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襄公 编辑
秦襄公(?—前766年),嬴姓,名失传。庄公次子。春秋初秦国国君。
为对付戎、狄围攻,以妹缪嬴嫁丰王,以期分化戎人。后迁都汧邑(今陕西扶风县境),逐步向东发展。前771年,率军救周,曾力战犬戎。次年,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被赐以岐(今陕西岐山东北)西之地,得封诸侯,秦由此正式立国。前766年,率军攻伐西戎,在岐山附近死于军中。
秦襄公是春秋初期的一位杰出君主,在位时日虽不算很长,但他开创的基业及其雄才大略,为秦国社会发展和强盛奠定了基础。因此,司马迁评说:“秦起襄公,章于文、穆、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所处时代:春秋
民族族群: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 766年
主要成就:拥戴平王;列为诸侯;迁都汧邑
本名:秦襄公
在位时间:前778年―前766年(前771年册封为诸侯)
谥号:襄公
性别:男
发展国力
甘肃省礼县境内的秦襄公像
秦庄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 当时,戎狄之势仍非常强大,直接威胁秦国的基业之本。另一方面,秦国仅为“大夫”之职,只有卖命效力的义务,并未得到周王室的信任。秦襄公深知秦人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稍有不慎将会导致灭种之祸。秦襄公审时度势,于秦襄公元年(公元前777年),将其妹缪嬴嫁与西戎丰王为妻 ,秦襄公的决策显示出他的敏锐判断力和战略眼光。
秦襄公二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将都城迁到汧邑 (今陕西省陇县东南)。同年,戎兵大举围攻犬丘,世父率军顽强抵抗,不幸城破被俘。由于秦襄公和亲西戎,而且据有汧邑战略要地,戎人没有诛杀世父,一年后便放其归秦 ,双方一度和好相处。秦襄公通过嫁妹、迁都这两项重大决策,秦人一方面加强与周王室的关系,得到较可靠的声援;另一方面东进占据汧邑膏沃之地,可以大力发展生产,加强武备,赖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列为诸侯
秦国在向上发展,西周王朝已日暮途穷。荒淫无道的周幽王因宠幸褒姒的缘故,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而且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 屡次欺瞒诸侯,因此诸侯都反叛他。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申国国君申侯因周幽王废黜自己的女儿申后、外孙姬宜臼而恼怒,于是联合缯国、犬戎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当时,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作战得力,立有大功。
周幽王死后,诸侯共立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当时丰镐周围主要有四种力量:一是周幽王和姬伯服的势力,他们死后由王子余臣(周携王)继承;二是周平王的势力;三是戎族的势力;四是秦的势力。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秦襄公面临的抉择是或者追随周携王,或者拥戴周平王。秦襄公利用周王室的传统威信,而并不拘于秦国与周幽王、姬伯服的旧有关系,特别是周幽王死后,他更没有必要与王室的正统代表周平王相敌对。于是在周朝为逃避犬戎祸难,都城东迁洛邑时,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
秦襄公
伐戎去世
秦襄公
秦襄公十二年(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打到岐山时突然去世,其子秦文公继位。
秦襄公是春秋初期的一位杰出君主,在位时日虽不算很长,但他开创的基业及其雄才大略,为秦国社会发展和强盛奠定基础。
左丘明《国语》:“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秦庄公、秦襄公)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齐前庄公、齐僖公)于是乎小伯,楚蚠冒(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
司马迁《史记》:“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祖父:秦仲
父亲:秦庄公
哥哥:世父
妹妹:缪嬴
儿子:秦文公
在明代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秦襄公于第三回《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中登场,记载其姓嬴名开,与卫武公、郑武公和晋文侯共同击退犬戎,迎立周平王。 在第四回《秦文公郊天应梦郑庄公掘地见母》中,周平王赐给秦襄公被犬戎占领的岐丰之地,秦襄公回国后整兵备战,大败犬戎。犬戎将领孛丁、满也速皆战死,犬戎王被迫向西撤退。秦襄公拓地千里,使秦国成为大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