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希灿 编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专家

唐希灿唐希灿

唐希灿,1932年12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阳,药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唐希灿于1957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2007年获得中国药学展奖天士力创新药物奖特别贡献奖 ;2015年获得首届全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科学人物奖 。

唐希灿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立足于中国的植物资源,以及中医药在中国用于治病的长期积累经验记载,与植物化学家合作,发掘中草药内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活性成分,将它们开发成药用于临床治病,并深入研究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唐希灿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潮阳县

出生日期:1932年12月2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编辑

唐希灿

1932年12月29日,唐希灿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

1953年09月至1957年07月,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就读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57年09月,由国家统一分配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所研究生学位委员会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4年05月,入选中国外经贸考察代表团成员,访问考察匈牙利的药物研发。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4年—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唐希灿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中国石蒜科植物内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加兰他敏”进行开发研究,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多种肌旡力,研究成果被收入国家药典及医学院校药理学教科书,并获得中国首次颁发的工业新产品奖二等奖。20世纪70年代初,从中国国内轮环藤植物中首次发现“氯甲左箭毒”,填补了中国在肌肉松弛药研究领域的空白,此研究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20世纪70年代中,对中药“乌头”植物内分离的多种生物碱的止痛、抗炎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其中的高乌甲素及草乌甲素是一类具有抗炎作用,且不同于吗啡的不成瘾止痛剂。其中的高乌甲素及草乌甲素成功开发用于治疗肿瘤患者疼痛、以及治疗关节炎及牙疼等疾患,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

唐希灿于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对浙江地区草药“蛇足石杉”的民间用药经验的调查,对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早老性痴呆)的前景立题研究。通过建立简便、快速、有效动物筛选模型,引导植物化学家在短期内从该植物内分离到新的强效、高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并成功开发用于治疗AD。他与研究团队成员对石杉碱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石杉碱甲改善AD患者记忆障碍通过作用于脑内胆碱能、单胺能,抗氧化应激及调控细胞调亡相关基因表达等多靶点的参与。阐明石杉碱甲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线粒体Caspase-3 的活性,减轻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通过上调PKCa的表达,调控APP加工,减少贝塔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对石杉碱甲化学结构改造研究,发现新衍生物希普林的作用优于石杉碱甲,与瑞士德彪公司合作进行开发研究,分别获中国、欧共体、美国及日本等国专利,并在欧美等国成功完成治疗ADⅡ期临床研究。他的研究团队在石杉碱甲的系列研究中已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2011年统计他引2千余次),取得的进展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并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介绍石杉碱甲的研究成果,受到多家国际期刊主编邀请撰写石杉碱甲研究工作综述 。

学术论著&专利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唐希灿领导的团队已在中国国内及国际SCI收录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得中国专利7项,日本,韩国及俄罗斯专利各1项 。

学术交流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唐希灿于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分别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INSERM U 288,巴黎),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 School of Medicine(springfield city)以及Loyola Univ of Chicago医学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唐希灿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985)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石杉碱甲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8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64年

加兰他敏

国家工业新产品奖

1982年

肌肉松弛药氯甲左箭毒

国家技术发明奖

1985年

镇痛消炎药3-乙酰乌头碱

国家技术发明奖

1987年

氢溴酸高乌甲素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87年

真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福定碱)

国家技术发明奖

2000年

石杉碱的化学与药理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人才培养

编写教材

唐希灿参与编写研究生教材《基础神经药理学》《当代药理学》 。

指导学生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唐希灿己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后2名,博士生17名,其中两位博士生就读期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三位毕业博士生已成长晋升教授职称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8年

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1992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0年

上海市劳动模范

200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7年

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2015年

首届全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科学人物奖

2019年09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85年01月至1989年01月

第一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2001年01月至2006年01月

上海药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理事

2002年11月至

中国民主建国会党员

2005年01月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主编、名誉主编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高级顾问

人物评价

编辑

现在的唐希灿精神抖擞,继续为明确石衫碱甲的靶点以及作用机理而孜孜以求,令人惊喜的是他又从植物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可能用于治疗早老性痴呆的化合物。为了千万个家庭不再承受“漫长的告别”的痛苦,唐希灿不肯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将不断前行 。(《民建上海会讯》评)

唐希灿治学严谨,始终勤奋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数十年如一日。他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及团队协助精神,得到协作研究单位好评 。(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下一篇 汤钊猷

上一篇 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