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庆国 编辑
程庆国(1927年10月11日—1999年8月18日),浙江桐乡人,桥梁和铁道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藉院士,生前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程庆国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6年获得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1957年9月—1978年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建所助理研究员、桥梁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成昆铁路桥梁技术委员会委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新技术组组长;1981年2月—1983年9月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3年9月—1990年10月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程庆国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等。
中文名:程庆国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桐乡
出生日期:1927年10月11日
逝世日期:1999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列宁格勒铁道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少年程庆国(1936年)
1936年,入读于省立苏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
1942年,入读上海建文中学。
1946年—195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
1950年,任职于甘肃天水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8月,赴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学习深造。
1956年,获得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
程庆国看着手中的桥梁模型略有所思
1981年2月—1983年9月,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83年9月—1990年10月,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1年,程庆国与茅以升(右)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会上
学术论著
截至1999年8月,程庆国共发表论文60余篇,编著译著10余本 ,其代表论著有《加快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建议》《世纪之交的铁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高速铁路建设,促进综合运输发展》 《红水河铁路斜拉桥设计、施工和实验研究》《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列车走行性研究》《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等。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86年 | 成昆铁路 |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程庆国是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截至1999年8月,他一共培养了25名博士和硕士。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79年 | 全国劳动模范 |
1992年 | 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93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77年8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1987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主任 | |
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 | |
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成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成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成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铁路、公路、水运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 |
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 | |
《中国铁路》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铁道科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
家世背景
程庆国和妻子在桥梁建设工地
婚姻家庭
程庆国的妻子是潘家英。
程庆国(左一)、李国豪(左二)、项海帆(右一)等参观展览合影
“程庆国光明磊落、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铁路科技事业,他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是为铁路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土木工程学报》评)
“他永远是我们的楷模,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桥梁专家侯文葳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