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琨 编辑

东吴奠基功臣之一

徐琨,字号不详,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功臣。武烈皇帝孙坚的外甥,吴大帝孙权的表兄弟,徐夫人的生父。

出身吴郡豪门,最初担任郡吏。投靠舅舅孙坚,参与征伐董卓有功,拜偏将军。孙坚逝后,追随孙策,攻讨扬州刺史刘繇。他采取奇袭作战方式,占领丹杨郡,为孙策开拓江东事业奠定基础,并领丹杨太守。适逢吴景归附江东,改授督军中郎将。孙权嗣位后,平定庐江太守李术叛乱,击破皖城,册封广德侯,加号平虏将军。

后随孙权征讨黄祖,身中流矢,不治而亡。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徐琨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国家:东吴

官职:平虏将军、丹杨太守

爵位:广德侯

人物生平

编辑

徐孙世交

徐家本为吴郡豪族,与同郡的孙家有密切交流,往来情谊。徐琨的父亲徐真,与孙坚相互亲善。孙坚把妹子许配给徐真,生下徐琨。

随舅讨董

年少时仕任州郡役所吏职,汉末扰乱,辞去吏职加入孙坚军成为部曲,跟随孙坚征伐董卓军有功,以战功拜偏将军。

奠基江东

在孙坚逝后,徐琨追随起兵自立的孙策。与孙策领兵攻讨扬州刺史刘繇的部将樊能、于糜等于横江,击张英于当利口。当时军船少,欲驻军更求。徐琨之母孙夫人当时在军中,谓琨曰:“恐州家多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如何可驻邪。宜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徐母建议采取奇袭作战,徐琨将这番话告诉孙策,孙策即实行之。众悉俱济,遂破张英,击走笮融、刘繇,占领丹杨郡,为孙策的江东事业奠定基础。

袁术任命族弟袁胤为丹杨太守,并且接收丹杨郡,孙策派遣徐琨将袁胤驱离丹杨。

孙策以优异战功上表徐琨领丹杨太守。适逢吴景刚从广陵,脱离袁术来到江东归附,因郡民较为亲附吴景,令吴景复任为丹杨太守,改让徐琨以督军中郎将职位领兵。

征伐庐江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继业后,徐琨领军征伐在庐江起兵反叛的庐江太守李术,击破皖城,累功封爵广德侯,迁平虏将军。

战死沙场

随孙权从军征讨黄祖为舅父孙坚报仇。建安八年(203年)至建安十二年(207年)年间中流矢不治而亡。

史籍记载

编辑

《三国志·卷五十·吴书五·妃嫔传第五》

家庭成员

编辑

父母

徐真

孙氏,孙坚之妹

舅父

孙坚,吴武烈帝

表兄

孙策,长沙桓王

孙权,吴大帝

子女

徐矫,袭嗣广德侯,助讨山越有功,拜偏将军,无子。

徐夫人,先嫁于陆尚,后改嫁孙权,是太子孙登养母

徐祚,嗣爵广德侯,凭借战功,拜平魏将军、芜湖督

女婿

陆尚,陆康之孙、陆绩之侄,徐夫人的前夫,殁后徐夫人改嫁孙权

孙权,吴大帝

外孙

孙登,徐夫人养子,东吴太子 ,谥号为宣。

下一篇 韩浩

上一篇 公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