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倕 编辑
陆倕(470年-526年),字佐公。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中国南朝齐梁诗人、大臣、“竟陵八友”之一。
陆倕少年勤学,长于作文。17岁时举本州秀才。刺史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延揽英俊,陆倕亦为所招,为议曹从事参军。天监初年,为右军安成王萧秀外兵参军,转主簿。陆倕在建康期间,与诸多文士多所交往,与任昉尤善,为《感知己赋》以赠任昉,自比司马相如、王粲,将任昉比作季札、蔡邕。后迁骠骑将军临川王萧宏东曹掾。又迁太子中舍人,与刘孝绰、张率等同掌东宫书记。其后,任太子庶子、国子博士、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扬州别驾从事史等职,以疾陈解。天监十四年(515年),出为云麾将军晋安王萧纲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府州事。途中作《以诗代书别后寄赠》。后以公事免官,左迁中书侍郎,又为中庶子,加给事中、扬州大中正。 后于普通七年(526年)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陆倕诗文并有盛名,昭明太子萧统称赞他“佐公持文介,才学罕为俦”。 《隋书·经籍志》著录文集14卷,佚。明人张溥辑为《陆太常集》。今存文24篇、诗4首。
别名:陆太常
字:佐公
所处时代:南朝梁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吴郡吴县
出生日期:470年
逝世日期:526年
主要成就:著名文史学家 竟陵八友之一
主要作品:《九品书人论》《陆太常集》等
本名:陆倕
早年经历
陆倕年少勤学,善写文章,有强识之才。他在家宅里搭了两间茅屋,杜绝与人往来,不分昼夜苦读,这样一直持续多年。他曾经有一次借别人的《汉书》但不慎丢失《五行志》四卷,于是凭记忆偷偷写下新的还给别人,几乎没有遗漏破绽。年幼时就让外祖张岱觉得惊异,张岱曾对儿子们说,陆倕是家族的灵魂。
初入仕途
永明五年(487年)被扬州刺史举为秀才。扬州刺史竟陵王萧子良开建(设)西邸,延请当时英俊人物,陆倕参与其中。 梁武帝天监初年,任右军安成王主簿,和乐安任昉交好,写了《感知己赋》送与友人,任昉因为这篇赋的名字而报答他。等到任昉做了中丞,簪裾辐凑,邀请了殷芸、到溉、刘苞、刘孺、刘显、刘孝绰和陆倕赴宴,美曰:“龙门之游” 。
升迁经历
陆倕迁任骠骑临川王(萧宏)东曹掾,梁武帝非常喜爱他的才能,敕令他撰写《新漏刻铭》,文辞十分优美。迁太子中舍人,又诏令他作《石阙铭》,对此武帝十分褒奖赞美,赐他绢三十匹,加给事中,官至中书侍郎、扬州大中正,守太常卿。
晚年病逝
普通七年(526年)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家世 | 父亲 | 陆慧晓 | 晋太尉陆玩之玄孙,赠太常 |
平辈 | 兄长 | 陆僚 | 蜀郡太守 |
陆仁 | 陆慧晓次子 | ||
子辈 | 儿子 | 陆缵 | 幼聪慧,韶年通晓经书,童子郎病逝 |
陆缅 | 陆倕次子,与父相似 |
表格参考资料:
著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含《九品书人论》《陆太常集》等。
竟陵八友之一。
《梁书·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
《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