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夏畦 编辑
丁夏畦(1928年5月25日—2015年5月11日),湖南益阳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
丁夏畦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1998年受聘为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5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丁夏畦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函数空间、数论、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及数值分析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中文名:丁夏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
出生日期:1928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2015年5月11日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书法爱好者
1940年,考入育才学校。
1946年,毕业于湖南长沙明德中学。
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同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5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1998年,受聘为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5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93年,丁夏畦(右1)、刘太平(左1)参加国际会议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5月,丁夏畦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6部,科普读物3种 ,其代表论著有《混合型偏微分方程》《一个富比利定理的推广》 《查普里根方程的特里谷米问题的唯一性》《二阶常系数偏微分方程组椭圆性的定义》《一类泛函不等式》《拟线性双曲型守恒律组的整体解的研究》等。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65年 | 国际微分方程会议 | 匈牙利 |
2010年10月 | 数学物理方程新进展国际研讨会 | 武汉 |
第五次双曲问题国际会议 | 美国 | |
第六次双曲问题国际会议 | 香港 |
承担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数学物理方程 | 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项目 |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拟线性双曲型守恒律组的整体解研究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78年 | 数论方面研究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78年 | 函数空间研究 |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
1980年 | 强非线性变分问题 |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
1988年 | 补偿列紧理论与气体动力学方程组 |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1989年 | 补偿列紧理论与气体动力学方程组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丁夏畦(左)与研究生讨论问题
培养成果
丁夏畦所培养的学生,有些已经成为研究员、教授、数学家,其中有两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如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飞敏,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曹道民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从明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谢资清 ,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陈贵强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9年 | 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99年 | 华罗庚数学奖 |
2000年 |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8年 | 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
第六回国际书画审美大展赛金奖 | |
纪念中科院实施科学工程试点工作五周年职工书法绘画摄影展评活动特别奖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0年11月—1985年7月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
1985年7月—1990年8月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1990年8月—1994年11月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1994年11月—1998年12月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1998年12月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 |
《应用数学学报》主编 | |
《数学物理学报》主编 | |
《应用数学》主编 | |
《经济数学》主编 | |
中国数学会理事 | |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兼职教授 |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 |
湖北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婚姻家庭
丁夏畦与妻子参观湖北省科技馆院士展厅
兴趣爱好
丁夏畦自幼喜爱古典诗词、散文。曾参加中关村诗社,并有诗作在诗社发表。书法作品及个人传略曾入编《院士书法作品集》及湖南楚天书法艺术研究院编辑的《中国当代文艺界人名大辞典》。
1996年,丁夏畦(右1)在香港参加会议
“先生(丁夏畦)一生求学勤恳、治学严谨、科研创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自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心系祖国,情系桑梓,志存高远,积极参与和推动祖国、家乡的发展繁荣及母校的发展,其有着辉煌卓越、令人敬仰的一生。”(灰山港中心校评)
“丁夏畦闻名于中国国内外数学界,为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益阳市科学技术局评)
“丁夏畦为汕头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丁先生学术精湛、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一生为数学教育和数学科学研究奋斗不息,堪称后人楷模。”(汕头大学数学系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