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恩之 编辑
穆恩之(1917年9月30日-1987年4月8日),江苏丰县人,地层古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3年7月穆恩之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9月起在贵州遵义县立中学短期执教,并兼任教务主任;1953年参加九三学社;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会第二、第三届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7年4月8日在江苏南京病逝。
穆恩之主要研究笔石动物和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其次研究海百合、海蕾和海胆及泥盆纪、三叠纪、白垩纪地层。
中文名:穆恩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7年9月30日
逝世日期:1987年4月8日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生地: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代表作品:《中国各门类化石》、《中国各纪地层界线研究》
右边为穆恩之
1931年,穆恩之从丰县大程庄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1953年改名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1937年,穆恩之中学毕业后在张五楼小学任代课老师。
1938年,穆恩之考取位于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在大学期间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从事教学工作。
1941年,穆恩之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复学。
1943年7月,穆恩之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被派往湖南晃县资源委员会管理处,先后任甲种实习员、工务员。
1944年9月,穆恩之在贵州遵义县立中学短期执教,并兼任教务主任。
1945年2月,穆恩之到四川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任技佐、技士。同年7月随调查所迁至南京。
1949年4月,穆恩之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1971年3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顾问。
1956年,穆恩之身患肺结核病,仍带队参加祁连山考察工作。
1977年,穆恩之参加海南岛富铁矿会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7年4月8日,穆恩之在江苏南京病逝。
科学研究
科研综述
右边为穆恩之
古生物学方面
左四为穆恩之
生物地层学领域
穆恩之
主要论著
为了普及古生物学知识,满足生产实践和教学、科研的急需,穆恩之提出编著《中国各门类化石》丛书,他自己主编其中的《中国的笔石》。从1962年至1978年,这套中国古生物门类的系统总结丛书共出版15种17册。
1穆恩之.关于笔石的演化和分类.地质论评,1950,15(4~6)(171~188)。
2穆恩之,中国树形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5号,科学出版社,1955。
3穆恩之,中国的志留系,科学出版社,1962。
4穆恩之,陈旭,中国的笔石,科学出版社,1962。
5穆恩之.笔石体的复杂化.古生物学报,1963,11(3)(347~377)。
6穆恩之.正笔石及正笔石式树形笔石的演化、分类和分布.中国科学,1974,2(174~183)。
7穆恩之,葛梅钰,陈旭等,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13号,科学出版社,1979。
8穆恩之,中国奥陶纪生态地层的类型与生物地理区,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科学出版社,1982。
9穆恩之,李积金,葛梅钰等,华中区上奥陶统的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28号,科学出版社。
10Mu Enzhi,Graptolite Taxonomy and Classification,BullGeolSoc Denmark,1986,35:203~207.
11Mu Enzhi,A-J;Boucot,Chen Xu et al,Correlation of the Silurian of China (A Part of the Silurian Correlation for EAsia), GeolSocAmerica,Spec.Paper,1986,202:1~80.
12Mu Enzhi,The Ordovian-Silurian Boundary in China,BullBrMus NatHis(Geol),1988,43:117~131.
科研获奖
穆恩之所写的论文《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穆恩之所写的论文《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于197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穆恩之所著的《中国的志留系》是中国志留纪地层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获得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发表的专著《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和《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于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穆恩之所写的专著《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于1987年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穆恩之与美国学者A J 布科《中国志留系对比》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有关中国志留系的最有价值的文献,并于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中间为穆恩之
荣誉表彰
1980年,穆恩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笔石
作者名称 穆恩之
作品时间2002-3-1
穆恩之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古生物协会笔石工作组主席、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全国笔石学科专业组组长、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志》主编、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
穆恩之曾担任第五届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兼职教授。穆恩之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正式委员、奥陶系—志留系界限工作组选举委员、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通讯委员等职。
穆恩之不仅为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去世后一幅悼念的挽联写道:“严格要求、严谨工作,勤耕耘、勤灌溉、结出一串美果;平易近人、平淡生活,不贪求、不伸手、留下两袖高风”,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九三学社评)
穆恩之全面推进了中国笔石学的研究,是中国笔石学科的带头人,国际知名笔石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