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歆 编辑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省高唐县)人,汉族。 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历任尚书郎、豫章太守等职,在任时甚得民心。孙策占领江东后,待华歆以上宾之礼。官渡之战时,入朝出任议郎、司空参军,累迁尚书、侍中、尚书令。曹操讨伐孙权时,担任军师。曹操封王后,担任魏国御史大夫,支持曹丕即位,出任魏国相国,册封安乐乡侯。曹魏建立后,担任司徒。魏明帝即位后,升任太尉,晋封博平县侯。
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日(232年1月30日 ),病逝,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敬。有文集三十卷,今佚失,其余见《全三国文》。
全名:华歆
别名:华子鱼、华太尉、华独坐、华公、龙头
字:子鱼
谥号:敬侯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平原郡高唐县
出生日期:157年
逝世日期:232年1月30日
主要成就:为豫章太守,吏民感爱之
主要作品:文集三十卷
官职:太尉
爵位:博平侯
见识过人
华歆
中平五年(188年),冀州刺史王芬与豪杰商议欲废除汉灵帝另立新君,王芬曾暗中同华歆、陶丘洪商议,陶丘洪想参与期间,华歆制止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王芬性情粗疏没有谋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不仅自己有杀身之祸,而且会祸及宗族。您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退了出来。之后,王芬果然谋反失败,从此陶丘洪才服气了华歆的见识。
清正廉洁
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廷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汉灵帝死后,辅政的大将军何进调河南郑泰、颖川荀攸和华歆入京。
中平六年(189年),华歆到洛阳后,被授以尚书郎之职。
华歆
当时袁术在穰城,要留华歆帮他做事。华歆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恰好汉献帝派太傅马日磾安抚关东(函谷关以东),马日磾遂召华歆做掾属。
他向东行到徐州之后,献帝下诏任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太守任上,他为政清静不烦扰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拥戴(以至于扬州刺史刘繇死了,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华歆因为没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适做法加以拒绝。但民众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几个月,最终还是被他婉言劝回)。孙策占领江东后,派遣虞翻前去说以利害 ,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于是整理衣冠欢迎其到来。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且年长于自己,故此待以上宾之礼。
孙策死后,曹操在官渡上书献帝请召华歆至许昌任职。孙权不想让华歆离开,华歆对孙权说:“您因为能遵奉皇帝之命,这才能与曹公结下友谊,但这份友谊还不牢固。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岂不更好?今天您留我是养一个无用之物,这不是好办法。”孙权听了很高兴,于是答应送他入京。听说华歆要进京赴任,他的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赶来相送,并赠送了“数百金”的巨额钱物。华歆是来者不拒,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临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道:“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怀藏璧玉就有被杀的理由,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谁也没有保证他带着沉重的金银珍宝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计策),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并佩服他高尚的品德。
华歆到京师后,被授任为议郎,兼司空军事,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再代荀彧为尚书令。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使华歆为御史大夫郗虑副手,与他一起带兵进入皇宫搜捕伏皇后。伏皇后藏到夹墙里,被华歆牵出。 曹操征讨孙权时,奏请献帝任命华歆为军师。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六月,华歆担任魏国的御史大夫。
魏氏三公
三国志12的华歆
曹丕拜华歆为相国,封安乐乡侯。同年冬,华歆与魏国公卿共劝曹丕即帝位。(即《魏公卿上尊号奏》中的“相国安乐乡侯臣歆”)
曹丕代汉称帝,华歆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其后,曹丕改相国为司徒。
华歆历来很清廉,禄米及皇帝赏赐都接济了亲戚熟人,家中没有百斤,更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并下诏书说:“华司徒是国家难得的长者,其作为暗合天地之道,深得民众之心呀。今天大官们都有丰盛佳肴,只有他是简单的蔬菜佐饭,而很不计较。”故此,特别拿自己衣服赏赐华歆,并为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
当时,三府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议:“推举孝廉,原是以品德为标准的,不需要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进行考试。”而华歆以为“自丧乱以来,六经就没有人再读了,道德亦随之沦丧,当务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学说,推崇以仁为核心的王道。制定官吏的选任标准,决定着国家的盛衰。今天举孝廉不进行六经考试,恐怕读书之风从此衰亡。假如有特别优秀或特别专长而六经知识短缺之人,可以作为特殊加以任用。所忧虑的是缺少这样的特殊人才,不用担心选不上来。”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
举荐管宁
曹丕即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叡即位,封华歆为博平侯,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于同年十二月改任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荣禄,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文武百官同我一样站着,必须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又给缪袭特别叮咛:“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华歆不得已,只好赴会。 当时太傅钟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而华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座。此后三公有疾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疏陈止战
华歆
太和五年(231年)正月,曹叡赐华歆物品、衣物,以示关心。
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日 (232年1月30日),华歆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谥号敬侯。起初,文帝从华歆的户邑中分出一部分封给了华歆的弟弟华缉,封华缉做列侯。其子华表也世袭爵位,后来担任了尚书。
陈登: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太史慈:华子鱼良德也,然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
孙策:
①府君年德名望,远近所归。
②华子鱼自有名字,然非吾敌也。
虞翻:窃闻明府与鄙郡故王府君齐名中州,海内所宗,虽在东垂,常怀瞻仰。
诸葛亮: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逼於元祸苟免者耶!……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
曹丕:
①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
② 此三公(钟繇、华歆、王朗)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曹植:清素寡欲,聪敏特达。存志太虚,安心玄妙。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华太尉歆也。
陈群:若华公,可谓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矣。
曹叡: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嵇康: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徐庶)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管宁)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陈寿:钟繇开达理干,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
傅玄:华太尉积德居顺。
华峤:歆淡於财欲,前后宠赐,诸公莫及,然终不殖产业。
孙盛:夫大雅之处世也,必先审隐显之期,以定出处之分,否则括囊以保其身,泰则行义以达其道。歆既无夷、皓韬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挠心於邪儒之说,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夺於一竖,节堕於当时。昔许、蔡失位,不得列於诸侯;州公实来,鲁人以为贱耻。方之於歆,咎孰大焉!
陈普:拈起黄金日岂疑,斩关发壁复何为。辽东不洗巢由耳,痛切初年割席迟。
罗贯中: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钟惺:华歆废帝,罪当万段,亦不泄吾之愤也。
毛宗岗:
①以名士如华歆,而助操为恶至于如此之甚,原其初不过为荣利之心未忘也。拾金而观之,利未忘也;见乘轩者而视之,荣未忘也。止此贪荣慕利之心,遂成其党恶助虐之心。管幼安知割席分坐,殆逆料其后欤?
②若论歆之行凶,则是虎头豹头;若论歆之为操爪牙,则是狗头马头矣。
③龙头之恶,一至于此。追原舜、跖之分,只在拾金一刻。
蔡东藩:但歆佯为高尚,阴实贪惏。
据《全三国文》记载,华歆著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失。但其它的言论如《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奏讨孙吴》还载于《全三国文》。
名士高风
华歆与郑泰等同僚人从小路步行出武关(今陕西商南县),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独行,想要和他们一起避难,所有人都同情老人并同意让他随行,只有华歆说:“不可以,现在处在危险之中,无论祸福患害,都要讲究一个‘义’字,现在无故接受一个外人,又不知他品行如何,现在接受了他,将来如果发生什么事情,能中途抛弃他吗?”但大家都不忍心拒绝老人,于是就带他同行,走到半路上,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众人都想抛弃他不管,只有华歆说:“既然当初接受了他,现在抛弃他不管是不仁义的。”于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对这件事,大家都称赞华歆的仁德。
华王优劣
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一起逃跑。世人便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品行优劣。
割席分坐
割席分坐
妻妾
滕氏,正室 。
骆统母,侧室 。
子
华表,字伟容,华歆长子。
华博,华歆次子。
华周,华歆幼子。
华炳,字伟明,魏侍御史,夫人任氏 。
孙子
华廙,字长骏,华表长子。
华岑,华表次子。
华峤,字叔骏,华表三子。
华鉴,华表四子。
华澹,字玄骏,华表五子。
华简,华表六子。
华衍,字长胄,华炳之子,华酆、华玑、华苕、华芳之父。侍御史、安乡亭侯,夫人刘氏 。
曾孙
华混,字敬伦,华廙长子。
华荟,字敬叔,华廙次子。
华恒,字敬则,华廙幼子。
华颐,华峤长子。
华彻,华峤次子。
华畅,华峤幼子。
华轶,华澹子,晋江州刺史。
华酆,字敬始,华衍长子,曾为豫章王司马炽文学、安乡亭侯 。
华玑,字敬珩,华衍次子,曾任西安令 。
华苕,字宣华,华衍长女,嫁给了颖川荀泰章(即荀组) 。
华芳,字敬华,华衍次女,王浚(字彭祖)之妻,生子王胄(字道世,博陵世子)、王裔(字道贤),年三十七薨 。
玄孙
华陶,华混之子。
华歆墓
民间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华歆被描写成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
起初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孙策崛起江东之际降于孙策麾下,但一直到孙权时皆未获得明显的重用。赤壁之战后,孙权采用顾雍之策,企图制造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以坐享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曹操敬慕者”的华歆为使,北上晋见丞相曹操。使命完成后,华歆随即被曹操任命为大理寺卿,留在朝廷,自此变成曹操的幕臣。
由于曹操擅权凌上,汉献帝与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诛杀曹操,但事迹败露,华歆率兵入宫搜捕伏皇后,在墙壁夹层中找到伏皇后,并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拏见曹操并处死
年份 | 电视剧/电影 | 饰演者 |
---|---|---|
1994 | 《三国演义》 | 宋戈(《三足鼎立》) |
秦宝林(《南征北战》) | ||
1996 |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 陈临 |
1994 | 《新洛神》 | 阚水源 |
1999 | 《一代枭雄曹操》 | 张振寰 |
2002 | 《洛神》 | 萧亮 |
2004 | 《武圣关公》 | 史佳定 |
2010 | 《三国》 | 张喜前 |
2013 | 《新洛神》 | 李槐龙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