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钧 编辑
李钧(1930年3月3日—1994年4月5日),湖南邵阳人,电离层物理与电传播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钧1955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58年从武汉大学物理系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专业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4月5日在河南安阳逝世,享年64岁。
李钧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方面的科学实验与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文名:李钧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邵阳
出生日期:1930年3月3日
逝世日期:1994年4月5日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李钧参观麻省理工学院非相干散射雷达站
1955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同年继续攻读武汉大学物理系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专业。
1958年,从武汉大学物理系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专业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工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4月5日,在河南安阳逝世,享年64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80年代,李钧(右2)出国考察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李钧在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acta physica sinica、地球物理学报、海洋与湖沼、空间科学学报等期刊上共发文330余篇。 代表著作有《电离层不均匀体参量与电离层状态的关系》《耗散和扰动电离层中的无线电波色的传播》等。
发明专利
授权日期 | 专利名称 | 专利类别 |
---|---|---|
1999年7月28日 | 短波定时数字相关检测技术及短波自校守时钟 | 发明专利 |
科研奖励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85年 |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二等奖 | |
1989年 | 电离层扰动剖面的短波回波广义射线的反演理论与算法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1992年 | 一九八七年日环食联合观测研究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1995年 | 短波自校守时钟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6年 | 短波自校守时钟 | 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
2002年 | GPS信标中频转发动态定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1980年,李钧(左)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工作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6年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 |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 |
湖北省劳动模范 |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 | |
“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 |
担任职务 |
---|
中国空间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家庭背景
李钧与妻子李利斌在武汉大学留影
婚姻家庭
李钧的妻子是李利斌 ,两人育有两个儿子。
李钧作学术报告
“李钧是科学家中最纯正的最佳的榜样,是我辈范例。”(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叶公节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