三枚奥运金牌,并多次蝉联世乒赛单、双打冠军。 其中在1975年至1989年率领中国女乒创下史无前例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八连冠纪录。 同时,张燮林也为国家队培养出葛新爱、童玲、邓亚萍、焦志敏等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 1995年底,张燮林就任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乒坛成就方面,张燮林是长胶胶皮的现人,也是长胶打法的奠基人。 荣誉表彰方面,张燮林13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员荣誉奖章,被评为“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荣获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被授予“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燮林

别名:乒坛魔术师(雅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0年7月

运动项目:乒乓球

专业特点:球路刁钻,绝招是“海底捞月”

主要奖项: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重要事件:率中国女队取得1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主要成就:长胶打法的奠基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削球打法的世界冠军

人物经历

编辑

少年时期

张燮林在小学时代打过攻球。50年代中期,由于经常观看当年乒乓好手的比赛,被几位直拍削球手灵活矫捷的球艺所吸引,认为自己的条件也适合打韧性削球,于是决心改攻为守。有一次张燮林看到一位直拍削球手的表演,又进一步得到启发。

初中毕业时,张燮林收到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干部学校的录取通知,便决定去西安念书。后来政府征用土地,学校从西安市中心的通济坊动迁到郊区,而且得知毕业后是到偏远的地区做气象观察员,这与张燮林当初立志做气象专家的想法偏离,于是张燮林和一些同学便打了退学报告。

上海队时期

发现长胶胶皮

1958年,张燮林在父母的安排下回到上海,并进入上海汽轮机厂技工学校学习。 在上海汽轮机厂技校学习期间,张燮林凭借其卓越的天赋和出色的表现,迅速在上海各类民间乒乓球赛事中崭露头角。

1959年,张燮林被调入上海集训队,有一天他在仓库里发现一批原本用来做反贴的红双喜6号胶皮,反贴胶皮要求表面平整,但这批胶皮的背面有许多小洞,底皮也比较薄,所以一直没有人用。张燮林把它翻过来贴上试了试,发现用它削过去的球飘飘乎乎,旋转令人琢磨不透,搓过去的球不转甚至带上旋,推出的球稍带下旋,攻过去的球更是“发沉”。张燮林进入国家队后勤学苦练,创造直拍“长胶”削中反攻新打法。 同年,张燮林代表上海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并与徐寅生、李富荣、杨瑞华以及薛伟初夺得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

连胜乒坛好手

1960年,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在天津举行各省市队的邀请赛,张燮林代表华东区连胜王传耀、徐寅生、杨瑞华、庄则栋、李富荣、周兰荪等一队选手。 同年,张燮林在全国优秀运动员团体赛上,使用长胶接连战胜容国团、王传耀等名将, 还夺得上海市运动会乒乓球单打冠军。

张燮林球员时期经典的“海底捞月”动作张燮林球员时期经典的“海底捞月”动作

国家队时期

1960年12月,张燮林和中国各地选手共108人进京集训,备战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张燮林从中脱颖而出,赢得参赛资格。

1963年,在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张燮林首次担当中国队男子团体第一主力。决赛中,张燮林以两个2-0击败日本队两名主力,帮助中国队首次蝉联世界冠军。此外,在该届世乒赛男子单打比赛中,张燮林以3-2淘汰后来成为国际乒联第三任主席的日本名将荻村伊智朗,夺得季军。 在该届世乒赛男子双打比赛中,张燮林搭档王志良,夺得中国队在世乒赛历史上的第一个男子双打冠军,这也是中国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唯一一对削球打法的男子双打冠军。

1965年,张燮林以主力身份参加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再次挫败日本队主力小中健,帮助中国队蝉联男子团体冠军。

1971年,张燮林第四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但由于欧洲弧圈球力量兴起,张燮林的打法受到冲击,仅报一项混合双打,最终和林慧卿合作斩获冠军,并成为中国队第一对混合双打世界冠军。

获得第2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的张燮林(左)、王志良(右) 获得第2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的张燮林(左)、王志良(右)

执教时期

1971年,张燮林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1975年临危受命出任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张燮林根据当时“凶狠”的世界乒坛主流打法,创新提出“狠快准灵”的四字指导思想,同时也十分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在执教期间,张燮林带队取得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合双打冠军和3枚奥运金牌。张燮林执教期间中国队参加的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从未让女单冠军旁落。在张燮林的指导下,涌现葛新爱、焦志敏、邓亚萍、乔红刘伟等一大批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中坚力量。

1993年后,张燮林连续成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张燮林先后就“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创造有利条件,防止人才外流,减少‘海外兵团’”“切实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期间,张燮林提出“放宽只有世界前三名才能免试入学的条件,仿效国外高校采取学分制办法”等具体意见,形成提案。

1995年底,张燮林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中国女乒教练、主教练生涯,担任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燮林(中)率中国队获得第34届世乒赛女团冠军 张燮林(中)率中国队获得第34届世乒赛女团冠军

退休岁月

张燮林在退休后投身于全民健身事业,积极推广乒乓球运动,不时指导各类赛事。 2024年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张燮林(左)被授予“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张燮林(左)被授予“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个人生活

编辑

人物语录

1998年,在全国乒乓球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张燮林总结自己的执教工作,说出“28个心”:

在道德和修养方面,对党和国家要“忠心”,对父母长辈要有“孝心”,对社会公共事业要有“爱心”,做人要“宽心”,待人要“诚心”,对自己的事业要有“责任心”,对不义之财万不能“贪心”。

在管理和纪律方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和缺点要感到“痛心”,对队员常犯同样的毛病要“苦口婆心”,同志之间发生矛盾要“谈心”,有不同意见和看法要“交心”,处理问题、确定出国名单和大赛名单要出以“公心”。

在训练和比赛中,平时训练要“专心”,备战训练要“细心”,对新鲜事物和创新技术要有“好奇心”,制定计划和战术要“用心”,赛前要“静心”,上场时要有“自信心”,遇强者要有“挑战心”,遇弱者不能麻痹大意要“谨慎小心”,领先时不要存“侥幸心”,落后时不要“灰心”,相持时要有“恒心”,关键时要有“决心”,遇到困难时要有“耐心”,打胜了要“虚心”,打败了要有“平常心”,完成任务大家要“齐心”。

家庭背景

张燮林的爱人殷佳珍曾是中国国家田径队跳远运动员,两人于1969年初完婚。大女儿张镝在瑞典闯荡多年后,在一家文具公司工作,小女儿殷鸣于华东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商学院毕业后,在上海一家美国驻沪国际管理集团工作。

张燮林夫妇与大女儿一家及亲友合影张燮林夫妇与大女儿一家及亲友合影

生涯数据

编辑

球员战绩

项目

年份

赛事

乒乓球项目

成绩

个人项目

1960

上海市运动会

男子单打

冠军

1963

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单打

季军

双人项目

1963

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双打

冠军

1971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混合双打

冠军

团体项目

19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

男子团体

冠军

1963

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团体

冠军

1965

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团体

冠军

注:以上为张燮林球员时期部分参赛成绩

执教成绩

出任时间

职务

带队成绩

1971年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

1975年

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合双打冠军和3枚奥运金牌

获奖记录

编辑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24-9-13“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获奖
2008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 获奖
2002中国乒乓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获奖
2001国际乒联斯韦思林俱乐部“名人堂” 获奖
1996国际乒联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 获奖
1992中共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
1989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 获奖
体育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1971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 获奖
1965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 获奖
1963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 获奖
1963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季军 获奖
1963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 获奖
19601960年上海市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 获奖
195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获奖

社会活动

编辑

乒乓外交见证者

张燮林是“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历史见证者,曾于1972年随中国乒乓球队访美交流,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的接见,并应邀到联合国总部及多所大学、工厂打表演赛。

奥运纪事

张燮林曾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北京站传递活动,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五环护旗手。

张燮林张燮林

张燮林张燮林

2019红双喜体博会张燮林2019红双喜体博会张燮林

张燮林张燮林

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节目名称简介
2019-11中国体育英雄联盟

讲述中国体育人用创新意识,写就前无古人的冠军传奇

1984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张燮林与李富荣在舞台上打了一场表演赛

社会评价

编辑

技术特点

张燮林开始打削球,只会远台和正手,变化不多,后来在长期的锻炼中,掌握各种击球点的正、反手削球,并提高相机攻击的能力。在继承直拍削球的传统打法的基础上,张燮林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他首先继承传统直拍削球的稳健,但又更讲究落点的变化,特别是比传统削球的弧度低,在低弧度削球上下功夫,使对方攻球减少机会和增加难度,而使稳健打法变得更加积极。与传统削球比较,在旋转上,张燮林也有创新:传统削球的旋转缺少变化,在战术上主动性不够,而张燮林为加强旋转在战术上的作用,从1960年起,将短齿胶皮改为长齿胶皮,使旋转富于变化。最后,在传统削球的基础上,张燮林增加相机攻击的能力,能运用斜直线和滑拍攻球,使中国传统的直拍削球技术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发展,并在世界乒坛上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张燮林张燮林

个人评价

张燮林的球如同打不断的杨柳。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星野展弥 评)

张燮林在中国和世界乒坛上取得的成就,后人难以逾越。 (时任国际乒联主席阿扎姆·沙拉拉 评)

媒体评价

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中,张燮林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运动员时期,这位乒坛“魔术师”,以独特的直拍长胶削球技术独步天下;转型为教练后,他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引领中国乒乓球女队登上一个又一个巅峰。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系体育强国梦,躬身力行推广乒乓球运动,倡导全民健身。 (新华网 评)

天赋与热爱,个体的内驱;识人与栽培,外在的托举。张燮林的故事,其实也是中国乒乓如何屹立世界,常胜常荣的故事。 (《新民晚报》 评)

张燮林以一板长胶攻守兼备,开创新打法,屡创佳绩,赢得“魔术师”的美名,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一招海底捞月,他在球将落地时俯首弯腰,千钧一发之际救回来。 (上观新闻 评)

张燮林,削球打法的伟大里程碑,直拍削球打法的最高峰,长胶胶皮的发现人,并将此种胶皮首次应用于国际大赛,在此基础上,削球打法,怪球打法才能枝繁叶茂地成长起来。可以说,张燮林打球,是以柔克刚的美感享受,张燮林治军,是百花齐放又突出重点的睿智大度。而他本人,则代表观赏性乒乓球以及完成古老削球打法的光大和转型。 (新浪体育 评)

下一篇 林慧卿

上一篇 黄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