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 编辑
王俊,1963年11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胸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协主席,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主任 。
王俊于1985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1989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2000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18年获得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2017年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腔镜医师培训学院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王俊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从事胸部微创手术和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 。
中文名:王俊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出生日期:1963年11月15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王俊
1963年11月15日,王俊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高中就读于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
1980年—1985年,就读于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
1985年—1989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1990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
1990年—1995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1995年,获得国际抗癌联盟(UICC)ICRETT奖学金,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和交流;同年,加入九三学社 。
1996年—2000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7年,在美国接受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哈佛大学,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等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
1999年—2000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0年—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
2011年,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2012年—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胸外科学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2014年—2015年,兼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胸外科主任。
2017年,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腔镜医师培训学院院长 。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20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俊在中国最早成功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探索出绝大多数胸腔镜手术的中国术式,并一直在手术例数和难度上居领先地位。主持制订了胸腔镜手术国家规范,引领中国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创建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技术体系,研创出被柳叶刀肿瘤命名的肺癌手术“王氏技术”,解决了中国肺癌手术的独特难题,推动了中国肺癌微创手术的普及。早期肺癌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写入多项国际指南 。
1996年1月,成功完成中国第1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开创中国的肺气肿外科新领域 。
199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明DLCO较MVO2能更准确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DLCO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而与长期生存率无关 。
1999年、2002年,先后将电视纵隔镜和电视硬气管镜技术引进中国,并成功的应用于临床,为诊断不明的纵隔占位和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的诊断和分期手段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站显示,王俊先后发表论文380余篇,中英文专著14部 。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奖励名称 | |
---|---|---|
2000年 |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
2001年 |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
2011年 | 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方法的建立、临床应用研究和推广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
2012年 | 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1992年,王俊创立中国一门新学科—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 。
学习班
1994年,王俊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办了“首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交流及技术演示会”,从此开始建立中国胸腔镜手术的培训体系,二十多年来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性的学习班 。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俊先后培训了中国早期80%以上的胸腔镜医师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7年 | Graham Fellowship Award |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 |
2001年 | 中华医学会中青年外科奖 | 中华医学会 |
2014年 |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 |
2015年 | 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
2018年 | 光华工程科技奖 | 中国工程院 |
2019年11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19年12月 | 第五批“九三楷模” |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
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奖 | ||
2022年12月 | 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 |
2024年3月 | 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1年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 |
2016年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
国家卫生计生委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组长 | |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教育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及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 | |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候任主任委员 | |
世界华人胸腔外科学会(ICSTS)会长 | |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亚洲主席 | |
国际抗癌联盟(UICC)会员 | |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 | |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 |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行委员 | |
《Lung Cancer》编委 | |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编委 | |
《Thoracic Cancer》杂志副主编 |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执行主编 |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副主编 | |
《医学参考报》胸心血管外科频道主编 | |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主编 | |
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
2022年12月 | 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
2023年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协主席 |
2023年 |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
王俊在中国胸部微创手术和肺癌微创诊疗领域所取得了创新性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评)
王俊从业三十年,他坚守“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默默耕耘、无声奉献;他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服务人民,治病救人;他坚持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导向,引领着中国的胸外科领域不断前行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