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永济 编辑

金朝第七代皇帝

完颜永济(?—1213年9月11日),本名允济,小字兴胜,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显宗完颜允恭异母弟,金章宗完颜璟之叔父, 母为元妃李氏, 金朝第七位皇帝。

大定十一年(1171年),完颜永济受封薛王,历任刑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秘书监等职。明昌元年(1190年)章宗完颜璟即位后,改封完颜永济为潞王。为避讳章宗之父完颜允恭名讳而改名永济。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驾崩,完颜永济在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的安排下即位为帝,改元大安。大安三年(1211年)始,蒙古军连年南下,金军一再败北。至宁元年(1213年),蒙古军侵入中都,金抗军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叛变,逐之归故邸,不久被宦官李思中杀死。降东郡侯。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完颜永济

别名:卫绍王、完颜允济

字:兴胜

谥号:绍王

封号:薛王、禭王、潞王、韩王、卫王(即位前)、东海郡侯(被废后)、卫王(追封)

年号:大安(1209年)、崇庆(1212年)、至宁(1213年)

所处时代:金朝

民族族群:女真族

逝世日期:1213年9月11日

在位时间:1208年 至 1213年

前任:金章宗完颜璟

继任:金宣宗完颜珣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完颜永济自幼懦弱,平庸无能,心无卓见,识人、理政能力皆弱,但却在世宗、章宗和朝臣面前,表现出一副持重老成和与世无争的样子。

大定十一年(1171年),完颜永济被封为薛王。同年,进封为禭王。

大定十七年(1177年),授世袭猛安。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为秘书监。

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转刑部尚书。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改任殿前都点检。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颜永济的父亲金世宗去世,其侄子金章宗完颜璟即位,进封他为潞王。

明昌二年(1191年),进封为韩王。

承安二年(1197年),改封卫王。

登基为帝

泰和八年(1208年)冬,对诸王疑虑重重的金章宗将完颜永济外放为武定军节度使,不久又命完颜永济入朝,封他为王傅府尉官,以检制宗室。完颜永济也成为了金章宗最亲近的人了。章宗在选皇位的交接人时,考察到自己的皇儿还未出世,只有密召完颜永济,对他说:"将来这两个未出世的皇儿,如其中有男,当立为储;如皆是男,必择可立者立之。”以保证章宗子孙永掌皇权。完颜永济信誓旦旦地答应了。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二十日,金章宗病死,他的贾妃、范妃还在怀孕。在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等人的策划下,完颜永济在第二天奉遗诏即位为帝,改元“大安”。

完颜永济即位后,为了保住皇位,立即毒杀了贾妃,又令范妃堕胎,并将她削为尼。大安二年(1210年)八月,完颜永济立自己的儿子胙王完颜从恪为皇太子。

内忧外患

就在金朝变乱不断的时候,蒙古人已羽翼丰满。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仍入贡于金,并对完颜永济有所了解。金章宗死后,成吉思汗听说完颜永济继位,极端蔑视,拒绝拜受完颜永济的诏书,向南面吐口水,说:“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随后乘马北去。

成吉思汗有意进攻金朝,首先出兵进攻臣属金朝的西夏,西夏向金求援,完颜永济坐视不救。西夏向蒙古屈服,成吉思汗兵势日炽,金朝势危,欲绝地反击。大安三年(1211年)春,蒙古入贡,完颜永济遣重兵分屯山后,欲就蒙古人进场之时袭杀之。然而金朝的乣军中有去给蒙古人报信的,蒙古人开始还将信将疑,然而报信者不断,蒙古人遣人窥之,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迁延不进。乣军是丹及北方其它部族的武装力量,虽然受制于金朝,却与女真统治者离心离德,此时更明确倾向于新兴的蒙古贵族。完颜永济加害成吉思汗的计划未能实现,成吉思汗不仅不再向金进贡,而且对金先发制人。八月,金军在野狐岭之战中溃败。在蒙军强大攻势面前,完颜永济束手无策,只知与臣下相对哭泣。九月,蒙古军逼近中都,因城防坚固兼有重兵防守, 完颜永济又采纳主战死守的建议而顽强防守,击败了蒙古军,保住了中都。

大安四年(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亲征金朝,在西京之战中取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反金,数月之间发展至十余万人。耶律留哥依附蒙古,又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金兵,金朝的处境更加不妙。

遇弑身亡

完颜永济(手绘版)完颜永济(手绘版)

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成吉思汗再次率大军逼近中都。此时负责防守中都北面的右副元帅胡沙虎在两年前蒙古军南下时,曾临阵怯逃,丢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逃回中都。完颜永济对他非但未治罪,反而仍重用为将。蒙古军逼近时,他仍然一味游猎,不理防务。完颜永济派使臣到军营去严词督促,胡沙虎恼羞成怒,于八月二十五日凌晨,联络完颜丑奴、蒲察六斤、乌古论孛剌等人反叛,从通玄门杀入中都东华门,占据了皇宫。第二天,劫持完颜永济出宫。不久,派宦官李思中用毒酒将完颜永济毒杀。

九月,胡沙虎迎立完颜珣为帝,即金宣宗。胡沙虎请废完颜永济为庶人,宣宗命百官三百余人议于朝堂。太子少傅奥屯忠孝、侍读学士蒲察思忠支持胡沙虎,但户部尚书武都、拾遗田庭芳等三十人请降完颜永济为王侯。胡沙虎固执前议,金宣宗不得已,乃降封完颜永济为东海郡侯。十月,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杀胡沙虎。

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诏追复永济为卫王,谥曰绍,后世称他为卫绍王。

历史评价

编辑

史书评价

《金史》:

卫王长身,美髯须,天资俭约,不好华饰。

卫绍王政乱于内,兵败于外,其灭亡已有征矣。身弑国蹙,记注亡失,南迁后不复纪载。

历代评价

贾益谦:卫王勤俭,重惜名器,较其行事,中材不能及者多矣。

成吉思汗: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

刘祁:卫王苛吝,不知人君体,不足言。已而强敌生边,贼臣得柄,外内交病,莫敢疗理。

李锡厚、白滨:卫绍王继位以后,面临金朝走向衰落这一严峻形势,迫切问题有两个:一是章宗后期内政的腐败,一是蒙古军的威胁。他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无所作为。他虽除掉了长期干政的李元妃,但是即位后,“驸马都尉徒单没烈与其父南平干政事,大为奸利,承晖面质其非”。南平父子干政的局面,终卫王之世不曾改变。在对付蒙古军威胁方面,他更显得无能。当时,保住辽东,则可以从侧翼牵制蒙古军南下。徒单镒奏请设置辽东行省,以适应军情紧急之需,不然,辽东距中都数千里,万一受兵,州府不能决断,事事须报可而后行,必贻误军机。然而卫绍王却以“无故置行省,徒摇人心耳”为由,拒绝采纳这一建议,结果导致东京不守。……他在位期间,金朝迅速衰落,已显露败亡的征兆。

李俊:终卫绍王的一生来看,其即位于金朝由盛转衰之际,执政初期成功清除章宗朝两大势力集团,迅速稳定政局,并实施一些有利政治举措,其试图扭转金朝颓势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后期由于金夏交恶、蒙古入侵、 辽东叛乱,从而中断其施政进程。然而在蒙古崛起并不断壮大的客观形势下,金朝的衰落已成必然趋势,卫绍王对外政策、防御方针、民族思想上出现连环性失误,加之用人不当使其落得身弑国蹙的个人和家国命运, 而后继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地位,未能恢复其“帝王”的名誉,以致被后世所诟病。但真实的卫绍王并非如此,“泰和年间, 盗贼纵横,边圉驿骚空,一国之事,力己不足以支之矣。国主继之,倥偬日甚,又怀宿昔之憾,遂动无名之师,力不逮心,轻佻外侮,甚至蔬食徒跣,日焚香告天,不幸适丁其会矣。”在当时客观形势的压迫下, 卫绍王虽有心致力于挽救日趋衰落的国运, 但已力不逮心,加之性格的优柔寡断,注定其悲剧的个人和家国命运。卫绍王的邻国政策、民族思想、防御方针存在的缺陷,并没有为后继统治者金宣宗即时纠正,反而更加恶化,金朝国运衰落终不可逆转,而当今社会强调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与邻政策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无疑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人际关系

编辑

父母

父亲:金世宗完颜雍

母亲:元妃李氏

兄弟姐妹

兄弟

金显宗完颜允恭,母昭德皇后

赵王完颜孰辇,母昭德皇后,早卒

越王完颜斜鲁,母昭德皇后,早卒

鄗王完颜允中,母元妃张氏

越王完颜允功,母元妃张氏

郑王完颜允蹈,母元妃李氏

潞王完颜允德,母元妃李氏

豫王完颜允成,母昭仪梁氏

夔王完颜允升,母才人石抹氏

姐妹

豫国公主,母昭德皇后

鲁国公主,母不详,长女

唐国公主,母不详,下嫁徒单思忠,大定二年,徒单思忠病逝,改嫁给乌林答天锡

国公主,母不详,第四女 ,下嫁唐括贡

宛国公主,母不详,第七女,大定七年(1167年)下嫁乌林答复

第十四女,母不详,大定七年(1167年)下嫁纥石烈志宁之子诸神奴

泽国公主,完颜长乐,母李元妃

韩国公主,母李元妃,下嫁仆散揆

息国公主,母不详,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下嫁徒单公弼

妻妾

徒单皇后

钦圣夫人袁氏

子女

儿子

梁王完颜从恪

完颜琚

完颜瑄

完颜璪

女儿

岐国公主(母袁氏)

人物争议

编辑

即位原因

《金史》将“柔弱而鲜智能”作为完颜永济继承皇位的原因,事实上这种说法不仅有失公允,也不够全面。完颜永济继位,是诸多因素交织的产物。永济登位是朝中两大政治集团封建权力斗争的结果。章宗临终前所面对的是朝中两股政治势力,一为以章宗宠妃李师儿为代表的李氏家族集团,二为平章政事完颜匡为首的完颜皇族势力。完颜永济是在双方的明争暗斗中作为政治筹码继承了皇位。章宗于父兄中最爱卫王,欲使继位立之,语在卫绍王纪。卫王朝辞,是日,章宗力疾与之击 ,谓卫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欲去邪?’元妃在傍,谓帝曰:‘此非轻言者。’十一月乙卯,章宗大渐,卫王未发”对于贪恋权欲的李氏深知母由子贵,为防止皇权旁落于范、贾两位宫人及完颜匡手中,加之她揣摩出章宗有立永济为帝的意愿,遂与黄门李新喜谋划立卫王,若以后皇嗣顺利诞生,遵章宗遗诏,卫王必然退让帝位,自己可以趁机控制宫人范氏和贾氏,打压群臣。

身为三朝老臣的完颜匡深知后妃干政必将引起皇族势力的衰退,不仅完颜皇族政权命脉面临被李氏家族取代的危险,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将中断。为此他急需在章宗叔辈及兄弟辈的亲王中寻找一位继承者,符合章宗意愿又便于日后控制的只有完颜永济一人。完颜皇族权力在得以延续的同时,自己又可以得到拥立君主的荣誉。在面对皇位空缺、各自利益均受影响的情况下,两大势力集团各取所需一致拥护永济为帝,完颜永济就在这样的斗争下继承皇位。

是否平庸

《金史·卫绍王本纪》中有完颜永济“柔弱鲜智能”记载,卫绍王时期的史料几乎都被宣宗毁,极力贬低卫绍王,使得完颜永济留给后人的只是平庸无能,心无卓见的印象。完颜永济才华学识胆量及理政能力不及其他皇子,继位后面对内忧外患,政治虽不显著,但不能表示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毫无作为。

史籍记载

编辑

《金史·卷第十三·本纪第十三·卫绍王》

影视形象

编辑

《成吉思汗》(2000年电视剧),李克乃

下一篇 耶律德光

上一篇 李谅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