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 编辑

北魏、西魏、北周将领

李远(?~557年),字万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人。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大将军李贤之弟。

李远幼有器局,志度恢然。涉猎兵书战策,略知要领。保卫原州,原州陷落后奔赴京师,随尔朱天光西讨,与侯莫陈崇收复原州,之后跟随宇文泰征战,征讨窦泰,克复弘农,鏖战沙苑,征战河桥,出镇河东郡,进爵阳平郡公。征拜侍中,迁太子少师。纳降高慎,又参与邙山之战,官至尚书左仆射。北周建国后,进位柱国大将军,镇守弘农。

孝闵帝元年,因受儿子李植牵连,被宇文护逼令自杀。建德元年,追赠太保,谥号为忠。隋朝开皇初年,追赠上柱国、黎国公,改谥号为怀。

基本信息

编辑

字:万岁

所处时代:北魏-西魏-北周

出生地: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逝世日期:557年

主要成就:收复原州,征讨窦泰,收复弘农,沙苑之战,河桥之战,纳降高慎,邙山之战,镇抚河东

本名:李远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李远,字万岁,李贤之弟。自幼有才识气度,志向气度宏大。曾经与一群小儿玩战斗游戏,李远指挥部署,便有行军布阵的法则。郡守见到李远觉得他很奇特,就召来他们再次进行游戏。其余的小儿都畏惧散走,而李远拿着棍子大声呵斥,如同刚才游戏时的气势,而且气势比刚才还雄壮。郡守说:"此小儿日后必为将军,并非常人。"等到李远成年后,浏览书传,略知大义而已。

保卫乡里

魏正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敕勒贼胡琛侵逼原州,势力很强盛。李远和兄弟们率领勉励乡人,抵抗叛军,而众人猜疑惧怕,并不同心。李远于是按剑说:"这几年国家多难,叛贼趁机为害作恶。由于国法不振,才迟迟没有讨灭贼众。现在正是忠臣建立气节的时候,也是义士建功之日。大丈夫岂可面临危难而苟且免祸?应当在死中求生。你们大家都是世代忠诚坚贞,受国家的教化,今若不同心协力而各怀异心,摒正义为邪恶效力,即使是五尺儿童,都会指责你们,你们将有何面目见天下之士。有异议者,我就用剑斩杀他!"于是众人畏惧,都听从李远的指挥。于是众人相互盟誓,修建壁垒自守。

东行赴京

然而外无援兵,原州城还是被叛军攻陷。李远的部众大多被杀害,唯独李远兄弟被人所藏匿,得以幸免。李远于是对兄长李贤说:"现在叛军势大,屠戮忠良。我欲赶赴京师,请求救兵。兄长你隐居藏匿起来,可以免祸。然后寻找机会等到叛军内部西魏、北周将领出现裂痕,就可趁机立功。若朝廷大军西讨,我们就可以和朝廷军队内外相应。"李贤回答到:"你说的是我的心意。"于是李远决定东赴京师洛阳。李远辗转穿过叛军的地盘,到达了京师洛阳。北魏朝廷嘉奖李远,授李远武骑常侍。很快李远又转别将,赐帛千匹以及弓刀衣马等。

等到尔朱天光西伐,就配给李远精兵,让李远做向导。尔朱天光钦佩李远的才能和名望,特地招待他,任用他为伏波将军、长城郡守、原州大中正。

随军征讨

后来李远因与侯莫陈崇里应外合攻取了原州的功劳,迁高平郡守。宇文泰见到李远,和他交谈,感到喜悦,令李远在自己手下任职,很亲近礼遇他。等到孝武帝西入关中,朝廷授李远假节、银青光禄大夫、主衣都统,封安定县伯,邑五百户。西魏文帝即位后,因为文帝希望未来享受自己的晚年,又因为李远字万岁,非常符合文帝的心意,于是文帝令李远搀扶自己登殿。李远迁使持节、征东大将军,进爵为公,增邑千户,仍领左右。李远随从西魏大军征讨窦泰,收复弘农,都有战功。朝廷授李远都督、原州刺史。宇文泰对李远说:"我有爱卿你辅佐,就像我的身体有手臂可用,手臂怎么能离开身体呢。你在自己的家乡原州担任刺史是很荣耀,但这是你的私事。爱卿你若回朝述职,我则无人能够推心置腹了。"于是宇文泰令李远的兄长李贤代行州事。沙苑之战,李远战功最多,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邑三千户。不久李远随从独孤信东征,进入洛阳。被东魏将领侯景等包围。宇文泰赴援洛阳,侯景解围撤军。后来河桥之战,李远与独孤信为右军,与东魏军交战不利而撤退,李远又拜大丞相府司马。军国的机要事务,李远都参与处置。

镇抚河东

当时河东地区刚刚收复,民情人心还未安定,宇文泰对李远说:"河东是国家的重要地区,只有爱卿你可以镇抚那里。"于是授李远河东郡守。李远督促劝勉当地习用良好的风尚习俗,劝课农桑,严加禁止奸盗,又修整军备。李远在河东郡守任上任期不满一年而百姓怀念。宇文泰嘉奖李远,下诏书慰劳他。朝廷征召李远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设立太子后,授李远太子少傅。不久李远转少师。

纳降再战

东魏北豫州刺史高慎以北豫州归附西魏。当时高欢屯兵河阳。宇文泰认为高慎所在的北豫州相隔遥远,难以接应,诸将都畏惧前往接应。李远说:"北豫州远在敌境,高欢又屯兵河阳,从常理上论,实在难以救援。但兵贵神速,成事贵在是否符合时机。古人说过:'不入虎穴,安得虎子。'我们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情或许能够成功。即使遭遇意外,那也是兵家常事。如果顾望不前,便一定无法成功。"宇文泰大喜说到:"李远说的,非常振奋人心。"于是授李远行台尚书,作为前锋率军东进。宇文泰率大军继进。李远秘密行军,先将高慎带了回来。李远接着随从宇文泰在邙山和东魏大军交战。当时西魏大军不利,唯独李远保全所部军队作为殿后。不久朝廷授李远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防诸军事。

文帝亲待

东魏将领段韶率步骑二万进军宜阳,段韶以送粮为名,然而实则是谋取宜阳。李远知道段韶的计谋,于是派兵击破段韶,缴获他的辎重器械,段韶退走。宇文泰把自己所乘的马及金带床帐衣被等物,以及杂彩二千匹赐给李远,拜李远大将军。不久,李远拜尚书左仆射。李远对宇文泰说:"我是秦陇的平民百姓而已,才华与技艺具备。我平生的愿望,不过是当一个郡守。遇到了机会,得以为国家效力。主上显贵我也因此升迁,才到了今天的位置。如今我居高位,封爵封侯,国家委托给我独当一面的职务,手握生杀大权。不但使我荣宠一时,还足以使我荣耀一生。但尚书仆射一职,是百官之首的宰相,如今授予给我,我承受的责任很重。明公你若是欲保全我的名声,我请求您收回给我的任命。"宇文泰说:"你功勋与道德兼备,朝廷对你敬重属望,你是从众多人才中选拔出来的,哪里值得推托不接受呢。况且我对于你来说,就如同骨肉间的义气,怎么能因为官位便要退让,违背我对你的期望呢。"李远不得已,才就职。宇文泰又令自己的第十一子、代王宇文达做李远的义子,李远受到宇文泰的亲待就像如此。

助立嗣子

当时宇文泰还未确立嗣子,宇文泰诸子之中宇文毓最为年长,已有成年人的德行。宇文觉是宇文泰的嫡子,还年幼。于是宇文泰召集群臣说:"我欲立嫡子宇文觉做嗣子,但恐怕大司马有异议。"大司马即独孤信,也是宇文毓的岳父。宇文泰说完众人沉默,没有人作声。李远说:"立嗣子都是立嫡不以长,这是圣明的道义。略阳公宇文觉是世子,你还有何疑虑呢。若是因为独孤信而有所疑虑,我自请斩杀独孤信。"李远说完便拔刀而起。宇文泰也站起,说:"何必要这样!"独孤信又表态支持宇文觉当嗣子,李远才停了下来。于是群臣都赞同李远的提议。事后李远出外致谢独孤信说:"刚才是决定大事,不得不如此。"独孤信也致谢李远说:"今日全靠你,才决定了此大事。"六官建立后,授李远小司寇。孝闵帝宇文觉登基建立北周后,李远进位柱国大将军,邑千户。再次镇守弘农。

牵连被杀

李远的儿子李植,在宇文泰时期已是相府司录参军,掌管朝政。后来宇文护专权,李植恐怕自己不再被任用,于是密谋诛杀宇文护。结果图谋漏泄,宇文护知道了李植的图谋,于是将李植外调任梁州刺史。不久宇文护废黜孝闵帝,然后召李远和李植回朝。李远恐怕此时回朝不利,迟疑犹豫很久,于是说:"大丈夫宁愿当忠鬼,怎么能当叛臣呢!"于是听从宇文护的指令回朝。李远到了京师,宇文护因李远功劳和名望一直很重,还是想着宽宥李远。于是宇文护召见李远,对李远说:"你的儿子有阴谋,不止是对我不利,而是危害国家社稷。叛臣贼子,即使是你的儿子你也要依法处理,你要早作处置。"于是宇文护把李植交付给李远。李远素来钟爱李植,李植又为辩称自己并无图谋不轨。李远相信李植的话。翌日,李远带着李植拜见宇文护,李远自己先进府内拜见宇文护,留李植在门外,宇文护见李远只一人前来,以为李植已被李远处死,就说:"阳平公为何自己一人前来?"宇文护的左右侍从说:"李植也在门外。"宇文护大怒说:"阳平公你不相信我的话!"于是召李植进来,命李远和李植父子一同坐下,然后令明帝宇文毓与李植二人在李远的面前对质。李植因理亏而无言以对,只好对明帝说:"我谋划此事,是想安定社稷,对皇上你有利。今日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李远听了李植说的话,以头碰床说:"若你真是做了这样的事,就应该万死。"于是宇文护杀死李植,并逼李远自杀。李远死时五十一岁。李植的弟弟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也都被处死。其余的亲属都因为年幼得以幸免。

后世追赠

建德元年,宇文护被杀,朝廷下诏表彰李远的贞良忠节,并追赠李远本官,加陕、熊等十五州诸军事、陕州刺史。谥曰忠。隋开皇初,追赠李远上柱国、黎国公,邑三千户,改谥曰怀。李植及其诸弟,都加赠谥。

主要成就

编辑

李远一生攻绩显赫,早年率领乡人保卫家乡原州,原州失陷后,李远奔赴京城洛阳,受到北魏朝廷的嘉奖,跟随尔朱天光西讨。后来和侯莫陈崇收复了家乡原州城。

效力宇文泰后,李远参与了征讨窦泰,收复弘农,沙苑之战,河桥之战,纳降高慎,邙山之战等一系列和东魏的战斗,久经战阵,战功显赫。又镇抚河东要地,杜绝盗贼,修正军备,治绩明显。

在宇文泰立嗣子的问题上,李远最先表态,态度坚决强硬,促成大事,最终使宇文泰定下决心立宇文觉为嗣子。

轶事典故

编辑

深得人心

李远善于安抚,有才干和谋略,修整军备都很精锐。时常厚待安抚境外的百姓,让他们充当间谍,所以敌人的动静,李远必定先知道。即使有的间谍被敌人识破而被杀,他们也不后悔。李远得人心就像如此。

射石而入

李远曾经在莎栅打猎,见到一颗石头在草丛中,李远以为是一只兔子,就拉弓射向石头,箭镞深入石头一寸多。李远走进一看,才现是石头。宇文泰听说此事后感到很奇异,赐书给李远说:"昔日李广也是射石而入,你今天重演,可谓是继承了李广的雄风。虽然射石而入最早是从熊渠开始的,但后世也有像他这样的勇将啊。"

史籍记载

编辑

《周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史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七》

家族关系

编辑

曾祖

李富,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

祖父

李斌,袭领李富之兵,高平镇将。

父亲

李文保,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

哥哥

李贤,官职骠骑大将军,封河西郡公。

弟弟

李穆,字显庆,北周大司空、申国公、太保、原州总管、并州总管、太傅;隋文帝太师。

儿子

李植,相府司录参军,被宇文护所杀。

李叔谐,同李植一起被宇文护所杀。

李叔谦,同李植一起被宇文护所杀。

李叔让,同李植一起被宇文护所杀。

李基,建安县公,转清河郡公,州刺史。受到李植牵连,本应处死,因为叔父李穆求情得以免死,拜江州刺史。

孙子

李威,李基之子,起家右侍上士,累迁至开府仪同三司,又改袭李远的爵位阳平郡公。从周武帝平定北齐,以功授上开府、拜军司马。周宣帝即位,进授大将军,出为熊州刺史。大象末,位至柱国。

下一篇 达奚武

上一篇 宇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