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哈里森 编辑

美国第23任总统

本杰明·哈里森本杰明·哈里森

本杰明·哈里森(英语:Benjamin Harrison,1833年8月20日-1901年3月1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政治家、军人,第23任美国总统(1889年3月4日-1893年3月3日)。为与其祖父威廉·亨利·哈里森区别,也被简称为“小哈里森” 。

哈里森出身政治世家哈里森家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毕业于迈阿密大学,毕业后操律师业,并参加共和党的活动。南北战争期间参加联邦军,获将军衔。历任印第安纳州赔偿法院仲裁员、州共和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州最高法院书记员 。南北战争期间参加联邦军,隶属于第70志愿军,获陆军准将军衔 。1881年成为参议员。1888年被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并在竞选中获胜。任期期满之后,哈里森谋求连任失败,返回印第安那州重操律师业并开始写作。1898年至1899年,帮助委内瑞拉解决了与英国关于英属圭亚那的边界纷争 。1901年逝世。

哈里森就职总统时,美国工业化臻于完成,经济结构生了历史性变革。哈里森顺应潮流,制定了旨在稳定局势、防止社会动荡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外,哈里森积极扩大美国影响,组织召开了第一届泛美会议,成立泛美联盟。哈里森政府还与许多国家签订了贸易互惠协定 。在1962年历史学家的投票排名中,哈里森名列31位总统中第20名,也是12位“普通”总统中的第9名 。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本杰明·哈里森(英文:Benjamin Harrison)

别名:羔皮手套哈里森(Kid Gloves Harrison)、小本(Little Ben)

所处时代:19至20世纪初

民族族群:美利坚民族

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北本德

出生日期:1833年8月20日

逝世日期:1901年3月13日

逝世地: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

安葬地: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克朗山公墓

前任:格罗弗·克利夫兰

继任:格罗弗·克利夫兰

主要成就:当选美国第23任总统颁布《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组织召开第一届泛美会议,成立泛美联盟

主要作品:《我们的国家》、《前任总统的观点》

毕业院校: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

信仰:长老教会

政党:美国共和党

总统任期:1889年3月4日-1893年3月3日

人物生平

编辑

显赫家世

1833年8月20日,本杰明·哈里森(“哈里森”在清末被译“哈利顺” )生于俄亥俄州北本德附近的威廉·亨利·哈里森农庄。 他的祖先是英格兰人,出身美国政治世家哈里森家族:曾祖父本杰明·哈里森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曾任大陆会议代表,还是《独立宣言》的签署人;祖父威廉·亨利·哈里森在1840年当选为美国第9任总统;父亲约翰·斯科特·哈里森则是国会议员。哈里森是约翰·斯科特·哈里森与第二位妻子伊丽莎白·欧文的第二个孩子。

求学生涯

哈里森幼年时欢快、执拗而热情,喜爱捕鱼和游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哈里森14岁时,进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卡里斯学院。1850年秋,进入奥克斯福德市、号称“西部耶鲁”的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学习。他努力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和自然科学,成绩优秀。在校期间,哈里森一面学习一面在该校辩论社团任职。1851年加入长老会。1852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迈阿密大学给予他第一名优等生的荣誉,曾引起内阁的注意。

涉足法界

1852年,哈里森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同年起到1854年,哈里森在一个有威望的辛辛那提律师事务所学习法律,并通过了律师考试。

1853年10月20日,哈里森同在卡里斯学院时的同学卡罗琳·拉维尼娅·斯科特结婚。她后来成为“美国革命妇女会”第一任主席。新婚夫妇移居到印第安纳波利斯。

1854年,哈里森偕妻迁至印第安纳波利斯执律师业务。翌年,他应威廉·沃利斯(前印第安纳州州长戴维·沃利斯之子)的邀请,合伙组成一个律师事务所。沃利斯和哈里森事务所在当地有相当好的声誉,到南北战争爆发后停办。1855年,哈里森被任命为印第安纳州赔偿法院仲裁员,这时他已成为该州首府著名的律师之一。

1856年,哈里森由于对奴隶制的反感而加入共和党。曾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查尔斯·弗里蒙特竞选。1857年,哈里森当选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检察官。1858年任印第安纳州共和党中央委员会秘书。1860年又被选为印第安纳州最高法院的书记官。

战斗英雄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哈里森于1862年7月参加作战,初任中尉,后升为上尉,年底又擢升为印第安纳州第七十志愿军步兵团上校团长。由于他身高仅5.5英尺,部下称他为“小本”。

哈里森所训练的部队纪律严明,第七十步兵团早在亚特兰大战役前已经扬名。由于他在里萨卡·克里克和纽·霍普·丘奇等战役中英勇善战,很受约瑟夫·胡克将军赏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于1865年1月提升他为陆军准将。哈里森在纳什维尔作战之后整编了指挥部,并向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州进军。

走向白宫

参与竞选

1865年6月内战结束后,哈里森作为一名战斗英雄退役。他回到印第安纳波利斯,重任印第安纳州最高法院书记官,并于1867年恢复律师业务。他赞同激进共和党人的观点,反对“绿背钞票”运动。他还参加一些慈善事业和宗教活动。

1876年哈里森竞选印第纳州州长失败,可是他的竞选却有助于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当选为第十九任总统。1877年共和党参议员奥利弗·莫顿死后,哈里森成为印第安纳州共和党的领袖。同年全国铁路工人罢工期间,哈里森主持印第安纳波利斯罢工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并负责指挥该市的民兵。1878年他是印第安纳州议会共和党领袖。1879年6月,斯总统任命他主持密西西比河委员会(1879年至1881年)。1880年他率领印第安纳州代表团参加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对于提名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为总统候选人起过重要作用,但他没有进入加菲尔德内阁,因为这时他已当选为参议员。

哈里森1881年至1887年任参议员期间,由于擅长演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而闻名全国。他赞同改革文官制度,保障黑人权利,制定有关铁路和反托拉斯的联邦条例,以及为保护美国工业而采取高关税政策。他由于严厉地批评了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否决退伍军人养老金法案,因而被人们誉为“士兵之友”,并获得“共和国大军”(南北战争时期退伍军人的组织)政治上的支持。但在1887年,因民主党控制了印第安纳州议会,他仅以一票之差而未能重新当选参议员。

身为长老会的前教长,哈里森设法置身于丑闻之外。这对于一个“镀金时代”的政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1888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约翰·谢尔曼和沃尔特·昆廷·格雷沙姆之间取舍总统候选人时陷入僵局,哈里森则成为政治交易产生的候选人。哈里森认为克利夫兰不堪一击,因此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印第安纳波利斯开始前沿竞选活动,而一些政党领导人从那些大公司争取到赞助费,将数以百万计的美钞安排在赶赴那些决定选情的关键摇摆州的行程上。因为克利夫兰将较低的关税提高了,美国企业界都憎恨他,因此只乐意支持哈里森。

“一百周年纪念”总统

哈里森的总统就职仪式哈里森的总统就职仪式

1888年,哈里森被共和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运动中,哈里森运用独特的方式,即向近30万到印第安纳州的来访者,作了80次即席演说。他强调应实行“高关税”,而其对手克利夫兰则主张“低关税”,甚至提倡自由贸易。选举结果,哈里森比克利夫兰少得9万多张普选票。但后来他得到印第安纳、纽约和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州的支持,终于以223对168张选举人票的结果战胜克利夫兰而当选为总统。

本杰明·哈里森于1889年就任总统时正值纪念华盛顿总统就职一百周年,因而人们称他为“一百周年纪念”总统。 他把自己的获胜吹嘘为“天命”的赐予。

哈里森政府成员

职位

人物

任期

总统

本杰明·哈里森

1889-1993

副总统

利瓦伊·帕森斯·莫顿

1889-1993

国务卿

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

1889-1892

威廉·沃顿(两次代理)

1892,1893

约翰·沃森·福斯特

1892-1893

财政部长

威廉·温德姆

1889-1891

查尔斯·福斯特

1891-1893

陆军部长(战争部长)

雷德菲尔德·普罗克特

1889-1891

斯蒂芬·B.埃尔金斯

1891-1893

司法部长

威廉·H.H.米勒

1889-1893

邮政局长

约翰·沃纳梅克

1889-1893

海军部长

本杰明·F.特雷西

1889-1893

内政部长

约翰·W.诺布尔

1889-1893

农业部长

杰里迈亚·M.腊斯克

1889-1893

以上内容来源

本杰明·哈里森

哈里森当选总统后,对在竞选中出力最大的一些人委以邮政部长等职务,与此同时,他还吸收了六名律师和两名企业家入阁。

克利夫兰曾经反对向老兵提供津贴,因为他担心虚假材料的风险会过大。国会向哈里森提交了这些议案,而他很乐意地将这些议案写进了法律。于是,内战津贴很快成为联邦预算中花钱最多的一块。

国会从未迎合哈里森,对于他的政策鲜有支持。哈里森赞成发展文官考试制度,但反对这样做的压力颇大。一年之中,他的邮政部长约翰·沃纳梅克根据“政党分肥制”,将邮政局的职位授给了3万个有功的共和党人。 在控制经济稳定上,啥里森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当银价下降后,他难以避免两次全国性的恐慌。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签署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的《麦金莱关税法》,付清了其在商业界的欠款。 但这导致了财政赤字,到了啥里森任期的末尾,赤字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此外,啥里森强化了海军和商船队,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扩张贸易格局。他支持1880年加菲尔关于建立泛美联盟的想法,提升美国和拉丁美洲的联系。 哈里森还同其他国家解决了一些长期争端。如在萨摩亚的控制权问题上同英国和德国达成了妥协;在白令海的海狗问题上同英国达成了协议。

卸任之后

在1890年的中期选举中,美国人民让民主党人控制了国会两院。

1892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提名哈里森竞选总统,并选择前驻法国大使和《纽约先驱论坛报》编辑怀特劳·里德作为副总统候选人。民主党方面再一次提名克利夫兰为该党总统候选人,阿德莱·尤因·史蒂文森为副总统候选人;人民党总统候选人为韦弗。

哈里森执政期间实行的政策对大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但造成物价高涨的局面,使一般市民和农民甚为不满,特别是共和党政府镇压霍姆斯特钢铁工人的罢工,使哈里森失去了民心。美国部分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共和党政府执行《麦金莱关税法案》所造成的美国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滞销和国内工业产品过剩的困境,也转而支持主张实行低关税率的民主党。民主党人加紧抨击共和党的政策,并把人民党的某些主张也列入自己的竞选纲领以争夺选票。竞选结果,克利夫兰所得选民票超过哈里森35万张。在选举人的投票中,克利夫兰又以277票对145票领先。于是在1892年,克利夫兰再度当选为总统。

在竞选期间,哈里森由于其原配病重(并在选举前两周死去),故未作竞选演说。克利夫兰考虑到对手的个人处境,也未作竞选演说。

谋求连任失败后,哈里森回到印第安纳波利斯,继续重操律师业,并继续从事党内活动和进行写作。

1896年,哈里森与卡罗琳·拉维尼娅·斯科特侄女、孀居的玛莉·迪米克结婚。

1898年至1899年,哈里森作为首席律师赴欧洲,代表委内瑞拉同英国谈判英属圭亚那问题。他在谈判中有力地维护了委内瑞拉的利益。

1901年3月13日,哈里森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因流感并发症逝世,享年67岁。

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哈里森上台后,有意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但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在官职分赃问题(参见词条政党分赃制)上,哈里森政府报复了民主党人。他在一年之中撤除了3万名民主党人的官职,将其授给了有功的共和党人。

经济

哈里森 哈里森

在改革运动的强大压力下,哈里森政府对日趋尖锐的社会争端作出反应,由此产生了1890年关于托拉斯、货币和关税的三项妥协性立法。

1、稳定白银市场

19世纪末,美国的白银开采总值高达5700万美元,造成了银价下跌,当时美国西部许多州的州议会通过了要求无限制地铸造银币的决议。西部各州为此向联邦政府施压。鉴于货币问题能影响全国政治,共和党力图拉住西部新加入联邦的6个州(即1889至1890年间建立的怀俄明、爱达荷、北达科他、南达科他、蒙大拿和华盛顿等州)。这些州盛产白银,银币派势力相当大。同时,还要保持共和党的中下层基础,因西部农场主和北部中小企业主债务较重,亦倾向银币派。哈里森政府决定在货币问题上稍作让步,于1890年7月14日在国会中通过《谢尔曼购银法》。 规定:由联邦政府财政部每月购买白银450万盎司,以稳定银价,并且发行可以兑换金银的纸币。不过,银币派并未达到自由铸造银币的目的。

2、提高关税税率

1890年10月6日,哈里森在通过《谢尔曼购银法》后,借用共和党银币派的力量来保证《麦金莱关税法》的通过。规定:将进口税率平均提高到货值的百分之五十,并授权联邦政府在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高额进口税时,美国也对其若干商品提高进口税率。这笔立法交易给大企业带来了实惠。

3、限制垄断组织

哈里森内阁 哈里森内阁

为了缓和当时美国人民对于托拉斯组织的不满情绪,1890年7月2日,哈里森政府实行《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任何约、任何企业的合并均不得以托拉斯或其他类似形式的组织出现,如果有任何限制各州之间贸易或商品流通的计划,均为非法行为。这项立法含糊不清、缺乏强制性,只是平息舆论的产物,无损于托拉斯的真正利益。

军事

哈里森支持建设两洋(即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军的建设,并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海运商船队。

社会

抚恤

为了缓和第一次克利夫兰政府所实行的低补助政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安抚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退伍军人的情绪,1890年6月27日,哈里森政府实行《养恤金法案》,规定:养恤金的费用将从1889年的8800万美元增加到1893年的1.59亿美元。

种族

哈里森政府公开纵容南部民主党实行剥夺黑人权利的种族压迫政策,使得参议员亨利·洛奇在1890年提出通过联邦监督来控制南部选举程序、防止讹骗黑人选票的“强制法案”被国会搁置。

1890年,哈里斯将内布拉斯加州的边境扩张到了达科塔地区,并颁布法律,称进入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都会被驱逐。政府强迫许多部落迁移至他们无法再生存下去的居留地。

1892年5月5日,哈里森批准将《排华法案》有效期延长十年。政府还制定了比以前更苛刻的法令,规定除外交官及其随行人员外,中国人都不得入境或重返美国。已在美国境内的华人居民,须于一年内办理登记,否则驱逐出境。

邮政

哈里森还提出了乡村免费投递邮件的主张。

外交

召开泛美会议

由于国务卿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经常生病,哈里森一直亲自过问外交事务。 在他的参与下,1889年第一届泛美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上作出决定,成立一个新闻机构,即后来的“泛美联盟”。 这一措施为美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加强联系铺平了道路。

加强对夏威夷的控制

哈里森画像哈里森画像

1893年1月,驻守夏威夷群岛的美军唆使夏威夷王国的反对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夏威夷王后利留卡拉尼的统治,同时成立亲美的夏威夷共和国,随后,哈里森政府宣布夏威夷为美国的保护国,1893年2月15日,哈里森政府将《夏威夷合并条约》送交美国国会参议院审议,但是由于哈里森在总统大选中没有获得连任,所以这一条约被继任的克利夫兰撤销了。

智利、萨摩亚、海地问题

1891年初,智利发生内战,亲英国的议会党发动政变,把得到美国支持的何塞·曼努埃尔·巴尔马塞达·费尔南德斯总统赶下台。不久,议会党政府派遣的轮船“伊塔塔号”在圣迭戈装运军火时为美所扣留;当该船逃出港口驶返智利时,又被美国军舰截获。这一事件,连同美国驻智利公使馆允许巴尔马塞达人员政治避难事件,使掌权的议会党宣布美国驻智利公使为不受欢迎的人。10月,又发生美国“巴尔的摩”号在智利度假的海员遭到袭击的事件,结果两名美国海员被害,17人受重伤,另有多人遭到智利警察的拘禁。对于美国海员遭到袭击的事件,哈里森宣布:智利的“这种侮辱,对美国海员是一贯的。”他要求智利立即赔偿美国的损失,并以战争相威胁。智利开始时拒绝了美国的要求,但在实力对比和国际形势都对美国有利的形势下,只得于1892年1月26日被迫为“巴尔的摩”号事件向美国道歉,给美国受伤海员和死者家属赔偿75000美元。这场纠纷加深了智利对美国的仇恨。

哈里森支持布莱恩所主张的美国在萨摩亚的拥有权,以及在海地获得一个港口的要求,但后者并未成功。

历史评价

编辑

纪念哈里森的邮票纪念哈里森的邮票

在1962年历史学家的投票排名中,哈里森名列美国31位总统(其中2人因任期短暂而不计入排名)中的第20名,在12位“普通”的总统中排名第9。

作家卡特·史密斯:“作为一位退役士兵和终身忠于北方的共和党人,本杰明担任总统唯一明显的资格应该归功于他身为威廉·亨利·哈里森的孙子的身份。”

轶事典故

编辑

个人名言

伟大的生命不会消失,只会变得永恒。

当我开始执政的时候,我发现权力全部都被党派的领导人所掌控。我不能组建自己的内阁。他们卖出了每一个内阁职位以筹得竞选的经费。

外号来历

本杰明·哈里森的祖父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本杰明·哈里森的祖父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

哈里森由于对人一贯冷冰冰的,所以,人们就给他送了一个绰号:“白宫冰人(山)”;民主党则送给他这样一个绰号“小本子”(因为他只有5英尺6英寸高) 。共和党人则回答说,他够大的了,都能戴他祖父“老蒂普卡努”(威廉·亨利·哈里森的掉号)的帽子了。讽刺漫画家把他画成一个压在一顶巨大的猴皮帽子下的小个儿 ;而哈里森本人自称是“百年纪念总统”(因为从华盛顿执政以来至当时刚好是100年),他是美国总统中首屈一指的演说家。还有绰号为“羔皮手套哈里森(Kid Gloves Harrison)” 。因维护退伍军人权益,而获“军人之友”美称 。

饲养宠物

哈里森给自己的孙辈准备了一只名为“威斯克”的山羊做宠物,经常用撬拉着他们。有一天,威斯克冲出了白宫大门,直追着哈里森而去。此外,哈里森还有两只宠物负鼠,分别叫“互惠先生”和“保护先生”。

另类的演说家

哈里森是一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公众演说家,他能以其雄辩打动人民大众。尽管在面对面相遇时,他的做法让人厌烦。在成为总统几年前的一个下午,他将要离开印第安那波利斯去另一个印第安那城市作一次竞选演讲,他的朋友约翰·C.纽到火车站为他送行。“现在,本,”分别时纽说,“我知道你会用你的演讲赢得他们,但是看在上帝的分上在那里一定要有点人情味,会议后和那些年轻人呆一会儿。”几天后当两人再见面时,哈里森坦言:“约翰,我试过了,但失败了。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努力了。我必须做我自己。”但是“做他自己”给哈里森的竞选活动人员制造了困难。在伊利诺伊州的一次铁路竞选运动中,哈里森作了一系列演讲,成功激起了听众的极大热情。然而,在每次会后接见的握手环节,大家都领教到他的沉默和垂头丧气,就会走开。在注意到这个问题后,哈里森的一名支持者开始在他一结束演讲就拉响汽笛,让火车再次启程。当他受到指责用这种方式将哈里森匆忙带离每个城市,他解释道:“不要跟我讲。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本杰明·哈里森让人群沸腾了。我不想让他用他的握手来让他们冷却下去。”

有时哈里森的沉着冷静让他的朋友和合作者们吃惊和困惑。在1888年11月的选举前夜,当来自纽约的早期选举公告显示不利时,他们对他那种看起来漫不经心的样子深有感触。哈里森对他们说:“大家都振作起来”,“这并不是一件你死我活的事情。我在印第安那波利斯很快乐,如果我没有被选上,我会继续快乐下去。家乡是个很好的地方。”他似乎只对印第安那州感兴趣,以极大的注意力观察着来自每个印第安那州的选举公告。当印第安那州的竞选结果宣布时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哈里森在此之前早已上床睡觉了。第二天上午,一个夜里给他打过祝贺电话的朋友问他为什么睡这么早。哈里森解释说:“熬夜并不能改变结果。如果我当选,我知道我前面的路会很难走。所以不管怎么说,休息好不失为是明智的选择。”

可鄙的诱惑

在哈里森决定任命堪萨斯州的大卫·J.布鲁尔法官担任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不久后,或许尚不知情的堪萨斯州籍参议员普雷斯顿·B.普拉姆到白宫,以颇具挑衅的态度“建议”让布鲁尔担任这一职位。普拉姆在地板上踱着步子,使用强硬的语言,甚至还威胁说,如果达不成自己的意愿,他就要在参议院进行报复。普拉姆的举动极大冒犯了哈里森,最终,哈里森让他退出办公室而没给出明确答复。但是在普拉姆走后,哈里森在任命书上写下最后一笔,将其送往参议院。后来,哈里森回忆道:“我认为,……我一生中最伟大的一次精神胜利是在普拉姆走后,我将那封委任状放回到书桌上,战胜想将其撕碎扔进废纸篓里去的可鄙诱惑那个时候。”

人际关系

编辑

主词条:哈里森家族

关系

姓名及生卒年

简介

曾祖父

本杰明·哈里森(1726-1791)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曾任大陆会议代表,《独立宣言》签署人之一,弗吉尼亚州第五任州长。

祖父

威廉·亨利·哈里森(1773-1841)

美国第9任总统(1841.3.4-4.4)。

父亲

约翰·斯科特·哈里森(1804-1878)

农民、政治家。曾在国会任两届议员。

母亲

伊丽莎白·拉姆齐·欧文·哈里森(1810-1850)

——

原配

卡罗琳·拉维尼娅·斯克特(1832-1892)

于1853年10月20日与哈里森在俄亥俄州的牛津村结婚。

继室

玛丽·斯克特·迪米克·哈里森(1858-1948)

卡罗琳的侄女,与哈里森于1896年结婚。

子女

拉塞尔·本杰明·哈里森(1854-1936)

哈里森与卡罗琳的长子。商人、工程师、政治家、律师。曾任印地安那州立法会成员、司法委员会主席。

玛丽·斯科特·哈里森·麦基(1858-1930)

哈里森与卡罗琳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他们唯一的女儿。嫁给詹姆斯·罗伯特·麦基。

伊丽莎白·哈里森·沃克(1897-1955)

哈里森与玛丽唯一的孩子。律师、作家、商人、电台主持人。嫁给詹姆斯·布莱恩·沃克。是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以上内容来源

主要作品

编辑

《我们的国家》 (1897年出版 )

《前任总统的观点》 (在哈里森去世后由夫人玛丽整理出版 )

后世纪念

编辑

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本杰明·哈里森之墓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本杰明·哈里森之墓

本杰明·哈里森墓位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克朗山公墓。

美国曾发行纪念哈里森的纪念币和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