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东 编辑

腾讯创办人之一、腾讯公司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学院荣誉院长

张志东张志东

张志东,男,1972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腾讯创办人之一 ,曾任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 。现任腾讯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腾讯学院讲师。

1993年,张志东获得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 。1998年11月,与好友马化腾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出任腾讯首席技术官,负责公司专有技术的研工作,并组建了业内领先的技术团队 ;同年,张志东带人开发并完成了OICQ的基础架构 。1999年2月10日,OICQ正式发布 。产品上线后,张志东团队根据网民们的体验,不断发现和修复漏洞,在第一周就连续完成了三个迭代版本,平均每两天发布一个,更大地激发了用户的使用热情 。2004年,腾讯在香港成功上市 。2014年3月20日与9月20日,张志东先后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职位 。自2014年9月20日起,担任腾讯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并于腾讯学院担任讲师。

2007年,张志东获得中国企业公民特别贡献奖 。2023年,位列《2023胡润男企业家榜》第23位 。2024年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张志东以950亿元的财富值位列第157名 ;6月12日,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张志东以腾讯控股市值726.7亿元位列第27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志东

外文名:Tony

别名:东莞仔、冬瓜、瓜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2年

毕业院校: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职务:腾讯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腾讯学院讲师

就职企业:腾讯

主要成就:2007年获得中国企业公民特别贡献奖被誉为QQ之父2023年位列《2023胡润男企业家榜》第23位

出生地:广东省东莞市

学历:研究生

所持QQ号码:10002

现居:广东深圳

人物经历

编辑

早年经历

1972年,张志东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 ,广东东莞宝安人 ,祖辈在农村耕读。张志东很有数学天分,从小便坚持学习奥数 。张志东初中就读于深圳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一个计算机夏令营里,他接触了软件编程。上高中后,他购买了第一台电脑,整天便在宿舍敲代码。1989年,他以全班第一考入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专业 ,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在大学校园,张志东与马化腾相识,两人同在计算机系。

1993年,张志东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 。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 。在读硕期间,他将精力放在了专业研究上,在学习手上的技术资料的同时,还开发各种小型工具程序,且曾跟随几位师兄,承接一些商业公司的软件项目。

工作经历

1996年毕业后,张志东前往深圳黎明网络公司,工作近三年。参与多个政府信息化项目和企业信息化项目 。1998年,张志东遇到行业瓶颈。当时的系统集成行业难以聚焦领域做深做透,而他思维活跃,沉迷技术,一心希望可以通过自己提供的技术来帮助别人改变生活 。一次他去帮政府客户进行网络设置时,当他尽善尽美地将一切功能都架设完成后,发现对方仅仅使用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功能,这使张志东产生了一个不小的触动。

张志东

创业经历

创业初期

张志东同学马化腾一直设想将互联网和寻呼业有机深度结合起来 ,于是马化腾找到张志东谈这个设想,张志东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瓶颈,并且当时互联网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渐趋明显,在马化腾的鼓励之下,张志东有了创业冲动 。当时的他正打算离开黎明网络公司,按照家里的安排他要出国投奔在美国的姑姑,马化腾的邀约使张志东多了一种选择,而他也确实对马化腾描述出来的产品很感兴趣 。两人决定创办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又找到其他三位股东。

张志东(右)与马化腾张志东(右)与马化腾

研发OICQ

1998年8月左右,马化腾在广州电信的信息港上无意中看到一个招标新闻,广州电信想要购买一个类似ICQ的中文即时通信工具,正在公开向全社会招标,于是张志东与马化腾等人便想要竞标,在经过打听后发觉是内定的标,但他们仍想试一试,马化腾与张志东闭门数日写出一份竞标书,并为产品取名OICQ,中文名为“中文网络寻呼机”。结果不出所料,在竞标会上广州电信没有给张志东等人机会,直接落选。几人回到深圳经过讨论后还是决定将OICQ研发出来。

就这样腾讯公司兵分两路,马化腾、曾李青和李翔等人做网络寻呼系统,张志东、徐钢武、宵光和封林毅等人进行OICQ的研发 。在张志东等人闭门开发的同时,曾李青开始游说深圳电信,最终深圳电信出资60万,并提供服务器和宽带,以“联合立项”的方式参与QICQ的研发推广。

成立腾讯

1998年11月11日,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张志东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本集团专有技术的开发工作 ,包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最初张志东等人只是想将寻呼机与网络相连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无暇顾及的副产品。

改名QQ

1999年2月10日,OICQ正式发布 。产品上线后,张志东团队根据网民们的体验,不断发现和修复漏洞,在第一周就连续完成了三个迭代版本,平均每两天发布一个,更大地激发了用户的使用热情 ;10月,美国在线向腾讯发送律师函,称已向美国当地法庭状告QICQ侵犯ICQ的知识产权,要求腾讯停止使用QICQ的地域名,并将其还给美国在线。2000年3月21日,美国当地法庭发布仲裁判决书,判定腾讯将QICQ的两个地域名归还给美国在线公司。对于张志东等人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张志东也在收到律师函后便着手进行新版产品的研发,并将QICQ改名为QQ。

张志东

接受投资

在OICQ发布9个月后,其注册用户超过100万 ,开始要放七位数的用户号,但是腾讯针对该产品并没有盈利模式,且公司的账上只剩下1万元现金,张志东等人不得不计划售卖公司股份,但是没有公司愿意购买,前后至少有6家公司拒绝。当现金几乎断绝的时候,张志东等人不得不四处找朋友借钱,除此之外,他们还到处接活,如帮一些地方政府做网站、帮企业设计网页等。这是恰逢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派王树到深圳寻找项目,IDG经过考察后决定投资腾讯。香港盈科也决定施以援手。2000年4月,三方签订投资协议 ;11月,QQ2000版本推出,这标志着它由一款纯粹的即时通信工具转型为资讯门户和虚拟社区 。此后在决定腾讯命运的很多决定性时刻,QQ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1年,腾讯接受MIH的投资,MIH也以32.8%的股份成为腾讯的第二大股东,从此腾讯摆脱了资金短缺的困扰;5月,QQ的注册用户达到1亿,腾讯也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产品,并实现了盈利;6月,腾讯成为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11月,腾讯启动“移动梦网”计划,并与多个移动公司签订“移动QQ”业务 。2004年,腾讯在香港成功上市。

2011年,张志东带领着团队推出了QQ的简易版社交软件——微信。

辞任职务

2014年3月20日和2014年9月20日,张志东先后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职位 。自9月20日起,张志东担任腾讯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并于腾讯学院担任讲师 ,从事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

张志东张志东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生活

张志东家族几代均在农村耕读。他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是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他的母亲是教师,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兴趣爱好

张志东在业余时间喜欢下围棋和象棋。

张志东物欲极低,在腾讯创始人们纷纷在澳洲买别墅、开游艇,高管集体团购宝马的态势下,他一直开着20多万的中档车。

社会活动

编辑

公益活动

时间

活动详情

2018年9月21日

深圳大学35周年校庆,个人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

2017年4月19日

作为捐建人之一为武汉学院捐建企鹅广场

2016年12月

参与“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首轮共建基金募集,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

2013年

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向深大捐赠3000万元,用于深圳大学的奖教奖学、创新创业和师生关爱工作

2008年

张志东所在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向深圳大学捐赠1000万元

其他活动

时间

活动详情

2020年1月11日

腾讯研究院在“科技向善2020·千里之行”年度论坛上发布《科技向善白皮书2020》,张志东在论坛上表示,科技向善不仅是一种产品能力,也是一种发展机会,科技公司如果从企业机制、产品创造等各方面考虑到科技向善,将会赢得更好的发展机,给社会更多信心

2016年4月

参与由腾讯云、腾讯投资和腾讯大学联合举办的CTO俱乐部春季私享会

2016年

参与腾讯WXG事业群领导力大会

人物成就

编辑

QQ之父

张志东被誉为“QQ之父” 。在产品上线后,张志东团队根据网民们的体验,不断发现和修复漏洞,在第一周就连续完成了三个迭代版本,平均每两天发布一个 。在用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其产品的性能瓶颈也在不断出现,为了不让用户失望,张志东等人不断优化性能,不断克服瓶颈,这也使得QICQ的系统架构在用户发展至亿级仍然能够支撑,QICQ也在日后被业界评价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产品。

获奖记录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07-11企业公民特别贡献奖 获奖

榜单排名

时间

评选机构

榜单名称

财富值

排名

2024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250 亿人民币

第20位

2024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94亿美元

第256位

2024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950亿人民币

第157位

2024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726.7亿元

第27位

2023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100亿人民币

第26位

2023年

胡润研究院

2023胡润男企业家榜

1100亿人民币

第23位

2023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1150亿人民币

第99位

2023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822.2亿元

第26位

2022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950亿人民币

第36位

2022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1350亿人民币

第77位

2022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122亿美元

第144位

2022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

70.5亿美元

第43位

2022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1033.5亿元

第25位

2021年

胡润研究院

2021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

1270亿人民币

第29位

2021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1750亿人民币

第58位

2021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234亿美元

第73位

2021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

1095亿元

第29位

2021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1310.9亿元

第25位

2020年

胡润研究院

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

1700亿人民币

第13位

2020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1260亿人民币

第60位

2020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1301.1亿元

第20位

2020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130亿美元

第86位

2020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925.2亿元

第13位

2019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050亿人民币

第13位

2019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800亿人民币

第112位

2019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8620.6亿元

第15位

2019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133亿美元

第98位

2019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754亿元

第12位

2018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950亿人民币

第13位

2018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769.4亿元

第14位

2018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1200亿人民币

第94位

2018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156亿美元

第87位

2018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921.4亿元

第11位

2017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000亿人民币

第12名

2017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全球富豪榜

600亿人民币

第153位

2017年

福布斯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84亿美元

第154位

2017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617.5亿元

第11位

2016年

新财富

新财富500富人榜

492.6亿元

第17位

2016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IT富豪榜

605亿元人民币

第6位

2016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560亿人民币

第17位

2015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395亿人民币

第31位

2014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375亿人民币

第21位

2013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210亿人民币

第37位

2013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228.8亿元

第25位

2013年

胡润研究院

2013胡润·珠三角百富榜

220亿人民币

第7位

2012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40亿人民币

第58位

2011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25亿人民币

第77位

2010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IT富豪榜

87亿元人民币

第7位

2010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100亿人民币

第85位

2009年

胡润研究院

2009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95亿人民币

第68位

2009年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

95.6亿元

第41位

2008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45亿人民币

第152位

2007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IT富豪榜

38亿元人民币

第14位

2007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百富榜

38亿人民币

第225位

2006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IT富豪榜

16亿人民币

第19位

2006年

胡润研究院

观澜湖2006胡润百富榜

16亿人民币

第203位

2005年

胡润研究院

观澜湖2005胡润百富榜

8.5亿人民币

第203位

2004年

胡润研究院

胡润IT富豪榜

4亿人民币

第35位

人物轶事

编辑

张志东在黎明网络工作的时候很努力,经常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黎明网络的一位同事曾经讲述过他们对张志东恶作剧的段子,当时的要求是当天加班较晚第二天上班可以请假晚到,有几个人看到张志东加班很晚后,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给张志东打电话,一直和他聊天,等他清醒无法入睡后便告诉张志东他们都已经请过假,并鼓动张志东今天也不要去上班,在这种情况下,张志东依旧准时出现在公司上班。

人物观点

编辑

科技向善是一种产品能力

张志东指出:科技向善是一种产品能力,是一种产品机会,是所有科技类企业和组织都可以思考和实践的。在演讲中说到: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 “公益意愿”, 是一种额外的公益行为,是有钱有闲的大型公司,才需要考虑的技术伦理的选择。我个人认为,科技向善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产品能力, 是一种产品机会,是所有科技类企业和组织都可以思考和实践的。

debug能力来自员工和高管的相互补位

张志东谈到,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合适且顺畅的沟通机制,年轻人容易跑去匿名社区宣泄,会给企业的管理产生许多负震荡。这是移动时代的新特点,对所有大型企业的组织文化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创始人就是球队教练,如果他能够尊重自己的队员,给他们合适的debug空间,那么整个球队就会变得富含创造力和极具魅力。如果企业文化能有一定的debug能力,也许会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高举高打的产品误区和割舍不断的旧日辉煌

张志东说,他见过不少企业在具备充足的发展资金和团队规模之后,喜欢采用高举高打的方式入场某个领域。但在他看来,这种策略在互联网业的作用非常有限,业界就有很多失败的案例,甚至腾讯内部也有不少高举高打的失败例子。

张志东谈到地另一种例子是,尽管产品的业务量和收入维持在一个不错的程度,但团队仍然不愿意承认该产品已经开始老化过时、口碑下降,而在团队成员中造成输不起、放不下的心理。这种放不下、输不起的情况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它同样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只是在互联网业的颠覆性产品和技术演进速度特别快时,这种现象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世界在急速的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自我革命,过往的成功经验和组织舒适区,往往会成为最难迈过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