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斯·卡拉汉 编辑
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1912年3月27日-2005年3月26日),生于英国普利茅斯,英国工党政治家,英国第48任首相。
卡拉汉1931年加入英国工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在东印度舰队服役。1945年起当选下院议员,1951年至1964年先后任工党影子内阁运输、燃料与动力、殖民事务和财政发言人。1964年至1967年任英国财政大臣。1967年至1970年任英国内政大臣。1971年至1974年任工党就业、外交发言人。1974年至1976年任英国外交大臣、海外发展大臣。1976年4月至1979年5月任英国首相。2005年3月26日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逝世,享年92岁。
卡拉汉任职首相期间,在社会方面改革教育,住房。外交中更注重务实的多边合作外交。 经济上他紧缩经济,限制工资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率。但因为在1978年与1979年之交大幅限制工资增长而引发的“不满之冬”遭受保守党的不信任动议,最终下台。
中文名:伦纳德·詹姆斯·卡拉汉
外文名:Leonard James Callaghan
别名:“阳光吉姆”(Sunny Jim)、“大吉姆”(Big Jim)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12年3月27日
逝世日期:2005年3月26日
职业:政治家
主要成就:英国第48任首相(1976年-1979年)
出生地:英格兰汉普郡朴次茅斯
早年经历
1912年3月27日,詹姆斯·卡拉汉(简称“卡拉汉”)在英格兰南部汉普郡的港口城市朴次茅斯的科普诺地区出生。
1919年至1923年,在南德文郡的布里克瑟姆地区接受小学教育。
1923年至1929年,就读于朴次茅斯北方中学。
1929年,获得牛津大学高级证书(可免试进入牛津大学)。但由于其家庭负担不起大学教育,卡拉汉只能参加公务员的选拔考试,被选中后,他短暂的在国内税收署担任税务检查员。
初涉政治
1931年,在肯特郡的税务局任职期间,他加入了工党在梅德斯通的支部。
1933年,卡拉汉入选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
1934年,他被调到伦敦的税务局,在那里负责税务工作。
1936年,税务职员联盟(IRSF)成立,卡拉汉当选联盟助理书记,并辞去了公务员的职务。
参加二战
35岁的卡拉汉
1942年,辞去工会职务后,他以普通水手的身份成功加入皇家海军志愿预备役。并被分配到日本部分,在东印度群岛舰队中服役。
1944年4月,卡拉汉晋升为中尉。但在为晋升而接受培训时,他的体检显示他患有肺结核,这最终使他退伍。疗养期间,他还根据自身的经历和考察撰写了《敌人日本》(The enemy Japan),成为参加远东战争的官兵了解日本的重要参考,也为卡拉汉拜相后提出如维护皇家海军潜艇等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这段经历也使得卡拉汉成为英国唯一一位在皇家海军服役过的首相。
进入议会
1945年7月至1950年1月,在加的夫南部(Cardiff South)选区首次当选议员。
1947年1月至1950年1月,任交通部政务次官,期间在英国引入了“斑马线”并扩大了“猫眼”的使用范围,使交通事故率下降。
1950年1月至1951年1月,任海军部议会及财政秘书。
1950年1月至1983年6月,在加的夫东南部(Cardiff South East)选区当选议员。
1957年8月至1980年,任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
晋升内阁
詹姆斯·卡拉汉
1964年10月至1967年11月,任英国财政大臣。
1967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英国内政大臣。
1970年6月至1971年12月,任影子内政大臣。
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任影子就业部大臣。
1972年4月至1974年2月,任影子外交大臣。
1974年3月至1976年4月,任英国外交大臣。
首相生涯
1976年3月16日,哈罗德·威尔逊突然宣布辞职,并支持卡拉汉作为他的继任者;4月5日,在工党领袖竞选中,卡拉汉以177票对133票胜于迈克尔·福特,成功当选党魁,并出任首相。
1977年,卡拉汉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1977年3月,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向下议院提交了对工党政府的不信任案。在议会的表决中,结果以298票对322票未获得通过,卡拉汉政府得以继续执政。
1979年,撒切尔夫人再次提交了对工党政府的不信任案。在这次表决中,结果以311票对310票获得通过,卡拉汉仅以一票之差被迫下台。
辞任之后
1979年5月至1980年11月,继续任工党领袖,兼任反对党领袖。
1986年,卡拉汉(右三)与费孝通(右二)在淮安宾馆
1983年6月,因在当时的下议院中,卡拉汉为任职最久的议员(38年),当选为“下议院之父”,并保持这个头衔到1987年。
1987年,获得嘉德勋章, 同年11月,卡拉汉晋升至上议院,并获封“加的夫的卡拉汉男爵”。
2005年3月26日,卡拉汉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自己家中逝世,享年92岁。
政治方面
种族关系法
卡拉汉的纹章
法案的出台与执行在对有色人种提供法律保障的同时,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例如,1977年政府加强对城镇援助项目运营的管理,并将经费由原来的3000万英镑提高到1.25亿英镑,管理职责也从内政部转移到环境部。这对有色人种的生活来讲带来了较大的改善。
法案出台后, 不仅有色人种参与选举投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而且黑人压力集团在常规政治领域开始承担起更大、更常规的角色:“种族游说集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受人尊重。但由于随后撒切尔政府更改政策,使法案的实践性被大大减弱。在2022年的调查中,种族主义仍在英国广泛存在。
经济方面
综述
詹姆斯·卡拉汉
住房问题
在住房问题上,卡拉汉政府于1977年出台《住房(无家可归者)法》,该法规定地方当局有责任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 为此,他继续加大在财政上对政府公共住房建设的支持,并在建成后将其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出售给居民,使居民获得很大便利,解决了一大批居民的住房问题。到1977年,租住公共住房的居民占总居民数的32%。
另外,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住房,并大幅提供资金支持,住房协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住房协会已经拥有占住宅总存量1.8%的住房。
社会方面
教育改革
1976年,卡拉汉首相在牛津大学拉斯金学院发表演讲,对英国教育的现状提出强烈批评。他认为学校脱离了社会的“合理”需要,并指出教育体系存在极大的漏洞与缺陷。这场演讲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教育大辩论(Great Debate),它预示着一个建立课程的共同核心和统一成绩标准的全国性运动。 同年,他发布《教育法》,限制英国任何一个地区的独立学校和资助学校的数量。
1979年,卡拉汉与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在唐宁街10号外
外交方面
综述
在外交上卡拉汉注重维护与英联邦、欧共体和美国的关系,他以多边互存的政策为基础,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更多的合作机遇,而不是推行以英国为主导的外交政策。
1977年,与美国总统卡特和德国总理施密特在唐宁街
与欧共体
在与欧洲的共同体系建设上,卡拉汉以英国的经济利益为首位,而在许多问题上没能完全与其他欧洲国家达成共识。在与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设问题上,由于此前保守党希思政府在1972年加入欧共体“蛇形机制”后,即在损失大量储备的情况下被迫退出,因此卡拉汉的政策偏于保守。
与美国
在经济问题上,卡拉汉与美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福特担任总统时即与卡拉汉达成协议,在英镑汇率持续走低时,美国将督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备用贷款同时给英镑提供长期保障,避免出现波动,并同意建设“英镑安全网络”体系。
1978年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与中国
在卡拉汉政府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下,英中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1978年,刘华清与王震前往英国考察,两国领导人深入交流探讨了军民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最终,英国政府在和中国政府进行了“广泛、全面”的磋商后,双方一致决定,于1980年在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举办一次英国军事工业展,即后来的英国航空设备展览会。通过这次展会,英中明确了未来合作的重点方向,并签订了许多军事设备供货与支援合同。而两国贸易上的转暖也促使了双方航空双边协定的签署,推动了民航事业的发展。
民族方面
北爱尔兰问题
卡拉汉与北爱尔兰首相詹姆斯·奇切斯特-克拉克
再次,卡拉汉政府也一直致力于重建本地警力和正常司法程序来应对叛乱。他曾任命伦敦金融城警察局局长亚瑟·杨爵士改革阿尔斯特皇家警队,让它成为一支维持社会秩序的中立力量,而非新教徒准军事组织的合伙人。
在政府努力下,截至1977年,因恐怖袭击所造成的英国百姓伤亡数字成功降至7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作品名 | 出版时间 |
---|---|
《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北爱尔兰问题的困境》 | 1973年 |
《Time And Chance》 | 1987年 |
参考资料: |
在卡拉汉退休后,他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被聘为休伯特汉弗莱学院伦敦分校主席,伯明翰大学名誉评议员(1981年), 剑桥大学联邦奖学金的受托人,斯旺西大学名誉校长等。
家庭情况
卡拉汉的父亲老卡拉汉是一名海军军官,曾参加一战,在1921年父亲去世后,家庭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贫困中。
詹姆斯·卡拉汉
姓名 | 与卡拉汉关系 | 备注 |
---|---|---|
詹姆斯·卡拉汉 | 父亲 | 海军军官 |
夏洛特·卡拉汉 | 母亲 | 浸信会(Baptist)教徒 |
多萝西·格特鲁德·卡拉汉 | 姐姐 | 1904年生 |
奥德丽·伊丽莎白·莫尔顿 | 妻子 | 1915年生,工党议员 |
玛格丽特·杰伊 | 女儿 | 1940年生,1992年获封帕丁顿的女男爵,1998至2001年任上议院领袖 |
朱莉娅·卡拉汉 | 女儿 | 1943年生 |
迈克尔·卡拉汉 | 儿子 | 1946年生 |
参考资料: |
个人爱好
卡拉汉热爱体育运动,尤擅玩橄榄球。他喜欢下国际象棋,但不愿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他每天还会走很多路,散步是他的嗜好。他有广泛阅读的习惯,最热衷于读名人传记,从而从中吸取对工作有益的养料。
“詹姆斯·卡拉汉是一位令人畏惧的对手。在其他环境下,卡拉汉可能会是个成功的首相、一位极好的政党管理者。尽管我们意见不同,但我一直尊重他,因为我知道他受强烈爱国主义的驱使。”(英国第49任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评)
“詹姆斯·卡拉汉给工党带来了诸多创新。他是从最底层开始做到这个国家最高职位的象征人物。”(英国工党原主席伊恩·麦卡尼 评)
“詹姆斯·卡拉汉是劳工运动的伟人之一,他漫长而活跃的一生,几乎跨越了他为之做出巨大贡献的政党的整个历史。他是一位爱国者,也是一位忠诚的丈夫和父亲,他对奥德丽(妻子)的爱是唯一的。”(英国第51任首相托尼·布莱尔 评)
不满之冬
背景
卡拉汉的政治基础是工会运动,他职务的晋升离不开工会的支持。但卡拉汉逐渐对工会经常举行的大罢工不满,这也给卡拉汉的政治生涯埋下了隐患。卡拉汉在任内政大臣时就屡屡抨击工会运动。 继任首相后,卡拉汉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白皮书,虽然为工会成员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但也破坏了劳动市场供求关系,促成了工资与通货膨胀交替上升的恶性循环。
哈罗德·威尔逊与卡拉汉在内阁
爆发
1978年,在英国经济有了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卡拉汉政府仍规定当年的工资增长不能超过5%。此举使工人心中的不满达到顶峰,并开始组织罢工, 随后,罢工潮不断蔓延至各个劳动群体甚至是公务员中,严重影响了英国百姓的正常生活。 这使得卡拉汉遭遇了政治生涯上巨大的“滑铁卢”。
结果
在全国百姓不满的呼声中,卡拉汉已无力维持复杂且混乱局面,保守党随即对卡拉汉进行了不信任表决,结果卡拉汉没有通过表决,被迫辞职。在此期间,卡拉汉似乎对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当时,不断有人警告说,他的政府正面临着危机,但卡拉汉发出了著名的反问。他反问说:“危机?什么危机?《太阳报》将他的这句反问当作头版头条的大标题见报,随后的形势也让卡拉汉大大出丑。
任人唯亲
1977年5月,卡拉汉卷入了用人唯亲的丑闻。他的女婿,彼得·杰伊(Peter·Jay)被任命为英国驻美国大使,而杰伊虽然是一位有名记者,却从无参政经验,但仍被任命为外交部重要官员,这在英国社会上下引来了一番巨大的争论,但卡拉汉却不以为然,他在下议院首相质询时表示:“杰伊是一位有高素养和高水准的记者,我相信他的能力,与家庭无关”。尽管卡拉汉坚决否认是裙带关系使杰伊成为大使,但在1979年其辞任后杰伊也被新政府解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哈罗德·威尔逊
上一篇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