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条英机 编辑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二战甲级战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战犯之一。第40任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是昭和天皇的手下,因独断专行、凶狠残暴,在关东军中有“剃刀将军”之称。
东条英机自幼就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熏染。1911年-1915年,东条英机就读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坚决支持日本军部的右翼法西斯分子,谋划、策动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来到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后,东条英机率日军直扑察绥和晋北,并炮制伪“察南自治政府”。1941年10月,东条英机担任日本内阁首相。同年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的决定。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日军根据东条英机的命令,陆续开始对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等地发动进攻。1944年4月中旬,为加强中国大陆日军与南洋日军的联系,东条英机命令尽快打通横贯中国的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同年7月18日,由于日本在与美国的海战中屡遭重创,在侵华战争中连遭失败,东条内阁被迫辞职,东条英机退出军政舞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2日,日本头号战犯东条英机自杀未遂,被捕入狱。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发动战争、侵略别国、反人道罪等罪行判处东条英机绞刑。12月23日东条英机被执行绞刑,时年64岁。
中文名:东条英机
外文名:東条英機(日语)とうじょう ひでき(假名)Tojo Hideki(英语罗马音)
别名:剃刀将军
性别:男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族
籍贯:东京都
出生地:日本东京
出生日期:1884年12月30日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大学校
死因:在某监狱执行绞刑
妻子:伊藤胜子
主要恶行:发动侵略战争,残害无辜平民
定罪:甲级战犯、二战和侵华的首要罪犯
军衔:日本陆军大将
主要罪行: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
身份:首相
处决日期:1948年12月23日
少年时期
少年时的东条英机
1899年9月,东条英机进入东京地方陆军幼年学校学习。进入军校,东条英机以父亲为榜样,渴望成为“效忠于天皇的合格军官”,为日本“征战建立功勋”。
在陆幼学习三年之后,1902年9月,19岁的东条英机进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学习。由于当时正值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野心。东条英机在学习期间,就感受到日本国内对侵略中国得逞的“狂喜”。日俄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国内更是举国动员,日本政府积极加紧扩军备战,军界则猖狂叫嚣,对俄“复仇”,准备与沙俄大战一场。培养军官的各级军事学校,为侵略战争服务,相应地实施“战时教育方针”,一面缩短了学制并加紧教育和训练,一面极力向学员灌输军国主义侵略思想。
初次出阵
1904年的日俄战争(明治37年),对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而言是“命悬一线”的关键一战。东条英机由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升入陆军士官学校。东条英机经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到士官学校后面的市谷台高谈阔论,东条英机经常跳出来向大家展示他那套并不十分专业的“神刀流剑舞”。众人的阵阵喝彩使东条英机忘乎了所以,极度的亢奋使他完全陷入对未来的狂想而不能自拔。
毕业前夕
1905年4月(明治38年),日俄战争已胜负分明,日军在夺取了奉天之战的胜利后,俄国已成强弩之末。从日俄战场返回日本后,东条英机重又回到陆军第3师团。
1915年(大正4年),东条英机从日本陆军大学第27期毕业时,已经31岁,距离他走出陆军士官学校整整10年。
欧洲之行
自杀未遂的东条英机
沉浮之间
东条英机
1929年8月任步兵第1联队联队长,
1931年8月任参谋本部整备局动员课大佐课长,“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各政党对军部所持放任态度不满,东条英机马上对政党发表的不利于军部的言行进行了“调查”,指控这是“挑拨军民关系”。
1933年3月,东条英机被任命为陆军少将,同年11月任军事调查部部长。
1934年3月,东条英机在军事调查部长的位置只坐了四个月,便被调到陆军士官学校,随后又先后任职于步兵第24旅团和第12师团司令部。
1935年9月,陆军部人事局长后宫淳,东条英机在陆军幼年学校时代的校友力荐东条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而东条英机正是以此为跳板开始了他向日本法西斯最高权力中心的冲击。
日本以武力强占中国东北后,为了实现对伪满洲国的所谓一元化统治,于1932年便出台了所谓的《八八》决议,随后又于1934年将日本驻伪满洲国的机构进行重新整顿。自此时起,关东军实际上掌控了伪满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大权,关东军司令官也就成了太上皇。东条英机所任宪兵司令官一职,按照规定同时兼任日本驻满行政事务局长的要职。东条英机到任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扶植自己的党羽。在此之前,关东军宪兵队仅仅是一个编制仅200人左右的队伍。这点微不足道的力量,当然无法满足东条英机的需要。于是他迅速从日本本土、台湾以及朝鲜等地调集了一批得力干将,并为他们在宪兵队里安排要职,在短时间内培植了对其忠心耿耿的亲信。
对苏挑衅
“七七事变”爆发之前,日本国内政局不稳定。1937年(昭和12年)5月31日,由于林内阁急欲组成一个包括以军部为中心的右翼势力在内的新党,从而刺激了各位重臣,引发了原有政党的反抗,导致了林内阁的总辞职。
1938年(昭和13年)5月26日,军部电令东条英机中将自中国东北飞回东京国际机场。5月30日正式任命东条英机担任陆军次官。
1938年11月28日上午9时30分召开的“陆军管理事业主恳谈会”上,东条英机发表了据称当时是极具所谓爆炸性的演说。
东条英机认为,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与德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反苏军事同盟,就必须以实际行动对苏进行武力恫吓,迫使苏联放弃对中国抗日力量的支持。中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域接触面广,苏联可通过蒙古就近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斗争。为此,东条英机决定,在中国东北的西部中蒙边境制造诺门坎事件,发起了对苏联的更大规模的一次武装挑衅。
步步侵华
东条英机
1937年,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后,在军部中央形成了强硬派与谨慎派两大派别,前者以陆军大臣杉山元、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及参谋本部第3课课长武藤章等为代表,后者则以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石原莞尔、陆军省军务课长柴山兼四郎等为代表。两派对时局的分析迥异。强硬派认为,中国已是不堪一击,只要日本一出兵,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征服,正是最好的时机。而谨慎派则坚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由于日本须全力准备对苏作战,如贸然发起对中国的大举进攻,有可能泥足深陷,这样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作战效果,同时也有可能使对苏作战处于被动地位。
8月19日,东条英机在张北设立了混成旅团司令部,便于临近指挥。东条英机采取惯用的“闪电战术”,沿平绥线依次进攻南口镇、居庸关、怀来县和张家口等军事要地。这一地区的中国国民党军队约3万余人,而东条兵团则只有几千人。但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决心不足、守备虚弱。日军凭恃机械化武器装备疯狂进攻,中国国民党军队不得不节节退却。8月22日,张北守军国民党军刘汝明部被击溃。
29日,张家口失守。张家口的失守,使得在南口一线抗击日军的中国国民党军队汤恩伯部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于是,只得收缩防线,随着张家口和南口阻击战的失败,察南地区再无屏障,日军轻轻松松地将察哈尔全省纳入其控制之下。
1938年5月,鼓吹三个月结束中国事变的陆相杉山元被赶出中央,由板垣征四郎取而代之,东条英机也取代梅津美治郎担任陆军次官。
1938年11月初,近卫文麿首相提出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口号,这实际就是日军独霸东亚的宣言。
1938年11月28日上午9点30分,在军人会馆召开的“陆军管理事业主恳谈会”上他大放厥词,宣称日本要“对苏、中两国同时作战,同时也准备同英、美、法开战”。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日本国内巨大震动。不仅对日本经济界产生了强烈冲击,致使东京的股票市场狂泻,同时也令战争狂人云集的军部感到无法接受,纷纷指责其过于“轻率”。陆相板垣征四郎声称东条英机目的只是想鼓励日本军需生产,这只是一种宣传的手段而已。压力之下,这个上任刚刚半年的陆军次官只好灰溜溜地下了台,改任航空总监去了 。
但东条英机的野心并未因此而有半点收敛。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爆发,又见东条英机上蹿下跳。在此次战役中,苏联红军和日军都动用了大批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飞机、坦克和装甲车。然而,战役的结果却让东条英机颜面全无:在苏联红军的强大攻势下,日军再次遭到重创,参战的主力部队第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关东军出动的兵力,死伤近1/3,重武器损失高达87%。就此,关东军妄图北进的野心只得放弃。但东条英机却并不吃亏,他将此役中陆军航空兵的战绩无限夸大,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1939年8月,阿道夫·希特勒为了专心征服欧洲大陆而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的“友好”加之苏联红军的威力,日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北进”的野心。
1940年7月17日,经历了平沼骐一郎、阿部信行、米内光政几任走马灯似的内阁更迭之后,近卫文麿再次出山组阁。在近卫的这次组阁中,强硬派军国主义分子东条英机被起用为陆相。
开战先锋
东条内阁
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展开“南进”第一步,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等国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美国开始向日本施压,冻结日方在美资产和要求日本放弃对中国和太平洋领土的野心。而日本暂时不想与美国起正面冲突,并且由于深陷中国战场,不敢贸然起事,因而选择了与美国进行谈判。但实际上,“谈判”只是像东条这样狂热鼓吹“南进”扩大侵略的好战分子们拖延时局、进行备战的幌子而已。谈判桌上的日方根本没有“诚意”,他们要求美国承认“满洲国”,同意日本可以从东南亚获取资源。双方各不相让,矛盾分歧越来越大。
东条英机的演讲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法西斯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
为了配合不断升级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极力在国内煽动战争狂热。首相近卫文组织起“大政翼赞运动”,而陆相东条英机则大肆鼓吹武士道精神。
1941年初,东条英机以陆相身份签发了《战阵训》,鼓吹全军和全体“皇国臣民”应向天皇效忠,每个人都要有“献身奉公”的精神,以实现“大东亚新秩序”。
1941年6月22日,德国偷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与美谈判不成的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
7月2日,东条英机参加御前会议,在其鼓动之下,最终商讨确定了《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准备为“南进”不惜与英美开战。
东条英机
近卫文麿这个贵族临阵退缩,于1941年10月16日宣布内阁总辞职。近卫内阁总辞职的第二天,经重臣会议提名东条组阁获得通过。选中他不是因为他孚重望(他是不孚重望的),或者他是个侵略主义者(他是个侵略主义者),而是他对军事纪律具有献身精神,人们认为他在危难时机能控制鲁莽的军队,并且忠于皇室,精力充沛。
1941年11月17日下午,天皇召见东条英机,晋升其为大将,诰命他以现役军官身份担任首相出面组阁,并身兼陆相。这使他的地位比前几任巩固的多,当时处在战争边缘的日本需要一个趟地雷的傻瓜作招牌,日本人选择了东条英机,东条也自觉的踏上了这一步。
1941年11月18日,东条内阁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发动战争的集权“内阁”,东条英机一人身兼陆相、内相,以后又兼任文部相、商工相、军需相等职,集各种大权于一身。在就职声明中,这个战争狂人叫嚣“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是帝国之国策,要在“皇威之下,举国一致,为完成圣业而迈进”。
急转直下
东条英机
美国加强了潜艇战,日本舰船的损失不断增加。在北面,由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的美军于1943年8月消灭了阿留申群岛上的全部日军;在南面,美军先后攻占了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在太平洋中部,美军先后攻占了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
在中国战场,抗日军民的力量不断巩固和壮大,人民的武装越战越强,他们抗击着2/3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他们继续粉碎日军“扫荡”,并开始了局部的反攻,使解放区逐渐恢复和扩大。
一系列战败导致不断有人盼着东条自杀,而且也有人想暗杀东条。海军中将高木等人就想用机枪伏击东条;陆军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一个刚从中国调回大本营的津野田少佐,东亚联盟东京分会会长牛岛达熊一起,密谋在祝田附近皇宫前广场趁东条的汽车拐弯放慢速度时向他扔一枚特制的氢氰酸炸弹。
引咎辞职
中国坊间东条英机谢罪作品
东条不甘心失败,想要最后挣扎一下,向天皇提出兼任总参谋长的职务,自己在海军的朋友海相岛田繁太郎兼任军令部长,实施海陆军一元化领导,弥补政略和战略,海军和陆军脱节的现象。在天皇同意下,他成了明治宪法下权利最大的一个人,被政敌称为幕府将军东条,但他保持这个地位也仅仅不到5个月。为了摆脱被动,东条英机于1944年1月孤注一掷地开始“一号作战”计划,命令在华日军打通纵贯大陆的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交通线,企图摆脱美国海军的封锁,使困于南洋的日军获得补给。豫湘桂战役自4月打响历时8个月,国民党的正规部队50多万被日军击溃,140多座城市失陷。这是日本法西斯溃亡之前的最后一搏,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日军已无力巩固这条线路。
东条英机没有看到这次战役的结果就下台了,因为美军6月16日开始攻击马里亚纳群岛。开始攻击东条规定的绝对国防圈。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小泽治三郎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再次遭到惨败,陆军飞机损失殆尽。绝望的日本太平洋舰队司令南云忠一在陆上剖腹。
7月9日,美军占领军事要地塞班岛。B-29轰炸机群开始直接空袭日本本土。战场上的连续失败,加剧了国内反对势力的倒阁风潮。
7月18日,失去了天皇信任的的东条英机召开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后,向木户幸一大臣递交了首相辞职书。同日,他辞去参谋总长之职(梅津美治郎大将同日接任),并陆续辞去陆军大臣、内务大臣、军需大臣之职,转入预备役。22日,他向全国正式宣布辞去首相的职务。
东条英机畏罪自杀未遂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畏罪自杀
1945年9月11日,被美英等国列入日本头号战犯,被排在第一批甲级战犯通缉名单最上面中的东条英机看到院子外面的盟军警察(M·P)进入住所,便用当年希特勒赠送给他的瓦尔特自动手枪向心脏开枪(几天前,东条英机曾让自己的私人医生用炭笔在自己胸口的心脏部位画了一个酒杯大小的圆圈),但由于是左撇子且心脏畸形的原因,子弹打偏了,洞穿了肺部。美国大兵冲入室内时,东条已经濒临死亡,输血救活了东条后,东条说自己朝心脏开枪自杀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清楚自己的脸,从而知道他已经死了”。对他这种自杀未遂事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是“只是已经失去了信用,被抛弃了的家伙的最后耻辱”而已。三个月后,伤愈出院的东条被直接送入了日本东京巢鸭监狱。
法庭之上
1946年11月9日东条英机认真阅读起诉书
1947年的东条英机
1946~1948年受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在狱中,其他甲级战犯都不和他说话,东条只能一个人专心写自己的口供和辩护词。
法庭上受审的东条英机
死不认罪
东条英机直到绞刑执行前都拒不认罪。时至今日,日本军国主义毒瘤仍未根本清除,依旧有死灰复燃之势。在慰安妇问题、劳工问题以及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都违背了客观史实。
骨灰处理
2021年6月7日日本共同社中文网发布独家消息称,记载东条英机等7名侵华日军甲级战犯骨灰的档案近日被发现。档案内容显示,1948年12月23日零点过后,东条英机等7名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在东京的巢鸭监狱被执行死刑,当时该少校在场。装有尸体的卡车于凌晨2时10分从该监狱出发,约一个半小时后抵达横滨市内的美军第108墓地登陆小队(现为横滨绿之丘高中)。早晨7时25分离开小队,30分后抵达该市的火葬场(现为久保山斋场)。尸体在上午8时05分前,从卡车直接运入焚烧炉中火化。
据记载,火葬后,7人的骨灰被分别装入骨灰坛,运往第八集团军的跑道,弗瑞森少校称,自己“乘坐联络机飞至横滨以东约30英里(48公里)处太平洋上空,大范围地撒了骨灰”。
剿义勇军
东条英机
1936年10月1日,佐佐木到一亲率日本军事顾问团数十人,总计出动伪满11个旅,约25000人。
对东边道实施大讨伐,1937年3月26日,在通化、辑安、临江交界处的老虎顶子上,王凤阁率领抗日救国军与敌人展开了15个小时的激战,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被敌军俘虏。东边道的“独立大讨伐”使东条英机一夜成名。踩着成千上万抗日将士和无辜百姓的累累白骨,走上关东军参谋长位置的东条英机,已经再也抑制不住其勃勃野心了。
二二六事变
东条英机
1936年12月1日,东条英机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7年3月,东条英机接替板垣征四郎登上关东军参谋长的宝座。
蓄谋侵华
左起巴莫、张景惠、汪精卫、东条
蒙疆兵团
此后,东条英机一发而不可收,他率领着基础改编而成的“蒙疆兵团”,继续向中国进。
1937年9月13日,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攻占大同;24日,攻占集宁;包头。东条英机在察哈尔地区指挥的这一系列战役,作为“关东军闪击战”的典型战例,东条英机的沙漠作战路线,神速推进,以及绵延数百里的后方联络补给线,乃至日本陆军作战史上的开先河之作。就连东条的对头石原莞尔都不得不对其表现给予了有限度地认可,陆军省次官梅津美治郎也说:“关东军的功勋,得力于东条参谋长。”察哈尔之战带给东条英机的不仅仅是声名,而是对其能力的肯定,日本大本营向东条颁发了“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第一枚二级“金鵄勋章”。从此以后,东条英机便在日本法西斯军阀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向着顶峰冲击。
扩大战争
1941年12月7日,在东条的旨意发布后和派野村吉三郎进行假谈判的同时,日军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派南云忠一率领舰队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荷等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大东亚共荣圈最大范围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大败。由于海军的有意隐瞒,做为首相的东条居然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1943年初,侵入瓜岛的日军再遭重创。紧接着海军先后两位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和古贺峰一战死,美军航母机动部队突入中太平洋,潜艇像狼群一样四处乱窜,到处击沉日本的商船,日本的战争机器大量失血而无法补充。日军从此进入不可遏止的败退颓势之中,东条英机的战争内阁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战后东条认为日本失败的三大要素是美军的狼群战术,快速航母机动群和跳岛战术)。
东条英机
由于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和发动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侵华战争,使得我国人超过3500万殁于非命的血腥记忆,加上东条英机绞刑前拒不认罪和日本政府拒不谢罪等背景条件,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屠杀研究所所长张宪文教授认为:不管日本军国主义怎样美化侵略历史、怎样篡改教科书;也不管日本军国主义为不为他带给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灾难认罪,南京大屠杀史实铁证如山、无法更改!只要人类还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的历史就不会泯灭。人类永远不会忘却最血腥最黑暗的记忆,这是所有民族的天性良知。
东条英机和妻儿
名称 | 关系 |
东条英教 | 父亲 |
德永千岁 | 母亲 |
东条胜子 | 妻子 |
东条英隆 | 长子 |
东条辉雄 | 次子 |
东条由布子(曾随夫姓) | 孙女(东条英隆女) |
岩浪弘康 | 孙女婿(东条由布子夫) |
影视形象
播出时间 | 类别 | 名称 | 演员 | 饰演角色 |
---|---|---|---|---|
1973年8月11日 | 电影 | 《战争与人:完结篇》 | 井上雅彦 | 东条英机 |
1996年 | 电视剧 | 《远东阴谋》 | 刘俊山 | 东条英机 |
2006年9月1日 | 电影 | 《东京审判》 | 东条英机 | |
2014年12月15日 | 电视剧 | 《长沙保卫战》 | 三浦研一 | 东条英机 |
2016年 | 电视剧 | 《东方战场》 | 木村荣 | 东条英机 |
书籍记载
出版时间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73年 | 《东条英机传》 | 伊东峻一郎 | 商务印书馆 |
2003年3月1日 | 《东条英机》 | 刘乐华 | 京华出版社 |
2005年3月 |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 | 解力夫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2020年9月30日 | 《一九四四年の東條英機》 | 岩井秀一郎 | 祥伝社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