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编辑

帝海集团总裁

李小明李小明

李小明(帝集团董事长、总裁)

李小明,湖南湘潭人,帝海集团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从美国留学回国的李小明在北京创办了“北京市中房新大陆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为曾在国务院、中南海工作5年的经历,李小明将他在北京长安街上开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命名为“国海广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李小明

外文名:Xiaoming,L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湖南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哈佛大学

职业:企业家

主要成就:帝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出生地:湖南湘潭

爱好:声乐

学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职务:帝海集团董事长、总裁

人物简介

编辑

生长在湘江河畔,惟楚有才的自信,使李小明的骨子里永远流淌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国家恢复高考以后,李小明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当年湘潭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

开始大学生活以后,李小明心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志向,刻苦学习,认真努力,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企业,所以大学本科他选择了北大的理科,立志将来当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但是北大给了他广阔的舞台,在这里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系学生会主席,大四时还担任了北大学生会副主席。毕业后在北京一个研究所与实验试管、化学试剂打了几年交道,可即便在工作期间,他还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1987年又考取了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务院研究室工作。

1992年,根据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李小明被派往原来的北京市农场局、现在的首农集团下属企业挂职锻炼,任企业副总经理。这是李小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亲密接触企业。在挂职锻炼的这一年中,由原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直接接触到了微观经济,让他更加真切的从微观角度真实地接触和实际操作一家企业的管理与运营。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李小明后来自己创办企业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

1994年,因为挂职锻炼表现优异加之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李小明被国务院研究室公派至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留学一年,并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1998年回国后,李小明依托名校学识、机关单位履历和对政策与经济关系的把握,以及多年管理运营企业的经验,创办了北京市中房新大陆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最早创办实业的“海归”之一。

创业十数年,李小明的公司在北京先后开发建设了几个项目,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2005年开始,李小明全身心开发建设位于西长安街,公主坟东北角的国海广场项目,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国海广场已巍然屹立于长安街西端,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商业地产项目的独特风格——“城市核心地段、精心顶级定制”

2019年10月10日,李小明以90亿元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444位。

2020年2月26日,以9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142位。

2020年3月20日,李小明以9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212位。

2022年1月,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378名。

日常生活

人物经历

编辑

学习经历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历任系学生会主席和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

1987年考取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研究生,期间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1989年研究生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9年毕业分配至国务院研究室 ,在中南海工作期间先后任副处长、处长;

1994年被国务院研究室公派至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留学,并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2014年考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工作经历

1989年毕业分配至国务院研究室,在中南海工作期间先后任副处长、处长;

1998年回国,成为最早创办实业的“海归”之一,创办北京市中房新大陆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总裁;

现为帝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022年8月28日至29日,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李小明当选为北京市商会兼职副会长。

财富排名

编辑

2022年,以92亿财富位列《2022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700位。

2023年3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以95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2321位。

2023年10月,李小明以79亿人民币财富位列《2023年·胡润百富榜》第804名。

2024年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李小明以8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2895位。

创业之路

编辑

创业过程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初创公司的艰难并不比别人少多少。国务院的工作既体面稳定,有前途光明,非要下海当个体户,在亲友、同事、同学们看来,实在难以理解。可是李小明并没有退缩。1998年12月31日,国家福利分房全部停止,在这之前,各单位到处找房子,完成最后一批福利分房。消息传来,李小明意识到这是一次重大的产业机遇,迅速出手,与对方签订转让协议。签约后, 立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很快,高楼拔地而起,项目顺利完工。这个项目就是现在的锦绣馨园。

2008年奥运会迫在眉睫,北京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此时,公主坟的国海广场还是一座烂尾楼,矗立在长安街上,异常扎眼。为了提升北京形象,政府决定对国海广场进行改造。改造烂尾楼相当于接下了一块烫手的山芋。签协议、跑贷款,甚至向朋友借高利贷,每签一次名,李小明都感觉如同签订生死状。

几经周折,历时多年,这座烂尾楼在李小明的手上起死回生。北京国海广场的生死之战,奠定了帝海集团在业内的稳固根基。帝海集团也由此从一家中小型的项目公司成长为一家颇具规模的集团公司。

日常生活

李小明创办的帝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直属会员单位,2018年8月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52位 、“中国民企服务业100强”第69位 、“北京企业百强”2017年度第11位 以及“北京民营企业文化产业百强”2018年度第4位 。

日常生活

经商之道

日常生活

多元发展、重点突破: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经营、商业运营、基金管理、金融资本、能源投资、酒店管理和文化创意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发展,重点突破能源投资和金融领域。

加强合作、资本扩张:通过与政府深度合作,实现政府政绩和企业利益的双赢;通过合资合作形式,与其他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同时尝试通过股权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加速资本扩张,盘活融资渠道。

把握节奏、注重实效:保持清醒头脑,结合资金、人力的实际情况,谨慎推进,切忌急躁冒进。做到边推进,边创新,边总结,边调整。

心系民生、实业报国: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将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程作为开发立项重点,以品质建筑回报社会。

企业壮大、个人受益:大河满、小河涨,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成正比。员工为帝海集团做贡献,帝海集团为员工谋幸福。

接受采访

“在做企业方面,有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是先搭台后唱戏,一是先唱戏后搭台。我是先踏踏实实做事,把企业认认真真做好,然后再放心地去做面子工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风险,每做一个决定,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尽管企业发展慢了一些,但很实在,我心里也踏实。个人认为,做企业不仅仅是要对客户负责,也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对员工负责,这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李小明接受采访时语。

用人之道

李小明:“人本是帝海文化的核心,更是帝海集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我们崇尚践行社会责任,反对只索取不奉献;崇尚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反对片面追求利润;崇尚以员工成长为目的,反对把员工作为工具。只有充分地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发展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帝海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帝海实施的员工管理主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帝海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专门设立了“特殊贡献奖”、“最佳管理奖”、“最佳新锐奖”和“最敬业奖”等。公司还经常开展很多文艺活动,每年都要搞年会庆典。

媒体报道

编辑

会议论坛

近年来,李小明在房地产界的主张和看法备受关注,并应邀参加了历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活动,其公开发表的关于房地产领域及其他个人观点受到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与转载。

供给侧改革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机遇”

资本决定未来 融合改变商业

李小明:中央多次高喊去库存的背后,是房地产企业亟须转型另寻别路来填补利润下滑的事实。我认为,资本“入侵”潮带给我们的思考是,“资本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将由资本决定,商业的改变也将从融合开始”。而此时应该从思维意识上先做出改变,抽离之前的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企业思维,逐渐向大资本融合靠拢。

要用投资理念来做慈善

儿童慈善事业从原则上来讲是应该帮助儿童家庭解决贫困问题的,但本质上,我们需要对儿童的发展做出投入,让儿童能够看到外面的万千世界,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而这些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以及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地产比股市靠谱

中国地产行业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机会。建议年轻人先买房子,地产比股市靠谱得多。

“地产比股票靠谱得多。房价永远是过去便宜,有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作支撑,一线城市房产价格没有下降的理由,二三线城市房价下降空间有限,就长线投资而言,买房子一定比投资股市划算。”

阶段性时间错配不代表商品房过剩

会议论坛

下一篇 梁桐灿

上一篇 李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