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勃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范勃范勃

范勃,中国当代艺术家。1966年生于天津,本科、硕士、博士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先后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范勃

外文名:Fan Bo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66年3月14日

毕业院校: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职业:当代艺术家

代表作品:“寓言”系列、“B2”系列、“世界”系列、如影、降临、同温层

主要成就: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一等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分类:当代艺术

人物经历

编辑

2022年9月,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范勃坚守高等美术教育一线二十余载,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第18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一等奖,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等。

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哲社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

在《文艺研究》等核心期刊表论文20余篇,出版《成器之道》等学术著作十余部。

社会兼职

编辑

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罗中立奖学金艺术委员会顾问。

职务任免

编辑

2022年6月16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范勃当选为兼职副主席。

2022年9月,任命范勃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试用1年。

艺术特点

编辑

范勃是一位跨媒介艺术家,知觉是其作品的主线。他以各种切身的题材、媒介和文本寻求人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社会角色的置换。从探究一种时代精神开始,到重审视知觉能力的创作实验,范勃始终保持着敏锐与果敢,其作品发展经历了抽象和观念化的漫长历程,始终力图表现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人类内心世界。

范勃的艺术清晰地呈现了知觉作为一种感觉即是现实存在又非常抽象的特性,他创造了内在感知与外部结构的独特连接。

艺术履历

编辑

个人展览

艺术家个人展览

年份

展览名称

具体地点

地理区域

2021

游弋的谜语

广东当代艺术中心

广州,中国

2020

无形的剧场

今日美术馆

北京,中国

同温层

悦来美术馆

重庆,中国

2019

回到现场

三域·汇

广州,中国

2017

EMERGING FROM SHADOW

e当代美术馆

深圳,中国

2016

平行——范勃个展

艺琅国际

北京,中国

2015

幻象现实——范勃的社会考察

K空间

成都,中国

2011

曳游

广州大剧院

广州,中国

疏离——范勃

望东艺集

,中国

品质——范勃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中国

群体展览

艺术家群体展览

年份

展览名称

具体地点

地理区域

2021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0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中国

多态共生:2021成都双年展 (国际展)

成都市当代艺术馆、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天府艺术公园

成都,中国

“变奏”第三届安仁双年展

大邑县安仁古镇

成都,中国

别样的时间

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顺德,中国

腾挪进行时SABAKI-ING

三域•汇

广州,中国

意骨文心—中国油画邀请展

东亿美术馆

北京,中国

2020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2019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9

坪山美术馆

深圳,中国

三域·汇:2020第一届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

海心沙展览馆

广州,中国

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山东美术馆

济南,中国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

和美术馆

顺德,中国

六个盒子当代艺术展

悦来美术馆

重庆,中国

“事件视界”——第七届波兰调解双年展

华沙市政厅

华沙,波兰

永远有多远·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Ⅱ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中国

在思想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想史与方法论

广东美术馆

广州,中国

同一双眼睛:艺术共享计划

广东美术馆

广州,中国

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桂城千灯湖公园

佛山,中国

2019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的神话

安仁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成都,中国

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

OCAT深圳馆

深圳,中国

极限混合——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

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

广州,中国

城墙之外——西安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特别邀请展

西安美术馆

西安,中国

水墨无疆-第十届深圳水墨双年展·主题展

OCAT深圳馆

深圳,中国

2019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

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城市艺术博物馆

库里蒂巴,巴西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中华艺术宫

上海,中国

2018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中国广安·武胜·宝箴塞

广安,中国

KENNA XU PROJECT——2018艺术深圳博览会

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

深圳,中国

历史与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展

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

索菲亚,保加利亚

“历史与现实”2018宁波当代艺术节暨当代艺术展

宁波美术馆

宁波,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邀请展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中国

2017

潜存的欢愉

汇谷艺术空间、汇悦台维度空间、柯木朗尚艺空间、尚品宅配

广州,中国

艺琅国际:2017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中国

灵晕与气韵——当代艺术的十二个样本

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

深圳,中国

非常现场: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

内蒙古美术馆

内蒙古,中国

南山之南

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

佛罗伦萨,意大利

2016

旁听——回到直觉

华侨城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

深圳,中国

与手稿对话——关于绘画隐秘之魅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中国

“对话”艺术展

杜若云章画廊(上海) 、上海光大私人银行俱乐部

上海,中国

景象·2016——当代20艺术名家邀请展

温州杨府山公园·半山筑园

温州,中国

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

百家湖美术馆

南京,中国

灵痕智性

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中国

2015

靠不靠——2015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

艺通佰通艺术中心

上海,中国

东方经验

卡尔舒特艺术中心

汉堡,德国

无常之常

威尔斯安格里纳美术馆

威尔斯,奥地利

北纬23°/北纬35°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东京,日本

交流

列宾美术学院土耳其宫

圣彼得堡,俄罗斯

传统与创新:当代中国艺术中的人物塑造

查珍美术馆

威斯康星,美国

心·目

柏林中国艺术中心

柏林,德国

国风

阿特莱美术馆

斯德哥尔摩,瑞典

倒叙的美术史

亿利艺术馆

北京,中国

双城记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中国

2014

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

元典美术馆

北京,中国

散点

南澳大学美术馆

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2013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上海,中国

交互视角

台湾国立美术馆

台北,中国

2012

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2011

静默的诗意——范勃、任传文、张新权、戴平均油画作品巡展

灿艺术中心、上海油画雕塑院

北京,中国

上海,中国

2010

具象研究——重回经典

北京时代美术馆

北京,中国

中国绘画与当代社会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重识历史”——大型艺术理论研讨&作品展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网、中国雕塑网、卓克艺术网

线上展览

163年的迷狂:审视当代绘画II——自我意识与文人精神

艺榜

北京,中国

2009

伸展——艺海堂油画作品展系列之一

艺海堂美术馆

广州,中国

2008

领秀——首届南方油画名家优秀创作展

艺海堂美术馆

广州,中国

“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同修与殊相——央美首届高研班第二回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CROSS-SECTION

望东艺集

上海,中国

画·迹——第一届广东青年画院展2004-2007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广州,中国

2007

当代新地标——上海800号美术馆首展

五角场800号艺术空间

上海,中国

融合与创造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精品意识——第三回广东名家油画巡回展(广东站)

容城艺术馆

佛山,中国

表情与心境——郭润文、范勃、邓箭今、陈子君四人作品展

上海圣菱画廊

上海,中国

2006

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上海美术馆

南京,中国

上海,中国

身体温度

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Aalborg

奥尔堡,丹麦

2005

大河上下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体温

北日德兰美术馆

奥尔堡,丹麦

2024

本色: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

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马街美术馆

英国

获奖经历

艺术家获奖经历

年份

奖项

2022

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

2010

“精神与品格”——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优秀奖

2008

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荣誉

2007

南粤优秀教师

2006

广东美术五十年经典作品提名奖

2004

“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3

第二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银奖

2001

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油画展优秀奖

1997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奖

1994

“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公共收藏

艺术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机构

地点

《广州十三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中国

《创办经济特区》

中央党史馆

北京,中国

《紫雾》

上海美术馆

上海,中国

《金童》之二

今日美术馆

北京,中国

《空山》

和美术馆

佛山,中国

《不尽的黄昏》

广东美术馆

广州,中国

《夏至•房子里的朋友》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中国

《老隋》

意大利雷委内青年博物馆

雷委内,意大利

主要作品

编辑
艺术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图

形式/材料

尺寸

年份

版权声明

游曳的谜语

游曳的谜语游曳的谜语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21

本作品图⽚由艺术 家提供,受艺术家版权保护

下架

下架下架

布面油画

200×160cm

“背影”系列6幅

“背影”系列6幅“背影”系列6幅

布面油画

80×60cm/每幅

预言

预言预言

白色大理石

52×32×24cm

No.5(复相·异变系列)

No.5(复相·异变系列)No.5(复相·异变系列)

布面综合材料

150×120cm×4

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

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

综合材料

展陈方式可变

同温层

同温层同温层

装置3D打印

尺寸可变

2020

降临

降临降临

机械装置、投影

尺寸可变

如影

如影如影

热感应装置、投影

尺寸可变

回到现场

回到现场回到现场

药丸、药粉、量瓶等实验器皿

尺寸可变

2019

林中路

林中路林中路

布面油画

194×86cm

游戏通道

游戏通道游戏通道

不锈钢装置

尺寸可变

2018

寓言

寓言寓言

树木、纸本、镜面

尺寸可变

2017

B2系列

B2系列B2系列

药、综合材料

400×300cm

大切片

大切片大切片

纸本综合材料

400×280cm

凝视297

凝视297凝视297

装置,X光片,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6

b2系列

b2系列b2系列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World3

World3World3

现成品,盲文

尺寸可变

16(切片系列)

16(切片系列)16(切片系列)

纸本,盲文

35×28cm

卡巴拉-梦像

卡巴拉-梦像卡巴拉-梦像

绘画装置

370×150×150cm

2015

空山

空山空山

布面油画

600×300cm

2014

“园子”系列

“园子”系列“园子”系列

布面油画

420×230cm

2007

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

布面油画

230×120cm

2005

不尽的黄昏

不尽的黄昏不尽的黄昏

布面油画

540×220cm

2004

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

布面油画

180×110cm

1997

夏至·房子里的朋友

夏至·房子里的朋友夏至·房子里的朋友

布面油画

510×175cm

1995

某日黄昏·房子里的问题

某日黄昏·房子里的问题某日黄昏·房子里的问题

布面油画

175×157cm

1994

坐着的女裸

坐着的女裸坐着的女裸

布面油画

120×100cm

1993

出版物

编辑
艺术家出版物

出版时间

出版物

出版社/机构

2022

成器之道——史前至宋的陶瓷造型艺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FAN BO——Opere /Artworks 2015-2020

MANFREDI 出版社

2021

范勃——游弋的谜语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9

转译——传统文化元素与油画创作教学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8

FAN BO范勃

DISTANZ出版社

2016

色彩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曳游——范勃作品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

开放的学院意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

今日学院艺术家——范勃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0

油画人体技法初探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人物评价

编辑

劳拉·切鲁比尼(第44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国家馆总策展人)

范勃的整个作品都集中在调查、分析和检验知觉的概念上。颠覆现有的方法论,范勃让不同的感知系统相遇和交叉,触动和谐并引发线路……在当代文化中失明是以最多样化形式呈现的主题,尤其矛盾的是,在视觉艺术中。范勃赋予这个主题原创性和改革性的诠释,在不同的作品中有所变化,也有着深刻的连贯性。他将主题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阐明并丰富它。使观者感受感知之间的差异。从对身体的感知开始,然后以全新的、不同的方式探索心灵。

特雷莎•德•阿鲁达(第 14 届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策展人)

范勃是一位跨媒介艺术家,他的作品利用不同媒介来传达他的思想,视觉上他的艺术也一直变化着,但是中心思想是一样的。他不再从外部观察来表现人,而是从内部。他应用了很多不同的媒介,不但有绘画,还有艺术装置、物件和视频,他的艺术表现方式不断地扩展。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范勃将盲人的手工书写,一种绝对的触感之物,一种在触感之外毫无意义的对象,重新纳入到视觉系统中来。范勃让它们成为视觉的对象,让它们变成绘画。这是范勃试图打破感官系统封闭性的尝试。范勃使用了大量的维生素作为盲点……盲文和药,构筑了同一种秘密:绘画的不可见性秘密;也分享着同一种秘密:身体感官系统的交换秘密。

俞可(悦来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范勃用《手稿》系列主动宣告,他将放最为擅长的形象描绘和画面经营,而选择用一种游离、叠加、不确定的“绘画笔记”来记录、分析和呈现自己的思考轨迹,这开启了他从画家朝艺术家转向的道路。从表面上看,范勃的艺术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游弋,越来越失去“范勃”,但深究其里,艺术家的这些行为要么在探讨知识系统之上,找寻对象、媒介和方法的符号性意义,来实践自己的“去视觉化”观念,要么在挖掘作品从平面到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个体到公共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正是当代艺术所呈现的核心价值。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范勃对于感知系统的多重认知使其创作呈现出具有延续性和开放性的态势。范勃的感知体验和研究表达,也由视觉、触觉、听觉的交叠与转换,被遮蔽的经验世界的唤醒,连接中枢神经的沉浸式实验,延展到有关体感、心理疗愈以及弥散的隐性气氛的观照,从而试图建构起另一幅更为整体和具有某种神启般力量的感知图景。

贾琴托·德·皮耶德兰多尼奥(第二届科索沃双年展策展人)

范勃的艺术是一种将生命中所有的敏感性都考虑在内的艺术。范勃凭借他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处于一个伟大的传统之内,这个传统从现代性开始,致力于解决将视觉艺术扩展到非视觉艺术的问题。

下一篇 雷波

上一篇 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