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培根 编辑
肖培根,男,汉族,1932年2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药用植物与中药资源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3年,肖培根毕业于厦门大学;1953年至1983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室主任、助理研究员;1979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3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担任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1996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96年,担任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肖培根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和中药资源研究工作。
中文名:肖培根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2年2月2日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性别:男
1932年2月2日,肖培根出生于上海市。
肖培根院士
1948年至1953年,在厦门大学植物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1月至1983年1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1979年4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3年1月至1996年6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1995年11月,担任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
1996年1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1996年1月,担任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肖培根开创了包括植物、化学、疗效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渗透的“药用植物亲缘学”,成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发现了1个新的植物种属——人字果属,另发现药用植物32个新种和11个新变种;提出了以发展原料、药品制剂及新药为主的三级开发战略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为中国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肖培根重视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致力于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的建设,倡导中药资源与“三农”,“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的协同发展,结合悠久茶文化提出“别样茶”概念,会同“适应原”及中药补益药,为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与抗衰老开辟一条新路径。
学术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肖培根已发表学术论文900多篇,主编或主要参与编写专著30余部(卷)。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8年 | 《当代药用植物典(第四册)》 | 肖培根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07年3月 | 《新编中药志(第五卷)》 | 肖培根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4年7月 | 《绿药觅踪50年》 | 肖培根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2年 | 《新编中药志》 | 李大鹏、肖培根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年1月 | 《新编中药志(第一卷)》 | 肖培根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年1月 | 《新编中药志(第四卷)》 | 肖培根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年1月 | 《新编中药志(第三卷)》 | 肖培根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年1月 | 《新编中药志(第二卷)》 | 肖培根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9年3月 | 《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 | 肖培根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88年 | 《中国本草图录》 | 肖培根 | 香港商务印书馆、人民卫生出版社 |
学术交流
2010年5月7日下午,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办的“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在西校区体育馆三层举行,特邀肖培根院士作了题为《中草药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2012年3月30日下午,由广西中医药大学院办、学科办共同主办的“青囊相授”名家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会展中心多功能厅进行,肖培根到场并作了学术讲座。
科研成果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肖培根获国家级成果奖3项、省部级等其它成果奖10余项。
获奖年份 |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
2009年 | 中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与利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06年 | 中药材三维定量鉴定及生产适宜性的系统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03年 | 《新编中药志》 |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
1998年 | 《中国本草图录》 | 中华中医药学会基础研究一等奖 |
1988年 | 沙棘资源利用及系列产品开发 | 国家星火一等奖 |
1988年 | 沙棘资源利用及系列产品开发 |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87年 | 中草药新植物的研究 |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肖培根培养博士及硕士生98名。
团队成功原则
肖培根提出团队成功的四个必须做到原则: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发扬整个团队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作用,鼓励和促进“造星”作用,把它作为衡量团队成功与否的尺度;必须忠实贯彻执行已制定的战略战术,发扬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必须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身体力行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荣誉表彰
年份 | 荣誉称号 |
---|---|
1988年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1994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1年 |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01年 | 对中医药现代化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求是科技基金会) |
2002年 | 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
2002年 | 香港浸会大学名誉博士 |
2005年 | 俄罗斯博罗辛娜生物科学院士奖 |
任职时间 | 职务 |
---|---|
1987年1月 | 《Phytotherapy Research》Editor Board |
1994年9月 | 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 |
1994年1月至1996年1月 | 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会长 |
1996年1月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Editor Board |
1998年1月 | 《Phytomedicine》Editer Board |
1998年1月 | 《中国中药杂志》主编 |
2008年1月 |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主编 |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 |
家庭背景
1932年2月2日,肖培根出生于上海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是家中长子,父亲肖贺昌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曾任大学教授、政府高级职员。母亲张英志曾就读于浙江大学,当过小学教师和会计。肖培根的童年和少年,正值日寇侵华、民族危亡时代。父亲因不肯为伪政权做事而失业,家里由住洋房、有汽车,落为三餐难继。但是,不论生活如何拮据,父母左支右绌,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兄妹五人皆大学毕业。
肖培根院士是中国药用植物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 。(中国工程院评)
作为从事中药资源研究开发几十年的资深专家,肖培根院士展现了植物科学的研究者勇于攀登、敢于实践、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和人生态度 。(科普中国评)
50多年来,肖培根一直致力于药用植物及中药的研究和提高,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药理学通报》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