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 编辑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英语: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年12月29日-1898年5月19日),大英帝国时期政治家、作家 ,第41、43、45、47任英国首相(1868年-1874年,1880年-1885年,1886年,1892年-1894年) 。
格莱斯顿生于富商家庭,就学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自1832年起长期担任下院议员。早年以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托利党人身份投身政治活动,曾任罗伯特·皮尔内阁财政大臣等职。后相继任贸易委员会主席、殖民大臣,支持废除《谷物法》。之后在阿伯丁伯爵内阁任财务大臣。1859年与托利党决裂后,加入自由党,并任帕麦斯顿内阁财务大臣。1868年第一次组阁,任内通过第一个爱尔兰土地法案和《初等教育法》,进行卡德威尔陆军改革,颁布工会合法化法令,通过《秘密投票法》。1874年下野后,攻击迪斯雷利的帝国主义政策。1880年第二次组阁。对外继续保守党的侵略政策,宣布阿富汗为保护国,出兵埃及,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并进行英布战争。对内采取绥靖爱尔兰政策,1886年、1892年组阁时两次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均遭反对。1894年退出政治舞台。1898年因癌症逝世,享年88岁。
格莱斯顿从政六十一年,两次担任财政大臣,四次出任首相,是维多利亚时代后期与迪斯雷利齐名的英国首相。他在第一届首相任内实行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改革,使英国跨进了资产阶级自由贸易和自由主义的极盛时代。 后世有学者认为他是最伟大的英国首相之一。著有《国家及其与教会的关系》《荷马与荷马时代研究》等。
中文名: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
外文名:William Ewart Gladstone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809年12月29日
逝世日期:1898年5月19日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职业:政治家,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四次出任英国首相四次出任英国财政大臣
出生地:利物浦
首相任期:1868年-1874年,1880年-1885年,1886年,1892年-1894年
求学时期
1830年的格莱斯顿
格莱斯顿幼时随从牧师学习,13岁入伊顿公学,17岁进牛津大学,1831年10月21岁时结束学业。在牛津大学,他利用学习之余,参加牛津协会的各种讨论会,连续任该会主席和秘书等职,有第一雄辩家之称。在他参加的许多辩论会中,最惹人注目的一次,是反对辉格党议会改革案的演讲。他对这个法案的原则作了三刻钟“可怕的”抨击,使听众大为震动。
反改革斗士
由于格莱斯顿对议会改革持明显的反对态度,得到了托利党主要当权人之一、第五代纽卡斯尔公爵的赏识。1832年12月,他在纽卡斯尔公爵的支持下当选为纽瓦克的议员。1833年1月参加选举改革以后的第一届议会。从此以后,格莱斯顿开始了他的长达61年之久的政治生涯。
在父亲的熏陶下,格莱斯顿早年曾经一度是一名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托利党人。他反对议会改革,反对辉格党提出的给予犹太人以议会选举的选举权和大学向“非国教徒”开放等自由主义改革,赞同托利党关于逐步解放奴隶的决议,支持有利于土地贵族的《谷物法》。他在1838年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国家与教会的关系》中,竭力维护英国国教在爱尔兰的统治地位。
温和托利派
1840年,格莱斯顿站在反对党的立场,反对外交大臣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的发动侵华战争的外交政策。
当时,英国先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而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国内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强盛起来,要求政府实行有利于他们的自由贸易政策。因此,在执政的托利党中出现了一批以罗伯特·皮尔为首的温和托利党人,他们主张在保持大地主和金融家统治的条件下,重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若干自由主义改革。
1845年,格莱斯顿加入皮尔内阁,任殖民地事务大臣和贸易大臣。支持皮尔政府在税收方面进行的自由主义改革。他主要插手修改关税的准备工作。通过修改关税,就1200种纳税商品来说,出口税取消了,原料和粮食的进口税降低了。1846年,格莱斯顿和皮尔不顾本党大多数的反对,联合辉格党,以357票对104票取消了《谷物法》。他这一行动赢得了自由贸易派的赞扬,却触怒了纽卡斯尔公爵,剥夺了他在纽瓦克的议员资格。皮尔因宣布爱尔兰为戒严区遭到托利党的反对而辞职,格莱斯顿也随之退出政府。
人民的威廉
1847年,格莱斯顿当选为牛津大学的议员,但是没有参加约翰·罗素的辉格党内阁(1846年—1852年)。他虽然表面上仍是一个托利党党员,在思想上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50年冬到1851年春,格莱斯顿旅游意大利,探访两西西里王国首都那不勒斯的监狱。在那里,他看到“炮弹国王”费迪南多二世残酷迫害1848—1849年民族解放斗争志士的野蛮行为,认为这一罪行违背了正义与公道,是对欧洲文明的污辱。回国后,发表《就那不勒斯政府迫害国事犯一事致阿伯丁伯爵(指第四代阿伯丁伯爵乔治·汉密尔顿·戈登)的两封信》,揭露和斥责那不勒斯政府虐待政治犯的暴行,因而在国内博得了好评,人们称他为“人民的威廉”。
转入自由党
格莱斯顿的雕像
1853年,格莱斯顿进入阿伯丁伯爵乔治·汉密尔顿·戈登内阁,任财政大臣。
1859年,格莱斯顿同一批主张自由贸易的托利党人脱党加入了由辉格党演变而来的自由党,正式与托利党决裂。格莱斯顿在帕麦斯顿内阁中任财政大臣,力主英国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自19世纪50年代到1874年期间,除了几段很短的时间以外,格莱斯顿一直任政府的财政大臣。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竭力维护工业资本利益。在托利党反对派的重重阻力中,格莱斯顿力排万难,为资产阶级制定自由贸易预算方案,取消保护关税制度,同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签订通商条约,使英国资产阶级能够以实力工业成功地击败了整个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者,夺取了世界工业霸权。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派深深地感到,格莱斯顿是自己利益最强有力的表达者。
首次组阁
1867年,自由党两巨头之一的帕麦斯顿病死,另一领袖罗素声明退出政治舞台隐居,于是格莱斯顿在一片欢呼声中被拥立该党的领袖。
新首相格莱斯顿与即将离任的迪斯雷利
格莱斯顿在首任内阁中,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最后完成了自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造,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一时期,正是他统治的黄金时代,为此,英国政府被欧洲各国统治者奉为典范。为了拉拢居民中的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中的上层,他在1871年颁布职工会合法化的法令,1872年实行不记名投票选举。但是,1871年颁布禁止工人在罢工时设置纠察队的法令后,很多罢工的领导者被捕,甚至有7个妇女,因为看到罢工破坏者的时候,用手指指了他们一下,喊了一声“啊!”就被资产阶级司法机关判处徒刑。这些事件大大损害了格莱斯顿政府在工人中的声誉。
1874年大选中,自由党政府在国内的威望下降到最低点,被称为“人民的威廉”的格莱斯顿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一钱不值了。原来支持他的自由贸易派资产阶级,在欧洲严重的经济危机袭击下,要求加强殖民掠夺。迪斯雷里根据资产阶级这一需要,提出“帝国主义”口号,把托利党改造成为能够满足贵族地主、工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扩张野心的保守党。因此,格莱斯顿在这次选举中被迪斯雷里的保守党击败了。
口是心非的外交
格莱斯顿
1876年以后,迪斯雷里政府因为发动殖民战争而出现财政赤字,不得不提高所得税,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支持。这又给格莱斯顿以可乘之机。1880年大选中,他作为中罗狄安候选人,旅游全国各地,到处演说,反对迪斯雷里的侵略政策,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被看作是英国民主主义的首领。大选将要来临的前夕,他向选民提出“你赞助还是谴责迪斯雷里的国外政策”这样一个蛊惑性的问题,使自由党在竞选中赢得了不少选票。由于格莱斯顿把自己装扮成反对迪斯雷里政府侵略政策的“英雄”,大选结果,自由党以压倒多数战胜了保守党,他再度组织政府。
格莱斯顿就职后,全部继承迪斯雷里的侵略政策。但他的外交本不擅长,不久就把形势搞的一团糟。1880年,他结束英阿战争,宣布阿富汗为英国保护国;1882年拒绝接受维多利亚女王授予伯爵爵位。同年,他出尔反尔发动英埃战争,派加尼特·约瑟夫·沃尔斯利率领英军强占埃及,1884年,格莱斯顿进行第三次议会改革。在南非进行英布战争。英国军队在马朱巴山被布尔人击溃之后,他才不得不承认布尔人共和国的独立。1885年解救在喀土穆的查理·乔治·戈登将军失败,使他遭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斥责。
格莱斯顿对外侵略的失败,被具有帝国主义情绪的资产阶级看作是英格兰的奇耻大辱,讥讽他是“一个坐在马朱巴山和喀土穆侮辱下的怯懦的小英格兰人”,格莱斯顿二任内阁已不象首次政府那样赫赫有功,他在资产阶级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日益消失了。
面临困境
格莱斯顿
爱尔兰力量
在1868年大选期间,为了争取选票,格莱斯顿曾为爱尔兰的芬尼亚运动公社社员起义进行辩护,批评保守党镇压爱尔兰人的政策,并向选民保证要解决爱尔兰问题。他上台以后,1869年的夏天和秋天,在爱尔兰广泛展开了争取赦免被囚禁的芬尼亚社社员的运动,要求英国政府释放爱尔兰的革命者。格莱斯顿蛮横地拒绝了爱尔兰人对大赦的要求,充分暴露了他,在镇压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方面和迪斯雷里的保守党是一丘之貉。
19世纪70年代末,爱尔兰又掀起了新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旧日因参加芬尼亚社而被捕的达维特,从流放地回到爱尔兰,组织“土地同盟”,发动农民进行抵制斗争。与此同时,以巴涅尔为首的爱尔兰自治党也展开温和的自治运动。面对爱尔兰的解放运动,格莱斯顿实行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颁布高压法,逮捕巴涅尔和达维特等1000多名“土地同盟”盟员;另一方面颁布“土地条例”,缓和农民的对抗情绪。后来又与狱中的巴涅尔谈判,以制止农民的“恐怖行为”为条件,释放了巴涅尔和土地同盟的领袖。当爱尔兰小资产阶级恐怖分子刺杀爱尔兰事务大臣卡温狄士及其助手波尔克时,他就利用这次恐怖行为,颁布为期三年的《防止罪行法》,大批逮捕爱尔兰人,以达到他镇压“土地同盟”运动的目的。
格莱斯顿在二任内阁中对爱尔兰采取的这种时而镇压时而安抚的政策,不仅没有平息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反而导致了自己的垮台。1885年6月,在英国议会里讨论预算问题时,巴涅尔和爱尔兰议员们联合保守党一起投票,推翻了格莱斯顿第二届政府。
自治案难产
漫画晚年的格莱斯顿
1892年,83岁的格莱斯顿第四次组织政府,于1893年2月13日提出第二个《爱尔兰自治法案》。从当时下院的力量对比来看,自治法案是很难被通过的。由于他力排众议,经过长时期辩论后,法案于9月1日以301票对267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当这个难产儿被送交上院时,上院的议员经过四天的辩论,以419票对41票的悬殊票数予以否决。这时,格莱斯顿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政坛上已经日暮途穷,再也没有能力控制议会了。此外他还反对大量增加海军经费,最后一次演说,就向维多利亚女王呈递辞职书,退出了政治舞台。
抱憾而终
格莱斯顿的墓地
格莱斯顿去世后,英国政府为其举行了国葬仪式,将其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
英国评论家、历史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这样评价格莱斯顿:“一个思想丰富、口若悬河、显然是有才华的人,却无可挽回地成了下院的材料。”他认为,格莱斯顿是“这个时代大量歪道理的代表者”。
与格莱斯顿共事的英国自由党领袖威廉·哈考特认为:“格莱斯顿和迪齐(迪斯雷利)在愚笨和鲁莽上可以说是一个赛过一个,……我分不清哪一位洋相出得最大。”
伐木是格莱斯顿最喜爱的运动
英国自由党政治家、传记作家约翰·莫莱在其三卷本巨著《威廉·爱德华·格莱斯顿传》的创作中,将格莱斯顿塑造成一位品行高尚、人格魅力超群、能力出众、精力过人、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事业心的实干政治家,以及一位具有欧洲和世界影响的政治家。
G.M.汤姆森:“十九世纪最伟大政治戏剧导演在寻找迪斯雷利的配角时,发现他是个仪表威严、目光炯炯的人,一位极为虔诚的、带有痛苦的加尔文派负罪意识的英国圣公会教徒,一位具有魅力的雄辩家和财经大师,一位会在情绪激动之下支持改革运动的人,一个认为政治是各种道义力量表演的舞台的人。他就是威廉·尤尔特·格拉德斯通,苏格兰血统,生于英国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当时紧张的社会冲突有一半是由于他与迪斯雷利之间极为深刻的敌意所致。”
父亲:约翰·格莱斯顿,因经营西印度群岛奴隶贸易致富。本是自由主义者,后来加入保守的托利党,1846年受封为男爵。
格莱斯顿与孙女
格莱斯顿去世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本杰明·迪斯雷利
上一篇 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