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 编辑

东汉末年名将

黄盖黄盖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将领。

黄盖喜读书,讲兵事,初为郡吏。初平元年(190年),黄盖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南破山越,北退董卓,升任别部司马。孙坚亡后,随其子孙策孙权作战。历任春谷、浔阳等九县守长,任内安定。继为丹阳郡都尉,抑强扶弱,山越人纷纷归附。建安十三年(208年),随周瑜在赤壁抵抗曹军,与之隔江相望。建策火攻,并遣人送伪降书于曹操。调集蒙冲、斗舰数十艘,装满浸油柴草,裹以帷幕,后跟走舸。引船驶向对岸,纵火焚烧曹军船只和军营,最终大败曹军,升武锋中郎将。后领武陵太守,果敢作战,仅以五百兵平息郡内动乱,官至偏将军。黄盖面容严毅,善待士众,后黄盖病逝,东吴国人画像祭拜。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黄盖

字:公覆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零陵泉陵

主要成就:镇抚山越;在赤壁之战中诈降,献计火攻

官职:偏将军、武陵太守

人物生平

编辑

侍奉孙氏

黄盖半身像 黄盖半身像

黄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其家族分离,黄盖的祖上迁到零陵,之后在零陵安家。黄盖少孤,遭逢凶难,生活艰难,但仍有壮志,虽然贫穷,但不甘同于凡庸之辈,常在负薪时抽空自习读书、学兵法。 之后担任郡吏,再被察为孝廉,辟入公府。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举义兵,黄盖跟随了他。孙坚南向击败山中草寇,北往击败董卓,于是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

初平三年(192年 ),孙坚战死,黄盖先后追随孙策、孙权,披甲转战南北,冒死攻城略地。

建安四年(199年),行武锋校尉黄盖跟随孙策参加了沙羡之战。

安抚山越

山越诸部族不愿归服孙吴,或者有贼寇作乱的县份,总是用黄盖为那里的地方行政长官。

黄盖黄盖

石城县的官吏,特别难以约束管理,黄盖便任命两个掾史,分别主管各部门。他教导这两个人说:“我这位令长无什么才能,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做文官而出名。如今贼寇未被平定,我常有军旅任务,把一应公文处理事务全托付你们两位,你们应当监督检查各个部门,纠正揭他们的错误。你们在本职范围内,办理或应承事情,若有蒙骗奸欺行为,我不管怎样也不加以鞭抽杖击的处罚,你们只是各自尽力尽心,不要给他们带坏了头。”

开始两个掾史畏惧黄盖威严,日日尽恭职守,久而久之,这些吏员以为黄盖不看文书,渐渐荒疏了公务。黄盖也不满他们的松懈懒散,不时有所省察,掌握到他们各有不守法的几个事例,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宴酒肉招待,拿出违法乱纪的事例责问。两名掾史无话可说,都叩头请罪。黄盖说:“以前已告诫过你们,最终不会以鞭、杖来惩罚你们,绝不是骗你们的。”于是杀死这两个人。全县官吏震惊恐悼栗。

后来他转任春谷县县长、寻阳县县令。他前后任职过的九个县,全都平安稳定。又升任丹杨都尉,抑豪强济贫弱,使山越诚心归附。

赤壁献策

黄盖赤壁献策(右) 黄盖赤壁献策(右)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与曹军于赤壁作战,两军对峙,黄盖提出火攻战术,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与之进行持久战。然而观察曹军战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将其烧毁打败。”周瑜认为可行,于是调拨数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面插上牙旗,先让黄盖写信给曹操,假言要前来投降,又准备走舸,各自系在大船后,船队依次向前驶去。 黄盖写信给曹操说:“黄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受到待遇不薄。但观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抵挡中原百万之众,寡不敌众,是内的共识。东方的将吏无论愚智,皆知不可迎战,唯独周瑜、鲁肃浅薄愚昧,没有想开。今日归命,是我的真实想法。周瑜所督领的军队自易摧破。交锋之日,黄盖为前部,当根据事态变化,效命在近。”曹操特地接见黄盖派来的人,密问此事,并亲口对他说:“只怕你们有诈而已。黄盖如果真心归顺,我当授予超越前后的爵赏。”

交战之日,黄盖先取轻利舰十舫,在上面装满干燥薪草,又在里面灌满鱼膏油,外面裹上赤幔,建旌旗幡于舰上。当日东南风急,这些舰行至江面中央,开始举帆猛进,黄盖举火告示诸校,令众兵齐声高呼:“降了!”曹军将士都出来延颈而观,指着说黄盖来降。在离曹军二里多远时,黄盖放下诸船,一同发火,火烈风猛,火船如箭般飞速驶向曹军,飞埃绝烂,烧尽曹军的船,一直烧到了曹军岸上的营寨,顷刻间烟炎张天,曹军被淹死、烧死者甚众。周瑜等人率轻锐跟随黄盖之后,擂鼓大进,曹操大败。

在战争途中,黄盖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被救起时,吴军居然认不出是黄盖,将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自己大声呼叫韩当,韩当听到后,说:“这是公覆的声音。”发现他时,流着泪地解开他衣服,才得以保留性命。后来黄盖被受任武锋中郎将。

老当益壮

武陵发生蛮族叛乱,进攻城邑,黄盖被调驻为太守。当时郡兵只有五百人,黄盖运用战术,打开城门引蛮兵入城,入了一半时,立即发动攻击,斩杀数百人,并收复所失的城邑,斩杀其领袖,附从者赦免。从春季到夏季,所有乱事都被平定,深藏于巴、醴、由、诞的首领头目都改变心意,奉礼请见黄盖,郡境于是清平。

不久,长沙郡的益阳县也受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再次平讨,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最后黄盖病死在任上。 黄盖当官果决,事无留滞,国人都思念他,并图画下他的样子,四时祠祭。 及至孙权登上帝位,追论他平生功绩,赐予他的儿子黄柄爵位为关内侯。

主要成就

编辑

黄盖除了在赤壁之战献上火攻计策外,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也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是江东元勋。

人物评价

编辑

总体评价

黄盖外表形象严肃刚毅,善于照顾下属,每次出兵作战,士卒都奋勇争先; 处理事情果断,从不拖延,吴国人都怀念他。

历代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韦曜:“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

蔡景历:“武夫则猛气纷纭,雄心四据,陆拔山岳,水断虬龙,六钧之弓,左右驰射,万人之剑,短兵交接,攻垒若文鸯,焚舰如黄盖,百战百胜,貔貅为群。”

庾信:“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

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

郝经:“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鏖兵卫主,攻坚轧敌,兴王定覇,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诸将之力也。若黄盖之水战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蒋钦之不挟私怨而举徐盛;凌统之亲贤下士轻财重义;陈表倾家养士妻子露立,并有良将之规。甘宁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权皆容之,许宁报苏飞之恩,不使统复父操之雠,驭将之术也。丁奉恃功而骄,不容于虐主,宜哉!”“吴将剽轻,殆多谲计。莫肯下人,卒自称帝。摩创抚孤,动辄流涕。驾驭有术,驱策有方。果保江东,不负桓王。”

亲属成员

编辑

父亲:黄安,字孚仁,黄香第五子黄瓒之长子。

儿子:黄柄,孙权称帝时,追论黄盖之功,被赐关内侯。

轶事典故

编辑

据《水经注》所记,鹦鹉洲之下尾黄军浦,因黄盖曾屯兵于此,故而此浦命名为“黄军浦”。

后世纪念

编辑

黄盖墓

黄盖墓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原黄墓镇),墓围十余米,碑曰“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黄盖墓重修于清康熙年间(1721年),文革惨遭劫难,亭子被毁,墓碑遗失,旧年逢清明冬至年节,有众多村民前来祭扫。俗习有以桃枝作弓,丝线作弦挂于碑角,祈佑子孙神勇忠达。

黄盖湖

黄盖湖区域黄盖湖区域

黄盖湖,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湘鄂交界的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临湘市的东北角,属湘鄂两省天然边界,地处长江之滨,距湖北省赤壁市35公里,距“赤壁之战”风景名胜区9.5公里。公元207年,赤壁之战爆发,黄盖为东吴水军主将,在黄盖湖操练水军。赤壁之战后,孙权论功行赏,以此湖赐黄盖,并命名为黄盖湖(原名太平湖)。

但在当地盛传的是,孙权送给黄盖的只是一块地皮,并非湖泊,黄盖家族在此地建有黄盖府,但后来历史上发生了大地震,洞庭湖水内倾,加之黄盖府下陷,形成了一片湖泊,故世人称之黄盖湖。

黄盖镇

黄盖镇位于湖南岳阳临湘市东北部,地处湘鄂边界,是由北入湘第一镇,扼湘北咽喉,守湖北门户,是湖南省边境重镇之一。北枕长江黄金水道,与湖北省洪湖市隔江相望,东濒湖南省第二大内陆湖—黄盖湖,与湖北省赤壁市划湖而治,南部、西部与江南镇、乘风乡为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史料记载

编辑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艺术形象

编辑

文学形象

黄盖各类形象

通俗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黄盖以铁鞭为兵器。曹操军来犯之际,黄盖向周瑜提议火攻破敌,周瑜要他行苦肉计,黄盖一口答应。黄盖故意提出投降曹操,周瑜假意下令斩首,后改为杖打五十,打得皮开肉绽。黄盖向曹操献降书,曹操起初识破诈降,但有两细作回报黄盖遭刑的事,曹操才相信。但苦肉计并无正史记载,赤壁之战时候黄盖只是“建策火攻”而已。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影视形象

黄盖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94

电视剧

《三国演义》

吴桂苓 (《群雄逐鹿》)

许福印 (《赤壁鏖战》)

1996

电视剧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田丰

1996

电影

《诸葛孔明》

刘金泉

1999

电影

《一代枭雄曹操》

刘金泉

2008

电影

《赤壁》

张山

2010

电视剧

《三国》

刘魁

2011

电视剧

《回到三国》

杨英伟

2017

电视剧

《少儿也三国》

潘炳杰

2020

电影

《三国志新解》

矢本悠马

2020

电视剧

《武神赵子龙》

杨洪武

参考资料:

下一篇 程普

上一篇 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