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翊黄 编辑
中文名:武翊黄
别名:字坤舆
籍贯: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
职业:大理卿
代表作品:《瑕瑜不相掩》
武翊黄,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字坤舆,未知生卒年。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丙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崔邠。试题为《山出云诗》等。
武翊黄为宰相武元衡之子,才学惊人。曾三试独占鳌头。人称"武三头"。入仕后于大和年间官至大理卿。
晚年为美色所惑,为美妾而虐待发妻卢氏,犯众怒。虽然宰相李绅为其辩解,然仕途政敌甚多,不容于朝,流落他乡至终。
武翊黄善书法,尤工楷书。长庆元年(821),白居易所撰张諴碑即其所书。
《全唐诗》有其存诗一首。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洛阳出了第二个状元武翊黄。他是偃师缑氏人,字坤舆。此人来历不简单,一生传奇经历也颇多。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如果连续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即属三级连跳,均为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极其难得的,在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也只有17人如此辉煌过。而我们这个洛阳老乡,就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
武翊黄能连中三元,与他的家庭出身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分不开。他的曾祖父武平一长于文学,官至考功员外郎;其祖父武就官至殿中侍御史;其父武元衡,在唐宪宗执政时期官至宰相,也是唐代著名大臣。
武翊黄中了状元后却犯了一个大错,和他妻子的随嫁婢女薛荔谈起了恋爱。这薛荔姿容俏丽,把武翊黄迷得颠三倒四。他越看结发妻越不顺眼,于是长期虐待妻子,受到舆论强烈谴责,朝廷为此要贬他的官。当时的宰相李绅,与武翊黄有同窗之谊,出来为他说情,终是无济于事,最后武翊黄只好流寓他乡。
瑕瑜不相掩
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
贞姿偏特达,微玷遇磨砻。
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
半曾光透石,未掩气如虹。
缜密诚为智,包藏岂谓忠。
停看分美恶,今得值良工。
①瑕xiá:赤色玉石;常指玉上的斑点或裂痕。比喻缺点。
②瑜yú: 美玉;玉的光彩。比喻优点。
③璞pú:含玉的石头;未雕琢的玉。
④妍yán:美丽;美好。“妍媸”同“妍蚩”:美好和丑恶。清?赵翼《乡试届期分遣儿孙赴试》诗:“科场得失原靡定,文字妍媸要共观。”
⑤融:显明。
⑥贞姿:坚贞的资质。
⑦特达:特出,突出。
⑧玷diàn:玉的斑点,瑕疵。
⑨砻lónɡ:磨;磨砻亦作“磨礲”。亦作“磨垄”:磨石。
⑩值:遇到,碰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