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永瑞 编辑
苗永瑞(1930年12月3日—1999年6月11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山东桓台,天体测量及时间频率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
苗永瑞1947年入读于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数系;1951年—197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1958年—1961年到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夫天文台学习进修 ;1970年—1972年任陕西蒲城中国科学院326工程处生产组副组长;1972年—1977年任北京中国科学院3262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1981年—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台长、研究员 ;1988年任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6月11日逝世,享年69岁。
苗永瑞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学的研究。
中文名:苗永瑞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1930年12月3日
逝世日期:1999年6月11日
毕业院校:齐鲁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籍贯:山东桓台
苗永瑞走进课堂
1947年,入读于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数系。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实习研究员。
1951年—1970年,先后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
1953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54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徐家汇观象台。
1958年—1961年,到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夫天文台学习进修。
195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6年,苗永瑞作学术报告
1972年—1977年,任北京中国科学院3262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
1978年—1981年,任陕西天文台副台长、副研究员。
1981年10月—1987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台长、研究员。
1988年,任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6月11日,逝世,享年69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2年,何泽慧、王绶琯和苗永瑞(右四)等为陕西天文台挂牌
苗永瑞在西安建立了中国当时新的授时台—陕西天文台,结合以前的实践及参考国外先进国家情况,苗永瑞对新建授时台提出了建设设想和具体建台技术方案。
学术论著
苗永瑞在天文测时、星表、授时技术等学科领域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其中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苗永瑞,潘小培,宋金安,等.飞行钟对我国范围内长波、电视同步精度的确定.天文学报,1983(04):301-309.
1986年,苗永瑞在BPL长波授时台技术鉴定会上讲话
苗永瑞,杨克俊,潘练德.太阳X射线爆发对长波定时与校频的影响.时间频率学报,1981(01):26-32.
潘炼德,苗永瑞.日环食对低频及甚低频电波传播的影响.电波科学学报,1990,5(1):6.
苗永瑞,杨克俊,郑恒秋.在长波授时中一跳天波传播时延的予测.时间频率学报,1980(01):29-36.
杨克俊,苗永瑞.太阳X射线爆发与低电离层突然骚扰.时间频率学报,1983(1):24-31.
苗永瑞,杨克俊,郑恒秋,等.无线电长波传播时延的测量.时间频率学报,1979(01):26-33.
苗永瑞,杨克俊,郑恒秋,等.长波授时中地波传播时延的予测.时间频率学报,1979(01):14-25.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1978年 | 长波授时技术的设计试验及研究 |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 |
1979年 | 3262工程电波传播飞机搬钟试验 | 陕西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79年 | 通过交响乐卫星进行中法时间比对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79年 | 原子时基准的建立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
1980年 | “交响乐”卫星通信实验 | 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奖一等奖 |
1980年 | 长波授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 国防科学技术工作重大成果奖二等奖 |
1982年 | 首次中美搬运钟直接时刻比对成功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82年 | 低电离层突然骚动监测系统的建立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82年 | 飞行钟对我国长波、电视同步精度的确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
1984年 | 长波授时中地波传播时延修正方法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
1986年 | 在地面上检测太阳X-射线爆发的流量 |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7年 | 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成 |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988年 | 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立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1991年,苗永瑞(前排左二)和毕业生合影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4年 |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1987年 | 陕西省劳动模范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担任职务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时间委员会组织委员 |
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天文学会时间委员会主任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文学科组成员 |
陕西省天文学会理事长 |
家世背景
苗永瑞向中学生讲解天文知识
苗永瑞与老友畅谈
“我们要传承苗永瑞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精神。”(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综合党支部评)
“苗永瑞在偏僻艰苦的环境里,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的‘326’精神,是国家授时中心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短波台党支部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