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灿 编辑

清中叶文学家

杨芳灿杨芳灿

杨芳灿(1754年1月10日—1816年1月19日),字才叔,号蓉裳,江苏省常州府金匮县(今无锡)人,清朝文学家。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拔贡,官灵州知州,改户部员外郎。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杨芳灿

出生日期:1754年1月10日未时(13-15时)

逝世日期:1816年1月19日

出生地:江苏无锡

代表作品:《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

人物简介

编辑

杨芳灿(1754~1816),字才叔,号蓉裳,江苏金匮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 ,卒于仁宗嘉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年六十三岁。工诗文,少即华赡,学使彭元瑞大异之。由拔贡应廷试,得补甘肃伏羌县知县。以功擢知灵州。会仲弟揆授甘肃布政使,例回避,顾不乐外吏,入赀为户部员外郎,与修会典。公余拥书纵读,益务记览。旋丁母忧,贫甚,鬻书以归。尝主讲衢杭、关中、锦江三书院,又入蜀修《四川通志》。芳灿好为诗,取法于工部、玉溪,填词亦兼有梦窗、竹山之妙,尤工骈体。著有《翼率斋稿》十二卷,《芙蓉山馆诗词稿》十四卷,及骈体文八卷,均《清史列传》并留存于世。

人物生平

编辑

幼年

杨芳灿的母亲“梦五色雀集庭树而生”他。刚会讲话,就会背唐诗,惊为神童。父亲在他5岁那年去世,6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突然变笨,书要读五六十遍才能背下来。11岁时,文思恢复,又能写文章了。可写的文章不被乡人看好,乾隆三十一年(1766)去应试,铩羽而归。正在没人看好之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县试,他考出了金匮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另有顾立方得无锡县第一名),且“诗文华赡,学使彭元瑞大异之”,令乡人刮目相看。

岁试

乾隆三十七年(1772)夏天,杨芳灿到江阴县常州府考场参加岁试,古学和文章都名列第一。复试古学,文章为学使彭文勤击节叹赏。乾隆三十八年秋天,参加常州府澄江(江阴县)科试,古学、经解、时文都列第一名。翌年春,再赴澄江(江阴县)应科试,古学、经解及时文都列第一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杨芳灿去南京,著名的随园(袁枚家)向他敞开大门,他在袁枚家中住了一段时间。

出仕

乾隆四十三年(1778),杨芳灿去北京应廷试,名列一等第三名。从此进入仕途。杨芳灿为官,有一癖好,每到一地为官,辖区内凡古代先贤遗迹,必设法修葺。甘肃伏羌县城里的姜维墓和祠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都是杨芳灿重修的。重修杜甫草堂时,现草堂布局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侧设宋代诗人陆游黄庭坚神龛配飨的做法,作为祭祀格局,是杨芳灿定下的。杨芳灿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陆游与杜甫“其心迹之同也”,即陆游与杜甫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一脉相承。陆游在诗歌创作上十分推崇杜甫,学杜成就卓著,形成剑南诗派,写下了许多爱国忧民的优秀现实主义诗篇。杜、陆两人都曾流寓蜀中,“去蜀而不忘蜀”。黄庭坚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与杜甫亦相一致,又是以“杜诗为宗”的江西诗派领袖,亦曾寓居蜀中。这个祭祀格局,从此定格并将继续沿习。

教育

编辑

清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杨芳灿出生于无锡县天授乡幸里北门下塘 。他是以《吟风阁杂剧》二十二种著称于戏曲史的作家杨潮观的侄子。和弟弟荔裳、梦裳都以诗文闻名于文坛。蓉裳尤为突出。擅诗词和骈体文。著名文学家袁枚论及当时的诗人,有这样的说法:“常州星象聚文昌,洪

轶事典故

编辑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山阴胡稚威天游旷代奇才,丙辰同举鸿博,终身纡郁而亡。余初抄其骈体文三十篇,为杨蓉裳篡取去。”

瓜尔佳·震钧《天咫偶闻》记载:“嘉、道间,都中有小官大做,热官冷做,俗官雅做,闲官忙做,男官女做之谣……杨蓉裳(芳灿)由县令捐入户部,而与名流唱和无虚日,故曰雅做。”

易宗夔《新世说》记载:“杨蓉裳初令甘肃,屡膺繁剧。知灵州时,尝单骑谕散夺米饥民,请借口粮设粥厂以安众。平日坐堂皇,判事毕,即手一编就几读。人以为书痴,而临变敏决乃若是。”

诗词欣赏

编辑

赵怀玉为杨芳灿所作墓志铭节选(见《亦有生斋集》)

积雨柬张船山检讨

积阴塞宇宙,西山失崔嵬。盲风号呼汹,白雨争宣豗。中间更作气,鼓以雌雄雷。岌然水立,巨浪排过回。朝愁朽柱折,夜听犨墙颓。参军屋漏中,愁颜苦低摧。雨日幸小休,料理丛书堆。诗逋积盈案,纸背生莓苔。最忙张景阳,愁霖句新裁。湿薪燃爆竹,破灶昏烟煤。屠沽有酒食,吾辈甘蒿莱。君昨示我诗,旷代惊奇才。猛炬出犀焰,寒星迸骊胎。我如获至宝、摩挲日千回。近忽秘之箧,扁扃鐍不敢开。恐此然光怪,挐攫蛟来!(《芙蓉山馆诗钞》卷7第22页)

(即)八月十四夜,谷人先生,张船山招饮,入叠前韵

词坛钜手,数叔庠淹雅,景阳道上。绿酒分曹邀客醉,逸兴一时飞扬。隔座藏钩,交竿舞蔗,鼓摘铜瓦响。狂歌痛饮,九分圆月堪赏。 漫道磨盾飞书,横戈入阵,万里风云想。纵使功名垂竹帛,不抵一杯新酿。钓渚波平,渔舟梦隐,懒破长风浪。黄鸡白日,玲珑且慢催唱。

人物评价

编辑

陆继辂:诗工稳过于梅村,而不如者以可歌而不可泣耳。

下一篇 张应兰

上一篇 杨荫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