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冏 编辑
司马冏(?~302年),字景治,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 ,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
其父司马攸死后,袭爵齐王,历任散骑常侍、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联合赵王司马伦废杀皇后贾南风,为宠臣孙秀所排挤,出镇许昌。司马伦篡位后,拜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首倡大义,联络河间王司马颙等人讨灭司马伦,迎接晋惠帝复位,拜大司马、辅政大臣,加九锡。权倾朝野,骄奢淫逸,大失人心。
永宁二年(302年),拥立清河王司马覃为皇太子,自领太子太师,打算长期专政,遭到司马颙和翊军校尉李含上表反对,后被长沙王司马乂所杀。皇太弟司马炽即位为晋怀帝后,对司马冏予以平反,追赠侍中、大司马、齐王,谥号武闵。
别名:齐武闵王
字:景治
所处时代: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洛阳
逝世日期:302年
本名:司马冏
籍贯:河内郡温县
爵位:齐王
谥号:武闵
官职:大司马加九锡、太子太师
继嗣齐王
司马冏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父司马攸的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晋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晋武帝前来临丧,司马冏号啕恸哭诉说父亲的疾病被太医谎报,晋武帝便下诏诛杀太医。司马冏因此被称举,得以继嗣齐王爵位。
元康年间,拜为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在“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秘密地与他联合,废除皇后贾南风,按功转任游击将军。司马冏对此职位不满意,有怨恨之色。孙秀暗中察觉到这种情况,又怕他在朝廷之内,于次年让他出朝任平东将军、假节,镇守许昌。司马伦篡位,迁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想以宠信安抚他。
倡义元勋
司马冏因众心怨恨司马伦,暗地与离狐郡的王盛、颍川郡的王处穆商量要起兵诛杀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派心腹张乌窥视,张乌背叛了他,便说:“齐王没有别的图谋。”司马冏已有现成的计划没有施行,担心事情泄露,便与军司管袭一起杀了王处穆,把首级送给司马伦,以便让他安心。
永康二年(301年),谋划就绪后,便逮捕并杀死管袭,与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起兵。派使者告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新野王司马歆,把檄文传遍天下征镇、州郡县国,让天下共知。扬州刺史郗隆接到檄文,犹豫不决,参军王邃杀了他,把首级送给司马冏。司马冏把军队驻扎在阳翟,司马伦派他的将领闾和、张泓、孙辅从堮坂出兵,与司马冏交战。司马冏的军队失利,筑坚垒自守。正好成都王司马颖的军队在黄桥攻破司马伦军众。司马冏便出兵进攻闾和等人,大破敌军。
等到王舆废除司马伦,晋惠帝恢复帝位,司马冏诛讨贼党结束以后,便率领众属进入洛阳,把军队安顿在通章署,披甲之士几十万人,旌旗器械的盛大,震动了京都。天子前往拜司马冏为大司马、加赠九锡之命,准备器物、典章策命,礼节都如同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辅佐魏国一样。
骄纵专权
八王之乱图解
上表列罪
司马冏的骄纵日益加深,但他始终没有悔改的意思。以前的曹属孙惠劝谏他,司马冏既不采纳,也不给他定罪。 永宁二年(302年)五月,欲久专朝政,以晋惠帝子孙俱尽,立清河康王司马遐之子,年仅八岁的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以自己为太子太师。同年,翊军校尉李含逃奔到长安,诈称接受了密诏,让河间王司马颙诛杀司马冏,趁机用利禄智谋诱导他。司马颙依从了他,上表列齐王司马冏罪状 ,扬言率领十万人马,将与成都王司马颖、新野王司马歆、范阳王司马虓共会洛阳。
八王之乱中的八王封地分布图
斩首暴尸
司马乂知道齐王司马冏越来越专权,司马乂便与刘暾等人预谋杀齐王(刘暾因预谋之功,在事成后,受封朱虚县公,封地多达一千八百户)。
永宁二年(302年)十二月,长沙王司马乂径自入宫,发兵进攻司马冏的府第。司马冏派董艾陈兵于宫的西边。司马乂又派宋洪等人放火焚烧宫观楼阁以及千秋门、神武门。司马乂将左右百余人,手斫车幰,乘车赴皇宫,关闭诸门,成功把天子抢到手中,于是奉晋惠帝与司马冏相攻。
司马冏让黄门令王湖偷出标有驺虞的旗帜,高声喊道:“长沙王假托诏命。”司马乂又宣称:“大司马谋反,帮助他的人诛灭五族。”
这天晚上,城内大战,飞驰的箭像雨一样密集,火光连天。司马乂挟持晋惠帝到上东门。司马冏军队在攻打司马乂时,无法看清夜色中的晋惠帝,以致于许多飞箭纷纷射到了晋惠帝的御座前。群臣忙于救火。死者一个压一个地躺着。群臣救火。死者互相枕藉。失去了天子的司马冏越来越颓势。
连战三天 ,司马冏兵败,被司马乂活捉并带到大殿前,晋惠帝恻然怜悯,想让他活命。司马乂喝叱手下快些拉出去,司马冏还回头望晋惠帝,于是把他斩于阊阖门外,首级巡示六军。司马冏的党羽两千余人都被杀,并且都被夷灭三族。司马冏的儿子淮陵王司马超、乐安王司马冰、济阳王司马英被囚禁在金墉。司马冏被暴尸于西明亭,三天而没有人敢收殓。司马冏从前的掾属荀闿等上表请求殡葬,得到允许。
司马冏被杀,叔公司马干知道后非常悲伤的哭泣,对左右的侍从说:“晋朝宗室日渐衰微,只有这孩子最优秀。如今把他杀了,宗室从今以后完了!”
死后复爵
永兴元年(304年),朝廷下诏认为司马冏轻易身受重刑,以往的功勋不应埋没,便赦免他的三个儿子司马超、司马冰和司马英,封司马超为县王,以继承司马冏。
光熙初年(306年),朝廷下诏恢复司马冏的齐王封号,以其子司马超继承其爵位。 永嘉年间,晋怀帝下诏,重述司马冏首倡仁义的大功,奉还原来所赠的大司马之职,加赠侍中、假节,追加谥号为武闵。 永嘉之乱后,司马冏诸子都被汉赵俘虏,司马冏因此绝后,东晋太元年间,孝武帝司马曜下诏以南顿王司马宗之孙司马柔之袭爵齐王,延续司马攸和司马冏的祭祀。
当初,司马冏权势强盛的时候,有一个孕妇到大司马府来要求寄居在府中生孩子。官吏诘问她,孕妇说:“我产后割断脐带就离去。”有见识的人听到后都厌恶这事。当时民谣谚说:“女人穿着麻布内衣,挺着大肚腹,是为齐王备孝服。”不久,司马冏就被杀了。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父辈 | 父亲 | 司马攸 | 齐献王 |
母亲 | 齐王妃,出身平阳贾氏,贾充之女 | ||
平辈 | 长兄 | 司马蕤 | 东莱王 |
次兄 | 司马赞 | 广汉冲王,出继叔父广汉殇王司马广德 | |
三兄 | 司马寔 | 北海王 | |
子辈 | 长子 | 司马超 | 齐王 |
次子 | 司马冰 | 广阳王 | |
三子 | 司马英 | 济阳王 | |
四子 | 司马几 | 燕王,出继叔祖燕王司马机 |
《晋书》:①“司马冏名父之子,倡义勤王,摧伪业于既成,拯皇舆于已坠,策勋考绩,良足可称。然而临祸忘忧,逞心纵欲,曾不知乐不可极,盈难久持,笑古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倘若采王豹之奇策,纳孙惠之嘉谋,高谢衮章,永表东海,虽古之伊、霍,何以加焉!” ;②“伟哉武闵!首创宏谟。德之不建,良可悲夫!” ;③“少称仁惠,好振施,有父风。” ;④“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
司马干:“宗室日衰,唯此儿最可,而复害之,从今殆矣!”
葛旟:“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当时喋喋,莫敢先唱。公蒙犯矢石,躬贯甲胄,攻围陷阵,得济今日。”
《晋书·齐王司马冏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