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曜 编辑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史学家。
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
吴末帝孙皓即位后,韦曜受封高陵亭侯,迁中书仆射、侍中,领左国史。凤凰二年(273年),被赐死,时年七十岁。
韦曜著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作为中国古代从事史书编纂时间最长的史学家,后世《三国志》大多取材《吴书》。
全名:韦曜
字:弘嗣
所处时代: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吴郡云阳县
出生日期:204年
逝世日期:273年
主要成就:参与主持编撰《吴书》
主要作品:吴书、汉书音义
本名:韦昭
爵位:高陵亭侯
官至:中书仆射、侍中、左国史
论说博弈
韦曜,本名韦昭 ,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年少时喜好学习,善于撰写文章。初任丞相的掾史,外出授任西安县令。回到京城后,任尚书郎,升任太子中庶子。当时蔡颖和韦曜同在东宫任职,喜好围棋。太子孙和认为此事没有益处,故让韦曜著文论说此事。
未任侍讲
韦曜(游戏形象)
孙休命韦曜依照刘向所创体例,校核审定各类书籍,又打算请韦曜担任侍讲。而左将军张布是孙休亲近的宠臣,做事颇有过错,忌惮韦曜这样的精明又意志坚定的侍讲儒士,唯恐他用古今事例警戒孙休,就坚决争辩说韦曜不能担任此职。孙休对张布极为不满。然而,韦曜最终也未能得以入宫担任侍讲。
孙皓责怒
吴末帝孙皓即位后,封韦曜为高陵亭侯,升任中书仆射,后降职为侍中,长期兼任左国史。 当时孙皓周围的人迎合孙皓旨意,多次说出现祥瑞感应现象。孙皓以此询问韦曜,韦曜回答说:“这只是人家箱匣中的东西而已。”有一次,孙皓想为自己的父亲孙和作“纪”,而韦曜坚持以孙和未登帝位为据,只宜将其历史记载文字定作“传”。就这样几次三番,韦曜逐渐受到孙皓的责怒。韦曜为此深感忧虑,并且当时身患疾病,需服药医治监视护理,于是自称年老体弱,请求辞掉侍讲、左国史二职,希望能够完成所写之书,将他从事的工作交给别人,孙皓没有答应。
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
韦曜认为朝臣在公共场合相互谤毁伤害,内心就会相互滋生怨恨,使大家不能和睦共济,这并非好事,故此他只是出示难题,提问经典的辞义理论而已。孙皓认为韦曜不接受皇帝诏命,有意不尽忠主上,于是将他对韦曜前后不满的嫌隙忿恨积累一起,于凤凰二年(273年),将韦曜拘捕入狱。
惨遭杀害
在狱中,韦曜通过狱吏上呈奏章企求赦免,但孙皓对此无动于衷,反怪他的奏章有墨污,又以此诘问韦曜。而华覈也接连上奏营救韦曜,孙皓不准许华覈的请求,于是下令诛杀韦曜,终年七十岁,并将韦曜的家属流放到零陵郡。
《吴书》(合著,合著者:华覈、周昭、薛莹、梁广)
《洞记》
《博弈论》
《国语注》
《辩释名》
《官职训》
《吴兴录》
《汉书音义》
《孝经解赞》
《注孝经论语》
《三吴郡国志》
《春秋外传国语》
姓名疑问
韦曜本名韦昭,《三国志》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而将其更名为曜 。但是《三国志》对于其他“昭”字的出现均不避讳(如张昭、胡昭、昭仪等),独独把韦昭的名字改了,这是为什么呢?据后代学者考证,得出结论,可能韦昭本身就有一个别名,叫做韦曜,而《三国志》借用的可能正是这个别名。这样一切就都能说通了。毕竟《三国志》对于晋朝帝王的名字多数还是不避讳的,很是开放。
成语典故
以茶代酒
三国志13的韦曜
刘知己:“若南、董(南史氏、董狐)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韦曜、崔浩)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於今称之。与夫王沈《魏书》,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持诌媚以偷荣,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叶适:“王蕃、楼玄、贺邵、韦昭、华覈,吴之将亡,孙皓酷暴,尚有此人。孔子称‘殷有三仁’,殷圣贤数十世之天下,其亡,有此仁人,固其宜也。悲夫!”
宋庠:“先儒自郑众、贾逵、王肃、虞翻、唐固、韦昭之徒并治其章句,申之以注释,今惟韦氏所解传于世。韦氏以郑、贾、虞、唐为主,而增损之,故其注备而有体,可谓一家之名学。”
黄震:“《国语》文宏衍精洁,韦昭注文亦简切称之。”
据《韦氏族谱》载,韦昭死后,葬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境界延陵“九女墩”。
2005年,位于镇江市丹阳延陵镇彪塘村的九女墩被盗,《扬子晚报》及时报道了《遭盗掘“九女墩”系三国韦氏墓》新闻,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2013年3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韦氏宗亲于延陵镇彪塘村九女墩开展大型而隆重的公祭活动,追思韦昭的贤德,2013年4月2日的《丹阳日报》社会新闻专门配发了相关的报道,标题为《延陵韦氏公祭“三国司马迁”》,对九女墩即为韦昭墓给予了客观的阐述。
儿子:韦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