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青 编辑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中国西汉时期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 。
卫青从小为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而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后迁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升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因功进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卫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战后进拜大将军。次年,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而还。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武帝赐谥号“烈”,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庐山(一说卢山 )形状为其修筑墓冢。
卫青虽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 ,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 其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
全名:卫青
字:仲卿
谥号:烈
封号:长平侯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
逝世日期:公元前 106年
安葬地:茂陵东北
主要成就:直捣龙城,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败单于
最高官职:大司马大将军
悲惨童年
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媪是否为其夫家姓存在争议)。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子(即卫长君),长女卫孺(此从《史记》,《汉书》作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后来,卫媪与在平阳侯曹寿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
因为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而是将其当成了奴仆来驱使。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的骑奴。
因祸得福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子夫被做客平阳侯府的汉武帝看中。建元三年(前138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这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其母馆陶公主派人抓捕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他 。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赶去救下卫青。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作为武帝的亲随参与朝政的参议听闻,掌管议论 。
自建元三年(前138年)到元光六年(前129年)近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武帝左右,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
初伐匈奴
主词条:龙城之战、河南,漠南之战
卫青拜将(茂陵博物馆雕像)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匈奴军数千人。
河南、漠南之战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斩杀匈奴二千三百人。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鉴于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两地定居,并且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此役之后,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汉朝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战,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功不可没,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其部将苏建、张次公随征有功,分别被封为平陵侯、岸头侯。
再次北上
主词条:高阙奇袭战、定襄北之战
卫青像
汉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汉书》载为八千七百户),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 。卫青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卫青上表辞封,并推功于众将士。此役中,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受到武帝的封赏,得封侯爵。
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及李沮六将,分领六路大军,自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首数千级而还”。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首匈奴军一万多人。但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骑遭遇单于主力,赵信力战后领兵投降匈奴,苏建独自逃回。因这场战役“失两将军,亡翕侯(赵信),功不多”,故而卫青仅获赏千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在此战中表现突出,被封为冠军侯,开始崛起为将坛新星。
远征漠北
主词条: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人 ,兵分两路,跨漠远征,共同打击匈奴。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攻击,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于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不同版本的漠北之战示意图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意外与伊稚斜主力遭遇。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遮蔽天日,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汉军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单于部。伊稚斜单于见汉军势众,战士、战马强大,若是交战,对匈奴不利。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汉军继续与匈奴人厮杀,杀伤人数相当。汉军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虏,说单于在天未黑时已离去,卫青遂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跟随其后。匈奴军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时,汉军已行走二百余里,未追到单于,到达了窴颜山的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汉军留住一日,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回师。 此战,卫青所部总计斩杀匈奴一万九千余人。大军回营时,才遇到迷路失期未来支援的李广、赵食其部。
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 而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十四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 。汉军士兵、马匹损失十几万,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于是倾尽库藏钱和赋税收入仍不足以供给战士的费用。汉武帝设置武功爵,以筹集军费。
凯旋回朝后,卫青没有得到增封食邑的赏赐,所部将士除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外,也没有受封的 。后来,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武帝分别加封二人为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共同管理日常的军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 。又经两次益封,卫青的食邑总计达到一万六千户至三万户之间(《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 ,《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 和三万户 的不同记载)。
平阳侯曹寿死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元鼎二年(前115年)后 ,夏侯颇因罪自杀,武帝遂命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
病逝追封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庐山(一说卢山 )形状的墓冢。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 宋宣和五年(1123年 ),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卫青。 卫青亦名列历代兵书中,如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 及明代的《广名将传》 。
军事活动
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共计斩杀捕获匈奴五万余人 ,为汉武帝时期汉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主要军事活动如下:
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前129年),首次带兵出征。汉军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杀敌七百余人。
收复河套:元朔二年(前127年),与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和五原郡。
奇袭高阙: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二出定襄: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夏之际,两次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灭匈奴军过万。
漠北大战: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分兵远涉漠北,和单于主力相遇,以武刚车结阵,以弱胜强。
汉武帝时代的汉匈战争
军事思想
卫青无军事著作传世,其军事思想主要内容为:
1.主张调整对匈奴作战的战略,实战中以主动出击代替被动防御。西汉立朝以来,依托长城实施要塞防御,不能有效避免匈奴的大规模侵扰。卫青针对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大、战斗持续能力强、作战半径大的特点,确立了对匈奴作战“以骑兵制骑兵、以机动对机动”的新战法,并很好地实践了这一战略思想,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重大胜利,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 2.
注重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匈奴人聚则为兵,散则为民,实施击溃战收效甚微。必须既歼灭其军队,又掳其居民和牲畜。卫青作战,“每出辄有功”;龙城之战,斩首俘虏七百。河南之战,斩首达五千余级,获牲畜百余万,车辎不可计数;袭击右贤王庭之战,“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漠北之战,共斩获一万九千余级。经过七次征战,匈奴右贤王部、单于本部均受到惨重打击,从此匈奴一蹶不振。 3.
善于长途奔袭,打击敌人纵深。龙城之战,卫青率军从东路进发,反向西北方向追击匈奴军,一路孤军深入数百里,直捣匈奴人的祭祀圣地漠北龙城;河南之战,卫青所部汉军迂回作战,两渡黄河,纵横数千里,沿途所至,所向披靡,荡平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在黄河以南的势力;袭击右贤王庭之战,卫青指挥三路大军长途奔袭,出塞六七百里,在阴山以北的区域对右贤王所部实现合围;漠北决战,卫青军团横渡大沙漠,北进千余里,大败匈奴单于。 4.
以骑兵为主,组织多兵种配合。与匈奴主力进行决战,卫青所使用的军队基本上都是骑兵,但也注意发挥步兵、车兵的优势。漠北决战中,卫青根据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先使用战车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武刚车两侧有盾牌和长矛,环接后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弓弩手以此为屏障对匈奴军进行远距离攻击。然后指挥骑兵向敌发起反冲击。该战术使兵种间密切配合,有功有防,以弩兵、车兵的防御作战消耗敌人,以骑兵的进攻作战打败敌人。 5.
作战指挥果敢灵活,善于捕捉战机。漠北决战初期,卫青所部的主要任务是与左贤王决战。在侦知单于所在的位置后,及时改变计划,以精锐骑兵出塞千余里,进行纵深追击,直抵漠北单于本部所在地,决战胜敌。
卫青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伍被:臣所善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言大将军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用。骑上下山如飞,材力绝人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常为士卒先;须士卒休,乃舍;穿井得水,乃敢饮;军罢,士卒已逾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钱,尽以赏赐。虽古名将不过也。
苏建: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
何武: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於亡形。
扬雄: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浮西河、绝大幕,破寘颜,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
杜笃《论都赋》:遂命骠骑,勤任卫青,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入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叩勒祁连,横分单于,屠裂百蛮。
班固《汉书》: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
曹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杨素《出塞二首》: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李世民《大赦诏》:有隋灾乱,凭陵转甚,疆场之萌,曾无宁岁。朕韬干铸戟,务在存养。自去岁迄今,降款相继,不劳卫霍之将,无待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交臂藁街,名王面缚。归身夷邸,襁负而至,前后不绝。
徐彦伯《登长城赋》:卫青开幕,张辽辟土,校尉嫖姚,将军捕虏。
司马贞《史记索隐》:君子豹变,贵贱何常。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取乱彝章。
欧阳修《听平戎操》: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苏洵《御将》: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勣,贤将也。汉之韩信、黥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
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卫青起于贱隶,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二人者之能,岂出于素习耶?亦天之所资也。
张预《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出其不意。”青夜围右贤王。又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青不斩苏建,谓其以少击众是也。
李惟清:臣闻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郭子仪、李晟,西北望而畏之。
陈元靓:天生将材,社稷之卫。侯以勋封,名因位贵。万乘是赖,四夷所畏。千载凛然,而有生气。暗合孙吴,时称卫霍。殄灭群丑,肃清沙漠。意气峥嵘,功名熏灼。民到于今,叹其雄畧。
黄震《黄氏日抄》:①二人(卫青、霍去病)皆孟子所谓民贼。班氏之传。每一出兵。即继以匈奴寇边杀略多,以明二人非能御寇,乃寇之招,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二人之罪尤着、③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
黄淳耀《太史公知意》: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李)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陈仁锡:太史极不满于开边生事,恩幸滥宠,而卫霍二将却正坐此,故篇中屡有微言。然白登之围,天骄之横,向非卫、霍两将军,终汉之世边境无宁日矣。卫霍之功安可以外戚没乎?且卫霍纵能以外戚贵,宁能以外戚胜乎?使帝以外戚之嫌裁减封爵,何以竞才之用,何以为武帝乎?传中屡以“皇后”为言,何其浅也。须知武帝不独以戚贵青,青亦不独以戚呈身。
王世贞《戚将军纪效新书序》:余尝怪汉武帝时,下朝鲜,埽滇越,席卷瓯、闽、南三越,不旋踵而若承蜩然。其最难者匈奴耳,而大将军、骠骑将军以轻骑绝大漠,数得志焉。此岂尽出天幸,不至乏绝哉?而太史公传,自卤获封户外,略而不具载。意其人以文章高天下,怏怏奇数,不欲令武士见长耳。及读至帝欲以孙、吴兵法教骠骑,不肯受,曰:“不至学古兵法,顾方略何如。”夫然后而知骠骑将军、大将军之微也。彼故长于技而短于法,即不尽出天幸,于后世何所见焉。
冯梦龙《智囊全集》: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不然,虽以狄枢使(狄青)之功名,犹不克令终,可不戒欤?
黄道周《广名将传》:青之少贱,无异凡奴。何期慧眼,乃在钳徒。后果封侯,威誓单于。裨将苏建,将兵击胡。以千敌万,苦战日余。寡不敌众,一军皆殂。仅以身免,逃归伏辜。佥曰可杀,毋玷简书。青独曰否,是不宜诛。明威易耳,仁实难孚。以寡敌众,不为贼俘。归死司败,不畏罪逋。其忠其勇,皆大丈夫。概杀无赦,何以劝乎?表上其事,以俟庙谟。恩出天子,威仍在吾。果许赎罪,以示优殊。其子苏武,牧羊海隅。孤忠苦节,千秋所无。盖愆自赎,收之桑榆。实青恩惠,固结不渝。明德之远,其如此夫!
曾国藩:①有为者不宜复以资地限之。卫青人奴,拜将封侯,身尚贵主。此何等时,又可以寻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 ②卫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于矫性齐美。
蔡东藩《前汉演义》:卫青之屡次立功,具有天幸,而霍去病亦如之。六师无功,去病独能战捷,枭虏侯,擒虏目,斩虏首至二千余级,虽曰人事,岂非天命!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
钳徒论相
钳徒论相,选自《中国古代百将图说》
敬重贤才
卫青敬重、爱惜人才。他早年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 ;在河东买马时发掘并举荐了日后的酷吏咸宣。
随着卫青地位的日益尊重,汉武帝希望群臣见大将军行跪拜之礼,名臣汲黯却依然行揖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卫青听后,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和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很多人。
不患无威
卫青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赠金事件
漠南之战后,大将军被赐千金,有个叫宁乘的人,对他说:“大将军之所以能显贵全是因为卫皇后,汉武帝如今很宠爱王夫人,她刚刚受宠所以家里尚未富贵,大将军可以把皇帝所赐的千金都送给她示好(此话有谬误之处,卫青以自身军功封侯。早年,卫青被馆陶公主‘绑架’获救后,就已‘赏赐数日累千金’;而王夫人那时已封了夫人,家里还‘未富贵’)。”卫青并未按宁乘所说把千金都送去,折半把五百金送给了王夫人。
此事可以排除讨好宠妃的可能性,第一,卫青折半送金,当时已为万户侯和秩禄最高的大将军并不缺钱,反而常把太后所赐的金子全都分给部下 ;第二,卫青作为皇后和太子倚靠的外家并不是拉拢宠妃的好选择 。汉武帝知道后,询问了卫青,把宁乘升为东海都尉调出了长安。
不愿养士
卫青虽然战功显赫,地位尊宠 ,但从不养士人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刘彻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舅甥和睦
卫青和霍去病关系和睦。漠北大战时,卫青部下的郎中令李广因丧失了立功封侯的最后机会,以及迷路的过失将会受到的军事审问自尽。一年后(即元狩五年,前118年),李广之子李敢怨恨卫青,将其击伤。卫青没有追究这件事,但霍去病知道后,却在随后借机射杀李敢,为亲复仇。
霍去病在去世前和公孙贺等人请立三子封王,以维护太子刘据的地位,由此看出二人政治立场的一致。
淮南寝谋
《史记》记载,淮南王刘安打算谋反时,问谋士伍被:“崤山之东若有兵战,朝廷必派大将军(卫青)统兵镇压,您认为大将军是怎样的人?”伍被说:“我的好友黄义,曾跟随大将军攻打匈奴,归来告诉我说:‘大将军对待士大夫有礼貌,对将士有恩德,众人都乐意为他效劳。大将军骑马上下山冈疾驶如飞,才能出众过人’。我认为他才能如此,又屡次率兵征战,通晓军事,不易对抗。等到谒者曹梁出使长安归来,也说大将军号令严明,对敌作战勇敢,常身先士卒。安营扎寨,井未凿通时,士兵都喝上了水,他才肯喝。军队出征归来,士兵渡河已毕,他才过河。皇太后赏给的钱财丝帛,他都转赐手下的军官。即使古代名将也无人比得过。”刘安听后默然无言。
后来,刘安做谋反的准备,派人假装获罪后逃出淮南国而西入长安,供事于卫青和丞相公孙弘,意欲一旦发兵起事,就让他们先刺杀卫青,再说服公孙弘。在刘安看来,只要除去二人,那“如发蒙(大意为如同揭去一块盖布一般轻而易举)耳”。 由此可见卫青在时人眼中的地位。
庇护太子
据《资治通鉴》等书记载,太子刘据和卫皇后日渐宠衰后,常常担忧不保,“有不自安之意”。汉武帝察觉到此事后,主动找到卫青,表示太子温厚好静、能安天下,是最合适的守成贤主,并让卫青转告太子、皇后 。因此,卫青在世时,无人敢构陷太子。等到他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图谋不轨者才逐渐多了起来 。
亲属
关系 | 人物 | 封爵、谥及称号 |
---|---|---|
父亲 | 郑季 | —— |
母亲 | 卫媪 | —— |
兄长 | 卫长君 | —— |
姐姐 | 卫孺 | —— |
卫少儿 | —— | |
卫子夫 | 孝武思皇后 | |
弟弟 | 卫步 | —— |
卫广 | —— | |
妻子 | 平阳公主 | 平阳长公主 |
外甥 | 霍去病 | 冠军景桓侯 |
儿子 | 卫伉 | 长平侯 |
卫不疑 | 阴安侯 | |
卫登 | 发干侯 |
注:自卫青、霍去病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卫家顶峰时,支属五侯,贵震天下。卫青之后,其五人为侯者,卫伉、卫不疑、卫登,霍去病及霍嬗。卫家成为西汉贵族中的一家。但在二十多年后,卫氏的爵位相继被剥夺。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
部将
姓名 | 随从或同卫青参与何役 | 爵位 |
---|---|---|
李广(?-前119) | 漠北之战 | —— |
公孙贺(?-前92) | 朔方之战、定襄之战 | 南窌侯,葛绎侯 |
李息 | 河南之战、朔方之战 | 关内侯 |
公孙敖(?-前96) | 朔方之战、定襄之战、漠北之战 | 合骑侯 |
李沮 | 朔方之战 | —— |
李蔡(?-前118) | 朔方之战 | 乐安侯 |
张次公(?-约前122) | 朔方之战 | 岸头侯 |
苏建 | 河南之战、朔方之战、定襄之战 | 平陵侯 |
赵信(?-前108) | 定襄之战 | 翕侯 |
张骞(约前164-前114) | 定襄之战、漠北之战 | 博望侯 |
赵食其 | 漠北之战 | 关内侯 |
曹襄(?-前114) | 漠北之战 | 平阳侯 |
韩说(?-前91) | 朔方之战 | 龙嵒侯,按道侯 |
郭昌 | —— | —— |
荀彘 | —— | —— |
(表格参考资料 )
史料没有记载卫青确切的出生年份。但依几种资料可以大致推测他年龄的范围。
建元二年(前139年),十八岁的刘彻(古时以虚岁计)在平阳侯府做客,此时卫青的三个姐姐,均未出嫁。汉朝法定女子过十五岁不婚者,三十岁之前,分五等交税,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到三十岁加到五算 ,即一年要交六百钱。虽然平阳侯家的奴仆能免税,但奴婢作为王侯家的财产,只能奴婢内部婚育,不外乎婚育本身就是在增加主人的财富。即便三女都超过婚龄,也不应过大,三姐卫子夫更可能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而卫青是卫媪在丈夫死后和郑季私通所生,至少比卫子夫小一到两岁。
《史记》载,“青壮,为侯家骑”(此处的‘壮’意为‘长大一点儿’;侯家骑,即骑奴,可作古时王宫贵族的“童骑” ,年龄都不大)。故保守推测建元二年(前139年)卫青“给事建章”时约十二至十五岁之间(同年霍去病两岁),元封五年(前106年)逝世时约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左右。
卫氏复家
根据班固在汉书年表里的记载,在巫蛊之祸中,卫青的长子长平侯卫伉由于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因此,在后来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汉平帝·王莽)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山西临汾现今仍存大将军故里供后人代代瞻仰。
卫青墓
卫青墓冢
卫青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汉武帝茂陵东侧约1千米,在霍去病墓西侧。墓封土形似阴山,以纪念卫青打击匈奴立下的汗马功劳。卫青墓是茂陵陪葬重臣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的墓碑“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
文学形象
《出塞》 | 《塞下曲》 | 《从军行》 | 《出塞》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 《咏史上·卫青》 |
《贵游》 | 《送客往鄜州》 | 《秋日杂感》 | 《望海潮》 | 《送王相公之幽州》 | 《长安道》 |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 《到宣武三十韵》 | 《深居杂兴六首》 | 《吴戎幕哲七首》 | 《泾州观元戎出师》 | 《出自蓟北门行》 |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 |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 《闰三月十日将别王甥与之痛饮醉后作将进酒》 | 《论都赋》 |
影视形象
年份 | 电视剧名 | 饰演者 |
---|---|---|
1997 | 汉武帝 | 师小红 |
2001 | 大汉天子 | 宋大光 |
2003 | 大汉天子2 | 董勇 |
2004 | 汉武大帝 | 陆剑民 |
2006 | 大汉天子3 | 董勇 |
2007 | 剑行天下 | 刘雨涛 |
2013 | 仙女湖之墨仙 | 郑凯 |
2014 | 卫子夫 | |
2018 | 河西走廊 | 缪晓东 |
2020 | 霍去病 | 潘泰名 |
(表格参考资料 )
陆建民饰演的卫青(《汉武大帝》)
董勇饰演的卫青(《大汉天子》)
沈泰饰演的卫青(《卫子夫》)
《史记》 | 《汉书》 | 其他 |
---|---|---|
《卫将军骠骑列传》 | 《卫青霍去病传》 |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三》 |
《汲郑列传》 | 《武帝纪》 |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四》 |
《司马相如列传》 | 《外戚恩泽侯表》 |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五》 |
《淮南衡山列传》 |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资治通鉴·卷十七》 |
《外戚世家》 |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 《资治通鉴·卷十八》 |
《平津侯主父列传》 | 《酷吏传》 | 《资治通鉴·卷十九》 |
《匈奴列传》 | 《匈奴传》 | 《资治通鉴·卷二十》 |
《游侠列传》 | 《外戚传》 | 《资治通鉴·卷二十一》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