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冰 编辑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历史治水名人。
他在修完都江堰后,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被后人尊为川主。 在洛水旁边的高景关和洛水之间的地段关口两侧后人修建有大王庙、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李冰陵园题字。
中文名:李冰
民族:华夏族
职业:水利学家、蜀郡太守
主要成就:主持修建都江堰
活动时期: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
赵蕴玉绘《李冰像》
都江堰
李冰
就是他的姓名在史籍中的记载也残缺不全。《史记·河渠书》记“蜀守冰”,有名无姓。《汉书·沟洫志》记“蜀守李冰”,算是名姓齐全。《史记》和《汉书》简约地记载了他“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的事迹。史家们根据各种典籍推算他是秦昭王时期人,约在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前后担任蜀郡太守。
李冰最后因积劳成疾死在了治理石亭江的工地上。《蜀中名胜记》什邡条载“章山后崖有大冢,碑云:秦李冰葬所。古蜀记谓:李冰功配夏后,升仙在后城化(治),藏衣冠于章山冢中矣。”《唐书·地理志》载:“大郎(王)庙,在治(什邡)北50里,大蓬山之阳,蜀太守李冰神祠。”附近的古迹后城治,今后城大队,李冰逝于此。《唐书·地理志》记有:“大郎(王)庙,在治北五十里,大蓬山之阳,蜀太守李冰神祠。”
李冰壁画
李冰雕像壁画
李冰雕像壁画
二郎神为李冰儿子始见于北宋,五代蜀政权对灌口二郎封以王爵,被蜀人当作“护国”神祇,入宋后由于王、李之乱受到牵连二郎神被禁祭祀,在宋仁宗末年二郎神以李冰儿子的身份复祭复封,宋仁宗下旨钦定父子关系,割断二郎神与地域(蜀地)的联系。
史书记载
《元史》 本纪第三十四 文宗三: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元史》 本纪第三十四 文宗三
《清史稿》 志五十九 :世宗朝,....灌县祀秦蜀守李冰,封敷泽兴济通裕王,子二郎,为承绩广惠英显王。
《清史稿》 志五十九
名字记载
李二郎有载的名字一共三个,分别为李昱、李泰、李兆。
1、李昱
元代李稷《白云宫创建二神灵感祠之碑》:郎君讳昱,蜀郡守李冰第二子也。佐其父除水患有功,庙食灌口,川人号护国灵应王。开宝七年,去王号。嘉祐八年,封灵惠公。元祐二年,改感应公。崇宁初,进昭惠灵显王。
《白云宫创建二神灵感祠之碑》
2、李泰
元代汪寿昌《昭惠灵显真人祠堂记》: 昭惠灵显真人泰,蜀郡守李冰次子也。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应感公庙 在望云门内草场庵,郡民立祠以祀。神姓李,名泰,秦时人,号灌口二郎。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应感公庙
3、李兆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蕲州,二郎庙在州治西。永康导江县高济王次子,即秦李兆也。
文献记载
朝代 | 出处 | 摘录 |
---|---|---|
宋朝 | 《德隅堂画品》 | 秦蜀守李冰之子开二江,制水怪,蜀人德之,祠于灌口,世所谓灌口二郎者也。 |
《独醒杂志》 | 乃祠李太守父子也.....号曰:“灌口二郎, | |
《事物纪原》 | 元丰时,国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云神永康导江县广济王子。王即秦李冰也。《会要》 所谓冰次子郎君神也。 | |
《元祐初建关三郎庙记》 | 李冰去水患庙食于蜀之离堆而其子二郎以灵化显圣。 | |
《成都古今集记》 | 李冰使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镇湔江, |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封灵惠侯为灵惠应感公......“尔父守蜀,建三江之利,功施于后世。尔亦以神显于西土,父子庙食,相传至今。 | |
《舆地纪胜》 | 六朝梁李膺《治水记》:“蜀守父子擒健蛙,囚于离堆之趾。” | |
《宋会要》 | 宋太祖干德三年平蜀,诏增饰导江县应圣灵感王李冰庙....神即冰次子,川人号护国灵应王。 | |
元朝 | 《重建清源庙碑》 | 清源为之首称,按史神姓李氏,蜀守讳冰之子.... |
《大元一统志》 | 普德庙:在州北五里博溪水上相传以为秦时蜀守李冰之次子葛洪称其次子佐父治水后仙去会要所谓冰次子郎君俗谓之二郎者也。 | |
《昭惠灵显真人祠记》 | 昭惠灵显真人,秦蜀郡守李冰次子也。 | |
《龙兴重修敷佑中庙碑》 | 神父姓李讳冰,秦时为蜀太守.....神与父累封王爵于后,赐神号为清源。 | |
《白云宫创建二神灵感祠之碑》 | 郎君讳昱,蜀郡守李冰第二子也。佐其父除水患有功,庙食灌口川, | |
明朝 | 《重修仁佑祠记》 | 仁佑祠者祀秦蜀守李冰之子二郎神也。 |
《常熟县志》 | 清源妙道真君庙,在介福门内神,秦蜀郡太守李冰之子尝除蜀都江之蛟孽有水功...., | |
《嘉靖蕲州志》 | 二郎庙在州治西,神永康导江县高济王次子,王即秦李冰也, | |
《少室山房笔丛》 | 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梓童神姓张名亚子灌口二郎姓李..... | |
《正德蓬州志》 | 川主祠即二郎神也,世传李冰置石犀以压水恠二郎驱灌口蛟以助治水有功故祠在。 | |
《万历嘉定州志》 | 知州胡凖建川主庙城北一里正统十年知州冯志学建祀秦太守李冰子二郎。 | |
《万历江宁县志》 | 清源观在县南聚宝门外梅冈俗呼为二郎观元至正初重建,李桓记畧云按史神姓李氏蜀守冰之子... | |
《遣张仙画乃作灌口像》 | 水次郎君是别姿....何知却是李冰儿。 | |
《嘉靖四川总志》 | 二郎庙有二,一在仁寿治东一在左护卫东俱祀李冰之子。 | |
《万历安邱县志》 | 二郎庙,祀蜀太守李冰子也, | |
《元史节要》 | 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徳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 |
清朝 | 《蜀都碎事》 | 蜀刺史李冰行至湔山.....,其子二郎神,封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
《蜀故》 | 二郎神,李冰之子也, | |
《乾隆灌县志》 | 秦太守李冰便其子二郎作五石犀以压水怪穿石犀溪于命曰犀牛里。 | |
《乾隆枝江县志》 | 李冰有功于蜀而子为二郎神蜀祀之..... | |
《江津县志》 | 即今灌县都江堰口奉敕封建二王庙神也。前庙所祀秦蜀守李公冰之子二郎君,后庙所祀乃李公也。 | |
《显英宫创建大殿东楼碑记 》 | 王号大安,李姓冰名,秦孝王时为蜀守...其子二郎,灵迹数现,厥功亦伟。宋徽宗封为清源妙道真君, | |
《通俗编》 | 蜀人奉二郎神,谓之川主’.......盖李冰之子也 | |
《宋稗类钞》 | 蜀中灌口二郎。云是李冰第二子。 | |
《光绪丹徒县志》 | 二郎庙在大一都三图兵燹后同治初重修按二郎神见元史文宗本纪秦时蜀郡太守李冰为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仁佑王二郎盖李冰之次子也 | |
《庐陵县志》 | 应感公庙在望云门内草场庵按旧志云宋元丰初郡民立祠以祀李泰泰秦时人号灌口二郎佐其父囚孽龙有功 | |
《道光贵阳府志》 | 川主庙祀蜀太守李冰及其子灌口二郎四川会馆也。 | |
《重修灌口二郎神祠碑》 | 秦蜀守李冰凿离堆,然后沃野千里,号称陆海。考厥成功,实其子二郎以神力佐之也。 | |
《钦定大清会典》 | 通佑王为秦蜀守李冰英显王为其子二郎神。 | |
《光山县志 》 | 二郎庙在城南五十里官陂畈。相传神为秦时蜀郡守李冰之子,佐父疏岷江,有神勇,尝入水斩蛟。蜀人祀之灌江上,所谓灌口二郎神者也。 | |
《汶志纪略》 | 河坪川主庙在县西祀蜀守李冰及太守之次子二郎 | |
《于迈草》 | 二王庙庙祀秦守李冰子二郎,史称凿离堆辟沫 | |
《嘉庆恩施县志》 | 北城外二郎祠,祀李冰子二郎, | |
《同治郏县志》 | 二郎庙,在南街全平由云二郎者泰蜀郡守李冰之第二子也。 | |
《同治巴县志》 | 云顶寺祀川主李冰次子俗称二郎治水曾歌乐山上故名寺。 | |
《嘉庆成都县志》 | 二郎庙在府城东祀李冰之子国朝雍正八年勅赐封祭详见祀典。 | |
《宸垣识略》 | 二郎神为秦蜀将李冰之子凿离堆江有功于民蜀人祀之.... | |
《雍正江油县志》 | 川主祠在王枕山俗谓二郎神乃秦蜀郡太守李冰子佐父锁水怪以靖水灾,元至唐年父子馔封王蜀皆祀之。 | |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 四川灌县谨案神即秦蜀守李冰及其子以治水有功蜀人称冰曰川主予曰二郎神二郎神庙所在有之元封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 | |
《续文献通考》 | 是年二月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英惠王其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 |
《四川通志》 | 二郎庙在府城东祀李冰之子 | |
《乾隆直隶泸州志》 | 二郎庙在州东大江岸祀秦太守李冰之子. | |
《元书》 | 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 |
《光绪新修潼川府志》 | 赐紫山旧通志在县北一里有帝君神祠士民祈嗣多应俗呼赐子山又传秦李冰次子所谓二郎神者曾于此斩大蛇人思其德故名次子山。 | |
《光绪荆州府志》 | 李冰有功于蜀而子为二郎神蜀祀之 | |
《大清一统志》 | 二郎庙在府治西秦蜀郡太守李冰子二郎佐父治水有功元至顺六年加封为英烈昭忠灵显仁祐王。 | |
《历代神仙通鉴》 | 「加封李冰为圣德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显圣仁佑王。 |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 应感公庙,在望云门内草场庵,郡民立祠以祀。神姓李,名泰,秦时人,号灌口二郎。佐其父,囚孽龙,有功,蜀人祀之。 | |
《翁心存诗文集》 | 赛神曲....二郎神传蜀守子,八角庙报番君功。 | |
民国 | 《续修江津县志》 | 秦蜀守李冰使其子二郎除水怪, |
《庐陵县志》 | 应感公庙在望云门内草场庵案旧志云宋元丰初郡民立祠以祀李泰秦时人号灌口二郎佐其父治水斩蛟有功.. | |
《钟南淮北区域志》 | (碑亭)巷西有二郎庙,所奉者蜀灌口二郎神李冰子也。 | |
《续遵义府志》 | 川主庙在凤朝关外祀秦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 | |
《金堂县续志》 | 俗名普惠宫,祀秦守李冰及二郎, | |
《江安县志》 | 清雍正五年勅封李冰兴济敷泽通佑王子二郎承续广惠显英王俗称川主二郎君是也 | |
《巴县志》 | 旧传李冰次子二郎佐父导水,驻节山上。 | |
《桐梓县志》 | 又按桐初隶蜀,故祠祀川主李冰之子二郎。 | |
《都江堰功小传》 | 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 | |
《方志通义》 | 灌口二郎神为秦昭襄王时华阳太守李冰之子治水有功者也而俗传为封神榜中人. |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事物纪原》 ,《都江堰文献集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
李冰父子塑像
李冰儿子二郎神
李冰儿子二郎神
都江堰
李冰像及题铭
世界遗产都江堰
古代蜀地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近人对李冰的功绩也极为赞赏。1955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汉代李冰雕像
李冰陵园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
李冰陵园的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三神石人其一的李冰石像,复制品
祭祀活动
纪念李冰的活动始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已无从查考。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南朝齐明帝建武时(公元494—498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祠”迁到郫县,以原庙改祀李冰,名祟德庙。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712—756年),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幸蜀,赐封李冰为“司空相国”。唐代“春秋设斗牛”纪念李冰。五代后蜀时封李冰为大安王,又封应圣灵显王。宋太祖赵匡胤治修崇德庙,扩大了庙基,增塑了二郎像。伏龙观也成了纪念李冰的庙宇。陆游有《伏龙洞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足以说明李冰在宋代已经封王。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改封李冰“广济王”,定为每年祭招一次。宋代中期改为春秋二祭。宋代的祭招活动,规模宏大。范成大《离堆行》中有“到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的诗句。《独醒记》中说:“水康军祟德庙招李冰父于……词把之盛,每岁用羊四万余头。凡买羊以祭,偶产羊羔者亦不敢留。”
《灌县乡土志》亦说:“唐宗时蜀民以羊把李王,庙前江际皆屠宰之家。”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祭祀规格为“帛一、羊一、系一、登一、删一;箕二、簇二;豆四、尊一、爵三、炉一、蹬二”;二郎祭品与冰同。典礼程序为:主祭官公服,行二跪六叩礼,奠帛、读祝;送神、望燎;告礼成,退。祝文为:“维神世德,兴利除。作绷穿江,舟行清宴。灌溉三郡,沃野千里。膏破绵络,至今称美。盐并没开,蜀用以饶。石人镇立,蜀害以消。报祟功德,园朝褒封‘兹值春灌,理宜肃恭’。这种祭规格一直沿用到明末。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加封李冰“敷泽兴济通佑王”,并赐“绩垂保障”额。光绪三年(公元1887年)加封李冰“通佑显英王”,并赐“功昭蜀道”额。次年加封为“通佑显惠襄护王”,赐“陆海金堤”额。灌区为李冰立庙很多,称为川主庙。
1938年,四川省政府颁定《祟祀显英王庙伏龙现典‘礼仪式’》。程序为:举行祟把敷泽兴济通佑显惠襄护王、承绩广惠显英普济昭福王典礼,全体肃立;奏乐,设迎神位;还神;授花;引赞导主祭,官恭谊王位前立正;唱纪念歌;进席,献帛;进爵,献爵;进食,献食;主祭官诣读祝位前肃立读祝’;全体向李二郎父子位前行三鞠躬礼;奠爵;焚祝帛;奏乐;设送神位送神(唱民工歌送);礼成,鸣炮。祭:把时,先到伏龙观祭李冰,再到二王庙祭二郎。官祭一般清明岁修完毕结合放水庆典二道举行。祭完李冰父子后即到杨泅庙江边祭招后鸣饱放水。
碑林1
碑林2
李冰陵园
邓小平题字:“造福万代”(2008年地震前)
李冰陵园里的李冰像
李冰陵
一说有专家考证,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属蜀山氏后裔,古今人们都落叶归根的习惯的。按常理推断李冰病逝在洛水,和他一起修水利的他的儿子应该把他带回李冰的故乡安葬。
李冰陵墓(2008年地震前)
李冰陵园正门
江泽民题字碑
大王庙
纪念邮票
右上角为李冰
书籍出版
2022年,《水房子》在网络平台和部分实体书店上架,用诗歌为李冰写的传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