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 编辑
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苏联元帅,1918年参加苏俄红军,1919年毕业于莫斯科高级参谋学校。国内战争时期历任连长、营长和旅副参谋长。1937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升任列宁格勒军区参谋长。1940年任第十二集团军参谋长和敖德萨军区参谋长,次年调任西北方面总指挥部参谋长,后任苏军总后勤部部长。1942年任几个方面军参谋长。1945年调任总参军事学院院长,1949年任副总参谋长。1953年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57年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1959年军衔晋升为苏联元帅。1960年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1972年去世。著有《论指挥军队的科学方法》。
中文名: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
出生日期:1893.8.5
逝世日期:1972.1.31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莫斯科高级参谋学校
主要成就:1959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60年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代表作品:《论指挥军队的科学方法》
扎哈罗夫元帅.jpg
1894年4月23日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少年时代为改变贫困生活,拼命读书,1913年小学毕业后在彼得堡工厂兼职当钳工,白天读书,放学上班,后因反抗作坊主被解雇。1917年二月革命后加入工人赤卫队,1917年4月参加赤卫军,4月3日晚第一次在克舍辛斯基宫见到列宁并聆听演讲,进一步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7月4日作为列宁的卫兵又一次聆听演讲,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革命的敌人必须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10月25日参加了攻打冬宫的战斗,他是冲过冬宫大桥最前头的士兵洪流中的一员。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斯莫尔尼宫列宁办公室站岗。
后在普尔科沃地区平息克伦斯基—克拉斯诺夫叛乱的作战。毕业于彼得格勒第2炮兵训练班(1918)、国内战争时期,1918年起任南方面军第10集团军步兵第30 师任炮兵连长、营长,参加了察里津保卫战。1918年11月被派往南方方面军伏罗希洛夫指挥的第10集团军日洛巴师任炮兵连长,后任炮兵主任,在战斗中被震伤,在莫斯科高级参谋学校培训后,任步兵师军械供给主任和步兵第34师所属旅副参谋长,主管作战,该师在东南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内参加了对邓尼金军队的作战。国内战争后,1924年在哈尔科夫指挥人员复训班学习(1924)、始在师司令部任职,1928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供给系,后在白俄罗斯军区司令部任供给部组织动员处副处长、处长、1933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任作战部部长。1936年调任步兵团团长。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后,1937年6月-1938年5月20日任列宁格勒军区参谋长,1938年5月-1940年7月任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参谋长助理,负责组织动员和技术器材,1940年5月7日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0年7月起先后任第12集团军参谋长和敖德萨军区参谋长,为加强新的边防地带的设防做了大量工作。伟大卫国战争开始后,任由敖德萨军区部队扩编的第9集团军参谋长。1941年7月起任西北方向总指挥部参谋长。1941年8月-12月任苏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42年1月任加里宁方面军参谋长。1942年5月30日被授予中将军衔。1943年4月-10月任预备队方面军参谋长和草原方面军参谋长。1943年10月-1945年6月任乌克兰第2方面军参谋长。1943年10月20日被授予上将军衔。辅佐科涅夫元帅实施了别尔哥罗德战役、基洛夫格勒战役、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等一系列成功的战役,1944年5月后辅佐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德布勒森战役、布达佩斯战役、维也纳战役和布拉格战役等进攻战役的策划、准备和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德战争胜利后,1945年5月29日被授予大将军衔。1945年6月-10月转任外贝加尔方面军参谋长,在远东战役中,是坦克第六集团军翻越大兴安岭、闪击奉天的战役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在11天的时间里,部队前进400-800公里不等,击溃日本第三方面军后宫淳大将下属的第30,第44军,对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8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战后,1945-1949年和1963-1964年任总参军事学院院长,致力于伟大卫国战争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工作。1949年1月-1952年6月担任苏军总参侦察总局局长。朝鲜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顾问,对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不向南进攻极为不满 ,并认为当时的解放军总参谋部是原始的,不能提出战役计划和监督战役执行 。1952年6月起任苏军总监察长。1953年5月起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57年11月起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1959年5月8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60年4月-1963年3月接替瓦西里·丹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任苏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苏联元帅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飞机失事后,他与1964年11月-1971年9月再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因病退休,很快即逝世。驻德集群司令维克多·格奥尔吉耶维奇·库利科夫元帅接替了他的职位。 扎哈罗夫担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期间,于1965年组织援越抗美,1967年负责重新组建在六五战争中被摧毁的阿联(后变更为埃及)武装部队,1968年指挥华沙条约国部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积极备战进攻中国,他主持制定了苏军闪击我国东北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基本上是1945年苏军满洲战役计划的翻版。
战后勤于笔耕,撰有关于战争理论、战争史和训练培养苏军方面的一系列著作。主持编写的战史理论著作有:《苏联武装力量五十年》,莫斯科1968年版;《结局》,莫斯科1960年版;《乌克兰第2、3方面军解放东南欧和中欧(1944一1945)》,莫斯科1970年版;《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格》(与马利诺夫斯基等合著),莫斯科1965年版;《论指挥军队的科学方法》,莫斯科1967年版;《保卫祖国是苏联公民的神圣职责》,莫斯科1969年版;《学者兼军人(论苏联元帅沙波什尼科夫)》,莫斯科1974年版。
1961华起为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第四至八届最高苏维埃代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1970)。获列宁勋章5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4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2枚,一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和红星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荣誉武器1件。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