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祁 编辑
宋祁(998-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民权县双塔镇),遂为雍丘人。 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词人 、古文家。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起家复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历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联合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后,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宋祁去世,享年六十四。
宋祁的词题材比较狭窄,多写诗酒欢会,但笔力工巧,善于雕琢,尤其在炼字上对后世颇有影响。 以诗文与其兄宋庠齐名,时称“大小宋”。学问渊博,善于议论,为文简古艰涩,但亦不乏畅达之作。其诗以丰赡的词藻、深厚的功力见长,颇具西昆体风貌,如《落花诗》“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之句,明显见出学习李商隐诗的痕迹。此外亦有朴质而寄慨深长之作,如《送范希文》《侨居》之类。亦工词,《玉楼春》一阕,历代传诵不衰。 宋祁与欧阳修等合修的《新唐书》充分反映出唐代的学术文化之盛。
别名:红杏尚书
字:子京,小字选郎
所处时代:北宋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雍丘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双塔镇双塔村)
出生日期:998年
逝世日期:1061年
主要成就:与兄长宋庠并称“二宋”;世称“红杏尚书”
主要作品:《新唐书》《玉楼春》《蝶恋花·情景》
本名:宋祁
谥号:景文
宋祁的祖先是周武王所封的宋国君主微子,到了晚唐唐昭宗之时,时任御史中丞的高祖宋绅,因其言语不当而获罪,被罢免其官,遂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商丘民权县)。
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礼部本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献皇后觉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称“二宋”,以大小区别,所以又有“双状元”之称。
宋祁初为复州军事推官,后经孙奭(shì)推荐升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殿试之后,授予直史馆,再升任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又升迁为尚书工部员外郎,修撰《起居注》。
宝元二年(1039年),宋祁改担任盐铁句院,知制诰,升迁为天章阁侍制,判太常礼院,至国子监。在西北边境战事财政都吃紧的情况下,他写下了关于“三冗三费“的上疏。
宋祁、欧阳修编撰《新唐书》
庆历元年(1040年),因其兄宋庠与宰相吕夷简不合被罢相之事,被贬为知寿州(今安徽省凤台县),后至陈州(今河南淮阳区)。
庆历三年(1043年)回朝,担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奉皇帝的诏令同欧阳修合修《唐书》,前后历时十七年。
庆历六年(1046年),宋祁升为右谏议大夫,出任群牧使。
庆历八年(1048年),再次担任翰林学士。
皇祐元年(1049年),宋祁因张贵妃册封之事被贬知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数月后又被召回,为侍读学士,史馆修撰,升迁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
皇祐四年(1052年),因其子犯罪之事,被贬知亳州(今属安徽省)兼集贤殿修撰。
皇祐五年(1053年),又调知成德军(河北省正定县)升为礼部侍郎。后又调到定州(河北省定县)。皇帝加封他为端明殿学士,特地升为吏部侍郎,知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嘉祐四年(1059年),从益州回京后被授于三司使,后因包拯等上书说祁在益部多游宴,其兄宋庠任宰相,宋祁不宜任三司使,没能上任。之后皇帝加封他为龙图阁学士,知郑州。
嘉祐五年(1060年),《唐书》修撰完毕,宋祁被升为左丞、工部尚书。
嘉祐六年(1061年),宋祁回到京城拜翰林学士承旨,复任群牧使。
1986《包公》施长金饰演宋祁
嘉祐六年三月(1061年),宋祁卒于东京,卒后谥号景文。
直陈时政
宋朝宝元二年(1039年),北宋对西夏战争频繁,西北战事吃紧,国家财政困窘,宋祁忧心不已。 宋祁最著名的政见就是上疏皇帝“躬服至俭”,并裁减“三冗三费”,以达到节省经费的目的,“三冗三费”,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直言朝庭应该精兵简政,节约财政。在奏疏最后,宋祁提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认为朝廷应作出榜样,带头厉行节俭、减少开支,如此则“天下响应,民业日丰,人心不摇”,边患和财政问题自然能逐步解决。在皇佑年间,他连续上书直陈巩固边防的策略,著《御戎论》七篇。
修编史书
宋仁宗的时候,宋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所藏图籍,有错误、杂乱、残缺不全的书,于是命宋祁和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等人,审查定勘馆阁正副样本,定其存废,有错误重复的地方则删去,里面有残缺不全的地方,予以补写校正,仿唐《开元四部书目》的书体,著为目录名《崇文总目》。宋祁又与欧阳修合撰《新唐书》(原名《唐书》,为区别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故称《新唐书》),加录唐代学者自著之书,有28469卷。《新唐书》修订对研究唐代学术文化多有帮助。
词结姻缘
有一天,宋祁宴罢回府,路过繁台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的车队,宋祁连忙让到一边。这时只听车内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小宋。”待宋祁抬头看时,只看见车帘轻放,一个妙龄宫女对他粲然一笑。车队过去了,而美人一笑却令宋祁心旌摇荡,久久不能平静。回去后,宋祁便写了一首《鹧鸪天》,词为:“画毂(gǔ)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记述这段如梦的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再见美人的怅然之情。
词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活化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却与词意境浑然一体。新词一出,立刻在京师传唱开去,后来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皇帝便追问当时的人说:“是第几车上谁叫的小宋?”最后有个宫女站了出来,羞涩地说:“当时我们去侍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大臣说:这就是小宋。我在车子里,也是偶然看到他,就叫了一声。”皇帝一听哈哈大笑,不久就召宋祁上殿,说起这件事,宋祁诚惶诚恐,羞愧难当。仁宗笑着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说完,就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他。宋祁不仅官运顺畅,而且因佳曲而得一段姻缘,令时人艳羡不已。
临终遗诫
宋祁后因病去世,临终前自己撰写了墓志铭,并亲自撰就一篇“遗戒”,教儿子们照他的话去做。
“遗戒”中,宋祁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三日殓,三日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叫儿子们丧事从简,不要被当时风俗所左右,也不必按当时习俗请阴阳地理先生看风水。并且告诫自己的儿子,下葬用一口简陋的棺木,只要能保遗体一段时间即可。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一种相当达观的思想观念。在“遗戒”的后半部分,他又具体交代了其他方面的事宜:“吾学不名家(意思是学问尚未成为一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意思是所作文章非常一般,不值得传诸后世)。为吏在良二千石下,勿请谥,勿受赠。”甚至连“冢上植五株柏,坟高三尺,石翁仲(旧时守坟的石人像)、他兽不得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他还怕儿子们不照自己的话去做,在“遗戒”最后,特意嘱咐:“若等不可违命。”
从这份“遗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宋祁教儿子不要追逐名利,不要随世俗行事,也不要追求奢华,要移风易俗,崇尚节俭,表现了高尚的思想情操。宋祁的“遗戒”,实是家教的好范例。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创作时期 | 备注 |
---|---|---|---|
著作 | 《广乐记》 | 迁尚书工部员外郎前 | 参与修撰 |
《起居注》 | 任尚书工部员外郎时 | ||
《新唐书》 | 始于庆历四年(1044年),成于嘉祐五年(1060年) | 与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编的断代体史书 | |
《御戎论》 | 作于皇祐年间(1049-1054年) | 共七篇,直陈当时时政 | |
《益部方物略记》 | 编于嘉祐二年(1057年) | ||
《宋景文笔记》 | |||
《宋景文杂说》 | |||
词作 | 《失调名》 | 仅有两句”因为衔泥污锦衣。垂下珠帘不敢归。“ | |
《玉楼春·春景》 | 又名《木兰花·春景》 | ||
《蝶恋花·雨过蒲萄新涨绿》 | |||
《蝶恋花·情景》 | |||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 |||
《浪淘沙·少年不管》 | |||
《好事近》 | |||
《锦缠道·春游》 | |||
诗作 | 《海棠》 | ||
《落花》 | |||
《酴釄》(音:tú mí) | |||
《九日置酒》 | |||
《次剑门》 |
(附:可查询到宋祁的古诗词共计1578首。 )
宋祁与兄齐名当时,文章见识以及做官之简明干练都过于乃兄,然而生活奢侈享乐,多蓄婢妾声妓,不似其兄那么清约庄重。他无论在朝在外,每有直言谠论,且多切实之见,如论宋朝财政的“三冗”、“三费”,论河北军备等,在当时诸家改革意见中较为重要。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
《郡斋读书志》:他的诗文多奇字。
《四库全书总目》:晁公武“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
宋祁与宋庠
曾祖:宋骈
祖父:宋耀
父亲:宋玘(pǐ)
母亲:钟氏
兄长:宋庠
双状元塔
双状元塔
东塔因为黄河的水多次泛滥没有了,明朝万历年间重建。塔高约20余米,塔身有台阶,可拾级至塔顶,中秋时节,登高望远、天朗地阔、金风飒飒,落叶萧萧,旧时人称之“双塔秋风”,列“杞县八景”之首。1963年,双塔被公布为民权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双塔公社为了引黄河的水灌溉,把这两座六棱十三级砖塔拆除,用于修建水闸。1999年12月,在原来遗址上重新修建两座石塔,2000年2月落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