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巧姐 编辑

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

贾巧姐贾巧姐

贾巧姐,又名大姐儿, 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贾琏的独生女,“金陵十二钗”之一, 贾巧姐以“大姐儿”之名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首次出现。

贾巧姐自幼常生病,恰逢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便请其给起名压一压。刘姥姥以“巧”字为其取名,取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意。 贾巧姐看到刘姥姥孙子板儿在玩佛手,便不要柚子要那佛手。 后贾巧姐内热惊风,贾环探望遭王熙凤骂。 巧姐长大正值贾府没落,贾母、王熙凤相继病死后,其舅舅王仁、哥哥贾芸及贾环等密谋将其卖与“外落王爷”为妾, 被刘姥姥所救。 依曹雪芹原意,巧姐后来与刘姥姥孙子板儿结为夫妻。 高鹗续书改写贾巧姐结局为嫁与周财主之子,成为荒村野店的纺织农妇。

贾巧姐在《红楼梦》中虽不为主要人物,却位于“金陵十二钗”之列,年龄小,性格尚未形成,是理解《红楼梦》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贾巧姐从“大观园”的宦府千金,变为“荒村野店”的纺绩村妇,其中寄寓了作者追慕农桑的朦胧憧憬。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贾巧姐

别名:巧哥儿,大姐儿,妞妞,大妞妞

饰演:王瑄(87版《红楼梦》)

性别:女

登场作品:《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生日:农历七月初七

排行: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十位

父亲:贾琏

母亲:王熙凤

形象设定

编辑

人物背景

贾巧姐出身于金陵贾家,为贾琏、王熙凤的独生女。贾巧姐的曾祖母贾母出身于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贾巧姐为“四大家族”之首贾家的第五代长女,为真正的名门贵族千金。

外在形象

正文中并没有很直接地写出贾巧姐的外貌,只在判词中写道“有一美人”。

判词曲子

贾巧姐的判词为:“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势败”二句表明在贾府家亡时,骨肉亲人也翻脸不认,指出巧姐被其“狠舅奸兄”卖于烟花巷。“偶因”二句指出巧姐遭难后,幸得恩人刘姥姥相救。另外,在最后一句中的“巧”字语意双关,是凑巧,同时也指巧姐。

贾巧姐的曲子为:“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曲名“留馀庆”,是贾巧姐的娘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报,即刘姥姥救巧姐出火坑。留馀庆,与“积得阴功”意义相似,都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说法。

主要经历

编辑

染上痘疹

贾巧姐虽为王熙凤的掌上明珠,但从小身体虚弱,多灾多病。贾巧姐有次染上痘疹,王熙凤为此奔波劳碌: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书中描写“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佛手柚子

刘姥姥二次进贾府时,贾母领她游览大观园,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在探春房里,得到一个佛手便拿在手中把玩。随后一行人到妙玉住的栊翠庵时,奶妈抱着巧姐过来。巧姐才两三岁的光景,此时还叫“大姐儿”。大姐儿抱着一个大柚子在玩,“忽见到板儿抱了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就把大姐儿的柚子给了板儿,换了板儿的佛手来给她玩。板儿已经玩了老半天的佛手,看到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得好玩,就把它放在地上当球踢来踢去,也就不要原来的佛手了。

撞花神

87版《红楼梦》王瑄饰演贾巧姐(右) 87版《红楼梦》王瑄饰演贾巧姐(右)

巧姐病时,凤姐经刘姥姥提醒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让彩明念,彩明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王熙凤说怕不是什么花神,恐老太太也碰到了,便让人请两份纸钱,一份给贾母送祟,一份给贾巧姐送祟。

取名巧姐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正好赶上大姐儿得病,王熙凤便请刘姥姥给起个名字压一压。王熙凤称因刘姥姥是位有寿的庄稼人,故借她的寿,且贫苦人起的名字压得住。大姐儿生于七月七日,民间称七月是鬼月,也被称为“毒月”,生在这个月的人容易被小鬼捉弄,而七月七还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天凡间“无喜”。刘姥姥故以“巧”字取名,“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以求巧姐日后能够逢凶化吉。

患惊风症

贾巧姐惊风,贾环来探望“内热”“惊风”的贾巧姐,见王熙凤在煎着牛黄,便好奇地谈过头去,却不小心打翻了药锅子,遭到王熙凤的一顿大骂。当时贾环心中也是不忿,回去之后又被赵姨娘埋怨,贾环便气急败坏说出,日后要巧姐的命看他们该怎么办的话。

巧姐结局

《红楼梦》判词

在贾府落败,王母等人去世后,巧姐被舅舅与哥哥等人密谋将其卖与外藩王爷, 后被丫鬟现,刘姥姥将其营救出来后下嫁农村。

高鹗续书

巧姐被亲人卖给外藩王爷为妾,刘姥姥并没有倾家荡产救贾巧姐,而是将其藏起来, 最后嫁的也不是刘姥姥之孙板儿,而是,富贵人家周家独子。

学者研究

刘姥姥为救贾巧姐用光家中的钱财,随后贾巧姐也嫁给其孙板儿。还有脂本写道贾巧姐被救回府后又被舅兄等卖入烟柳巷,刘姥姥知道后叫上村庄村民去闹事并把巧姐带回家,后嫁给板儿。

人物关系

编辑

姓名

关系

备注

贾母

曾祖母

贾母出身于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贾母为贾巧姐的曾祖母。

王熙凤

母亲

贾巧姐为贾琏、王熙凤的女儿,王熙凤非常疼爱巧姐,在临终之前还放心不下把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和平儿。

贾琏

父亲

贾琏为贾赦长子,贾巧姐为贾琏、王熙凤唯一的女儿。

刘姥姥

恩人

贾巧姐生病之时,正巧刘姥姥到贾府,王熙凤便让其给贾巧姐取名压一压。

文学价值

编辑

《红楼梦》中十二钗归宿是悲剧性的,独巧姐“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从“大观园”的宦府千金,变为“荒村野店”的纺绩村妇。这不仅使巧姐永远脱离了那贵族大家庭的罪恶渊薮,而且从中寄寓了作者追慕农桑的朦胧憧憬。作者让刘姥姥在巧姐一生中处于恩人地位,也表现了他崇敬劳动人民的新思想。

巧姐作为金陵十二钗中最年幼的一位,代表了贾府贵族女子的未来一代。在大观园诸多女儿的爱情、婚姻和生命的悲剧中,作者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女子,因为其母亲曾接济过的一个村妪所救,才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巧姐这个人物的最后归宿,体现出作者的“远富近贫”思想。

人物评价

编辑

书内评价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红楼梦》正册判词 评)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红楼梦曲·分骨肉》评)

书外评价

“在经过家道的跌宕起伏后,巧姐这样的归宿比起黛玉的香消玉殒,宝钗和湘云的年轻守寡,探春的远嫁外藩,迎春的遇人不淑惜春的遁人空门,似乎更有一分跳出樊笼,回归自然的意味。”(学者王意如 评)

她似乎被作者有意冰冻了起来,一直长不大。从巧姐的判词和《红楼梦曲·留余庆》来看,她将是曹雪芹在后数十回中予以着重描写的人物之一,是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人生归宿的一个重要角色。(《红楼梦鉴赏辞典》作者孙逊、孙菊园 评)

在这部书里,宝钗是为着婚嫁而活着的,巧姐也是为着婚嫁而存在的。只不过,巧姐显得更单纯。(学者邹平 评)

衍生作品

编辑

绘画作品

绘画作品(部分)

作者

作品名

画像

费丹旭

《十二金钗图册》

《巧姐避居刘姥》《巧姐避居刘姥》

改琦

《红楼梦图咏》

巧姐巧姐

赵成

《赵成伟清装红楼梦人物画》

贾巧姐贾巧姐

谭凤环

《谭凤环红楼梦人物墨线图集》

贾巧姐贾巧姐

戴敦邦

《戴敦邦绘红楼梦人物集》

巧姐巧姐

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

名字

类型

时间

饰演者

饰演者相关图片

《红楼梦》

电视剧

1987年

李端(幼年)

王暄(少年)

1987版《红楼梦》王暄饰演贾巧姐(少年)1987版《红楼梦》王暄饰演贾巧姐(少年)

1987年《红楼梦》李端饰演贾巧姐(幼年)1987年《红楼梦》李端饰演贾巧姐(幼年)

《红楼梦》

电影

1989年

高滟

1989版《红楼梦》高滟饰演贾巧姐1989版《红楼梦》高滟饰演贾巧姐

《红楼梦》

电视剧

2010年

张之童(幼年)

李曼嘉(少年)

2010版《红楼梦》李曼嘉饰演少年贾巧姐(少年)2010版《红楼梦》李曼嘉饰演少年贾巧姐(少年)

2010版《红楼梦》张之童饰演贾巧姐(幼年)2010版《红楼梦》张之童饰演贾巧姐(幼年)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电视剧

2017年

艾梦欣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艾梦欣饰演贾巧姐《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艾梦欣饰演贾巧姐

相关争议

编辑

《红楼梦》第五回写巧姐《留余庆》曲中的“奸兄”到底指谁,学界并无定论。贾蔷贾蓉、贾芹、贾兰、贾芸等人均曾被怀疑为“奸兄”。在高鹗的续书中,“奸兄”是指贾芸,但《红楼梦鉴赏辞典》的作者孙逊、孙菊园认为“奸兄”指贾芸肯定有误,因为在前八十回有关贾芸的描写和很多脂批中都表明贾芸此人“有志气,有果断”。《红楼疑案:红楼梦探佚琐话》的作者梁归智比较了贾蓉、贾兰和贾蔷三人,认为“贾兰是奸兄的合理度更高”,但学者井玉贵则认为《留余庆》曲中提到的“奸兄”不是贾兰,而是贾蓉。

下一篇 柳湘莲

上一篇 冯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