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 编辑
李燕,1943年生于北京。画家。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苦禅纪念馆、艺术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文名:李燕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3年
职业:画家
职务: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成就:作品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代表作品:《大鹏图》《李燕画猴技法》《艺术大师之路?李苦禅》
职称:教授
李燕
艺术之旅
李燕是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幼承家学,得其父苦禅大师亲授,得其母李慧文培育,继承了父辈的墨宝不断成长。后入中央美术学院受教8年,书画功底深厚,且涉猎广博,书画以外知识颇丰,奠定了其艺术宏基。他立足于父辈教海的“中华国学体系”且又善于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作画不受题材限制,也不拘风格之既成。他强调以学问、思想来作画,不是以指端技巧为之,他更注重以时代的头脑,人们的心理来作画,反对“纯个人表现”的涂抹。他注重知识修养的整体性,对经、史、文、哲、科技、宗教、风土、民情等类杂学无不投缘,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日伴其身。李燕所画动物、人物、花鸟、山水,各有独到之处,千变万化,从无定型模式而得天攘之美。其书法别具一格。
李燕是国际周易学会会员、中国周易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员。他常应邀于海内外参加院校专题学术讲座。他的诸多作品通过影视、报刊、博物馆、画展与国内外观众见面,获许多殊荣。于1988年载人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作品《大鹏图》于1999年搭乘中国第一艘试验载人飞船《神舟》号,成为人类史上首件飞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绘画,经公证已载史册《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李燕兼为“半个电视人”,曾被中央电视台特邀做“中国风”栏目主持人,制作了第一部涵京津各种弹唱曲艺的系列片《胡同古韵》十集、采访纪实片《爱国艺术家苦禅大师》 十集等。亦应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多种栏目邀请,作撰稿人与嘉宾上镜,所播出之文化艺术节目语言风格独特,富于文化底蕴,颇得业内人士与观众好评。
李燕
李燕
李燕是一位老师,他总是称自己为“教书匠”。应当说,他是一个颇有成绩的“教书匠”。他遵照苏东坡的“博学约取,厚积薄发”,常把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增加教学理论的深度,深受学生的欢迎。他的学生们说:“听李教授的课是享受‘文化大餐’。”
李燕
李燕
记者:黄宾虹曾把画面的风格分为两种,一种是甜味的,一种是苦味的。苦禅的画,应该是属于苦味的。对此您如何理解?
李燕:苦禅老人常讲:养尊处优,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享福,但对于艺术家来说未必是好事;历史上往往是在民族苦难环生的时代,家庭个人屡遭不幸的命运之下,产生伟大的文艺作品,产生了了不起的艺术家。西方文艺家也有“艺术乃苦闷的象征”之观点,不无道理。由此我在面对一些“很走运”的名画家之作时,感觉这类作品基本上是浮华、拘谨、并且造作的,甚至还有的流于阿谀奉迎权贵与恶势力,已失却了人格底线,画格与人格俱低。所以,如果想了解苦禅老人的艺术属于何“味”,还是请读者从他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去体会吧!
记者:苦禅老人生平有哪些重要的创作理念,其中对您影响较大的是什么?
李燕:苦禅老人的艺术创作理念是一种整体的理念,它谨遵大唐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要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找画稿子,再以自己的修养去体会加工,完成自己的创造。”他一生强调,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大的体系,画画只是小道,因为比单纯画画高的有书法艺术,再高的有中国文学,更高的有中国音乐,再往上,还有老、庄、禅、易、儒等古圣哲理。你要想自己的画高,就要靠画以上的几重文化修养来提高,否则,你的画就没有什么深厚文化底蕴可言了。
所以我特别注重观察自然和生活,写生、速写功夫五十多年了,同时酷爱读书看报,知识涉猎较广。
记者:苦禅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接触过众多大师级的人物,包括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等,这些人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燕:齐白石是他的国画恩师,1923年他拜门齐翁,成为齐门首位“入世弟子”。他极敬佩齐老师:人有人格,画有画格,从不巴结权贵,也绝不沾染旧社会的一切恶习。他作画学古不泥古,题材上尽画自己有生活体验的景物,强调“画吾家画”。齐老先生富有生活情趣的创新精神持续终生,不断变法,至老还有“衰老变法”。
悲鸿先生是先父的西画开蒙老师,先父19岁初探北京即在北大画法研究会偶遇徐公,全面接受了徐公“中西合璧改良中国画”的思想。日后他念念不忘徐公那段堪铸鼎铭之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皆付之于自己的国画实践。
林风眠先生与先父是半师半友,在北平国立艺专是他的校长,先父得其伯乐之恩,终生不忘。至1930年,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的林风眠又特邀先父为国画教授,他对林公中西美术融合的教学思想非常理解,身教言教并重,教学相长,成绩一派清新而且各具风格,这皆是林公带给他的难得机遇。
记者:苦禅老人生前爱好京剧,信奉禅宗,对他的艺术创作是否有影响?
李燕:苦禅老人爱京戏,并且他是第一位把京戏带到高等美术学府的教授,1930年他在杭州国立艺专组织师生员工演出京戏,自己躬亲排场,扮演武生,目的重在研究“京戏是写意的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不懂得京戏就不懂得写意画,也不了解‘写意’的审美是中华传统美学中形象审美的核心要旨。”另外,唐宋之际在中国文人中流行的禅宗思想,主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明心见性”,重在自身感悟。它可以激发智慧,令人思想敏捷,“突发奇想”,从而对独立思考开发思路大有裨益。禅对苏东坡、白居易直到齐白石和先父等历代文人和画家都有很深刻的思想影响。
李燕:李苦禅数历国难浩劫,作品损失很大,故存世量不多,早年的尤少。其中五百多件已由家属捐献国家,展于李苦禅纪念馆与艺术馆等。有约300多件老人生前义务捐献国家宾馆与驻外使馆,约200多件义务捐献于中国画研究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