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 编辑

唐朝宰相、学者

王起(760年-847年),字举之。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司徒王播之弟,唐代诗文家、宰相、学者。

王起于贞元十四年(798年)登进士第,初官校书郎。又登直言极谏科制举,授蓝田尉。李吉甫镇淮南时,召为掌书记,不久入朝为殿中侍御史兼集贤殿直学士。元和末年,累迁中书舍人。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授礼部侍郎,后曾为河南尹,吏部侍郎。唐文宗即位,加集贤学士,累迁兵部尚书。文宗好文,崇尚古学,王起以博学工文受到宠爱。文宗曾题诗太子笏以赐,命画像于便殿,号为“当世仲尼”。开成三年(838年),入翰林为侍讲学士,改太子少师。唐武宗时,进尚书左仆射,封魏郡公。曾4度主持礼部贡举,所选都是当时著名文士。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去世,时年88岁。

王起有“当代仲尼”之称。 与刘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 其诗多为赠和之作,其文多为赋、奏。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王文懿

字:举之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扬州

出生日期:760年

逝世日期:847年

本名:王起

祖籍:太原

官职: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

爵位:魏郡公

追赠:太尉

谥号:文懿

人物生平

编辑

早期经历

王起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登进士第,始任集贤校理(《新唐书》作校书郎)。后在制策中登直言极谏科,被授为蓝田县尉。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九月,宰相李吉甫出镇淮南,征辟时为监察御史的王起任淮南镇掌书记。后来,王起入朝拜殿中侍御史,兼任集贤殿直学士,历任起居郎、司勋员外郎、直史馆等职。 元和十四年(819年),王起以比部郎中同时任知制诰之职。

贡职得失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李恒拜王起为中书舍人。 他屡次上疏劝谏穆宗游猎之事,在年中的官员考核中得到第一的成绩。

长庆元年(821年),主持此年贡举的礼部侍郎钱徽接受朝臣请托,“人以为滥”。穆宗命王起与同僚白居易负责覆试,淘汰了大量凭借关系考中的人。事后,穆宗将钱徽贬官,升王起为礼部侍郎。

王起主掌贡举两年,广招人才,“得士尤精”。在此之前,贡举选拔之人多而滥,权势子弟,互相往来;寒门俊才,则多被排挤。待到元稹李绅入翰林院后,深感不平,于是才有了覆试的制度。至王起主考贡士时,奏请朝廷:当司在省试之后,先将堪及第进士的诗赋杂文呈交宰臣审阅,待其同意之后再下令当司放榜。朝廷允准此议。但有人认为王起此举“虽避是非,失贡职也”,是逃避责任,将取士之权交予宰相,他因而被外放为河南尹(但其所建议的宰相详履制度并未废除)。 其后再入朝拜吏部侍郎。

自请出朝

宝历二年(826年),唐文宗李昂即位,加王起为集贤学士、判集贤院事。

太和元年(827年)六月,王起的兄长王播自淮南入朝,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 为示避嫌之意,王起不愿主管选部,文宗改授其为兵部侍郎。

太和二年(828年),王起出任陕虢观察使,兼领御史大夫。

治绩卓著

太和四年(830年),王起入朝拜尚书左丞。同年正月,王播病逝,王起居兄长之丧,“号毁过礼,友悌尤至”。随后,王起迁任户部尚书、判度支。 由于西北边备的需要,每年官府要在民间议价购物以供给军需,又烦扰百姓运输。针对这种情况,王起请求于灵武、邠宁两镇开置营田。

太和六年(832年),王起出任检校吏部尚书、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当时正逢蝗旱灾年,粟米价格暴涨,豪商囤积粟米不售,以求暴利。王起严责屯粟豪强,令其散卖粟米,敢隐藏的依法论处,因此百姓获得救济。 次年,入朝任兵部尚书。

太和八年(834年),王起再次出外,为检校右仆射、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江汉地区的水田,因前任官员枉法,致使塘堰损坏。王起到任后,命从事李业巡行辖下郡县,检视并补缮塘堰,并特地订立用水法令,百姓因而免遭荒灾残害。

国之耆老

太和九年(835年),王起在山南东道任上被加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当时王起主持贡举时选出的门生李训掌权,打算援用王起拜相。八月,朝廷遂下诏拜王起为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同年冬,“甘露之变”生,李训被杀,王起因其“儒素长者”的身份,被认为不应该被受到牵连,于是仅被免去判户部事而已。

文宗耽好文学,尤其喜欢古学。当时朝臣中,郑覃擅长经义,王起则以知识广博著称,二人都被召入翰林院,讲论经史。王起非常喜好学习,即使官位尊崇,仍专心研习而不厌,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以至于忘记了寝食。他几乎阅读了当时所有的书籍,只要看过就不会忘却。

后来,王起转任兵部尚书。庄恪太子李永被立为太子后,文宗想要让儒者向他讲授经文,于是命王起兼任太子侍读,判太常卿事,充任礼仪详定使。在礼仪详定使任上,他根据《周礼》的记述,创造礼神用苍璧、黄琮九种玉器的方法,请求文宗施行,文宗允准。王起又增补《五运图》及《文场秀句》等献给太子。

开成三年(838年),王起以本职充任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薨逝后,王起奉命起草哀册,所撰册文婉转华美。

开成四年(839年),王起改任太子少师,判兵部事,仍任翰林侍讲学士。文宗因其家贫,特地下诏,每个月将仙韶院的月料钱分出三十万赐给他。王起擅长文学,但治家无方,俸料钱拿入家门,即为奴仆婢妾占用。文宗因为自己与王起有师友之恩,所以特加恩赐。舆论认为他与伶官共分给养,应以此为耻。

开成五年(840年),唐武宗李炎即位。八月,王起充任章陵(唐文宗陵墓)卤簿使。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担心为政敌所害,想要借修筑章陵的军队废立君主。王起与山陵使悉知其密谋,暗中上奏武宗,将二人诛杀。 不久后,王起改任检校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

会昌元年(841年),王起被征拜为吏部尚书,判太常卿事。

会昌三年(843年),再度权知礼部贡举。

会昌四年(844年),正式出任尚书左仆射,封魏郡公,第四次知贡举。 同年秋,外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相)衔。 赴镇之日,王起在延英殿陛辞,武宗设宴款待,赏赐颇丰,并对他说:“您是国家的耆老,宰相无分内外(王起时带同平章事,为使相),朕为政如果有所缺失,您可用飞表使朕闻知。”王起在山南西道任职两年,以年老且病为由,请求朝廷派人接替自己,武宗不许。

高龄薨逝

大中元年(847年),王起在镇所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唐宣宗李忱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懿”。

主要影响

编辑

王起四次主持贡举,所挑选的都是当代擅长文辞的人,他们都擅名当时。他拔擢人才且恪守公道的能力受到舆论称赞。

历史评价

编辑

广宣: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再辟文场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明日定归台席去,鹡鴒原上共陶钧。 (《贺王起》)

李炎:卿国之耆老,宰相无内外,朕有阙政,飞表以闻。 (《旧唐书》引)

范摅:光福王起侍郎,自长庆三年知举,后二十一岁,复为仆射。武皇朝,犹主国。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远人得路,皆相贺庆而已。 (《云溪友议》)

刘昫:①王氏二英,播、起位崇将相,善始令终。 (《旧唐书》)②王氏儒宗,一门三相。 (《旧唐书》)

主要作品

编辑

王起自少嗜学,读书过目不忘,素有文名,有“当代仲尼”之称。 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篇,今已佚。

《全唐诗》、《全唐文》分别存有其诗赋奏议及神道碑等作品,详见下表: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浊水求珠》《和周侍郎见寄》《赠毛仙翁》《赋花》《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东郊迎春赋》《元日观上公献寿赋》《振木铎赋》《取榆火赋》《钻燧改火赋》《蛰虫始振赋》《开冰赋》《冰泮曲池赋》《北郊迎冬赋》《律吕相生赋》《律吕相召赋》《葭灰应律赋》《炼石补天赋》《邹子吹律赋》《悬土炭赋》《寅月衅龟赋》《秋潭赋》《披雾见青天赋》《登天坛山望日初出赋》《书同文赋》《辟四门赋》《下车泣罪人赋》《木从绳赋》《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谏鼓赋》《履霜坚冰至赋》《弋不射宿赋》《被褐怀玉赋》《燕王市骏骨赋》《掷地金声赋》《重寸阴于尺璧赋》《瞽者告协风赋》《雨不破块赋》《五色露赋》《庭燎赋》《见姑射神人赋》《汉武帝游昆明池见鱼衔珠赋》《白玉琯赋》《墨池赋》《獭皮书袋赋》《昆明池习水战赋》《辕门射戟枝赋》《墨子回车朝歌赋》《雍畤举爟火赋》《虔禋六宗赋》《祠灵星赋》《延陵季子挂剑赋》《斗间见剑气赋》《切玉剑赋》《照宝镜赋》《蒲轮赋》《洗乘石赋》《宣尼宅闻金石丝竹之声赋》《冰蚕赋》《浪井赋》《结网求鱼赋》《烹小鲜赋》《蜃楼赋》《鼋鼍为梁赋》《羡鱼赋》《焦桐入听赋》《朔方献千里马赋》《万年县试金马式赋》《弹冠赋》《佩刀出飞泉赋》

奏议

《请禁皇城南六坊内朱雀门至明德门夹街两面坊及曲江侧近不得置私庙奏》《覆废罢让皇帝庙奏》《请进士覆试后再行放榜奏》《覆奏祔怀懿太子神主状》《创造礼神九玉议》《定祀九宫仪注议》

神道碑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梓州诸军事兼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静戎军等使上柱国长乐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赠吏部尚书冯公神道碑铭》

册文

《庄恪太子哀册文》

表格参考资料:

人际关系

编辑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王起的高祖父、汾州(治今山西汾阳)长史王满,与望族“太原王氏”同为太原晋阳人。王满生嘉州(治今四川乐山)司马王大琎,即是王起的曾祖父。

汾州长史王满一支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王升

王○(咸阳令)

王恕(扬府仓曹参军)

王播(同平章事)

王镇(秘书丞)

王冰(京兆府参军)

王起

王式(武宁节度使)

王龟(浙东观察使)

王荛(右司员外郎)

王炎(太常博士)

王铎(义昌节度使)

王镣(汝州刺史)

王蘋

王铸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王式、王镣、王铸为王起子,今据《新唐书·王式传》、《资治通鉴》注等修正。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编辑

《旧唐书》卷164

《新唐书》卷167

下一篇 张仲武

上一篇 姜公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