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宪公 编辑
秦宪公(公元前724年—公元前704年),《史记·秦本纪》作秦宁公 ,嬴姓,赵氏 ,秦文公之孙,秦静公(一作秦竫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在位。
秦宪公因其父秦静公早逝,故被其祖父秦文公立为继承人。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居于西新邑,后迁居平阳。公元前713年,派兵夺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公元前708年,俘虏芮国国君芮伯万。
公元前704年,派兵消灭西戎小国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终年二十一岁,葬于西山大麓(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
别名:秦宪公、秦宁公
所处时代:春秋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 724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704年
主要成就:夺取荡社,俘虏芮君,消灭荡氏;迁都平阳
在位时间:前716年—前704年
谥号:宪公(宁公)
继承君位
秦宪公 (《史记·秦本纪》作秦宁公),嬴姓,赵氏 ,名已失佚,是秦文公之孙,秦静公(一作秦竫公)之子。秦文公四十八年(公元前718年),秦静公去世,秦文公立孙子秦宪公为继承人。
秦文公五十年(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 ,居于西新邑。
攻打亳戎
秦宪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宪公从西新邑迁居平阳(今陕西省陈仓区)。同年,秦宪公派兵攻打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一说在今陕西省三原县、兴平市一带)。
秦宪公三年(公元前713年),秦军与亳戎交战,亳戎首领亳王 战败逃往西戎,于是秦军消灭荡社。
俘虏芮伯
秦宪公七年(公元前709年),芮国国君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厌恶芮伯万的宠姬太多,于是将芮伯万赶出芮国。芮伯万便到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县北)居住。
秦宪公八年(公元前708年)秋天,秦宪公趁芮伯万在外之际,派兵攻打芮国,秦军由于轻视芮军而战败。同年冬天,周桓王派兵联合秦国军队一起包围魏城,俘虏芮伯万。
英年早逝
秦宪公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宪公派兵攻打西戎小国荡氏,不久秦军夺取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终年二十一岁,葬于西山 大麓 (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
秦宪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武公和次子秦德公是鲁姬子所生,少子秦出子是王姬所生。秦宪公死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黜太子秦武公,改立秦出子继位。
秦宪公继位之初,居于西新邑,后从西新邑迁居平阳 (今陕西省陈仓区);并相继派兵夺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 ;俘虏芮国国君芮伯万 ;消灭西戎小国荡氏。
秦武公:“烈烈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昭合皇天,以虩事蛮方。”
《左传》桓公三年至桓公四年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索隐》
父祖
祖父:秦文公
父亲:秦静公(秦竫公)
妻子
鲁姬子,生秦武公与秦德公。
儿子
秦武公,秦宪公长子。
秦德公,秦宪公次子。
秦出子,秦宪公三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