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愁女 编辑
莫愁女,战国末期楚国郊郢石城人(今湖北钟祥),姓卢,名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莫愁女聪明美丽,能歌善舞,她的歌舞声誉,传进楚王宫苑,楚顷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歌舞侍姬 。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并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别名:莫愁女、卢莫愁
所处时代:战国末期
出生地:效郢石城(今湖北钟祥)
主要成就: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
本名:莫愁
莫愁女的父亲卢公,在汉江上靠摆渡为生,母亲在村中植桑种桃。在楚襄王初年的一个风雨天,莫愁女降生在桃花村头江岸渡口的船舱中。她刚生下地时,不住地啼哭,卢公抱她哄着她:"莫哭,莫哭,莫悲,莫悲,莫愁,莫愁!"听到"莫愁"二字,她的哭声竟一下停止了。卢公于是就把她取名为莫愁。莫愁女长大后,如同出水芙蓉,美貌无双,性格开朗,善于撑篙摆渡,驾舟荡桨。 “金雀玉搔头,生来唤莫愁。”(明.张宁)莫愁女生在风波里,行走风浪中,喝着汉江河中水,吃着桃花村中粮,有时随村中姐妹在那碧波荡漾的沧浪湖中采菱摘莲,有时随父母进城卖桃,有时在江中、湖里摇艇打桨,有时在阳春台、白雪楼习舞唱歌。她有一副津甜清脆的嗓子,郢中的诸般曲,她一学就会。
她能歌善舞,唱起歌来如流水行云,委婉动听;跳起舞来如嫦娥奔月,婀娜多姿。常在莫愁湖上荡桨放歌,采莲清唱,引来众多的喝彩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传出欢声笑语,深为乡亲所喜欢。古《乐府》歌云:“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后来,莫愁女得到楚国大夫屈原、宋玉指导,翻古传高曲,融楚辞乐声,继楚大琴师刘涓子之后 ,完成了寡和之典《阳春白雪》的合乐入歌传唱。
‘’呈日人烂漫醉浮云,呈日女参差踢飞鸟。”为灿烂的楚文化添上了一道迷人的光环。莫愁女的歌舞声誉,传进楚王宫苑,楚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歌舞侍姬,楚襄王为了独霸莫愁女 ,就把她的未婚夫东邻王襄哥放逐到了扬州。扬州距郢中数千里之遥,襄哥此放实是生离死别,莫愁女痛不欲生。古《莫愁乐》记述了莫愁女汉江泪别王襄哥的悲痛情景:“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雪浪滔滔的汉江水,流不尽莫愁女的衣愁,她目送载着襄哥的船远去。一天,莫愁女含忿在白雪楼投江自尽,幸被渔夫救起,从此逃离王宫,便下扬州追寻襄哥而去 。
现今流传于世的有三处之说。
版本一
郢州石城莫愁女。郢州,今为湖北钟祥。钟祥古城郢中在三国时曾为吴国石城戍,历代相沿遂称石城。钟祥石城莫愁女的史证十分丰富,正史的记载,首见于南朝《宋书》。南朝元嘉年间,臧质任竟陵郡守,称“余尝登石城,见群少年歌莫愁谣,因作《石城乐》、《莫愁乐》,咏莫愁故事“。后晋刘昫《后汉书》和《旧唐书·乐志》均称:“《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舆地纪胜》云:“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文献通考》云:“石城女子名莫愁,善歌谣”。《容斋随笔》也云:“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莫愁女的许多传说故事,也从西楚传播到东吴。在钟祥,则留下了莫愁村、莫愁渡、莫愁湖等名胜古迹。《钟祥县志.古迹》篇载:"莫愁村,在汉西二里,古汉水经城址,其西为村,为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与村毗连,称莫愁湖"。
版本二
洛阳莫愁女。著名的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是写她的:“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人笔下的“莫愁”,真正是位“解语花”。梁武帝也有首诗写她,写得更具体,诗名曰:《河中之水 歌》:“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宝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这里把莫愁女的籍贯、身世、家境都作了叙述。
版本三
南京莫愁女
人们为了纪念莫愁,便把桃花村改名为莫愁村,把沧浪湖改名为莫愁湖,她系艇登岩的白雪楼下的矶头渡,则称莫愁渡。 "悲莫悲兮分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传说莫愁女其实并没有死,她被汉江渔夫救起,曾寻屈原的踪迹,也找寻过王襄哥,泛艇江湖,足无定踪,真正回到了民间。《莫愁乐》歌唱道:"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后世千百代,吟咏莫愁女、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阳春台、白雪楼的诗、词、歌、赋,历历记述了莫愁女的事迹。如唐李商隐诗:"雪中花下与谁其,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唐郑谷诗:"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谢春悲凉。"宋王之望诗:"沧浪渡口莫愁乡,万倾寒烟木落霜,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荒酒醉斜阳。"宋周密《杏花天.赋莫愁》词:"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阳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明.王世贞诗:"倚鞭白鼻騧,绕渡碧桃花,客程无暇问,先访莫愁家。"清刘泽宏诗:"石城西畔莫愁湖,谁道当年女姓卢?遣愁愁向莫愁湖,愁向莫愁愁遣无。"清李苏《莫愁村看桃花》诗:"南国佳人字莫愁,至今生长有芳洲,冶魂不许春风歇,散作桃花片片羞。"
诗文共传誉,人地两留芳,正象阳春台、白雪楼、高雅名曲《阳春白雪》与宋玉一样,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遂与莫愁女一起,千古驰誉,万世名扬。 当年的汉江,紧贴郢中石城而流;当年的莫愁湖,碧波千亩。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江西移离城五里之遥;莫愁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天下郡国利病疏》载:"汉水故道逼近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徙新洪绕沿山湾东,去城弥远。"《钟祥县志.方舆》载:"自有显陵后,明世宗惑于风水之说,堵塞敖口,迫使汉江南移,敖水已由直河入汉,不复达莫愁湖。"原来跨汉江东西两岸的莫愁湖,和桃花盛开的莫愁村,今天都在汉江东岸了。今处于汉江西岸的文集镇,仍保留了楚时旧俗,不仅沿江桃林片片,而且传承了楚国图腾舞蹈《凤凰舞》。莫愁湖,则因围湖造田,久而久之便只剩下面积约二平方公里、蓄水约一千万立方米的一泓碧水了。在围垦后的汉江故道上,建起了现代化的棉纺厂,厂里的姑娘们犹如新一代的莫愁女,正在意气风发地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展现着蓬勃的绰绰风姿。
莫愁湖东北一公里即为中国明代十五陵--明显陵,陵中有九曲河与湖相通。年年阳春三月,湖岸桃花开放更盛;夏秋两季,姑娘们则成群结队,于湖中洗濯放歌,采菱摘莲。湖南岸有柳堤一道,风光绮丽,暇日垂钓,其乐无穷。钟祥市人民政府在市镇建设规划中,将开发莫愁湖公园列为重点项目。未来的莫愁湖,必将水更青、花更艳、景更美,更加吸引四方游客、八方嘉宾!
石城乐
(南朝)臧质
(一)
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
(二)
阳春百花生,摘插环髻前。捥指蹋忘愁,相与及盛年。
(三)
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
(四)
大艑载三千,渐水丈五余。水高不得渡,与欢合生居。
(五)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蘖藩,恶闻苦离声。
莫愁乐
(南朝)臧质
(一)
莫愁在何处,莫愁在城西。艇子打两浆,催送莫愁来。
(二)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石城莫愁女
(唐)元稹
石城湖上美人居,花月笙歌春恨余。独自楼台对公子,晚风秋水落芙蕖。
莫愁乐
(唐)张祜
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莫愁曲
(唐)李贺
草生龙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莫愁曲
(唐)蒋吉
系缆石城下,恣吟怀暂开。江人桡艇子,将谓莫愁来。
莫愁
(唐)李商隐
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石城
(唐)胡曾
古郢云开白雪楼,汉江还绕石城流。何人知道寥天月,曾向朱门送莫愁。
过郢州
(唐)鱼玄机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折牌峰上三闾墓,远火山头五马旗。
白雪调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万首诗。
石城
(唐)郑谷
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旧棹舴艋,江岸还飞双鸳鸯。
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落春悲凉。烟浓草远望不尽,千古汉阳闲夕阳。
莫愁歌
(宋)周紫芝
莲花深红莲叶绿,平沙月上鸳鸯宿。青腰三板兰作桡,月下莫愁歌一曲。
移船入花花转深,花深调苦难为音。江边夜半谁为语,只有婵娟知此心。
露华渐白月渐午,剌舟自觅来时路。明朝系缆柳边门,却在夜来潮落处。
郢州怀古
(宋)王之望
沧浪渡口莫愁乡,万顷寒烟木落霜。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芳酒醉斜阳。
寄郢州崔守
(宋)陈造
楚郢繁雄亚上都,莫愁风韵未应殊。小园依旧深红色,曾辱遨头载酒无。
陪徐渊子使君登白雪楼
(宋)戴复古
楼名白雪因词胜,千古江山春雨余。宋玉遗踪两苍石,莫愁居处一荒墟。
风横烟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网鱼。借问风流贤太守,孟亭添得野夫无。
杏花天·莫愁
(宋)周密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郢城怀古
(明)刘洪
满城风雨菊花香,抚景悠然思渺茫。解佩无人亭已古,炼丹有井水犹芳。
五禽寂寞余颓壁,二石荒凉隐夕阳。惟有朱门前度月,夜深乃照莫愁乡。
莫愁古渡
(明)袁宗皋
如何一歌女,名远数千秋。多少英雄士,冥冥土一丘。
石城乐
(明)李梦阳
盈盈窈窕女,当门是谁家。十三学画眉,十五擅琵琶。
邑中有卢家,此女名莫愁。向前问此女,女闻双泪流。
二十嫁夫郎,重门阿阁房。临窗种桐树,五年如身长。
自渠下扬州,置妾守空楼。悔不快剪刀,断水不东流。
莫愁村
(明)朱祐杬
楚王宫里旧娥眉,家住石城汉水西。可惜铅华易衰歇,独余村落最清凄。
一溪草色碧如剪,万树桃花醉欲迷。尤物自来为国累,国风三复戒柔荑。
襄河棹歌
(明)李濂
襄川斜绕石城流,郢上嶙峋白雪楼。郎船若过聊停棹,为问当年卢莫愁。
莫愁曲
(明)王世贞
(一)
远渡碧桃花,倚鞭白鼻騧。客程无暇问,先访莫愁家。
(二)
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
(三)
十万作缠头,莫愁不肯留。银缸黯欲尽,翻为莫愁愁。
莫愁村
(明)李维祯
(一)
罗绮晴骄绿水洲,芙蓉花外夕阳楼。楼中日日歌声好,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
清江一曲抱村流,南国佳人字莫愁。此地从来可乘兴,酒杯无日不淹留。
(三)
石城城下汉江流,双桨迟迟送莫愁。鼓吹尽翻新乐府,当筵醉杀冠军侯。
莫愁家(明)
莫愁女石像
溪影尚能描翠黛,藕花犹醉学新妆。
阅人凡几名偏隐,醉我于今胜欲张。
从此石城添故事,好将箫鼓吊卢娘。
莫愁村看桃花(清)李苏
南国佳人字莫愁,至今生长有芳洲。
冶魂不许春风歇,散作桃花片片羞。
登胜棋楼望莫愁湖怀古
堤柳斜飘风际丝,卢家春晚我来时。鸥窥月影眠沙早,云拥钟声出阁迟。
一局烟波归燕颔,千秋名字让蛾眉。江山佳丽推南国,谁谓西湖独擅奇。
春日偕黄秋、周月溪登胜棋楼作
杏蕊初红草半青,暖风吹上柳边亭。枰移星斗棋声冷,湖隐蛟龙水气腥。
游子春愁何日了,美人香梦几时醒?斜阳欲落疏钟响,笑指归云去忽停。
同吴兰坪、刘素园买舟出西水关游湖上
淡日轻云麦正秋,钟鱼声里爱勾留。新荷出水香千顷,高柳依阑绿半楼。
金粉闲愁梁燕老,沧桑小劫局棋收。画船暂系官河岸,倒览湖光上石头。
秋兴用杜少陵韵八首之一
树杪高楼号胜棋,湖山往事底须悲。地凭粉黛传千古,天遣英雄聚一时。
野水秋香莲蕊卸,夕阳风影客帆驰。眼前烟景真堪赏,徒倚阑干触远思。
和友人《莫愁春波》元韵
谁剪西湖一角幽?盈盈光映石城头。沿汀芳草烟初湿,夹岸垂杨翠欲流。
白鹭潮痕堤外涨,紫金岚影棹边浮。美人去后春无主,一缕波纹一缕愁。
湖上题画竹
闭门学画惭头白,偶向湖边写竹枝。绝世莫愁曾梦见,相思翠袖倚何时?
同鲍漱石表弟过郁金堂
芙蓉花发照波明,秋满湖楼逸兴横。鸥鹭机忘阑畔客,君臣乐在水边枰。
西山木落清凉寺,东海帆归鬼脸城。袅娜卢姬看不见,恨渠早向六朝生。
湖上题画,寄客宣城黄秋上舍二截
灯红酒绿醉湖头,我借金钱为买舟。转眼同游寻谢,北楼应忆胜棋楼。
江上青青九里峰,隔堤有寺片云封。笑予翰墨缘都懒,合向卢家卧听钟。
湖上偶成
野鸥秋水阔,疏柳夕阳多。欲伴王孙钓,披烟借破蓑。
病后同周月溪除夕湖上作
如此湖山二客游,任他尘事绪千头。经年贫病逢除夕,绝代丰姿访莫愁。
楼上明霞翻舞袖,树间娇鸟啭歌喉。老僧笑我痴难卖,且嗅梅香借茗瓯。
湖上杂咏六截
林峦冉冉绿生烟,小坐金堂雨后天。春到江南才几日,桃花消息问婵娟。
清流见底插云峰,我忆金牛景略同。争及莫愁亲住此,梳头临水镜花红。
曾借竹炉试新茗,漪澜堂畔听松庵。九峰三泖游都遍,应逊卢家二水南。
峰峦泼翠压城明,雨散天光接水清。一杖湖西觅孙楚,美人堂在酒楼倾。
年来愁病减清狂,闭户呼儿检药方。偶上石城舒老眼,芙蓉红上郁金堂。
斜阳秋草绿萋萋,水畔鞋香花满堤。兰室而今傍兰若,多情佛看燕双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