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希 编辑
梁希(1883年12月28日—1958年12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 ,原名曦,后改名为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林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林学的开拓者,林业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和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人。 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是国家林垦部部长、研究员。
梁希于191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专业;1923年赴德国塔朗脱高等林业学校(现为德累斯顿大学林学系)研究林产制造化学;1927年任教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33年—1949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1949年5月任国家林垦部部长、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梁希长期从事林产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包括松树采脂、樟脑制造、桐油抽提、木材干馏等方面的研究。
中文名:梁希
别名:两浙才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
出生日期:1883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1958年12月10日
毕业院校:德累斯顿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梁希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言
1906年,被选送日本留学。
1907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
1913年—1916年,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专业。
1916年,任奉天安东(今辽宁丹东)鸭绿江采木公司技师,后任教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1923年,赴德国塔朗脱高等林业学校(现为德累斯顿大学林学系)研究林产制造化学。
1937年10月,梁希(左)与金善宝在重庆
1929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主任。
1933年—1949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
1949年5月,任国家林垦部部长、研究员。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梁希留影
1935年,梁希将制樟脑的凝结器加以改良,樟油得率提高11%~69%。他用醚与酒精配成溶剂抽提桐油(95%酒精50份、醚50份,按1:1配合的溶剂,在50%左右。桐油溶解度最大),99%以上桐油被抽出,且桐油性质良好,溶剂还可回收再用。
1946年和1948年梁希两次赴台湾考察林业,包括森林资源、林业经营、保林、樟树造林、特种林之培育、木材节约、废材利用和木材采用器材补充等研究方案。
梁希从1950年—1955年先后六次,用三百多天时间亲赴西北、东北及浙江等地林区进行考察。他把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问题做为重点,在此基础上把握发展方向,确定建设方针,组织制定各项林业政策,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经营森林,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方针。重视全民造林,组建森林企业,开展木材生产和林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强森林调查设计,做好现有森林经营管理等工作。
学术论著
梁希专著《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50年 | 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 | 北京 |
1951年 | 全国林业会议 | |
1951年 |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 | 布拉格 |
1954年 | 全国(第二次)林业调查设计会议 | 北京 |
人才培养
院校建设
梁希亲手绘制的教学示意图——带锯
学科建设
梁希在中国开设“林产制造学”,建立了“林产化学”学科。
编著教材
梁希编著了60多万字的 《林产制造化学》讲义。
教学特点
梁希留影
治学态度
梁希每次上课都认真备课,对一些复杂疑难问题,提前到教室认真写在黑板上。讲课认真,清晰明了,言必有据,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梁希还重视实验,亲临指导。
讲授课程
梁希讲授“森林利用”、“林产制造”、“森林工学”、“木材性质”、“木材学”、“木材防腐学”、“林产制造化学”等课程。
培养成果
梁希培养了一批批的林业专门人才,如森林生态学家吴中伦院士, 原林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继书, 林产化学加工专家程芝教授, 原中国林科院院长黄枢,林学家殷良弼、程跻云、周桢、林渭仿、黄维炎、乐天宇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55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35年—1940年 | 中华农学会理事长 |
1947年 |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南京分会理事长 |
1949年—1951年 | 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
1949年10月—1954年12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 |
1950年 |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席 |
1950年3月 | 九三学社第一届中央理事会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 |
1950年12月 | 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会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 |
1951年 |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
1952年9月 | 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 |
1954年9月—1959年4月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 |
1956年2月 | 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 |
1958年12月 | 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 |
195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中国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 |
《中华农学会报》编辑 |
家庭背景
左起:次子梁超、梁希、长子梁震、孙子梁锭
婚姻家庭
20世纪30年代抗战初期,中央大学从南京撤退。那时梁希的长子梁震妻离子散,被逼成精神病;次子梁超参加了新四军,其妻为抗战而牺牲;其女寄放在山东老乡家后失散了;梁希的孙子是梁锭。
填词赋诗
1937年,梁希(中)在南京任教时,与学者们合影
梁希(右二)外出考察
“梁希先生是湖州的骄傲,也是九三学社的骄傲。他高洁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敬业谦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至今还在九三学社社员中流传,影响了一代一代九三人。”(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评)
“梁老(梁希)是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在林业科学领域为国争光,为民造福,以斐然可观的建树饮誉海内外。梁老不仅是杰出的林学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梁老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为中国林业奋斗一生,是中国近代林学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一代师表。”(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韩启德评)
梁希(左二)外出考察时与工作人员合影
“梁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杰出的林业开拓者和科学普及先驱。”(时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评)
“梁希是中国现代林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奠基人,也是当代中国人文林学的先驱。”(南京林业大学评)
“梁希是中国杰出的林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近代林学的开拓者、林业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和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人。梁希为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理想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为开拓新中国的林业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绿色时报评)
“梁希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一位激情满怀的诗人,梁希永远是我们敬慕的楷模,他的光辉业绩永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慧明、缪印华评)
梁希的一生,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他创立了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培养了大批林业科技人才,提出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制订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林业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林业行政、科研、教育及生产体系,促进了新中国林业的蓬勃发展。(岳阳市科技馆)
梁希森林公园
梁希森林公园
梁希塑像
梁希塑像
1998年12月28日,是梁希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在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设立了梁希半身铜像。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1985年,梁希的学生泰籍华人周光荣捐款10万元,以梁希的名字命名“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梁希林业宣传奖
“梁希林业宣传奖”是由国家林业局设立,以表彰在林业宣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作品。该奖项分为突出贡献奖、新闻奖、文学艺术奖、图书期刊奖和组织奖5种类型,评选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宣传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林业新闻奖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其他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
梁希科技教育基金
梁希塑像
梁希实验班
为纪念梁希先生,北京林业大学于2007年设置了“梁希实验班”,以培养一批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梁希纪念邮票
梁希纪念邮票
梁希纪念馆
梁希纪念馆
话剧《梁希》
大型原创话剧《梁希》是北京林业大学根据新中国第一任林垦部部长梁希先生生平创作而成,集中讲述了梁希先生为祖国山河辛勤奉献的一生,展现了以梁希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林业人爱国奉献、矢志林业的理想信念,崇德修身、明礼诚信的道德素养,严谨求真、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砥砺奋斗的高尚品格。
话剧《梁希》
建筑命名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中以梁希名字命名的有“梁希广场”,“梁希桥”,“梁希馆”等,南京林业大学还组建了“梁希班”,以彰示传承梁希精神的信心和使命。
梁希大讲堂
2022年11月25 -26日,2022年梁希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首届梁希大讲堂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 。
梁希书院
2023年12月28日,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纪念梁希先生诞辰140周年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座谈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会上,“梁希书院”正式揭牌,该书院由北林筹建成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