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溢滔 编辑
曾溢滔,1939年5月27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医学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溢滔于1957年考上复旦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8年至1978年在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针麻研究室工作;1978年至198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国际血红蛋白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1982年至1989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室主任;199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曾溢滔长期从事遗传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中文名:曾溢滔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出生日期:1939年05月27日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遗传性血液疾病》、《人类血红蛋白》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性别:男
曾溢滔
1939年5月27日,曾溢滔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现佛山市顺德区)。
1957年,从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蚕桑专业毕业 ;同年,考上复旦大学。
1957年—196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2年—196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
1968年—1978年,在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针麻研究室工作。
1978年—198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
1981年—1982年,以国际研究员的身份到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国际血红蛋白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1982年—1989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室主任。
1990年,担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所所长 。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医药卫生工程学部) 。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2024年11月,被聘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曾溢滔发展了一整套基因诊断技术,率先在中国国内完成了多种常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之后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胚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以及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制等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曾溢滔与黄淑帧分析了经典的转基因动物技术路线上的缺陷,创建了以“整合胚移植”为技术基础的转基因羊的全新技术路线:用体外受精( IVF)卵作外源目的基因的显微注射,寻找外源基因导入的最佳时间;对胚胎是否整合了外源基因作植入前的分子鉴定;以非剖腹手术的胚胎移植技术来提高动物妊娠率。运用这套技术路线,乳汁中具有人凝血因子IX 活性的转基因山羊于1998 年问世;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于1999年降生。上述成果连续两年(1998,1999)被两院院士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曾溢滔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主编6部专著 。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81.08 | 《蛋白质和核酸遗传病》 | 曾溢滔主编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04 | 《遗传性血液疾病》 | 曾溢滔等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9.08 | 《基因和转基因动物》 | 曾溢滔著 |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1999.11 |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 曾溢滔主编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 《转基因动物与医药产业 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学术研讨会》 | 曾溢滔主编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2.01 | 《人类血红蛋白》 | 曾溢滔主编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4.01 | 《十万个为什么 生命 第6版》 | 曾溢滔主编 |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4.11 | 《曾溢滔院士集》 | 曾溢滔主编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7.12 | 《遗传病分子基础与基因诊断》 | 曾溢滔编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4 | 《十万个为什么 生命 第6版》 | 曾溢滔主编 |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承担项目
1982年,以曾溢滔为首席科学家的“中国人血红蛋白病变异性研究”项目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科学基金(RO1),他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NIH 科学基金(RO1)资助的中国科学家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曾溢滔先后获得5次国家级、20多次部委级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发明专利10多项 。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78年3月 | 血红蛋白生化遗传研究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91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
1993年 | 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
1996年 | 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
2002年 | 构建反义RNA表达载体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基因治疗的实验性研究 |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
2009年 |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 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2017年 |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八) |
人才培养
教育方法
曾溢滔作为导师,从不强行要求研究生去做什么,怎么去做,而是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教会他们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解决“是什么”,更要解决“为什么”,鼓励学生们的科研自主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
开设课程
1978年,曾溢滔在上海儿童医院筹办了一期医学遗传学习班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4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1996年 | 第三届上海市科技功臣 | |
2000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 何梁何利基金 |
2000年 | 全国先进工作者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17年12月 | 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 | 上海市医学会 |
2018年 | 第三届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
2019年 |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杰出贡献专家 |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
上海市医学荣誉奖 |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年—2003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3年—2008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9年6月 | 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
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
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 |
2024年11月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
人类血红蛋白
作者名称 曾溢滔
作品时间2002-1
遗传性血液疾病
作者名称 曾溢滔
作品时间1998-01-01
曾溢滔与夫人黄淑帧在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贡献突出,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热心投入公益事业,因此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
女儿:曾凡一
曾溢滔一家三口曾溢滔是中国遗传病基因诊断、血红蛋白病研究和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发展中国医学遗传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推动中国医学遗传学走向世界的杰出领头人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工会评)
曾溢滔首次提出并成功地通过鉴定胚胎的SRY基因和胚胎移植来控制牛、羊等经济动物的性别,使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为中国畜牧业发展、胚胎和生殖工程以及人类遗传病的防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友会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