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振国 编辑
李振国,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于河南 ,籍贯河南省许昌市 ,无党派人士。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隆基股份总裁、中国红十字会隆基百分之一基金发起人。
1990年,李振国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2000年2月,创建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先后担任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6年,李振国带领团队对行业诸多技术路线开展研究,得出结论单晶是未来度电成本最低的技术路线。2014年,李振国决心自建下游产能,介入电池和组件环节。2020年,李振国坚持做的单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90%,超过多晶产品。
李振国是横向磁场单晶领域专家,长期从事单晶硅的生产和研究工作,其研发的多晶碳头料的除碳工艺在业界被广泛应用,获得过国家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李振国获得过“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中国红十字人道服务奖章”等荣誉称号 。2016年,李振国获评中国能源创新企业家。2019年,获评“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2021年,获评“福布斯中国最佳CEO” 。2022年,获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第3名。
中文名:李振国
别名: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河南省许昌市
出生日期:1968年5月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职务:隆基绿能总裁
就职企业:隆基绿能
主要成就:2022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第3名全球十大秦商杰出领军人物2020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获中国红十字人道服务奖章2021年度“福布斯中国最佳CEO”展开
2022福布斯中国最佳CEO第3名全球十大秦商杰出领军人物2020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获中国红十字人道服务奖章2021年度“福布斯中国最佳CEO”201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西安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红十字人道服务奖章
所属行业:光伏行业
出生地:河南
家庭情况:李喜燕(妻子)
早年经历
1968年,李振国出生于河南,是一位地质工作者的儿子,也是村里唯一大学生,后又举家搬到青海省西宁市 。1986年,李振国入学兰州大学,在江隆基校长塑像前举行入学教育仪式 。1990年,李振国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创业初期
1990年,李振国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工作,该厂曾是国内半导体材料三大主力厂家之一 。1992年,李振国决定辞职创业。创业初期很艰难的时候,李振国有很多个夜晚都是在火车硬座底下度过的,身边朋友几乎都借过钱给他 。他成立过山西闻喜信达电子配件厂,盘下过西安理工大学工厂单晶基地,几经辗转,始终绕着“单晶”转 。2000年2月,李振国创办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为主要业务。这便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看到光伏产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机遇,李振国邀请钟宝申等同级校友加入,有人称他们是“兰大合伙人”。
逆流而上
2006年,西安新盟更名为隆基股份,这一年是隆基战略性进入光伏行业的真正起点;2006年及之后十年里,多晶技术在市场占有率上一直碾压单晶,在全球市场,多晶产品也占据主流。李振国却依然坚持做单晶硅,他带领团队对行业诸多技术路线开展系统研究,得出结论单晶是未来度电成本最低的技术路线,即使多晶铸锭做到零成本,度电成本上仍是单晶胜出 。2007年12月,公司名称变更为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 。2009年,公司员工规模超1000人 。2012年4月11日,隆基股份通过IPO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3年,隆基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6GW,成为全球最大单晶硅片供应商。2014年,单晶的市场份额只有5%,李振国挨家挨户拜访下游电池和组件大厂都无法说服,决心自建下游产能,介入电池和组件环节;11月,隆基收购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股权。
2016年,单多晶拉锯战出现实质性转折点,隆基推出“金刚线切割”技术,每年为整个光伏产业节省120亿元左右 。单晶硅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单晶产品市占率逐年上扬,同时,高效电池技术对单晶产品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2017年,由于下游电池片主要靠外采,常遇到厂商涨价无度,隆基决定自己做,由此形成从单晶硅棒、硅片到单晶电池、组件的近乎全产业链的一体化业务模式。
李振国全球化发展
2019年,李振国坚持做的单晶硅片市场占比达到约65%,超过多晶。2020年,市场占有率达90%,单晶用性价比打败多晶产品;同年,隆基一年内17次宣布扩产。2020年,隆基登上全球组件出货量榜首,成为单晶硅片及组件双料冠军 。2021年3月31日,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李振国认为,“光伏+储能+氢能”将重塑全球能源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能源基础,“绿电+绿氢”是人类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武器。 。2022年5月,隆基绿能聘任李振国为公司总经理 。2022年5月16日,“隆基股份”变更为“隆基绿能”,名字变更背后,体现出李振国更大的“野心”,从光伏转型绿色能源,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绿色能源科技公司 ;6月,光伏行业首个一站式户用光伏解决方案“隆基向日葵”发布;9月,隆基绿能成立未来能源太空实验室 ;同年,福布斯中国发布2022中国最佳CEO,李振国排名第3位 。2023年,李振国参加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清华大学主办、联合国水机制 (UN Water) 联合主办的“产业可持续创新2023”主题活动,他介绍,隆基正式通过科学碳目标SBTi审核认证,成为中国光伏行业首家获得该项审核认证的企业。
李振国
李振国与妻子李喜燕同为兰州大学1986级校友,李振国在物理系,李喜燕在中文系。李振国回忆:“我在自习室看书,忽然听到背后有高跟鞋的声音,转头一看,一见钟情。”他常站在江隆基校长塑像前等李喜燕,结伴去上自习。从牵手兰大到相濡以沫,他们的爱情始终坚定执着。
李振国夫妻做客兰州大学“归来忆芳华”校友分享论坛
获奖记录
荣誉称号 | |||||||||||||||||||||||||||
| |||||||||||||||||||||||||||
科学类 | |||||||||||||||||||||||||||
|
榜单排名
获奖时间 | 榜单 | 财富值 | 排名 |
---|---|---|---|
2024年 | 2024年胡润百富榜 | 260亿元人民币 | 第179位 |
2024年 |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 | 331.5亿元人民币 | 第83位 |
2024年 | 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 | 355亿元人民币 | 第655位 |
2023年 | 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 | 660亿元人民币 | 第231位 |
2022年 | 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 129亿美元 | 第142位 |
2022年 | 2022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 | 96亿美元 | 第26位 |
2021年 | 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 105亿美元 | 第213名 |
2021年 | 2021胡润百富榜 | 885亿元人民币 | 第54位 |
2021年 | 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 | 863亿元人民币 | 第37位 |
2021年 | 2021胡润百富榜 | 885亿元人民币 | 第54位 |
2020年 | 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 22亿美元 | 第945位 |
2020年 | 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 | 183.4亿元人民币 | 第158位 |
2020年 | 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 | 475亿元人民币 | 第90位 |
2020年 | 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 476.4亿元人民币 | 第68位 |
2019年 | 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 147.8亿元人民币 | 第162位 |
获奖时间 | 榜单 | 捐款数额 | 排名 |
---|---|---|---|
2021年 | 2021福布斯中国慈善榜 | 2,200万元 | 第100位 |
时间 | 榜单名称 | 排名 |
---|---|---|
2023年 | 2023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单 | 第39位 |
2022年 | 2022福布斯中国最佳CEO | 第3名 |
2021年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 | 第48位 |
2021年 | 2021福布斯中国最佳CEO | 第5名 |
2020年 | 2020福布斯中国最佳CEO | 第29位 |
2019年 | 界面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 | 第38位 |
公益活动
时间 | 活动内容 |
---|---|
2021年 | 李振国代表隆基股份与西安交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交大-隆基零碳能源研究院”,联合开展面向“零碳”的能源的科研项目。 |
2020年 | 隆基股份向西安交大捐赠价值100万元人民币光储充智能电站一座,配置微网预制舱及电动汽车充电桩,不仅可以使用光伏电力为校园新能源车充电,还可以用于储能专业微电网科研教学示范基地。 |
2020年2月21日 | 隆基股份再次追加捐赠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 |
2020年1月25日 | 李振国的领导下隆基股份向陕西省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提供专项资助。 |
2010年 | 隆基集团成立百分之一基金,并捐赠太阳能组件来帮助山西、河北和海南的贫困救济 。在隆基百分之一“英才励学”基金助学金的资助下,一批兰大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开启崭新的人生阶段。 |
- | 参与玉树地震灾后重建 ,新冠疫情爱心捐助,河南水灾捐款,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资助兰州大学等多所院校贫困大学生等项目。 |
其他活动
时间 | 活动内容 | 图片 |
---|---|---|
2024年8月16日 | 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并发表演讲 |
|
2024年7月26日至27日 | 出席2024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和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能源合作专门委员会会议开幕式 | - |
2024年6月30日 | 李振国出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并分享人生感悟 |
|
2023年12月22日 | 李振国出席2023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并在“国之重器—碳中和之路”主题论坛上发表《“绿电”+“绿氢”助力碳中和》的主题演讲。 |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 |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出席峰会,并就全球能源公平、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向世界发出了“隆基声音”。 |
|
2023年10月19至23日 | 李振国出席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并发表《“绿电”+“绿氢”助力亚太能源加速转型》主旨演讲 |
|
2023年9月26日 | 出席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并参与主题对话,就全球能源转型和与会嘉宾展开讨论。 | - |
2023年9月12日至15日 | 出席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 - |
2023年6月28日 | 出席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
|
2023年6月20日 | 出席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并发言,同中德经济、企业家代表对话交流。 |
|
2023年5月23日 | 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在上海拉开帷幕。李振国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构筑协同创新生态 创建零碳绿能世界》主题演讲。 |
|
2023年 | 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社部)与清华大学主办、联合国水机制 (UN Water) 联合主办的“产业可持续创新2023”主题活动在美国纽约举行。李振国出席并表示想法。 |
|
2022年12月13日 | 李振国应邀出席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边会,并发表演讲,与各方进行交流。 | - |
2022年9月27日 | 以视频形式出席第八届世界光伏能源转换大会(WCPEC-8),并发表主题演讲。 |
|
2022年6月1日 | 以视频形式出席在“斯德哥尔摩+50”全球会议期间举办的联合国环境署科学政策企业论坛(UN-SPBF)第四次全球大会,并进行交流、分享。 | - |
2022年8月27日 | 2022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李振国以视频形式出席论坛,并以“‘绿电+绿氢’助力实现碳中和”为主题发表演讲。 | - |
2021年10月14日 | 出席COP15生态文明论坛,并宣布消息:在2023年将保山隆基生产基地,打造为隆基股份首个“零碳工厂”。 | - |
2018年11月底 | 在上海出席能源行业的论坛,与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以及阳光电源副总裁赵为等进行了主题为“光伏行业:价格压力下的破局之路”的对话。 | - |
2018年 | 出席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隆基绿能提出“Solar for Solar”理念 | - |
社会职务
时间 | 职务 |
---|---|
- |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 |
“Solar for Solar-负碳地球”发展理念
李振国表示“Solar for Solar-负碳地球”的根本理念就是用清洁能源制造出更多更便宜的清洁能源,当光伏制造的全产业链,都能使用清洁能源驱动时,就可以实现‘零碳’生产。而以光伏发电驱动光伏产品制造的‘Solar for solar’模式,将进一步有效拓宽光伏发电的应用场景,推动光伏发电的更广泛使用。
隆基方法论
李振国表示隆基股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源于遵循一切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和立足未来、着眼长远两个原则,并在这样的方法论影响下形成“可靠、增值、愉悦”的企业文化。隆基一直贯彻着“可靠和增值”的理念,并从“坚定的信念”、“要做的更好”和“站位和立场视角”三个方面建设和不断深化隆基的企业形象。
国家化战略
李振国表示企业要加速国际化,实现本土化,应紧紧跟随国家战略指引,这样在重点区域布局和市场开拓方面就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并规避重大的可能风险。另外,还要得到国家和各地方层面在商务领域的全面政策支持。此外,企业在海外事业经营,应该进行更深的本土化策略,管理层和主要员工的本土化,以实现更快更好的文化融合。
李振国说起话来语气温和,条理性、逻辑感强,谈及技术滔滔不绝,爱笑,是位乐观的理想主义者。在长达100多分钟的新闻专访中,李振国不兜圈子,爽直作答。当被问及隆基面临的最大潜在风险点时,他认为:其一是超出认知的黑科技,其二是组织管理上的挑战。 (澎湃新闻 评)
李振国,一个号称“除了做单晶硅其他什么也不会”的男人,从“为了赚钱养家”到“要为世界气候变化做点什么”,凭借着对单晶硅的执着,带着这家公司一路前行。 (时代周报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