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燕 编辑
卢燕(Lisa Lu),1927年1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广东中山人 ,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 ,美籍华裔女演员、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 ,第一代美国好莱坞华裔女影星、中美电影文化交流使者 。
1958年,卢燕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飞虎娇娃》开始在美国好莱坞出演东方女人角色 。1960年,主演美国电影《山路》,随即在美国好菜坞打开知名度 。随后,参演《大淘金:龙之日》《香港》等多部美国电视剧 。1962年,主演美国电影《煞星追踪记》。之后,卢燕的演艺视角开始向中国转移 。1970年代,卢燕先后凭借电影《董夫人》(1971年获奖)与《倾国倾城》(1975年获奖)获得两次“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凭借战争电影《十四女英豪》(1973年获奖)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凭借古装电影《瀛台泣血》(1976年获奖)获得亚洲电影节杰出成就奖 。1988年,担任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评审执行委员 。1993年,主演剧情电影《喜福会》。1994年,作为首位华人担任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 。2001年,主演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香港电影《滴血的秘密》 。2011年,凭借剧情电影《团圆》获得第3届英国伦敦万像华语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2017年,出演电影《侗族大歌》 。2022年,主演电影《追光万里》 。2024年,领衔主演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
因在中美电影领域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亚美音乐演艺基金会、华鼎奖、金色银幕奖、华人榜颁奖礼、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等主办方颁发的“终生成就奖” 。
本名:卢燕
外文名:Lisa Lu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国籍:美国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27年1月19日
毕业院校:美国夏威夷大学
星座:摩羯座
身高:173 cm
代表作品:瀛台泣血、倾国倾城、十四女英豪、末代皇帝、喜福会
职业:演员、制片人
主要成就: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荣誉奖第16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奖第49届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展开
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荣誉奖第16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奖第49届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6届华人榜(华奖)颁奖礼终身成就奖
别名:卢萍香、卢燕香、卢燕卿
1927年,卢燕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上海,祖籍为广东省中山市。父亲卢家騋系广东省香山县(今广东中山)的望族,保定军校出身,曾出任外交官,后改行经商,母亲是被人称为“坤伶须生泰斗”的京剧名角李桂芬 。少年时期寄居在梅兰芳家中九年。其间,梅兰芳教她表演昆曲,虽然卢燕也曾想正式学戏,但是被母亲以没有天赋为由而否定 。小时候的卢燕学习成绩颇好,是个安分守己的孩子,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因此在母亲建议下开始学习财务管理 。16岁时,卢燕和梅葆玖一起在上海黄金大戏院登台演出 。1945年,从上海裨文女中毕业,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转入交通大学学习,就读于财务管理系 。
1947年,卢燕移居美国檀香山,在夏威夷大学攻读财务管理专业,兼修戏剧与演讲。为了生计,她不断在图书馆管理员、报馆记者、普通话教师等各种角色间切换,后在檀香山的医院找到了一份出纳工作,并最终升任为医院财务总监 。结婚后,因为丈夫的工作需要,于1956年移居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并开始在国防语言学院当老师 。后来,在丈夫鼓励下,进入帕萨迪纳戏剧学院表演系进行深造。期间,她成为帕萨迪纳戏剧学院的最优等生,担任毕业话剧《八月茶室》主演 。
|
|
|
|
美国起步
1958年,从戏剧学院毕业的卢燕出演了由弗兰克·鲍沙其执导的美国电影《飞虎娇娃》,她在片中饰演一个东方酒吧女郎。从该片开始,卢燕获得了在美国好莱坞出演东方女人角色的机会 。同年,她在秀兰·邓波儿的童话连续电视剧《夜莺曲》中饰演公主 。
1960年,卢燕主演了以中国抗战为背景的电影《山路》,她在片中饰演一名热情而又命运多舛的中国士兵遗孀 ,凭借该片被美国杂志《银幕季刊》评为“好莱坞新进优秀演员第三名” 。
1961年,她出演的电影《独眼龙》在美国上映,在片中饰演女二号 ;随后,参演《大淘金:龙之日》《香港》等美国电视剧 。
1962年,她主演的电影《煞星追踪记》在美国上映。之后,卢燕在美国好莱坞因没有接到合适角色而暂停工作 。
|
|
|
|
|
中国发展
1960年代,电影业在远东地区开始发展和繁荣,卢燕的演艺视角开始向中国转移 。她希望到中国大陆拍戏,由于没有合作机会,于是选择先到香港地区发展。同期,与白先勇等人成立“四傻公司”,希望游说一些企业商人担负电影制作费,但未能拉到投资 。
1967年,主演的香港电影《董夫人》上映,在片中饰演一个徘徊于贞节牌坊和爱情之间的寡妇 ,而她也凭在该片中的表演,获得“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项 。
1972年,卢燕应香港邵氏总经理邵逸夫及导演李翰祥邀请,前往香港地区拍摄电影《十四女英豪》和《倾国倾城》 。同年,主演的香港战争剧情电影《十四女英豪》上映,卢燕凭借主演该片获得“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项 。次年,主演的香港剧情电影《倾国倾城》上映,她凭借主演该片获得“第1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项,是她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
1975年,获得”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76年,主演的香港剧情电影《瀛台泣血》上映,在片中饰演慈禧,凭借在该片中的表演获得“亚洲电影节杰出成就奖” 。
随着在亚洲地区的事业发展,卢燕受邀重返美国好莱坞 。1977年,由她出演的美国电影《魔种》上映,在片中饰演一个献身科研的科学家。1979年,出演由彼得·博格丹诺维奇执导的美国电影《圣徒杰克》 。
|
|
|
|
|
文化使者
1980年,卢燕把京剧《拾玉镯》《武家坡》《打渔杀家》《汾河湾》和《蝴蝶梦》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书籍《京剧选译》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卢燕逐渐增多与中国内地电影人的合作 。其间,她参加的多部有关中国的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系列片在世界各地放映,其中纪录片《苏州》获得美国金鹰奖,纪录片《中国联系》在纽约国际电影节获得银奖 。
1984年,卢燕组建影视公司开始深入西藏拍摄《西藏纪录片》 。同年,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拍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电视报告文学《小木屋》,该作品和她拍摄的《古格王国之幻灭》两部影片,在纽约国际电影节获得两座铜奖 。
1985年,组织摄制了七集系列电视纪录片《卢燕的西藏系列纪录片》,该片同年在日本播出 ;同期,还摄制了六集电视纪录片《中国早期华侨对美国开拓的贡献》 ;同年,翻译美国戏剧剧本《洋麻将》 。
1987年,主演的剧情电影《末代皇帝》上映,在片中饰演慈禧太后 。同年5月,作为美国杰出华裔妇女代表团成员之一,受邀到中国访问 。1988年,担任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评审执行委员 ;同年,获得优秀亚裔人士奖颁奖典礼“表演艺术奖” 。1989年,参演由谢晋导演的电影《最后的贵族》 。
1992年,翻译美国剧作家尼尔·西蒙的作品《普莱飒大饭店》并将其改编成话剧形式在上海演出,她在该剧中分饰三角,扮演三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女性角色,凭借在该片中的表演获得“第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荣誉奖” 。
1993年1月,卢燕在山西五台山拍摄香港电影《诱僧》,在片中饰演石达开的母亲 。同年9月8日,主演的电影《喜福会》上映,在片中饰演幸存者、四个母亲之一的“安美” 。10月,参加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1994年,卢燕担任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也是首位奥斯卡金像奖华人评委 。1995年11月,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其间,与罗伯特·怀斯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专场报告会 。
1997年,相继参加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电影活动以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
1998年,参演陈佩斯执导的贺岁电视剧《同喜同喜》,在剧中饰演归国华侨。2000年,获得美国联合国协会“国际和平文化奖” 。
|
|
|
|
|
2001年,主演的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香港电影《滴血的秘密》上映,在片中担任女主角 。2002年,出演清装剧《乾隆王朝》,在剧中饰演皇太后。2006年11月25日,参演香港话剧团原创宫廷剧《德龄与慈禧》,在剧中饰演慈禧太后 。
近年从影
2011年9月,凭借主演剧情电影《团圆》获得第3届英国伦敦万像华语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2013年9月,主演的电影《团圆》在中国上映,在片中饰演渴望和前夫团聚、摆脱丈夫的乔玉娥 ,而她凭借对该片的艺术指导,获得第49届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雷米金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
2015年5月,获得第16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奖。8月,客串出演的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上映 。9月,获得第二届美中电影电视产业博览会“年度先锋精神奖” 。10月,获得第2届金色银幕奖终生成就奖 。2016年6月,在联合国总部获得第6届华人榜(华奖)颁奖礼终身成就奖 。
2017年11月,出演的电影《侗族大歌》上映,在片中饰演老年阿莲 。2018年3月,出演赖声川执导的话剧《如梦之梦》,在剧中饰演名媛顾香兰 。同年11月,出演的美国电影《摘金奇缘》在中国上映,在片中饰演阿嫲 。2019年2月24日,参加美中企业家商会在洛杉矶举办的第三届“好莱坞中国之夜“颁奖典礼 。
2022年,主演电影《追光万里》 。2023年5月24日,参演的美国电影《西游ABC》上线,在片中饰演杨妮。2024年8月16日,领衔主演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播出 。
|
|
|
|
|
家庭背景
卢燕的母亲是京剧演员李桂芬,曾是坤角须生,在北京与孟小冬齐名 。京剧演员梅兰芳是她的义父 。
感情生活
卢燕的丈夫黄锡琳是美国华人,曾任国民政府外交官;婚后,二人育有三个孩子 。1997年秋天,丈夫黄锡琳因病逝世 。
1958年合影:后左起为卢燕、李桂芬、黄锡琳;前为其子女。
参演电影
参演电视剧
杂志写真
《上影画报》
1988年第12期
封面
封面人物
1/1
时间 | 图册 | |
---|---|---|
2019年 | 卢燕出席陈薪伊艺术中心落户仪式 。 |
|
2015年 | 第二届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以卢燕的名义设立“卢燕电影奖学金” 。 | |
2003年 | 卢燕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 。 | |
1993年 | 卢燕担任为申办奥运举办的“北京奥运风录大奖赛”的顾问 。 | |
1987年 | 卢燕出资修建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燕云亭 。 | |
卢燕担任“美国之音”特约记者,采访和宣传中国文化,得到邓颖超的赞扬和亲自接见 。 | ||
1979年 | 卢燕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卢燕人文奖学金”,为有志向电影界发展的青年提供帮助 。 |
影视类 | ||||||||||||||||||||||||||||||||||||||||||||||||||||||||||||||||||||||||||||||||||||||||||||||||||||
|
1927出生的卢燕,无需一言一语,亦或是夸张的举止,就能吸引众人目光。一看到她,就会令人心生敬畏和钦佩之情,即便对于那些不认识她的人来说,亦是如此。卢燕身上有着典型的中国女人的优雅。当人人都试图通过染发让自己看起来年轻,卢燕却以她整洁得体的穿着,银白色的头发,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她遇人总是面带微笑,嗓音悦耳,口齿清晰,让人觉得她似乎出生于北京的黄金时代 。(中国日报网评)
卢燕的表演,把美丽、魅力、华贵、庄严集于一身,让好莱坞看到一个不同面貌的华人演员 。她和詹姆斯·史都华、马龙·白兰度等美国演员合作拍摄电影,成为当时美剧的常驻演员,开创了华人演员在好莱坞的新时代。在东西方文化隔阂的年代,卢燕不屈从程式化表演,常为华人形象的客观塑造据理力争。她从容而自然、可爱而生动,使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女性的陈旧观念。她在表演艺术上的成就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使她在国际电影界获得了声誉和地位 。(综合《重庆晨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评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