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国良 编辑
史国良,1956年1月29日出生于北京 ,河北大城人 ,法名释慧禅,中国当代画家 ,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 ,其主要绘画作品有作《新的一页》《越唱心里越快活》《月色》《牧鸭》《山里人》《藏区写生》《八个壮劳力》《买猪图》《高蠡暴动》《访状元》《添灯油》《空门》《小昭寺》《母子图》等,主要画集文集有《当代画家画速写——史国良速写集》《美术技法大全——水墨人物画》《全国历届书展、中青展、篆刻展评委作品及获奖作品精选系列——史国良画集》《当代速写精粹——史国良》《当代美术名家技法——水墨人物画技法》《史国良画集》《作者亲鉴真品——史国良画集》《史国良新作集》等。
史国良于1973年师从周思聪学画;1975年,毕业于北京第三师范美术班;1976年,师从黄胄学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1984年,作品《访状元》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1986年,作品《空门》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1994年,在温哥华参加“中国画家五人展”。1999年,出版《当代速写精粹——史国良》 ;2004年,出版《史国良画集》;2011年6月,获聘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 ;2016年,参加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7年12月,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在北京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作品展” ;2023年8月,在北京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
中文名:史国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6年1月29日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刻经》《黄金路上汗水多》《佛号声声》
籍贯:河北大城
法名:释慧禅
1956年1月29日,史国良出生于北京。
1973年,师从周思聪学画。
1975年,毕业于北京第三师范美术班;作品《新的一页》参加北京美展。
1976年,师从黄胄学画;作品《越唱心里越快活》参加北京优秀作品展。
1977年,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作品《月色》《牧鸭》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第一、二届展览。
1979年,作品《山里人》《藏区写生》参加中国中青年画家习作展。
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后分配至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作品《八个壮劳力》《买猪图》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1981年,作品《高蠡暴动》参加全军美展;在甘肃兰州群艺馆举办“史国良观摩展”;另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研究班。
1982年,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史国良画展”;另参加“刘大为、史国良、尚丁速写联展”。
1984年,作品《访状元》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作品《添灯油》参加北京画院迎春画展;同年,调任至北京画院。
1986年,作品《空门》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8年,在台湾高雄举办“史国良画展”;出版《当代画家画速写——史国良速写集》《美术技法大全——水墨人物画》。
1989年,赴加拿大讲学办展,并移民温哥华;作品《刻经》参加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另获得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荣誉嘉奖;领出版《史国良速写集》《水墨人物画技法》《史国良画选》《史国良画集》《写实水墨人物技法》等。
1990年,参加“饥馑三十”义卖活动;另获得加拿大中华总会杰出艺术奖;在香港举办“史国良画展”。
1991年,参与组织在温哥华举办的“血浓于水”义卖筹款画展;另任温哥华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1994年,在温哥华参加“中国画家五人展”。
1995年,出版《史国良画集》《史国良速写集》《全国历届书展、中青展、篆刻展评委作品及获奖作品精选系列——史国良画集》;另在美国西来寺出家为僧。
1997年,作品《小昭寺》《母子图》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提名展;作品《自画像》《菩提小叶》参加肖像画联展;作品《四季》《拉萨街头》《礼佛图》参加第一、二、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同年,返回中国定居。
1998年,参加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赈灾义卖;参加为失学儿童筹款的义卖画展;参加抗沙尘暴植树义卖画展;参加为来京打工者失学子女捐书义卖画展;另在北京举办“史国良画展”。
1999年,出版《当代速写精粹——史国良》。
2001年,出版《史国良新作品》《史国良画集》《当代美术名家技法——水墨人物画技法》;在香港举办“史国良画展”;作品《礼佛图》参加全国民族画展;另参加中央电视台环保活动义卖。
2002年,参加保护什刹海活动。
2003年,作品《八个壮劳力》《买猪图》参加中华世纪坛“世纪风骨”50家提名展、个展;参加保护母亲河义卖;另出席中国佛教代表大会。
2004年,出版《史国良画集》。
2006年,获评为“艺术中国——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另出版《荣宝斋画谱(一八七)——史国良绘人物部分》。
2007年,出版《作者亲鉴真品——史国良画集》。
2009年11月,获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
2010年,还俗,并定居北京。
2011年6月,获聘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 ;11月,在上海参加“写意中国·2011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2年9月,在宁夏银川参加“大美东方——2012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
2013年9月,在河北沧州参加“相约名人——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6年,参加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6月,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主办的“38年重逢展” ——中央美术学院1978级老同学素描新作展。
2017年12月,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在北京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作品展”。
2018年5月,在山东济南参加“写意中国·2018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 ;6月,参加在德国杜伊斯堡举办的“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欧洲巡展(德国)”。
2020年12月,在北京参加“江山如画·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21年9月,在北京参加“京华秋韵——当代名家人物画展”。
2022年5月,加盟北京卫视第二季《书画里的中国》。
2023年8月,在北京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
史国良家世背景
史国良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工人家庭,家里七个孩子,他排行第六 。史国良的父母都不识字,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一份菲薄的工资要养活家中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自然过的非常艰苦。人多钱少,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史国良很小就懂得肚子饿不去找满脸菜色的母亲,而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事物,马齿苋、刺菜、榆树叶、槐树花,每天放学回家,趁着天还没黑,史国良总要先去剜一阵子野菜才能做功课。
艺术天分
爱画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史国良喜欢涂涂抹抹,看了电影回来,会把银幕上的故事背着画下来;从外面见到了有趣的事情,他讲不清楚,却可以用线条和图像演绎出来。在家里,也到处画画。墙上、地上、玻璃上、桌子上、废纸上被他画得满满的,到处都是画的小人、房屋和大树。父母没有文化,更不懂艺术,但却知道保护家里这个爱画画的孩子的天性,史国良的父亲说:“好好画吧,说不定将来能当个画家。”
上小学,史国良除了画小人书和电影之外,还画学校的黑板报。当时的他特别喜欢画人像的人,经常地跑过去给人家打小工,从帮人扫地、送水,到挤颜色,就是为了能凑近一些看仔细。那个时候,让史国良最崇拜的画家就是《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刘春华了。这幅画像给少年的史国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背临下来,还曾经做成剪纸,这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史国良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剃度出家
1995年,史国良在美国西来寺出家,法名慧禅,至此之后,长期修行与独居。
捐资助学
2007年12月8日,史国良出资捐助的保定唐县白合镇歇马小学举行了新教学楼竣工剪彩仪式。
绘画作品
作品图鉴 |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作品规格 |
---|---|---|---|---|
| 1989年 | 《刻经》 | 设色纸本 | 97cm×197cm |
| 1990年 | 《草原月色》 | 纸本 | 154cm×130cm |
| 1990年 | 《姐妹》 | 纸本 | 142.8cm×120.2cm |
| 1990年 | 《雷阵雨》 | 纸本 | 141.6cm×180.4cm |
| 1990年 | 《收青稞》 | 纸本 | 141.2cm×211cm |
| 1995年 | 《转经》 | 纸本 | 123cm×100cm |
| 2006年 | 《早课》 | 纸本 | 133.5cm×135cm |
| 2011年 | 《今年又上帕米尔》 | 纸本 | 145cm×360cm |
| 2012年 | 《捡土豆》 | 纸本 | 96cm×180cm |
| 2013年 | 《吹芦笙》 | - | - |
| 2012年 | 《高原奶茶香喷喷》 | 纸本 | 145cm×360cm |
| 2015年 | 《佛号声声》 | 纸本 | 100cm×200cm |
| 2015年 | 《品茶图》 | 纸本 | 96.4cm×179.6cm |
| 2015年 | 《茶马古道》 | 纸本 | 100cm×240cm |
| 2016年 | 《黄金路上汗水多》 | 纸本 | 67cm×137cm |
| 2017年 | 《 拉萨途中》 | 纸本 | 84cm×84cm |
| - | 《酥油灯》 | - | 57.5cm×34.5cm |
专著文集
出版时间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
1988年 | 《美术技法大全——水墨人物画》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1989年 | 《水墨人物画技法》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1989年 | 《写实水墨人物技法》 | 天津美术出版社 |
1995年 | 《史国良速写集》 | 荣宝斋出版社 |
2001年 | 《史国良画集》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06年 | 《荣宝斋画谱(一八七)——史国良绘人物部分》 | 荣宝斋出版社 |
2007年 | 《作者亲鉴真品——史国良画集》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10年 | 《回望红尘》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艺术历程
从风格演变上讲,史国良的作品可以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作品不仅形式上有变化,而且在主题、意义和境界上也相去甚远。
20世纪80年代,史国良所面临的课题是:既要以严谨的写实造型来塑造生活和人物,又要解决写实性造型和写意性笔墨之间的融合问题。也就是写实主义的结构、空间、体积、光影和写意性、表现性水墨有没有可能融合成一种整体性风格。
史国良既把笔墨当做塑造形象的手段,使之服从写实造型规律,又在衬景、衣服等处发挥水墨的写意、表现性功能,几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以写实为基础、以写意性为主导的抒情风格。从画面中透射出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在解决写实与写意、造型与笔墨等问题上,史国良80年代的作品具有启示意义。
史国良20世纪90年代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其身份的转换有着关系。这种艺术风格的变化暗含着意义和境界的转换,80年代那种对生活之美的表达转换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史国良笔下展现了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佛、诵经、劳作等。这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宗教式的凝重与悲剧意味,而是充满了感受本真之后的欣悦之情,这和史国良80年代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脉相承。
这一时期作品形式的变化是,在写实造型和写意水墨之外,引入了装饰性要素。西藏瑰丽庄重的佛教壁画、唐卡、图案、服饰、器皿均以辉煌的装饰性丰富了画面。这种演变可能出于两种考虑:一是适应西藏题材的特殊要求;一是史国良力图将汉唐时期的工笔重彩传统和水墨画结合起来,以创造出当代中国画的一种全新风格。
绘画体系
史国良的绘画被称为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体系)的第三代传人。徐蒋体系是用两方古典学院派的写实技巧来改造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尝试的一种体系,也就是用西方的素描速写技法来画中国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用中国的书画工具来进行素描和速写。史国良的绘画写实性来源于他的写生基础,他受过素描速写等写生训练,也曾多次到西藏去体验生活和写生。
艺术蕴意
史国良出家后切身的宗教体验使他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观照出家前就熟悉的他的艺术所表现的世界,这使他的作品多了一缕祥和朴实的宁静之气,其他世间人描绘宗教题材的作品多描绘宗教的苦难,而史国良的作品反映出了宗教对人的精神的解脱,这大概和他出家以后的心境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史国良又自称是一个入世的和尚,仍然关注着人世,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种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存在方式,他以石涛的以笔墨为佛事自励,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 。史国良关注人物,关爱藏胞的人生疾苦和灵魂的追求,通过自己的艺术生动地形象地向世界上更多的人展示他们的善良、单纯、美和可爱的内在本质和生动形象。
绘画技法
史国良人物画的写生实验具体表现在其作品中墨线与色块的运用。线与面是速写与素描的要素,也是在二维平面展现三维立体的绘画要素。史国良也是在这种意义上运用墨线与色块进行造型的,尤其是在人物的头部特征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其中他运用了明与暗、光与影的变化,使头部的结构特征和立体效果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油画的质感。
史国良主张形式、技巧于中国人物画来讲无异于文学创作中的炼词造句,而关健是要利用这些词汇写文章,中国人物画的形式、技巧可以多种多样,这不在于继承和发掘古人留下的技法与趣韵,也不在于把西方绘画中的解剖、结构、光影、构图如何与水墨巧妙地结合,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结构,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和前进方位,因此,在国良的画作中,笔墨厚重,酣畅,画面层次分明,进深感强烈,色彩凝重富有装饰的意味,在坚定地保持着中国传统笔墨的同时,揉进了更多的西方绘画的造型技法。
史国良的人物画一直富有动态的鲜活美感,在多条线的复写中获得人物体面的转折与变化。他追求线条的速度与遒劲。在人物面部,保留了“勾花点叶”式的笔墨范式,用笔的“勾”与用墨“点”巧合于人物面部的结构变化。他的“用墨”或“用色”,往往用饱含水量的大笔挥写,以此形成线与面的对比和画面整体的气韵生动。
史国良作品作品获奖
时间 | 作品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89年 | 《刻经》 | 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 |
2004年 | 《甲申猴年首日封》 | 北京市邮票公司最佳邮品评“最佳专项”大奖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0年 | 加拿大中华总会杰出艺术奖 | 加拿大中华总会 |
“史国良是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石家庄新闻网评)
“史国良是中国画坛人物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北京青年报》评)
“史国良是徐悲鸿等大师开创的中国当代写实画派的传人,他有着深厚的素描与速写功底,他的画作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素描技法被灵活地融入传统,同时吸收油画中的色彩、调子和版画中的黑白。他的画作笔墨奔放,造型厚重,色彩鲜明,那一幅幅画,带着浓郁能、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似乎要走进人们的心里。”(央视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